1、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2、一個人的死是一個悲劇,千百萬人的死卻僅僅是個統(tǒng)計數(shù)字。
3、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4、什么是道歉,虛假的安慰!都給我滾遠(yuǎn)些!
5、你是小人嗎?如果你不快樂或者生氣,你就是小人。別人錯了,不要去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自己錯了,何必耿耿于懷與自己過不去
6、你以為大家都相信你嗎?不過表面上應(yīng)付一下,我們都明白你的假仁假意、沐猴而冠、酸文假醋。
7、莫與小人為仇,小人自有對頭。
8、小人一樣有小人的舒暢生活。
9、小人有著其他人無法估量的力量,只是小人一直忽視了自己的力量。
10、超大無恥傳聲擴(kuò)音喇叭,愛斯基摩人的恥辱。
11、只要是正義的一方,無論手段多么卑鄙都可以被原諒。
12、我們都是小人,沒人會關(guān)心小人的悲歡離合。
13、人去空留物,百殘尚視珍!何破之有?
14、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15、這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為不是生死別離,而是我生在祖國,卻不知道祖國在發(fā)生什么。
16、達(dá)士如弦直,小人似鉤曲。
17、天上一首瑤臺曲,人間一段生死戀。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
18、被諾亞方舟壓過的河馬,新火山噴發(fā)口。
19、永遠(yuǎn)有多遠(yuǎn)?你小子就給我滾多遠(yuǎn)!
20、我知道你很好,你無需炫耀。
21、真不好意思,讓您見笑了。
22、孔子有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能和其他有個性的人和諧相處,小人則表面一致,而背后各行其是,各懷鬼胎。
23、如果你什么時候?qū)W會了真誠,我想,你身邊的人不再會在你轉(zhuǎn)身后發(fā)生嘔吐。
24、當(dāng)一個小人沖向大時代,有多少傷害埋伏左右。
25、程嬰常在江湖行走,深知到對付小人只有更加小人!
26、如果沒有你的存在怎么能襯托世界的美麗
27、我沒有想到一個人竟然如此的純真,而且是很傻很天真哦!
28、你永遠(yuǎn)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時候的樣子,因為只有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才最寂寞。
29、如果你有心理準(zhǔn)備,請利用好你身邊的小人,利用小人鍛煉你的心智吧。
30、小人無恥,重利輕死。不畏人誅,豈顧物議。
31、人生就像一個茶幾,雖然不大,但是充滿了杯具。
32、靠貶低別人提高自己的身份,其結(jié)果就是暴露自己的`無知與貧乏。
33、與小人之間的對壘,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而是底線與底線之間的比試。只要你還有底線,就不會輸給沒有底線的小人。
34、愛上一個小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毀掉你的一切格調(diào),讓你去相信,只有做小人才是人間正道。
35、大人物與小人的區(qū)別在于,大人物生來就是一句名言,而小人,只是一句廢話。
36、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
37、我不會再為你哭,我的睫毛膏可不便宜。
38、他們膽小怯懦,總是提防著危險。
39、怎么說呢,只要你的賤不影響到我們就好。
40、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相收也。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41、鮮花不屬于賞花的人,而是屬于牛糞。
42、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真是不知所謂,給他牛糞他還往臉上抹。
43、他們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可你知否,我不愿做那君子同你淡如水,若能與你相交甘如醴,做小人又何妨?
44、誰人面前沒個是非,誰人背后沒幾個小人。就當(dāng)用熱心買了一個教訓(xùn)吧。你要知道,小人這樣做,多半出于內(nèi)心的嫉妒。
45、所謂偉大的時代,也就是誰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時代。
46、"我哭了,你笑了。我傷心了,你高興了。我痛苦了,你快樂了。我低賤了,你高貴了。你滿意了么?"
47、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48、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設(shè)立道德底線,小偷也清楚有些東西是絕對不能偷的。所以說事情萬萬不可做絕,落井下石的事絕對不要干,給別人讓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進(jìn)了。
49、門內(nèi)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nèi)有小人,門外小人至。
50、遇君子則君子,遇小人則小人
51、為官擇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則君子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jìn)矣。
5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53、頭尖身細(xì)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rèn)衣衫不認(rèn)人!
54、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
55、君子落得君子,小人枉為小人
56、不要和小人計較,小人和誰都計較。。
57、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shù),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58、醉后乾坤大,杯中日月長,
59、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60、等著大門打開的小小人,拴著夢想的小小人,脆弱的小人沒有能力招架這個龐大的世界。
1、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刹簧餍??
2、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3、鳳兮鳳兮,何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焉。
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5、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無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
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7、絕跡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
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9、相與于無相與,相為于無相為。
10、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于其間哉!
11、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
12、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
13、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4、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1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7、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18、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9、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yuǎn)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20、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21、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2、朝受命而夕飲冰。
2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24、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25、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26、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
2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29、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30、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
31、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zhì)也。
3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3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dá)萬物之理。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35、故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36、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nèi)者無位而不怍。
37、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38、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39、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40、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
41、北海有大鵬怒而飛,其翼垂天之云,水擊三千丈,扶博遙之上九萬里!
42、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43、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
4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dāng)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45、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丑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已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
46、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
47、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yù)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48、且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49、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50、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51、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52、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3、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54、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55、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56、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57、其耆欲深者,其天機(jī)淺。
58、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59、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60、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61、臭腐復(fù)化為神奇,神奇復(fù)化為臭腐。
62、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63、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64、凡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
65、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
66、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
67、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yè),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68、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69、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7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71、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72、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
7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74、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75、不以物挫志。
76、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77、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78、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荒獕酆鯕懽?,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79、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
8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81、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2、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8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84、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85、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86、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
87、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88、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蝴蝶,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89、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shù)子者,事業(yè)不同,名聲異號,其于傷性以身為殉,一也。
90、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91、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9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9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9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95、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96、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97、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9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99、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
100、髑髏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
古代經(jīng)典勵志名言
1. 丹青不知老將至,貧賤于我如浮云。――杜甫
2.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3.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4.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孟子》
5. 百學(xué)須先立志。――朱熹
6.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7.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8.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9.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10.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抖Y記》
古代經(jīng)典勵志名言
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趙翼)
2.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抖Y記》
3.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 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記》
5.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6.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猝)而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者甚大,而其志甚遠(yuǎn)也。
7.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8.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9.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10. 路漫漫其修遠(yuǎn)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1.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12.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13. 安心恬蕩。棲志浮云。體之以質(zhì)。彪之以文。如彼南畝。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豐殷。
14.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15. 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川廣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牽之長。實累千里
16. 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17.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盡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9.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舊唐書)
20.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21.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22. 大儀斡運(yùn)。天回地游。四氣鱗次。寒暑環(huán)周。星火既夕。忽焉素秋。涼風(fēng)振落。熠耀宵流。
23. 水積成川。載瀾載清。土積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讓塵。川不辭盈。勉爾含弘。以隆德聲。
24. 雖有淑姿。放心縱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樸斵。終負(fù)素質(zhì)。
25.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6.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8.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29.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0. 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
31.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32.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3.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34. 養(yǎng)由矯矢。獸與于林。蒲蘆縈繳。神感飛禽。末伎之妙。動物應(yīng)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35.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36.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龔自珍)
37.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