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善有善報,不是時時都報,惡有惡報,不是事事都報。以惡報善,以善報惡,時而有之。但善終以善終,惡終以惡毀。
3、苦累是一種體驗,觸而得之,避之不知其艱;酸辣是一種品味,嘗而得之,不嘗不知其味;福禍是一種境遇,臨而悟之,不悟不知其吉兇;樂憂是一種心態(tài),思而有之,樂時不思其樂,何樂之有?憂時不思其憂,何憂之有?
4、人怕鬼,自欺欺人;鬼怕人,人間正道。心中無鬼何懼鬼哉?人若是鬼,其鬼何其兇險也?
5、萬物水洗而凈,不洗則污;萬物沐陽而艷,不沐則衰;萬物靜寂而清,不靜則罔。人間萬事皆在陶冶。
6、失意時立得意之志,苦中尋樂,方無失意之悲。得意時不忘失意之痛,樂中懷憂,方無失意之患。
7、凡事都要有度,不達則不張。過之則易折,適得其反。乃過猶不及也。凡事不可做過頭,話說過頭不好收場,事做過頭不好抽身。更不要做絕,要留有充分的余地。這樣才能運用自如,游刃有余。
8、正人先正己,思己之過,正己則生威;正己先正心,思心之妄,正心則生純;正心必正行,思行之邪,正行則生信;正行必正風,思風之謬,正風則生清。
9、人之清正氣也。洗滌而清,陶冶而潔,非生來之清也;人之濁邪氣也,污染而濁,侵蝕而腐,非其本性也。清與濁都是個人造化。
10、諸事利弊共存,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無無弊之利,也無無利之弊。利大于弊則揚之,弊大于利則棄之。權衡利弊,諸事順達。
11、人之私本能也。雖非與生俱來,但生而有之。人之公教化也。教而有之,立身之必須。欲去私必立其公。人之善本性也,乃人類文明之產(chǎn)物,由修身而來。人之惡劣性也,乃愚昧而衍生,由放蕩而來。除其惡善自存焉。
12、淡泊者心清,心清則志明;奢糜者心濁,心濁則淫樂。無淡泊無以清心寡欲,無奢華無以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故潔由淡泊污由奢。淡泊是高潔人生之源,奢華乃糜爛人生禍根。
13、名,人所欲也;利,人所欲也。不求,人無以有生氣,業(yè)無以有生機。求之,則欲壑難填。過求則生丑陋,釀罪惡。乃人之禍,事之殆,業(yè)之毀,人生一大陷阱耳。
14、世事繁雜,變化多端,處事不難于誠而難于敏,執(zhí)事不難于著而難于通變,明事不難于悟而難于認同,行事不難于艱苦而難于同心。
15、寧靜中方能悟出遠大志向,淡泊中方能體味出人生之本。天地之玄機,皆在一個悟字;人生之玄機,皆在一個靜字。心如明鏡方能體味出心性。
16、人生的意義在于通達,為人所賦予。由理想、信念、追求而生,并隨著理想、信念、追求的不同而各異。為誰而生,為誰而死,為誰奉獻一生都是個人的操持。高低貴賤都是人的寫生,善惡美丑都是人生的足跡。
17、有德者,人相助,濟危扶困,仗義疏財。無德者,人相殘,互相傾軋,爾虞我詐。有德者受良心支配,無德者受利益支配。
18、癡成才,迷入道。癡者專心致志,苦其心志,別無旁鶩。入其里,究其實,悟其奧,故而學業(yè)有成。迷者執(zhí)其念,篤信不移,勞其筋骨。純其道,悟其理,達其觀,故事業(yè)有成如人人。
19、浮之聰者未必精明,訥之愚者未必笨拙。聰者往往由精而愚,愚者往往由癡而明。誠則,癡是聰?shù)母?,精是愚的化身。凡成大事者皆為癡人。
20、靜則思己,動則達人。靜中觀心,真妄畢見;動中觀人,機趣盎然。心不靜則不能剖心,行不規(guī)則不能喻人。靜中修心,動中達理,才是修身之道。
21、人情冷暖,需有戒人之心;世態(tài)炎涼,需有防人之術。行事謹慎,處世謙恭,話到舌尖留半句,事到眼前思三分。
22、動乃健身之道,靜乃養(yǎng)心之術。無動則無以有生機,無靜則無以有純念。動靜相宜乃修身養(yǎng)性之根本。
23、人無自信無主,過于自信則拗。自以為是乃自縛繩索。人不聰明乃愚,過于聰明乃奸猾,自作聰明乃掩耳盜鈴也。
24、善惡只在一念,榮辱只在一差,福禍只在一霎,座上賓與階下囚多是一步之遙。吉兇禍福,興衰際遇皆在個人審時度勢的把握
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
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
勸君作福便無錢,禍到臨頭使萬千。
善惡關頭莫錯認,一失人身萬劫難。
積德若為山,九仞頭休虧一簣;容人須學海,十分滿尚納百川。
為惡難逃,為善最樂。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
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嬌。
士為知己用,節(jié)不歲寒凋。
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
但知口中有劍,不知袖里藏刀。
春蠶到死絲方盡,惡語傷人恨難消。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世間公道惟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隨它酒價高。
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
情欲意識屬妄心,消殺得妄心盡,而后真心現(xiàn);矜高倨傲是客氣,降伏得客氣平,而后正氣調(diào)。
因風吹火,用力不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吉人之詞寡,躁人之詞多。
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
兒孫勝于我,要錢做什么;兒孫不如我,要錢做什么。
會使不在家豪富,風雅不用著衣多。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自有惡人磨。
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寺占多。
積德多年元氣厚,讀書三代雅人多。
上為父母,中為己身,下為兒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樂窩。
一念常惺,才避得去神弓鬼矢; 纖塵不染,方解得開地網(wǎng)天羅。
富貴是無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貧賤是耐久之交,你處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謙恭待人,忠孝傳家。
不學無術,讀書便佳。
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
根深不怕風搖動,表正何愁日影斜。
能休塵鏡為真鏡,末了僧家是俗家。
成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水推沙。
池塘積水堪防夏,田地深耕足養(yǎng)家。
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立業(yè)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一段不為的`氣節(jié),是撐天立地之柱石;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育物的根芽。
早起三光,遲起三慌。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世路風波,煉心之境;人情冷暖,忍性是場。
爽口食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生殃。
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量窄氣大,發(fā)短心長。
善必壽考,惡必早亡。
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
富貴定要以本分,貧窮不必枉思量。
福不可邀,養(yǎng)喜神以為招福之本;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
家丑不可外傳,流言切莫輕信。
下情難于達上,君子不恥下問。
芙蓉白面,不過帶肉骷螻.
美艷紅妝,盡是殺人利刃。
讀書而寄興于吟詠風雅,定不深心;修德而留意于名譽事功,必無實證。
一人非之便立不定,只見得有是非,何曾知有道理;一人不知便就不平,只見得有得失,何曾知有義命。
智生識,識生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人各有心,心各有見。
有鹽同咸,無鹽同淡。
人間私語,天若聞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
難合亦難分,易親亦易散。
口說不如身行,耳聞不如目見。
只見錦上添花,不聞雪中送碳。
傳家二字耕與讀, 防家二字盜與奸, 傾家二字淫與賭, 守家二字勤與儉。
作種種之陰功,行時時之方便。
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
素位而行,不憂不怨。
先達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權勢之人可遠也,不可侮慢。
祖宗富貴,自詩書中來,子孫享富貴而賤讀書;祖宗家業(yè),自勤儉中來,子孫得家業(yè)而忘勤儉。
以孝律身,即出將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氣,雖橫禍非災,也免脫千千萬萬。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有不報,日子沒到。
水不緊,魚不跳。
年年防饑,夜夜防盜。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好義固為人所欽,貪利乃為鬼所笑。
賢者不炫己之長,君子不奪人之好。
受享過分,必生災害之端.
舉動異常,每為不詳之兆。
救既敗之事,如馭臨巖之馬,休輕加一鞭;圖垂成之功,如挽上灘之舟,莫稍停一棹。
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處竟是禪機;階下幾點飛翠落紅,收拾來無非詩料。
種麻得麻,種豆得豆。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會數(shù)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滲漏。
內(nèi)藏精明,外示渾厚。
佳人傅粉,誰識白刃當前;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后。
天欲禍人,必先與微福驕之, 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會受;天欲福人,必先與微禍儆之, 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會救。
算什么命,問什么卜。
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大儉之后,必有大奢;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天眼恢恢,報應迅捷。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人親財不親,人熟禮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