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2、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韓非子》)
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湯賦》)
5、月暈而風(fēng),礎(chǔ)潤而雨。(《宋蘇詢》)
6、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7、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則》)
9、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1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孔子)
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13、兼聽則明,倔信則暗。(《漢王符》)
1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15、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
1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7、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宋朱熹》)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1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2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釋道原》)
2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2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5、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2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27、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
2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30、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
1、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渡樽印ぴΑ?/p>
2、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栋最^吟》
3、心似雙絲網(wǎng),中有千千結(jié)?!肚餁q》
4、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yuǎn)。
5、倚天抽寶劍,入海斬蛟龍。
6、老驥思千里,鷦鷯足一枝。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8、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9、我思銘陋室,誰為記閑軒。
10、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
11、心懸萬里外,興在一杯中。
12、秀句滿江國,芳聲騰海隅。
13、竹石得幽秉,壺觴多雅游。
14、水漾春山影,人吟時雨詩。
15、平生懷直道,大化揚仁風(fēng)。
16、共知心是水,安見我非魚。
17、古琴彈夜月,淡墨畫秋山。
18、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19、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20、心同孤鶴靜,節(jié)效古松貞。
21、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
22、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
23、君懷良不開,賤妾當(dāng)何依。
24、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
25、尋山如訪友,遠(yuǎn)游如致身。
26、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27、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談天。
28、相思了無益,悔當(dāng)初相見。
29、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30、竹開霜后果,梅動雪前香。
31、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32、會心多野趣,契理謝言詮。
33、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34、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35、年酒迎新綠,梅花送暗香。
36、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37、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38、風(fēng)柔鶯戲柳,花放燕銜香。
39、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40、文章輝五色,心跡喜雙清。
41、有山皆園畫,無水不文章。
42、伴我書千卷,可人竹一叢。
43、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44、芳野留勝事,藝苑重高文。
45、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
46、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47、各勉日新志,共證歲寒心。
48、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49、曲徑踏花影,明軒賞月華。
50、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51、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52、竹送清溪月,松搖古谷風(fēng)。
53、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4、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55、名香播蘭蕙,妙墨揮巖泉。
5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7、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
58、名香泛窗戶,達(dá)岫對壺觴。
5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60、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
61、閑吟步竹石,長醉歌芳菲。
62、優(yōu)游樂閑靜,恬談養(yǎng)清虛。
63、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4、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65、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
66、汲古得修綆,開懷暢遠(yuǎn)襟。
67、蘭風(fēng)載芳潤,谷性多溫純。
68、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
69、蟲書葉字古,風(fēng)織浪紋輕。
70、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71、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72、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73、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74、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75、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76、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77、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78、風(fēng)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
79、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80、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81、天與短因緣,聚散常容易。
82、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83、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84、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
85、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
86、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87、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
88、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89、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90、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韓非子》)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湯賦》)
月暈而風(fēng),礎(chǔ)潤而雨。(《宋蘇詢》)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則》)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孔子)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兼聽則明,倔信則暗。(《漢王符》)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孫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宋朱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宋釋道原》)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運命論》)
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文賦》)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
勞于讀書,逸于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詩經(jīng)》)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誠子書》)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劉禹錫)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畫旨》)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選》)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古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古語)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
暮年,壯心不已。(曹*)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年之計在于春。日之計在于晨。(《南陽蕭繹》)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