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是指從文刊、文件等資料里閱讀的時候 ,把語言優(yōu)美,值得品析,值得學(xué)習(xí)的詞語,
1、太陽,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dāng)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散布烈烈朝暉之時。
2、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對漫漫前程抱著一份激動的希望,以為奇跡就在前方。然而,人生只是一個個夢想不斷破滅的過程。而當(dāng)我們走出所有曲折的日子時才發(fā)現(xiàn),真正的美好與神奇,已經(jīng)永遠地留在了背后。
3、我不知道她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
4、不要熄滅破墻而出的欲望,否則鼾聲又起。
5、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
6、說到底,愛是根本的希望;愛,這才需要訴說。
7、只是到了這個時候,紛紜的往事才在我的眼前幻現(xiàn)得清晰,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我的心中滲透得深徹。上帝的考慮,也許是對的。
8、命運中有一種錯誤只能犯一次的,并沒有改正的機會,命運中有一種并非是錯誤的錯誤,但這卻是不被原諒的。
9、現(xiàn)在我可以斷定,以她的聰慧和堅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來想去最后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在那園子里出了什么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dān)?!?/p>
10、她有一個長到二十三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11、我常以為是丑女造就了美女。
12、也不能說,也不能像,卻又不能忘。
13、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fā)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zhuǎn)過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
14、當(dāng)牽?;ǔ蹰_的時節(jié),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但是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是旭日。當(dāng)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洼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15、倘今生難為,可于來世兌現(xiàn)。
16、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17、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秋風(fēng)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8、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變得可疑。
19、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么?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么光榮呢?要是沒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維系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為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
20、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21、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22、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墻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yīng)。待她再次送我出門的時候,她說:“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說這挺好。”許多年以后我才漸漸聽出,母親這話實際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是給我的.提示,是懇求與囑咐。
23、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24、不能承受生命之痛,殘疾的軀體,在輪椅上思考,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示,死是一個必然降臨的節(jié)日,應(yīng)該健康的活著,恪守并遵循生命的軌跡。
25、一直到塵埃埋沒了時間,時間封存了往日的波瀾。
26、回家去是對的,要是上帝把弱智和漂亮都給了這個小女孩,就只有無言和回家去是對的。
27、你來了,留下一段看起來還不錯的回憶給我;你走了,這段記憶愈發(fā)清晰;也好,失眠時還能讓我用來消磨時間。
28、我甚至現(xiàn)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的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并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29、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30、他單等一種過去很多二現(xiàn)在非常罕見的鳥,其他的鳥撞在網(wǎng)上就把它們摘下來放掉。他說,他已經(jīng)有好多年沒等到那種罕見的鳥了,他說再等一年看看,到底還有沒有那種鳥,結(jié)果他又等了好多年。
31、我什么都沒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放。
32、我常以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33、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34、要是有些事我沒說,你別以為是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35、惟柔弱是愛愿的識別,正如放棄是喧囂的解劑。
36、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37、我們尤其要注意:任何以自己的觀念干涉別人愛情的行為,都只是一股逆流。
38、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變?yōu)楦F干涉。
39、一些當(dāng)時看去不太要緊的事卻能長久扎根在記憶里。
40、不能走遠路卻有遼闊的心。
41、既然是夢想不妨叫他完美些罷,何必連夢想也那么拘謹那么謙虛呢?
42、我在這園子里坐著,我聽見園神告訴我,每一個有激情的演員都難免是一個人質(zhì)。
43、每一個懂得欣賞的觀眾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場陰謀。
44、每一個乏味的演員都是因為他老以為這戲劇與自己無關(guān)。
45、每一個倒霉的觀眾都是因為他總是坐得離舞臺太近了。
46、我在這園子里坐著,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47、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48、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zhuǎn),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49、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50、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我與地壇讀書摘抄好段摘抄:
1、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記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2、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在那篇小說中寫道:“沒處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我就搖了輪椅到這兒來。園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們從園中穿過,園子里活躍一陣,過后便沉寂下來?!薄皥@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溜蔭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qū)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薄胺鋬喝缫欢湫§F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边@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
3、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里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墻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的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shù)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fēng)忽至,再有——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 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
4、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yīng)四季,當(dāng)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樂器來對應(yīng)四季,我想春天應(yīng)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里的聲響來對應(yīng)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fēng)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園中的景物對應(yīng)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蕩著串串揚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著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銹,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緒對應(yīng)四季呢?春天是臥病的季節(jié),否則人們不易發(fā)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yīng)該在這個季節(jié)里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并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里,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fā)過霉的東西;冬天伴著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并不發(fā)出的信。還可以用藝術(shù)形式對應(yīng)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群雕塑。以夢呢?以夢對應(yīng)四季呢?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凈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煙斗。 因為這園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運。
5、現(xiàn)在我才想到,當(dāng)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jīng)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 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知道我心里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結(jié)果會更糟,但她又擔(dān)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時脾氣壞到極點,經(jīng)常是發(fā)了瘋一樣地離開家,從那園子里回來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話都不說。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于不敢問,因為她自己心里也沒有答案。她料想我不會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從未這樣要求過,她知道得給我一點獨處的時間,得有這樣一段過程。她只是不知道這過程得要多久,和這過程的盡頭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動身時,她便無言地幫我準備,幫助我上了輪椅車,看著我搖車拐出小院;這以后她會怎樣,當(dāng)年我不曾想過。
我與地壇好句好段摘抄
1. 悲愴
2. 蒼幽
3. 烈烈朝暉
4. 剝蝕:剝脫而逐漸損壞,由于侵蝕而使裸露。
6. 逆流:跟主流方向相反的水流,比喻反動的、違反總趨勢的潮流。
5. 星光寥寥
6. 低吟高唱
7. 解劑
8. 不可須臾
8. 亙古不變:從古至今永遠也不會改變。
9. 陰涼:背陰而涼爽的。
10 . 蟬蛻:幼蟬化為成蟬時所脫下的皮,可入藥,比喻從擺脫或脫離出來。
11 . 暗啞:不光明,昏暗,不鮮艷。
12 . 冗長:廢話多、持續(xù)時間過長。
13 . 蒼涼:荒蕪悲涼。
14 . 坎坷:道路高低不平。
15 . 寂寥:寂靜,無人倍伴的,獨自一人的。
我與地壇好句好段摘抄
1. 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
2. 我永遠留住了一個偏見:女人是最適合當(dāng)大夫的,白大褂是她們最優(yōu)雅的服裝。
3. 當(dāng)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4. 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5. 不能走遠路卻有遼闊的心。
6. 我在這園子里坐著,園神成年累月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7. 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8. 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zhuǎn),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9.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10 .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11 . 我什么都沒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放。
12 . 我常以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13 .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14 . 要是有些事我沒說,你別以為是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15 .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欲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16 . 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17 . 我們尤其要注意:任何以自己的觀念干涉別人愛情的行為,都只是一股逆流。
18 . 世上的一些事多是出于瞎操心,由瞎操心再演變?yōu)楦F干涉。
19 . 一些當(dāng)時看去不太要緊的事卻能長久扎根在記憶里。
20 . 回家去是對的,要是上帝把弱智和漂亮都給了這個小女孩,就只有無言和回家去是對的。
我與地壇好句好段摘抄
1、當(dāng)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quán)離開自己的祖國的。
2、我們生活似乎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關(guān)系?我們應(yīng)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3、人類看不見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xué)的光輝照射的實際存在。尊貴的是科學(xué)的力量。
4、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5、我認為,你們必須從一種理想主義中去尋求精神力量。在不使我們驕傲的情況下,這種理想主義可把我們的希望和幻想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
6、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什么呢?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清晨,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喳喳”,那美妙的歌唱,讓人聽了就心情舒暢。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夏天,調(diào)皮的蟬在樹枝上發(fā)出“知了,知了”的聲音,熱情洋溢,讓人聽了還想聽。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風(fēng),吹過樹洞時發(fā)出“嗚嗚”的聲音,那聲音連綿不斷,像從遙遠的時空飄來的。
7、我以為人們在每一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們應(yīng)該不虛度一生,應(yīng)該能夠說,“我們已經(jīng)作了我能作的事”,人們只能要求我們?nèi)绱?,而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快樂。
8、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9、如果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10、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于一種事業(yè)的大公無私的發(fā)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zhì)利益。
《我與地壇》的作者為史鐵生。書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中得到的生命啟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寫自己對母親的后悔和無盡的思念;第三部分寫自己與地壇不可分割的情感。
我與地壇(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這讓人聯(lián)想到風(fēng)華正茂的牡丹忽地被踩在腳下,滿是無情。“絕望”,這是腦海中首先想到的詞。史鐵生最初的日子也卻是如此。幸而他在某個午后邂逅了地壇,這有些宿命的味道的相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又或者,是扶正了他的軌跡。
作者用了“荒蕪但并不衰敗”來形容這個園子。有的時候想,若它不是個有著斑駁的琉璃、頹圮的老墻、飄搖的樹葉,還有那“搖頭晃腦”的螞蟻、“一朵小霧般的”蜂兒、“會忽悠一下升空的”瓢蟲的荒蕪園子,換作欣欣向榮的大花園或是金碧輝煌的宮殿,或許他就不會有那樣細膩的思緒與略帶滄桑的文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史鐵生和地壇有著共同之處——他“身殘但并不頹廢”,“落寞但并不逃避”。他的內(nèi)心許是和那些纏繞在褪了漆的柱子上的青藤一樣,是生生不息的吧。
我與地壇(二)
“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边@句話驀的出現(xiàn)在文中讓我著實為之震撼。
在史鐵生最為落寞的時候,是母親細心呵護著他生存的火焰,讓它在微風(fēng)中疲憊地晃動著而不至于熄滅。然而他的母親是不幸的,她的兒子“被命運擊昏了頭”,卻只能無言地望著兒子的背影,心神不定坐臥難寧,兼著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
擁有這份夾雜著辛酸與糾結(jié)的母愛的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
那時的他對于那些遍布園中沿著他的車轍細細尋覓的腳印,早已刺破“倔強”深深地烙在心里了。然而就在他小有成就,理應(yīng)回報這份磅礴的愛時,卻再也無力和母親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被蛟S上帝是對的,但也因此讓她攜帶著這苦離開了人世。終究還是會有遺憾與內(nèi)疚的吧。
我與地壇(三)
“為什么要活著?”“為什么會死去?”人總是帶著這兩個問題降生,然后帶著這兩個問題離世。
地壇是最適合思考這兩個問題的場所,因為它灑滿余輝的寧靜和萬物竊竊私語的生機??峙率疯F生也是思考這兩個問題最合適的人選之一,因為他在那樣一個血氣方剛的年齡所經(jīng)歷的遭遇。讀后感i1766.com于是一切都順理成章地進行著,繼而有了他的結(jié)論: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雖然他接受了生的事實,可還沒有尋找到生的方式。于是他開始尋找一個活著的理由。
我與地壇(四)
有這樣一對老人,他們一步步從中年走來。妻子從最初的“攀”到了后來的“攙”,僅僅一個細微的動作之差,卻見證了愛情從相愛到依存的過程。這是永恒的。
有這樣一個熱愛唱歌的小伙子,他與作者寥寥幾句對話,卻使兩個陌生人周遭的空氣陡然變得柔軟了。這是溫馨的。
有這樣一位飲者,隨便的衣著隨便的姿態(tài),卻在抬頭飲酒時透著“醉翁”的氣質(zhì)。這是脫俗的。
有這樣一個女工程師,以樸素的妝容優(yōu)雅地踱過園子,舉手投足間帶著清幽。這是飄逸的。
有這樣一名長跑家,用意志堅定的步伐推開了一扇扇緊鎖著的鐵門。這是不懈的。
這些是他們活著的理由。
我與地壇(五)
人一出生,總是帶著兩件附帶品——幸福與苦難。可見苦難本就是歸屬于生命的,而生命也因為苦難而得以成長。
“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若是沒有前方犧牲的戰(zhàn)士,就不會有滿腔熱血的斗志。
若是沒有被荊棘劃破皮膚的古猿人,就不會有今天燈火通明的高樓。
若是沒有黑暗所帶來的冰冷,就不會有陽光滿地時的幸福。
然而問題又來了: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角色?
于是就有了命運不公所帶來的種種差異——腳下傳來的聲聲哀鳴與頭頂飄過的盈盈笑語。但是不論是哪一邊,它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這是一個充斥著對比的世界。有美與丑、善與惡、智與愚……正是因為兩者的共存才使得美麗、善良、智慧這些東西愈發(fā)奪目。換種說法,是綠葉造就了紅花。
綠葉是偉大的。受苦難者是偉大的。偉大地存在著,這就是理由。在我看來,史鐵生自始至終在詮釋一句話:先知死,后知生,然后知何以生。或許這就是人用一生來完成的問題。
賞析:史鐵生的文字很美。喜歡他在地壇里平靜地呈現(xiàn)出那些描寫落日光輝、雨燕高歌、蒼黑古柏以及四季中不變風(fēng)貌的語句。但是更為吸引我的,卻是字里行間彌漫著的沉重與蒼涼。
讀書隨感:
對史鐵生這個人我是了解少之又少,說來慚愧,只知他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廢了雙腿的倒霉作家。盡管他那本《我與地壇》大名鼎鼎,卻不曾入得了我的法眼。第一次有了想讀史鐵生書的欲望是見著程浩在《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里面有談到過他,說一想不開就會去看《我與地壇》,也算不清看了多少遍了,大概有百遍了吧。當(dāng)時看到那段話就目瞪口呆了,是一本怎么樣的書才能讓讀者讀過百遍呢?我想程浩身上必定有一部分像極了史鐵生,也許說就是以史鐵生的思想,生活軌跡為基礎(chǔ)的分子所組成的會更為恰當(dāng)一些,不然程浩如何能在《我與地壇》中一次次找到自己了解自己呢?史鐵生那句命運嘛,休倫公道!不知給程浩帶來了多少生的希望,才讓他由衷發(fā)出感慨,不幸與幸運都要有人承擔(dān)才行啊?!焙⒆?,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在史鐵生最為失魂落魄的日子里,他來到了上帝為他苦心安排的棲息場所,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的地壇。第一次搖著輪椅進入地壇時他就明白了,這是一個他能逃避一切痛苦憤怒的地方,一個能讓他”默坐,呆想“的港灣。在這里他能忘卻最狂妄年齡的一切不幸,推開耳邊的嘈雜,窺看自己的靈魂。陪伴他揮灑青春的是它,荒蕪并不衰敗的地壇。當(dāng)寂靜陽光平鋪把道路上每一個坑洼映照地燦爛之時,史鐵生在頹墻邊看書,當(dāng)那對煞羨旁人的冉阿讓和柯賽特在沿著地壇漫步時,史鐵生在荒草旁寫作。當(dāng)彼岸的旭日升起此處的夕陽收起蒼涼殘照之際,鐵生在這專心致志地思考。就是在這個偏僻的園子里史鐵生寫出了自己對生命的思索,對生死的理解,用筆桿為自己搗鼓出了一條路,一條前無古人只得靠自己摸索的路,一條僅屬于自己的救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