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dāng)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摘抄 > 丁香結(jié)摘抄及賞析總匯56句

          丁香結(jié)摘抄及賞析總匯56句

          時間:2018-05-05 17:05

          1、每當(dāng)春天到來的時候,丁香花便露出了笑臉。那一朵朵白如雪、紅似霞的丁香花開滿枝頭。遠(yuǎn)看,就好像丁香樹的綠葉上浮起了一片片彩云。在教室里上課的時候,春風(fēng)輕輕地吹進教室,夾雜著幾絲丁香花的香氣,給嚴(yán)肅的課堂帶來了幾絲溫馨,使人又一種很舒暢的感覺。

          2、當(dāng)和煦的春風(fēng)吹醒大地的時候,小鳥在枝頭高歌。小草冒出了嫩綠的枝芽,丁香花也張開了笑臉。仿佛在迎接春姑娘的到來。

          3、每年初夏,丁香就長出桃形的葉子,不久便長滿了米粒大小的花骨朵,像一串串彎彎曲曲的小火柴棍。過不了幾天,就開滿了潔白的小花。近看,那層層疊疊的花穗是由一個個精致的小花組成的。每朵小花都有四個水滴形的花瓣,兩個一組,像一對對小翅膀,向空中伸展著,在綠葉的簇?fù)硐嘛@得俏麗、淡雅。

          4、走來一看,它竟是那么小巧玲瓏。它的顏色不像牡丹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只有粉色和白色。它的花瓣很特別,有四瓣的,有五瓣的,六瓣的極其罕見。

          5、秋天,丁香樹的葉子慢慢變黃,伴著秋風(fēng)飛旋著落下,就好像一只只枯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這時,同學(xué)們便用落下來的葉子做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葉貼畫。還有的同學(xué),踏著落葉練習(xí)長跑,腳邊就好像激起了一朵朵金黃的浪花。

          6、丁香花的葉子挨挨濟濟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小桃子,紫丁香在這些小桃子之間露出了頭。有的才露出兩三朵小花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綻開了笑臉,有的還是含苞未放,看起來像一個個大玉米棒子。

          7、遠(yuǎn)遠(yuǎn)望去,在稀疏的綠葉叢中,時隱時現(xiàn)的丁香花好像在和我捉迷藏。微風(fēng)吹來,那朵朵艷麗的丁香花搖動著自己美麗的身軀,多么像一個個害羞的小泵娘在翩翩起舞呀!

          8、丁香不象牡丹雍容華貴,不象玉蘭亭亭玉立,不象迎春燦爛奪目,但它在我心中永遠(yuǎn)是那么美麗。

          9、這么多的紫丁香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起來像一幅很美的畫。

          10、丁香是優(yōu)雅的、安靜的、美麗的。丁香就象一個正在看書的小泵娘,頭上別著好多沁人心脾的花朵和心型的葉片。好多人天天聞著丁香花中幽香的氣息,卻忽視了它的存在,它那么小卻散發(fā)出那么濃郁的香氣,是多么神奇呀!

          11、這花有多香呢,坐在三樓教室里上課,就能感到馥郁的花香一陣陣的指望鼻子里鉆,使人心曠神怡,如醉如癡。這花有多美呢?他們一朵緊挨著一朵,就像許多穿紫裙的小姐妹緊緊的擁抱在一起,一團團,一簇簇,清風(fēng)吹來,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一片子運載飄動。那一對對桃形的葉子,鮮綠鮮綠的,縱橫交錯在花間?;ㄏ銑A雜著綠葉的氣息,彌漫在校園里,使人感到多舒暢??!

          12、夏天,丁香花慢慢凋謝了。這時,綠綠的葉子下的樹陰便成了我們休閑的好場所。上完體育課,我們便坐在樹陰里的藍(lán)凳子上聊天,常常是到打了上課鈴才回班。課間,常常有一些淘氣的小男孩爬上樹,搖著樹干讓樹葉落下來,一邊說:“天女散花啦,天女散花啦!”

          13、丁香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丁香花的葉子挨挨濟濟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小桃子,紫丁香在這些小桃子之間露出了頭。有的才露出兩三朵小花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綻開了笑臉,有的還是含苞未放,看起來像一個個大玉米棒子。

          14、走到里面,我看見了一棵丁香樹,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一株株落滿晶瑩雪花的`圣誕樹,圣潔而誘人。近看,那層層疊疊的花穗是由一朵朵精致的小花組成的,每一朵小花有四個水滴形的花瓣,兩個一組就像一對可愛的翅膀,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美麗、淡雅。

          15、我愛丁香,愛它的優(yōu)雅,愛它的美麗,愛它的安靜,愛它沁人心脾的幽幽香氣,更愛丁香團結(jié)的精神。

          16、在那一片不大的空地上,卻開滿了丁香花,它那香味沁人心脾。今人一醉不已。不禁使我想起了王冕的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17、冬天,下雪了,丁香樹的葉子已全部落下,光禿禿的樹枝上蓋著的白雪顯得格外耀眼。晶瑩的雪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遠(yuǎn)看,那一片片似云的雪宛如丁香花在開放。

          18、再看那丁香樹,遠(yuǎn)遠(yuǎn)看去,就像一株株落滿晶瑩雪花的圣誕樹,圣潔而誘人。近看,那層層疊疊的花穗是由一朵朵精致的小花組成的,每朵小花有四個水滴型的花瓣,兩個一組,像一對對小翅膀向天空伸展著,又朝觀賞它的人們伸出一雙雙小手。在綠葉的簇?fù)硐嘛@得美麗、淡雅。閉上眼睛深深吸一口,就好像到了夢一樣的香海中。風(fēng)一吹,那幽香被送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

          19、看,褐色的老枝,繁多而茂盛微微變曲,向四面伸展,約有一人高。老枝上抽出一些淺綠的新枝,綴著一朵朵紫巍巍的小花。每朵花有四篇花瓣,里賣抱著一根白色的花蕊,真想一根精致的繡花針。這話有多少呢?看他的花名吧,“丁香花”。

          20、幾十年風(fēng)霜雨雪的洗禮,這棵丁香已長有三米來高。它面南而立,濃蔭如蓋,顯得古樸端莊,蒼勁健秀,蘊含著一種特殊的魔力。那綠油油、水生生、鮮嫩嫩的葉片,在陽光下泛著金光。微風(fēng)乍起,沙沙作響。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rèn)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為大家?guī)砹舜魍妗队晗铩返脑募百p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雨巷》原文: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yuǎn)了,遠(yuǎn)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注釋:

          1、丁香:丁香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jié)枝欲墜”,“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等等。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傊?,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2、彳?。╟hì chù):小步慢走的樣子。

          3、太息:出聲嘆息。

          4、頹圮(tuí pǐ):倒塌。

          《雨巷》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dāng)時全國正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队晗铩芬辉娋褪撬倪@種心情的表現(xiàn),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diào)。這種情懷在當(dāng)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賞析:

          戴望舒的詩深蘊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清麗詩風(fēng)的韻致,但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歌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xiàn)出一種孤獨、抑郁和消沉的特點。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拔摇彼坪跤兄鴿M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biāo)又顯得那樣遙遠(yuǎn)而渺茫?!八背霈F(xiàn)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xiàn)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薄!拔摇敝挥凶栽棺园?,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可以認(rèn)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dāng)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

          詩的開頭一節(jié)“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睂懙氖敲酚昙竟?jié)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xì)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獨行,“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著愁怨的姑娘”。詩開頭點明了詩的主旨是抒寫詩人追尋的“希望”。被蒙蒙細(xì)雨籠罩的“雨巷”“悠長、悠長”,沒有盡頭,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蔼氉浴?、“寂寥”暗示了詩人知音難覓,孤獨彷徨。希望逢著的是那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姑娘”是誰,結(jié)著什么樣的愁怨不得而知。這是寫詩人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還是寫詩人對愛情的渴盼,也不得而知。

          第二節(jié)“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詩人反復(fù)地拿丁香來比喻姑娘。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樣姣好美麗,品格像丁香一樣高雅圣潔,心緒也像丁香一樣憂愁惆悵。她愁的或許是那負(fù)心的夫君,或許是想望如意的郎君,她的愁就像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靈,高雅而圣潔,美麗而動人。

          第三節(jié)“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边@丁香一樣的姑娘,在“我”的長久的期待中,終于姍姍走來了。她“像我一樣,像我一樣”,這里可以看出,原來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樣的美麗,也有姑娘一樣的高潔,也有姑娘一樣的憂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那姑娘或許是我的心上人,或許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許是,也許都不是。不必追問得那么具體,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確切。因為詩畢竟是詩,正如前人所說:“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詩,大都不是直接對現(xiàn)實的摹寫,而往往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詩家所說:“一個人在夢里泄露自己的潛意識,在詩作里泄露隱蔽的靈魂,然而也只是像夢一般朦朧的。從這種情境,可以體味到詩是在于表現(xiàn)自己與隱藏自己之間。”

          第四節(jié)“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薄八刈呓保磥怼靶挠徐`犀一點通”,兩顆心靈已經(jīng)接近、貼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終于從身邊飄然而過,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兩人的距離又重新拉開。這兩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種抑郁病,不忍相離,又不得不相離,因而同病相憐;然而又正因為病癥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們就是這樣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著,追求著……“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薄拔摇迸c姑娘的相遇,可能是一段真實的人生際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現(xiàn)的一種幻境,也可能就是寫的一場夢。

          第五節(jié)“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yuǎn)了,遠(yuǎn)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薄拔摇蹦克椭∠愎媚镲h然遠(yuǎn)去,她走到了雨巷的盡頭,“到了頹圮的籬墻”?!邦j圮的籬墻”給人的心靈以巨大的震撼,丁香姑娘那么美,美好的事物理所當(dāng)然應(yīng)該生長在美好的環(huán)境、圣潔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卻“到了頹圮的籬墻”,這巨大的反差,激起了聯(lián)想。那破落衰敗的籬墻是姑娘的歸宿,還是丁香姑娘處境艱險,還是丁香姑娘命途多舛,遭受了沉重打擊,這些都不得而知。

          第六節(jié)“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這一節(jié)從字面看寫姑娘的消失,實際是寫美的毀滅,希望的毀滅。在“頹圮的籬墻”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惫媚锏囊磺卸肌跋ⅰ绷耍辣粡氐椎貧缌?!詩人追尋著的希望也徹底地毀滅了。這毀滅的希望,是詩人圣潔的愛情,又或者詩人高尚的理想。

          第七節(jié)“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惫媚锵Я?,希望毀滅了,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追求。詩的末尾與首節(jié)回應(yīng),我依然獨自在悠長、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胺曛备臑椤帮h過”,讓詩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朧迷茫的夢幻中結(jié)尾。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中國現(xiàn)代派代表詩人之一。因詩作《雨巷》一度被人稱為“雨巷詩人”。著有詩集《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zāi)難的歲月》等。

          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默默地遠(yuǎn)了,遠(yuǎn)了,

          到了頹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dāng)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匯總,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匯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队晗铩芬辉娋褪撬倪@種心情的表現(xiàn),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diào)。這種情懷在當(dāng)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队晗铩愤\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詩中運用了復(fù)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和宛轉(zhuǎn)悅耳的樂感。因此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jì)元”。

          詩人在《雨巷》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雖然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fā)。用丁香結(jié),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 “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fēng)里落在誰是主?思悠悠閑!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詩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結(jié)做為人們愁心象征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居“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現(xiàn)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認(rèn)為不能這樣看。在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第一,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jié)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diào)子的作品迥異,表現(xiàn)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岸∠憧战Y(jié)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xiàn)時代憂愁的領(lǐng)域里,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chuàng)造。第二,在古代詩詞里,雨中丁香結(jié)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托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chuàng)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shù)想象的產(chǎn)物。

          (一)《雨巷》的多重情緒內(nèi)涵

          1、現(xiàn)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一首好的抒情詩,應(yīng)該是藝術(shù)美的結(jié)晶。它會超越時間

          和空間的限制而喚起人們審美的感情。戴望舒的《雨巷》就是這樣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

          然而多年來,《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詩作,卻被視為象征派和現(xiàn)代派的無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學(xué)史的視野之外;直到最近,人們才像觀賞出土文物一樣,把這些作品從遺忘的塵土中挖掘出來,又重新看到了它們身上具有的藝術(shù)光輝。

          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創(chuàng)作道路上,只給我們留下了九十多首抒情短詩,《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雨巷》大約寫于1927年夏天。最初發(fā)表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說月報》第十九卷第八號上。戴望舒的摯友杜衡在1933年寫道:

          說起《雨巷》,我們很不容易把 葉圣陶 先生底獎掖忘記的?!队晗铩穼懗珊蟛畈欢嘤心?,在圣 陶 先生代理編輯《小說月報》的時候,望舒才忽然想把它投寄出去。圣 陶 先生一看到這首詩就有信來,稱許他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jì)元?!?陶 先生底有力的推薦,使望舒得到了“雨巷”詩人的稱號,一直到現(xiàn)在。(《望舒草·序》)

          人們熟知的文學(xué)史上的這段佳話,反映了《雨巷》一詩在當(dāng)時的價值和影響。

          就抒情內(nèi)容來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調(diào)都是不高的?!队晗铩吩诘统炼鴥?yōu)美的調(diào)子里,抒發(fā)了作者濃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緒。打開詩篇,我們首先看到詩人給人們描繪了一幅梅雨季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詩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獨,也很寂寞,在綿綿的細(xì)雨中,“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這樣陰郁而孤寂的環(huán)境,他心里懷著一點朦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個姑娘被詩人賦予了美麗而又愁苦的色彩。她雖然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但是也“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內(nèi)心充滿了“冷漠”,凄清”和“惆悵”。和詩人一樣,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無言,“像夢一般地”從自己身邊飄過去了,走盡了這寂寥的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帳。

          這是一個富于濃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dāng)時的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xiàn)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這里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而詩人自己,就是這樣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獨者。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種美好的理想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詩人筆下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詩人知道,這美好的理想是很難出現(xiàn)的。她和自己一樣充滿了愁苦和惆帳,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夢一樣從身邊飄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詩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現(xiàn)實中彷徨,和那無法實現(xiàn)的夢一般飄然而逝的希望!

          有論者說,《雨巷》是詩人用美好的“想象”來掩蓋丑惡的“真實”的“自我解脫”,是“用一些皂泡般的華美的幻象來欺騙自己和讀者”,除了藝術(shù)上的和諧音律美外,“在內(nèi)容上并無可取之處”。(凡尼:《戴望舒詩作試論》,《文學(xué)評論》1980,4),這些詰難和論斷,對于《雨巷》來說,未免過于簡單和苛刻了。

          《雨巷》產(chǎn)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yīng)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xué)杜衡、施蟄存、劉吶

          表現(xiàn)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這個蘊涵有時代特征的悲劇主題,《雨巷》這首詩,寫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獨自彷徨在悠長的雨巷,等待一位姣好的姑娘,因為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盡頭。除了春雨打在油紙傘上的聲音,雨巷是寂寥的。抒情主人公希望逢著的這位姑娘,她結(jié)著愁怨,她家的籬墻頹

          在長久的期待中,姑娘終于來了,在雨中哀怨,“她靜默地走近”,有時兩顆心靈已經(jīng)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終于失望了,“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終于從身邊飄過去,二人間的距離又重新拉開。這兩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種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憐。然而,正因為病癥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們是在彷徨,更是在彷徨中繼續(xù)追求。從詩的更深的象征意蘊看,戴望舒詩中的姑娘形象往往就是他的理想的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姑娘出現(xiàn)了,但是,“像夢中飄過”一樣,只在面前一閃,轉(zhuǎn)瞬便消失了,連同她的顏色,她的芬芳,她的太息與她的惆悵,空留下抒情主人公自己在雨巷獨自彷徨。一切都是寂靜的,雨打動紙傘,更增加了雨巷的寂寥。詩人就這樣表達了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勞的那種孤苦心情。

          在《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帶有悲劇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獨的游子形象貫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帶有悲劇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樣高潔,帶著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內(nèi)心世界,又有嫵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難面前不彎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樣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對方;也許他期待的永遠(yuǎn)是心中的影象。因此,在理想主義的期望面前,他總是困惑的,懷有一種氣質(zhì)性的悲劇感。戴望舒熟讀法國詩人魏爾倫的作品,就多愁善感的氣質(zhì)而言,他也接近魏爾倫。魏爾倫《無言的歌集》表達了巴黎公社失敗后不知所措的知識分子苦悶沮喪的情緒,其基調(diào)是詩人的理想和他周圍的骯臟生活相對立的悲劇感。戴望舒的詩則表現(xiàn)了從五四運動中幸福地飛騰起來的理想與淹沒于血泊之中的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現(xiàn)實相對立的悲劇感。他的詩雖然不是反抗和戰(zhàn)斗的詩,但也不是環(huán)境的奴隸。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這個悲劇主題,蘊涵有時代的特征。

          《雨巷》的藝術(shù)特色

          1、《雨巷》在藝術(shù)上一個重要特色是運用了象征主義的方法抒情。

          象征主義是十九世紀(jì)末法國詩歌中崛起的一個藝術(shù)流派。他們以世紀(jì)末的頹廢反抗資本主義的秩序。在表現(xiàn)方法上,強調(diào)暗示隱喻等手段表現(xiàn)內(nèi)心瞬間的感情。這種藝術(shù)流派于“五四”運動退潮時期傳入中國。第一個大量利用象征主義方法寫詩的是李金發(fā)。戴望舒早期的創(chuàng)作也明顯地接受了法國象征派的影響,他的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意挖掘詩歌暗示隱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队晗铩肪腕w現(xiàn)了這種藝術(shù)上的特點。詩里那撐著油紙傘的詩人,那寂寥悠長的雨巷,那像夢一般地飄過有著丁香一般憂愁的姑娘,并非真實生活本身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象征意味的的抒情形象。我們不一定能夠具體說出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內(nèi)容,但我們可以體味這些形象所抒發(fā)的的朦朧的詩意。那個社會現(xiàn)實的氣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種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寫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朧,既確定又飄忽地展示在讀者眼前。想象創(chuàng)造了象征,象征擴大了想象。這樣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結(jié)果,使詩人的感情心境表現(xiàn)得更加含蓄蘊藉,也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感到詩的余香和回味。

          朱自清 先生說:“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譯過這一派的詩。他也注重整齊的音節(jié),但不是鏗鏘而是輕倩的;也找一點朦朧的氣氛,但讓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處。”(《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詩集·導(dǎo)言》)《雨巷》朦朧而不晦澀,低沉而不頹唐,情深而不輕

          2、戴望舒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接受了古典詩詞藝術(shù)營養(yǎng)的深深陶冶。

          在《雨巷》中,詩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這顯然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fā)。用丁香結(jié),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結(jié)和雨中惆悵聯(lián)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fēng)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詩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結(jié)做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詞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很明顯的。但是,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句“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現(xiàn)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 我以為不能這么看。在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

          第一,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jié)本身象征愁心?!队晗铩穭t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憂愁,也有丁香一樣的美麗和芬芳。這樣就由單純的愁心的借喻,變成了含著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這個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滅的痛苦。

          第二,詩人在《雨巷》中運用了新鮮的現(xiàn)代語言,來描繪這一雨中丁香一樣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diào)子的作品迥異,表現(xiàn)了更多的新時代的氣息?!岸∠憧战Y(jié)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xiàn)時代的憂愁的領(lǐng)域里,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chuàng)造。

          第三,在古代詩詞里,雨中丁香結(jié)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托詩人的感情?!队晗铩分心莻€在雨中飄過的丁香一樣姑娘的形象,就帶上了更多的詩人想象的成份。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景,又是作家馳騁藝術(shù)想象的結(jié)晶,是真實與想象相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真實的形象。戴望舒說: “詩是由真實經(jīng)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象。” (《詩論零札》十三) 他認(rèn)為詩的本質(zhì)寓于要表現(xiàn)自己同隱蔽自己這兩種愿望的永恒斗爭之中,他謹(jǐn)慎地把他的“真實”巧妙地隱藏在詩作的“想象”的屏障里。法國象征派詩人之所以會對他有特殊的吸引力,可以說是因為那種特殊的手法恰巧合乎他的既不是隱藏自己,也不是表現(xiàn)自己的寫詩動機。從《雨巷》這首詩看,戴望舒的詩既不同于浪漫派的坦白奔放,直接抒情,也不同于法國象征派詩人瓦雷里那樣的把思想放在首位,戴望舒是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的,然而他使用暗示的方法,盡可能使這種感情隱蔽一些,朦朧一些,尤其要將真事隱去?!队晗铩冯m然也有象征派的感覺的不可捉摸,內(nèi)心狀態(tài)的飄忽不定,形象的模糊朦朧;但它并不帶有某些象征派詩歌的神秘意味,它“叫人看得懂,有真摯的感情做骨架”,有古典派的內(nèi)容,很少架空的感情,鋪張而不虛偽,華美而有法度。我們推測《雨巷》這首詩中被隱蔽在“想象”里面的“真實”,可能是詩人的一段感情際遇,在這段生活中的感情體驗成了詩的骨架。詩中大

          我們說《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鑒于古典詩詞,又超越于古典詩詞,最主要的即因為它是詩人依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chuàng)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shù)想象的產(chǎn)物。

          3、《雨巷》最初為人稱道,一個重要方面是它的音節(jié)的優(yōu)美。

          葉圣陶盛贊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jì)元”,雖然未免有些過譽,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節(jié)的優(yōu)美這一特點,不能不說是有見地的。《雨巷》全詩共七節(jié)。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除“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這樣起結(jié)復(fù)見,首尾呼應(yīng),同一主調(diào)在詩中重復(fù)出現(xiàn),加強了全詩的音樂感,也加重了詩人彷徨和幻滅心境的表現(xiàn)力。整個詩每節(jié)六行,每行字?jǐn)?shù)長短不一,參差不齊,而又大體在相隔不遠(yuǎn)的行里重復(fù)一次腳韻。每節(jié)押韻兩次到三次,從頭至尾沒有換韻。全詩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還切斷了詞句的關(guān)連。而有些同樣的字在韻腳中多次出現(xiàn),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fù)。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jié)奏。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復(fù)回響,縈繞在人的心頭。

          為了強化全詩的音樂性,詩人還吸取了外國詩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節(jié)詩中讓同樣的字句更迭相見。這種語言上的重見,復(fù)沓,像交織一起的抒情樂句反復(fù)一樣,聽起來悅耳,和諧,又加重了詩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詩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詩體盛行的時候,戴望舒送來了優(yōu)美動聽的《雨巷》,雖然不能說是“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jì)元”,至少也是開拓了音樂在新詩中表現(xiàn)的新天地。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

          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dāng)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 心匯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xiàn),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diào).這種情懷在當(dāng)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詩中運用了復(fù)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和宛轉(zhuǎn)悅耳的樂感.因此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jì)元".

          詩人在《雨巷》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這雖然是受古代詩詞中一些作品的啟發(fā).用丁香結(jié),即丁香的花蕾,來象征人們的愁心,是中國古代詩詞中一個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如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過"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fēng)里落在誰是主 思悠悠閑!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詩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結(jié)做為人們愁心象征的,很顯然,戴望舒從這些詩中吸取了描寫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來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這種吸收和借鑒是很明顯的,但是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舊詩名居"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的現(xiàn)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在構(gòu)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第一,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jié)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則想象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與古典詩詞中套用陳詞舊典不同,也與詩人早期寫的其他充滿舊詩詞調(diào)子的作品迥異,表現(xiàn)了更多的新時代氣息."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沒有"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xiàn)時代憂愁的領(lǐng)域里,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chuàng)造.第二,在古代詩詞里,雨中丁香結(jié)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托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jù)生活的經(jīng)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chuàng)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shù)想象的產(chǎn)物.

          一、整體把握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fēng)云激蕩、詩人內(nèi)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將它投寄到《小說月報》。當(dāng)時代理《小說月報》編輯的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jì)元”,并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

          戴望舒的詩深得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詩風(fēng)的遺韻,又受到法國象征詩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xiàn)出孤獨、抑郁和消沉的特點?!队晗铩肪褪沁@樣。這首詩寫的是梅雨季節(jié)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xì)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果然,夢幻般的姑娘出現(xiàn)了。她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像“我” 一樣撐著油紙傘,“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時,“我”看到她是那樣地哀怨、憂愁,投出的目光“像夢一般的凄婉迷?!?。她并沒有停下來,而是“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一般,飄過“我”的身旁。姑娘最終消失在雨巷盡頭“頹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拔摇彼坪跤兄鴿M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拔摇彼坪踉谄诖裁?、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biāo)又顯得那樣遙遠(yuǎn)而渺茫?!八背霈F(xiàn)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xiàn)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rèn)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dāng)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

          二、問題探究

          1、怎樣理解和欣賞《雨巷》中的兩個主要意象?

          《雨巷》中有兩個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節(jié),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寞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形象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我們可以把它“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懷著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fā)問,“我”期待著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丁香花常見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xì)弱,往往用來代表孤高、美麗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限的惆悵。

          2、《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復(fù)手法的運用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雨巷》這首詩音調(diào)和諧,節(jié)奏舒緩。全詩七節(jié),每節(jié)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guī)律。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復(fù)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著”“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而首尾兩節(jié),除“逢著”換 “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復(fù),構(gòu)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fù),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全詩每節(jié)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保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效果。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