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大森林是一部西安拍攝的電影。下面是電影
走出大森林電影觀后感
我是個苦惱的男孩,從小就是爸爸媽媽的寶貝,可我一點也不覺得溫暖,我就像一只關(guān)在籠里的小鳥,沒有自由.我時常向往爸媽當年放牛、喂豬、挖野菜的生活,可他們就是不理解我,說我“揀了便宜賣乖”.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yè),無精打采地望著窗外那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它們雖沒什么地位,但它們那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實在令我向往.
突然,我覺得一陣清風(fēng)托起了我,把我送向藍天……等我清醒過來,只見一片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小溪發(fā)出潺潺的流水聲,知了在樹上悠閑地唱著歌,與草地上的“蛐蛐兒”一起譜成了一首優(yōu)美的交響曲.
我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來到了大森林,頓時覺得心曠神怡.這里沒有老師,沒有家長,更沒有那沒完沒了的作業(yè).雖然一個人也沒有,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寂寞,我向往的就是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這里,我感覺到整個世界都屬于我一個人,我終于找到了“桃源”.
好奇心驅(qū)使我向森林深處走去,想找個小動物做朋友,可小兔、小羊、小鹿、小猴等見到我都像躲避瘟疫一樣逃走了.我十分傷心,我又沒惡意,它們?yōu)槭裁催@么怕我?我正想著,突然從遠處跑來一只猛虎,頭上的“王”字特別顯眼,露出尖尖的牙齒,徑直向我沖過來,一直把我逼到河邊.我嚇壞了,用顫抖的聲音問:“你,你為什么嚇唬我?”我剛說完,就明白自己是在對“虎”彈琴.“你自己明白!”我差點兒掉到河里——老虎竟然能說話.我以為自己碰上了妖怪,渾身直哆嗦.
只見老虎一聲長嘯,森林里所有動物都跑來,用憤怒的目光注視著我.老虎、獅子、狼竟和山羊、花鹿和兔子站在一起.它們連捕食和逃跑的意識都沒有,就因為來了我這個人.“你們怎么啦?我只是到森林里玩一下,又不想害你們,你們和親人生活在這么好的地方,有什么不高興的!”我大聲喊著.“親人?笑話,我們早就沒有親人了!”小鹿嚷著,“我媽媽早就被你們抓到動物園去了!”“還有我的哥哥,被你們殺了!”小野豬不甘示弱.“我舅舅最倒霉,被你們在街上耍著玩,簡直是侮辱我們的‘猴格’!”小猴氣得咬牙切齒.“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憑什么你們?nèi)祟愓忌巷L(fēng),我們比你們早進化數(shù)萬年,你們應(yīng)該對我們恭敬才是.可每次有人來森林,都要打死或抓走我們的同胞,你要不是個孩子,我們又要遭殃了.”老虎最后發(fā)表講話.
我沒想到人類在動物界的名聲這么不好,不過這也確實不公平,動物到城里就被人欺負,人到森林里又欺負動物.我想到自己小時候去逮麻雀,心里別提多難受了.我現(xiàn)在明白了自然界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
“我建議我們聯(lián)合起來對付人類,比如再有人來森林就抓住他,咱們辦一個‘人園’,專門展覽人.”小猴想出了餿主意.
小猴的建議得到了響應(yīng),動物們決定拿我當試驗品.我嚇壞了,人類是有自己的過失,可動物也不能……我看見大象拿柳條來捆我,嚇得一頭栽進河里.可能因人類的毀林,使大片森林變成沙漠而讓河流干涸的緣故,河水也拼命吞噬著我.
“救命啊!”我喊出了聲.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說:“胡思亂想什么?作業(yè)做完了就做點數(shù)學(xué)習(xí)題唄!”我這才從遐想中醒來,連忙問爸爸:“你喜歡動物嗎?”“喜歡.”爸爸回答.“人和動物平等嗎?”我又問.“這……我想是,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既然你知道人與動物平等,干嘛不說‘人類是動物的朋友’或‘動物和人類是朋友?’”爸爸沒想到我會提這樣的問題,開始不知所措.“這沒辦法,自然界的規(guī)律就是以強凌弱嘛.”爸爸總算揭了底.我相信這個規(guī)律,可不愿接受這個規(guī)律.人類連原子彈都造得出來,為什么想不出改變自然界不平等規(guī)律的辦法?唉.
雖然那次去大森林運氣不佳,可我還是向往那里,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在那里辦一個“人與動物聯(lián)合會”,讓地球上所有生物能互相平等,共享安樂
走出大森林電影觀后感作文二:
雙手往右邊的籠子一抓,吃完后,我就告訴余彬,還找我要,有一只猴子往鐵籠上爬了幾格,我贊嘆的說∶“真是一個聰明的家伙,它們把目光轉(zhuǎn)移到我們這些不速之客身上,有綠樹成陰的竹林,還有的.就在地上津津有味的吃著游人丟給它們的食物……,我的媽也!這里竟然有猴子。
可惜只有我們兩個人在候山這里游玩,它一把抓過去又一口送到嘴里,一個高難度動作完成了,處處顯著春的氣息,有一只老猴子用異樣的眼光盯著我,真是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快樂的玩耍,又來到了一個地方,我們在繼續(xù)往前走,另一只猴子也不甘示弱。
前面有幾個籠子、黃的……花,兩邊都是茂密的樹林,車突然停了下來,雙腳往后一蹬,我只有把剩下的飲料全給它喝,它拿到后,可心里經(jīng)他這么一說,就伸出它那只黑乎乎的手、紫的,他們走在我們前面,用兩只手往上一爬,然后我們又走到另一個鐵籠子跟前,它是不是想要我手上的這盒飲料,猴子們都使出自己的絕活,雖然我表面一點也不害怕的樣子,喝完后,竟然從左邊的網(wǎng)上,真有點害怕我們一路上提心吊膽的走著,喝完后,里面關(guān)著許多猴子,連飲料袋也要,還把它拿著到處跑,我們沿著蜿蜒的小道走著,然后我們故意等了他們一下,百花爭奪著春天的景色盡收眼底?”我理直氣壯的說∶“當然沒有,我就到了一點給它喝,我實在無能為力,有驚險刺激的游樂場……,另一只手往口子里面撈,紅的,贏來了觀眾們的掌聲,用一只手握住盒子,終于快到了出口那里,余彬也轉(zhuǎn)過頭看了看,它干嗎。
我們還參觀了許多景點,后腳往下一蹬、姐姐鬧著玩,它那熟練的步伐,原來你膽子只有這么小”,它更猛,觀眾再一次鼓掌,那只猴子也用手不停地拍,原來是有幾個哥哥,我又走向另外一個鐵籠,我往左邊一看,這次游玩真是不虛此行,我就拿了一片薯片、白的,加塊樂腳步,我和余彬一起雨游森林公園,走到它們跟前,惹的大家哈哈大笑,我們一起坐著游覽車觀看森林公園的風(fēng)景,慢慢地享受這美味的佳肴,有的猴子在樹枝上懶洋洋的睡覺,空蕩蕩的,往回看一看,遞到它手里,這里可精彩了游森林公園
今天雖然下著零星小雨,有百鴿齊飛的放鴿坪。
到了森林公園,看的我眼花繚亂,它竟上了癮,我有點迫不急待了,原來是看上了我手上的半瓶薯片,其中有一個猴子竟使出飛檐走壁,雨突然停了,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著,敏捷的身手,原來已經(jīng)到了猴山,突然聽到一聲怪叫,真是天助我也,我們在后面緊跟著,嚇了我們一跳,花草樹木都已發(fā)了芽,余彬提心吊膽地說∶“這里有沒有鬼呀,它竟然這么貪心,有的從這一棵樹用手甩到那一棵樹上,從左邊的籠網(wǎng)上迅速地爬到上面的籠網(wǎng),它還不滿足,就把薯片盒遞給它,隨后我們離開了這片給我門帶來了歡聲笑語的地方,但是阻擋不了我的興致
叢林故事讀后感1
《叢林故事》講述的是“狼孩”毛克利和幾種不同動物的故事。作品塑造了機智勇敢的“狼孩”毛克利,憨厚的棕熊伯魯,機敏的黑豹巴希拉,樂于助人的卡阿,忠誠的灰狼兄弟等諸多個性鮮明的形象,情節(jié)驚險曲折、引人入勝,令人難忘。
毛克利是印度樵夫的兒子。當他還是個嬰兒時,在森林里收到老虎邪漢追逐,父母逃散,他誤入狼穴被母狼收養(yǎng),成為狼群中的一員。漸漸地,他長成了一個勇武而聰慧的少年。狼族領(lǐng)袖阿克拉、狼媽媽、狼兄弟、巴希拉、伯魯、卡阿等,都是他非常親密的朋友。他們在毛克利周圍形成一個溫暖的集體,教給他生活的智慧和謀生的本領(lǐng),交給他叢林動物必須遵守的“叢林規(guī)矩”。從此毛克利可以在林中自由的行走。
叢林故事讀后感2
我讀了《叢林故事》這本書后,深刻體會到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一面。
本書主要講了:莫格里的父母在叢林中被老虎謝爾汗“追殺”,因此丟棄了還是嬰兒的莫格里,莫格里誤入狼穴,被狼群收養(yǎng),成為狼族的特殊一員。莫格理為狼族帶來火。后來他又到了村子,被村中的婦女收養(yǎng),當了一名牧童。但狠心的謝爾汗仍緊跟莫格里不放。聰明的莫格里和他的狼族朋友最終用牛重重將老虎謝爾汗包圍,將謝爾汗殺死。
我讀了《叢林故事》,感受到了莫格里的聰明,更感受到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默契合作的一面。莫格里用他的智慧以及狼族朋友的英勇一起打敗了老虎謝爾汗,讓整個叢林又重新安寧了。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也要學(xué)習(xí)莫格里這種智勇雙全的品質(zhì),他年輕時,用智慧打擊謝爾汗,而他長大后,他用他的英勇將謝爾汗徹底擊潰,這種品質(zhì)難道不是我們所缺少的嗎?
叢林故事讀后感3
前幾天,我剛讀完這本《叢林故事》,他是來自英國作家羅德亞德·吉卜林的作品。這是我最喜歡的十本書中的前三名的書。它為何讓我這么喜歡呢?有三個理由。第一:我喜歡書中人物是獨立的,充滿野性的角色。第二這篇故事完全保留了動物的各種特征。第三,作者吉卜林還用叢林動物的語言翻譯成人的語言。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莫格里的男孩,被狼群收養(yǎng)到最終離開叢林的經(jīng)歷。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情節(jié)框架,莫格里長成了一個勇敢、強壯、聰慧的男孩。
作者吉卜林為叢林動作定作的一套叢林語言,用人的語言拼出動物的句子。吉卜林創(chuàng)造出非常多的特別的說法來表達動物某些事物是怎么理解的比如“叢林居民”指的是叢林里的動物們,“毒民”指的是眼鏡蛇,“樹地”形容猴子在樹上如覆平地,“紅花”指火,“長斑紋的家伙”指老虎,“沉默的家伙”指的是大象等等,吉卜林用繞彎的叫法表現(xiàn)對動物們對某些猛獸和事物的害怕。
讀了這本書我感悟到,只有親身進入才能領(lǐng)略到它的瑰麗。神奇。
叢林故事讀后感4
曇花一現(xiàn),每個心事,每種牽掛,都在短暫的快樂之后,消逝無影。
——題記
在神秘的大叢林里,危險無處不在。但有個孩子在經(jīng)歷無數(shù)冒險后,安然生活。《叢林故事》這本書的主人公莫格里是被老虎謝爾汗從農(nóng)夫那里奪來的孩子。他自幼就被狼爸狼媽收養(yǎng),在大叢林里像狼一樣成長。他起初的生活十分幸福,有大熊巴盧教他叢林法則,有黑豹巴希拉保護訓(xùn)練它,和狼崽子們一起玩耍。但他半人半狼的身份卻難以被狼群接納,曾兩次在狼和人的身份中轉(zhuǎn)換。最后他雖然脫離了人和狼的照顧,卻依舊靠他學(xué)會的知識在叢林里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們眼里,莫格里雖然是個狼人,但他執(zhí)著,堅強不屈的精神,也依舊閃爍著。他懂得如何自強自立,也懂得如何遵守叢林的法則,每個困難和每個挫折他也都能機智從容地應(yīng)對。對于這點,我們就像在溫室里的花朵一樣,無法做到。但是我們可以在現(xiàn)實中奉守正確的規(guī)則,活出不一樣的自我,成就不一般的人生。無論我們是多渺小,又或者是多強大,也要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心,不要像自大的老虎謝爾汗一樣,要多學(xué)習(xí)敏捷的黑豹巴希拉、強壯和具備許多過人之處的老棕熊巴盧,時刻保持著前進的決心和勇敢的膽量,面對著生活中的目標,不懼危險,迎難而上,或許能成為另一個"莫格里"呦!
擁有探索精神,不怕他人的嘲笑。做一個最真實,最堅定的自己。不放棄信仰,讓勇氣和努力并存!只有這樣你才能達成所愿。
生命中的清溪潺潺而流,那執(zhí)著的信念,便能開出花。在這清溪花影中,美好的生命也自此長存……
叢林故事讀后感5
在寒假里,我的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叢林故事》。
這本書講了小嬰孩莫格里被叢林里的狼群收養(yǎng)的故事。慈祥的狼媽媽,忠誠的狼兄弟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棕熊巴盧、黑豹巴希拉、狼群頭領(lǐng)克拉、蟒蛇卡阿教會了他叢林的生存技法。憑著叢林朋友的幫助和自身的天賦,莫格里不僅和各種獸類和平共處,還結(jié)交了不朋友,并經(jīng)歷了許多既驚險刺激又溫馨動人的故事,而且最終成為了護林天使。
這本書有很多優(yōu)點,講得生動有趣,莫格里和朋友的友誼讓人覺得溫馨動人,并贊揚了勇氣、奮斗、自我犧牲、忠誠、盡責(zé)等可貴品質(zhì),對青少年有很大幫助。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要學(xué)會獨立生活,自己照顧自己,面對困難要自己解決,要學(xué)會寬容別人。
以后我一定要多書,讀好書,好讀書。
叢林故事讀后感6
一個從叢林深處走來的小男孩——毛格利,是叢林新的王者,可怕的紅毛狗、忠誠的老師巴魯和巴格西拉……造就了他倔強、勇猛的性格,以及他一顆熱愛叢林的心。
噢!可怕的從西邊來的紅毛狗,它們長著紅色的濃密的長毛,所經(jīng)之地,尸骨遍地,血流成河,無一動物生還。它們自稱是森林之王,戰(zhàn)無不勝,它們浩浩蕩蕩地前進著,很快就來到了毛格利所在的叢林。紅毛狗這個名字令整個叢林都心驚膽戰(zhàn),但狼群以及毛格利并不害怕,還有一條可怕的蟒蛇卡阿,它們?yōu)榱说挚辜t毛狗,制作了驚心動魄的計劃——卡阿與毛格利將紅毛狗引到死亡之地——非洲小黑蜂居住的地方。
非洲小黑蜂毒性很強,但卡阿知道,只要跳進水里,在身上涂上大蒜的味道,準能萬無一失。然而,可憐的紅毛狗卻只知道瘋狂地叫囂和追趕,完全沒有注意到兩旁埋伏著的“敵人”??ò⒁豢磿r機已到,馬上跳入水中,這時,無數(shù)的小黑蜂向紅毛狗沖去,剎那間,紅毛狗的哀叫聲,小黑蜂密密麻麻的嗡嗡聲,以及血的腐臭味,包圍了毛格利他們。大約過了半天左右,毛格利偷偷地探出頭來,一看,那是多么殘忍的景象??!許多紅毛狗都慘死在那里,還有一些非洲小黑蜂的尸體散落在旁邊。毛格利總算大大地舒了一口氣。
我的心隨著《叢林故事》一書的情節(jié)在激蕩起伏著,這本書帶給了我巨大的勇氣,無論面對什么,都要努力,堅持到底,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對這些可怕的“紅毛狗”,我們必須要勇敢地去面對,而不是畏畏縮縮,悄悄地逃走,要相信自己,告訴自己,你一定會贏的,就像毛格利一樣,快樂、勇敢、睿智,這三點,是我們的目標,只有這三點,才能在叢林中生存下去,才能在社會中生存下去。
勇敢,勇敢,再勇敢,這本書讓我真正勇敢起來,讓我變得自信、陽光,讓我也能從心里與可怕的“紅毛狗”搏斗了。這本書還告訴我,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并且堅持下去,那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叢林故事讀后感7
人說動物的話,動物替人說話。豹設(shè)法救了人,人和豹做了知己。這可能嗎?完全有可能。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叢林故事》,就展現(xiàn)了人和豹之間的這種情感。
黑豹巴基拉曾在鐵籠子里待過,人類把它當成了玩物,后來它終于逃了出來。村里的一個小孩被老虎大可汗叼走了,爬到了狼窩,雌狼雷克莎把這個光溜溜的小東西取名為莫格利,巴基拉用一頭小牛換回了小孩的生命。
書中的巴基拉并沒有記恨人類,反而以德報怨,還和莫格利成了好朋友,形影不離。莫格利最后要離開叢林,回到人類生活時,巴基拉跟他說:“要回來就回來吧,叢林的大門一直為你敞開!”這是多么真切感人的話語,跨越了種族、地域和友情!莫格利更加舍不得離開,但最終還是走了,動物們都紛紛唱起了送行歌。
人和動物的這種情感也體現(xiàn)在生活中。記得幼兒園時組織我們?nèi)ズ贾菀吧鷦游飯@游覽,進了大門,我們都坐上了觀光車。一路上,看不到籠子和柵欄,各種動物悠閑自在地在園內(nèi)散步、嬉戲、曬太陽??吹轿覀兊能嚕L頸鹿好奇地把頭伸進車內(nèi),小朋友趕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青草喂它。駱駝踱著方步走來了,車子馬上停下,耐心地等候它過馬路。來到孔雀園,各色孔雀紛紛圍上來,我們還看到了“孔雀開屏”這驚艷瞬間。
在園內(nèi),管理者充分尊重了動物的天性,沒有人為地圈養(yǎng)起來,而是讓它們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著;參觀時,不是游客去看關(guān)起來的動物,倒成了人被關(guān)在車內(nèi)供動物看。因此人和動物的關(guān)系越來越好,甚至親密無間。
但是,現(xiàn)實中也有人和動物不和諧的一幕幕。動物被人為地遷移并關(guān)養(yǎng)起來,說是保護,實際上是為人類所用。人們還殺害動物,用它們的毛皮保暖,血肉充饑,膽汁入藥,導(dǎo)致很多物種越來越少,甚至瀕臨滅絕。動物園內(nèi)熊的呻吟、獅子的怒吼是對人類破壞自然、傷害動物的有力控拆!
在巴基拉面前,我們應(yīng)該慚愧、反省并付諸行動來保護動物,和它們做好朋友,共住地球這一美好家園!
叢林故事讀后感8
暑假時,我買了一本《叢林故事》,我一回家,便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在印度西奧尼叢林,有一家三口來野營,孩子的父母生火做飯,小孩在草地上玩。瘸腿老虎邪漢突然從草叢中跳了出來,嚇跑了父母,小孩無意間爬到了狼洞附近,被狼發(fā)現(xiàn)并收養(yǎng)了,取名“毛克利”。
讀到這兒,我剛開始還以為狼會吃掉毛克利,沒想到他會收留毛克利。這讓我又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后來,狼群因為邪漢的煽動,毛克利被趕回了人類社會。
毛克利在人類社會找到了親生父母,并學(xué)會了說話、放牛,還帶著一群水牛把邪漢壓死了,于是毛克利就把虎皮剝了下來。正剝著的時候,惡毒的獵人首領(lǐng)巴爾道來了,他一看見毛克利正和一只狼在一起剝虎皮,心里十分害怕,認為毛克利就是惡魔,召集村民趕走了毛克利。
看到這,我已經(jīng)火冒三丈了,毛克利為民除害已經(jīng)是值得贊賞的了,為什么還要趕毛克利走呢?我不得不佩服毛克利,他竟然可以面對那么多困難,如果換成我,我早就忍受不住這么多折磨的。
回到了叢林,毛克利每天都想回村莊看看,最后,他雖然十分舍不得叢林,但是他在大家的建議下,還是戀戀不舍的走了。
讀完后,我的感悟很深,我想:毛克利遇到困難時冷靜、會思考并解決,而我呢?沖動、急躁;毛克利做事仔細、認真,我做事粗心、大意……毛克利身上還有許多優(yōu)點,所以我們要向他學(xué)習(xí)。
叢林故事讀后感9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叢林故事》。讓我認識了一位作者叫羅德亞德·吉卜林,他是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文學(xué)大家,是兒童文學(xué)巨匠,一生著述豐富,成就卓然。他的代表作品就是《叢林故事》。
這本書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莫格里,他是印度樵夫的兒子。當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被母狼收養(yǎng),成為狼中一員。后來,他長成一個勇武而又聰慧的少年。他的朋友有慈祥的狼媽媽、忠誠的狼兄弟,還有足智多謀的黑豹巴希拉、嚴肅的老總熊、正直的狼群頭領(lǐng)孔武有力的蟒蛇卡阿等等。他們在莫格里周圍形成了一個溫暖的.集體,教給他生活的智慧和謀生的本領(lǐng),教給他叢林動物必須遵守的“叢林法律”。后來,莫格里借用智慧,取來了動物們稱之為“紅花”的火,幫助阿克拉平息了狼群的叛亂,殺死了煽動叛亂的老虎施,謝爾汗使叢林重歸平靜。
這本書還教會我了各種比喻詞,詞的意思,這句詩句的意思等。我最喜歡主人莫格里,我覺得他太聰明了,不管遇到了什么難題都能解決。不象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雖然有些問題還是能解決的,可是有些問題也只有莫格里解決的了。
我喜歡這本書,這本有趣的書。
叢林故事讀后感10
《叢林故事》這個書是英國作家拉迪亞德﹒吉卜創(chuàng)作的。主要講述了八個既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故事,向讀者們展示了真實動人而又富于奇幻色彩的叢林世界。
這本書主要人物有:莫戈里、黑熊巴魯、黑豹巴西拉、狼頭領(lǐng)阿克拉、老虎謝爾汗、還有蟒蛇卡阿。我最喜歡莫戈里,他非常勇敢、堅強。在莫戈里還是嬰兒時,被老虎謝爾汗追趕進了狼群,可他一點兒也不害怕,并且在狼爸狼媽的照顧下和黑熊阿魯、黑豹巴西拉、狼頭領(lǐng)阿克拉和蟒蛇卡阿成為了朋友。還跟巴魯、巴西拉學(xué)習(xí)怎樣在森林里生存,怎么捕捉獵物。這些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老虎謝爾汗。他們想盡辦法,先讓莫戈里去找人類的火種,然后再找到謝爾汗,把它的皮燙傷,謝爾汗憤憤不平地說:“我還會回來的!”最終它回來了,是莫戈里的朋友—灰兄弟告訴他的,他又叫阿克拉和灰兄弟讓公牛去把謝爾汗踩死。
莫戈里的勇敢和堅強,狼爸和狼媽的愛心都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
叢林故事讀后感11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今天我把在學(xué)校買的書《叢林故事》給看完啦!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小狼孩莫格里,和棕熊巴盧,黑豹巴希拉,狼頭領(lǐng)阿克拉,老虎謝爾汗,還有蟒蛇卡阿。除了謝爾汗,另外的人都在幫助莫格里,打敗謝爾汗。
在莫格里還很小的時侯,謝爾汗把他拖到了叢林里,幸虧被好心的狼家庭救回。因為莫格里是人不是狼,所以狼群里議論紛紛。就在這時,謝爾汗跳出來說:“它是我的!”可狼群已同意收留莫格里了,就一起保護它。莫格里在狼爸爸和狼媽媽的撫養(yǎng)下長大了,同時,巴盧成了莫格里的老師,巴希拉和卡阿成了他的好朋友。但是,因為謝爾汗的挑撥離間,讓狼群誤會了莫格里,把他趕出了叢林。莫格里只好回到了人居住的村莊。
為了消滅謝爾汗,他從村里把水牛趕到叢林,去打謝爾汗。牛群把謝爾汗活活地踩死了。等謝爾汗死后,就有獵人想搶虎皮??赡窭镌l(fā)過誓,要把虎皮鋪在阿克拉的腳下,所以不肯。獵人就生氣地回村說莫格里壞話,大家都相信了,于是,村民們用石子扔莫格里,把他趕回了叢林。
莫格里又和狼兄弟們生活在叢林里。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莫格里很勇敢。堅強,狼爸爸和狼媽媽都很有愛心,我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
叢林故事讀后感12
我在暑假里讀了一本名叫《叢林故事》的書。是羅德亞德·吉卜林先生寫的。
書的內(nèi)容十分精彩。講的是一個剛幾個月大的孩子爬到了狼窩里,狼收養(yǎng)了這個小孩子。后來,他在棕熊巴魯、黑豹巴格西拉、蛇卡和叢林里許許多多的動物的幫助下,漸漸長大,漸漸成熟。最終走出叢林生活到人類身邊。后來他就保護狼群,保護野生動物。
我從中懂得了知恩圖報。在書中,狼們對他很好,所以他回到人類身邊,就不讓他們傷害狼,射殺狼。我們就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他,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的一切都是為我們好,特別是我的奶奶。八十多歲了,還為我做飯洗衣服,我在她生病的時候,給她倒水,給她按摩??晌抑蛔隽诉@么一點點,她就直夸我。
讀完這本書,我對狼和猛獸也有了新的認識,以前我覺得狼、熊、虎、豹是與魔鬼一樣可怕的動物,一想到它們我就會感到恐懼、害怕??晌椰F(xiàn)在知道它們其實很溫順,只是人們把它們想得很可怕,要知道人殺它們的數(shù)目,是它們殺人的數(shù)目的幾千倍。
我們一定要學(xué)習(xí)那個小狼孩,他懂得知恩圖報。一個被狼養(yǎng)大的孩子都懂得這一點,我們?nèi)丝隙茏龅桨?
叢林故事讀后感13
在今天下午,我讀完了《叢林故事》這本書,這本書情節(jié)精彩,語言流暢,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這本書分為5個故事,其中第一個故事最為精彩,主要講了莫格利因種種原因被狼群撿去,養(yǎng)大。養(yǎng)大后被老虎大可汗發(fā)現(xiàn),并被它追殺。最后,借水牛群之力把大可汗活活踩死的故事。
我覺得班達洛族猴子是一群很壞的猴子,她們只會一味地空談,從不會去實踐,就算實踐了,它們過兩三天就會忘記,而且它們都在吹噓自己有多聰明,可它們卻每天都在聊得天花亂墜,我現(xiàn)在都同情它們的愚不可及了。
我看完這本書,不僅聯(lián)想起之前看的電影《奇幻森林》,它們的主要內(nèi)容都是一樣的,可《奇幻森林》里,大可汗是被火燒死的,《叢林故事》里,大可汗是被水牛踩死的;《奇幻森林》里的主人公叫毛克利,《叢林故事》里的主人公叫莫格利;《奇幻森林》里是巴魯和巴基拉救了毛克利……諸如此類的不同還有很多,但《奇幻森林》居然說是《叢林故事》改編的!劇情完全不相同啊!我覺得《奇幻森林》劇情會精彩一點,因為這里面毛克利的智慧顯得多一點,各個人物的個性也更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和這部書都是風(fēng)靡世界的大作。
我真心推薦《叢林故事》這本書。
叢林故事讀后感14
假期,我讀了《叢林故事》這本書,它是羅德亞德·吉卜林的代表作。
《叢林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男孩兒莫格里在還是嬰兒的時候,被老虎希爾汗追殺,結(jié)果誤打誤撞來到了狼穴,被母狼收養(yǎng),成為叢林居民的一員。他在叢林里的朋友有慈祥的狼媽媽,忠誠的狼兄弟,以及足智多謀的黑豹巴希拉,憨厚的老熊巴魯,正直的狼群首領(lǐng)阿克拉,孔武有力的蟒蛇卡等。他們教給他生活的智慧和謀生的本領(lǐng),教給他叢林動物必須遵守的“叢林法律”。
后來,莫格里憑借智慧取來了動物們稱之為“紅花”的火,幫助阿克拉平息了狼群的叛亂,殺死了在他還是嬰兒時追殺自己的老虎謝爾汗,幫助狼群打敗了遷徙的殺手紅毛狗。作者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一整個故事分成一個個小故事,詳細地寫了出來。
我最喜歡紅毛狗這篇故事,一個很平常的一天,突然遠處傳來了只有豺跟在老虎后面打獵或者發(fā)現(xiàn)附近有大規(guī)模打斗時才會發(fā)出的極其難聽的聲音,叢林居民把它稱為“菲阿爾”,聽到這種聲音后,莫格里和公狼都在朝議事巖奔去,法奧和阿克拉一起坐在巖石上,其它狼坐在下面,每一根神經(jīng)都繃得緊緊的,母狼和小狼都在往各自的洞穴跑,因為菲阿爾響起的時候,弱小的動物是不能留在外面的。
忽然來了只族外獸,從他的話中狼群得知是殺手紅毛狗多勒在遷徙,他們一路向北殺了過來,狼群首領(lǐng)讓莫格里先走,他們留在這里拼死一戰(zhàn),莫格里堅決不同意,要留下來跟狼群共同進退,莫格里去找蟒蛇卡,蟒蛇卡給他出了個主意,到了決戰(zhàn)時刻,莫格里在水中,狼兄弟在水下保護他,狼群在岸邊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戰(zhàn)斗,結(jié)局紅毛狗被打敗了,但是狼群首領(lǐng)安克拉卻因此喪失了性命,看到這兒我有點兒傷心。
《叢林故事》告訴了我,每個人都需要有朋友,因為朋友會在危難時刻去幫助你。書中叫莫格里的男孩兒,作為一個人類有很高的智商,才能幫助叢林朋友度過一次又一次危難,在現(xiàn)實中我也要學(xué)會各種技能和本領(lǐng),才能更好的幫助我的朋友們。
叢林故事讀后感15
寒假里,我讀了《叢林故事》這本兒童讀物。書中的插圖精妙絕倫,引人入勝。故事的情節(jié)驚險刺激但又溫馨動人,閱讀時我的心情也隨之跌宕起伏。
不懷好意的瘸腿老虎謝爾汗虎視眈眈的看著嬌嫩無比的小嬰孩莫格里,善良的狼夫婦挺身而出,為保護莫格里準備與謝爾汗殊死一戰(zhàn)。幸運的是狼群大會上,棕熊巴盧與黑豹巴希拉用一只公牛贖買了莫格里,并同意讓他加入狼群,還傳授了他各種動物的密語,讓他能自由自在的與各種動物交流,做朋友。就這樣,莫格里開始了他漫長而又驚險的叢林野獸生活和回歸人類社會的神奇之旅。
書中的友情,親情,令我感慨萬分,情到深處淚流滿面。而動物之間的相互猜疑、調(diào)撥、排擠令我震驚并憤怒,人類的偏見令人生惡……莫格里身上有許許多多閃閃發(fā)光的亮點,比如熱情、善良、勇敢、正義等,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他曾經(jīng)為了拯救狼族運用智慧果斷的把兇殘的謝爾汗趕下臺;后來他又為了獸民的安定不得不設(shè)計將謝爾汗倒斃于山腳;為了生態(tài)平衡他帶領(lǐng)獸民英勇的將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幾百只紅毛狗殺得一只不剩;面對人類疑惑偏見的眼光,莫格里從容不迫,最終如愿以償回歸了人類。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人類只有去保護動物,愛護它們,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身,這樣地球就會成為人和動物和睦相處的美好大世界。
《走出荒野》讀后感(一)
《走出荒野》這本書是偶爾一個機會讀到的,開始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一本游記類書籍,因為喜好,我?guī)е鴿夂竦呐d趣開始翻看起來??戳艘院螅胖肋@本書并不是一本純粹的旅游
謝莉爾,26歲,父母從小離異,19歲早早結(jié)婚,母親生病去世后,她開始放縱自己墮落:吸毒、濫交,于是她與丈夫感情漸行漸遠。最終她決定踏上這段漫長旅行——挑戰(zhàn)太平洋屋脊步道。途中,作者遇到過大熊、響尾蛇和美洲獅,也慘遭過水泡、過敏、擦破和劃傷的折磨。一路忍受著疲勞和饑餓、嚴寒和酷暑,挨過了日復(fù)一日的單調(diào),只身從莫哈維沙漠一路走到了華盛頓州。
這本書讀的時間并不長,但給我的感觸很深。我隱約體會到也許一個人,要走過很多路,經(jīng)歷生命中無數(shù)突如其來的繁華和蒼涼之后,才會變得成熟起來。尤其是在面對現(xiàn)實的壓力和未知的風(fēng)險,面對著我們的生活、愛情、家庭、父母、工作等等,不安的情緒一定會如影隨形,所以我們必須有一顆強大的心才能盛得下各種問題和情緒,同時也能產(chǎn)生能量,影響著周圍的人。
曾經(jīng)的我有一顆“不安份”的心,這個“不安份”指的是我對日復(fù)一日的工作生活感覺到厭倦,我特別希望能有一段漫長的旅行,幻想著每天都過著充滿新鮮感的生活,經(jīng)歷著各種各樣的冒險,看著世界上最美的風(fēng)光。我內(nèi)心渴望尋求刺激和冒險,這種想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干擾著我,我認為這樣才是我該過的生活。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成熟,我慢慢發(fā)現(xiàn)平淡生活也能成一種很舒服的生活狀態(tài)。調(diào)整之后的我喜歡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讓我覺得滿足的事情?,F(xiàn)在的我每一天都不曾無所事事,愛人和孩子的陪伴使得我更快樂、讀書和音樂使得我更放松、擺弄花草和喂養(yǎng)金魚使得我更充實、堅持鍛煉和烹飪美食使得我更健康。
這種實實在在的生活氣息,只要安靜的享受,并不會覺得寂寞。這并不是頹廢,而是一種心靈的超脫——對平淡的認識,也并不是消極,而只是一種心態(tài)。我們何不從容生活,如溪水靜靜的流淌,淡定的生活,如花開花落的悠閑。
《走出荒野》讀后感(二)
昨天剛讀完一本叫做《走出荒野》的書,算是自傳嗎?說的是作者謝麗爾·斯特雷德在26歲的時候因為生活上的總總不順利,獨自一人徒步美國太平洋屋脊步道94天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1995……
從科技的角度講,比隔了一個世紀還要久。作者沒有網(wǎng)絡(luò)去查詢所有的相關(guān)信息,沒有GPS來導(dǎo)航,甚至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就憑著一本旅游指南類的書籍、一個指南針,應(yīng)該還有一個大大的勇字,徒步于人跡罕至的荒野1100英里。佩服佩服!
覺得作者超級有膽!26歲,lady,一路上遇到過公牛、黑熊,n條響尾蛇……風(fēng)餐露宿,沒有地方洗澡。背著一個超過自己體重一半的背包,遇到過嚴寒酷暑、山體滑坡。忍受身體的各種疼痛,還有寂寞。我超級擔(dān)心的生理期,她居然只用一塊海綿搞定。徒步初期,都沒給自己買一根登山杖。半路還丟了一只靴子。十天半個月遇到一個補給站也只能收到區(qū)區(qū)的20美元,完全沒有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的資本。所有這些她都堅持下來了,了不起!
記得《阿甘正傳》里面的阿甘遇到處理不了的事情就一直跑步,一直跑步,他覺得只要跑下去就可以解決,跟作者的想法倒是有點相像。表面上看他們是在回避,實際上一直跑下去和一直走下去,都需要莫大的勇氣,能夠堅持,這本身就是強者的表現(xiàn)吧。還有《亂世佳人》里的斯嘉麗,她的口頭禪就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當時的情況下,能有勇氣去迎接新的一天,也著實讓人欽佩。放棄比堅持容易太多了。
讀書的過程中除了感慨和贊嘆,還遇到一些值得品味的部分。作者委托朋友寄給自己的補給箱里每次都會放20美元,差不多就是一頓簡餐和一晚最便宜的汽車旅館的費用,完全可以用貧困潦倒來形容了。即便如此,她還是會在收到錢的第一時間去餐廳吃飯,會在吃飯的時候點一杯可樂,會在吃完飯的時候給小費。對食物的渴望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在超市買可樂喝嗎?應(yīng)該可以省至少一半的錢吧?不給小費不行嗎?或者打包外帶,應(yīng)該又可以省一點了吧?
還有作者在一個宿營地遇到的一位老人家,他每年會有幾個月出去乞討,也會有幾個月固定在這個宿營地給步道徒步者提供幫助。呃,自己都吃不飽飯要去乞討了,還有心思去管不相干的別人。不理解啊不理解。這應(yīng)該跟美國的特有文化有關(guān)系吧,還有這個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從骨子里沒有為吃飽飯發(fā)愁,這算不算一種解釋?榮格他老人家的書還是要再認真讀一讀。
《走出荒野》讀后感(三)
我承認,當初選擇謝麗爾·斯特雷德的《走出荒野》是被書的封面——一個背著巨大背囊獨步荒野的女子所吸引。當然,還有腰封上面那些極具煽動性的數(shù)字和令人眼花繚亂的獎項。于是,哪怕書價頗不便宜,也決定收入囊中,以便日后可以好好品讀一番。
可事實上,最難耐的還是對這些現(xiàn)代“獨行俠客”的仰慕之情——我雖然只是個安于現(xiàn)狀的普通女子,但卻無法抑制自己想要靠近和了解這些人的渴望——而這,才是我最終選擇這本書的真正原因?;蛟S,在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生里,也渴望著能有一次只身穿越荒野的創(chuàng)舉吧。
謝麗爾無疑是那些現(xiàn)代“俠客”中的“女中豪杰”,她26歲的時候,決定一個人在大約100天的時間里,徒步穿越太平洋屋脊步道莫哈維沙漠至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交界處橫跨哥倫比亞河的那座“終身之橋”之間的部分,行程約1100英里。
且不說別的,單看這一組數(shù)字“1100英里=1770。2783973092千米”,你就能感受到這是一項多么巨大的挑戰(zhàn)。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在此之前從無長途徒步經(jīng)驗的年輕女子,僅憑著一個閃過腦海的想法,一本“太平洋屋脊步道旅行手冊”,一個連專業(yè)人員都覺得特別重的裝備——她的超大“怪獸”背包,獨自穿越沙漠,走過森林,爬過雪坡,路過荒野,遇見、告別了一個個有故事的旅人,同時也不斷沖破自身極限。她從最初的痛苦和迷茫中涅槃重生,一顆破碎的心也逐漸變得篤定成熟,歷經(jīng)94天,1100多英里,當她最終站在哥倫比亞河上的“眾神之橋”上時,她終于找回了自己!至此,我才真正讀懂腰封上的這句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野,需要你自己探出一條路來?!?/p>
可又該怎樣來講述謝麗爾的“荒野”呢?是22歲時,母親因絕癥去世,在她心上撕扯出了巨大傷口,深如溝壑,流血不止,令她日夜疼痛,悲傷欲絕,卻始終無法愈合?還是她在母親身后,想要努力維系的“家庭”最終四分五裂,繼父另娶,舊家不再,姐姐與弟弟也都相繼遠離,終是物是人非?抑或是,她和丈夫保羅的婚姻出現(xiàn)了無法彌補的裂痕,她的出軌、吸毒、自我放逐,與保羅漸行漸遠,最終走向了離婚?又或是,當她失意、落魄、孤獨、憤怒、無助、絕望又悲傷地望著眼前大片大片的荒野,卻只有自己一個人踽踽獨行,只聽得到自己沉重的腳步聲和粗重的喘息,被巨大背包壓彎的身體還不得不承受著疼痛折磨——肩膀和腰部被背包磨破的地方,腳上的水泡和掉指甲的腳趾,還有一路上被樹枝、荊棘、裸露的石塊劃傷、擦破的地方,都在隱隱作痛;同時還要擔(dān)心自己會不會迷路,會不會不小心踩到眼鏡蛇,遇到外出覓食的獅子或黑熊的時候?
總之,她內(nèi)心充滿了絕望、傷痛和憤怒,她想要通過這樣一場自己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徒步旅行,放逐自我,甚至是懲罰自己,又仿佛冥冥中受到了感召,想到自己或許能在徒步的過程中找到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是的,盡管她已經(jīng)為這次徒步旅行準備了很久,并且在出發(fā)的前一刻依然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沒有準備好,但她告訴自己:就是這樣,我必須要上路了!我可以,我一定可以走完全程!
我想,當她在一家戶外用品商店無意中看到那本《太平洋屋脊步道第一輯:加利福尼亞州》,腦海中第一次產(chǎn)生這個念頭的`時候,就已經(jīng)決定了她最終會開始這一段旅程。就像她在書中所寫的那樣:“當時,對我而言,這條步道并不意味著一個嶄新的世界,而只是個想法,模糊而奇特,充滿了神秘和希望。我用手指在地圖上循著它蜿蜒曲折的線條摸索著,心中似有什么東西破土而出?!?/p>
由此可以知道一二,彼時的她內(nèi)心已有了某種模糊的認識,她必須要嘗試做出改變,去感受一種過去從未感受過的全新體驗,或許她能夠在這一路上找回已經(jīng)迷失很久的自己,學(xué)會釋放母親去世后積聚在心頭久久不散的悲傷,擺脫那個連自己都憎惡的“自己”,最終找回內(nèi)心的平靜與前進的方向。
然而,謝麗爾畢竟沒有過徒步旅行的經(jīng)驗,這一路上她確確實實吃了不少苦。不只是那只碩大背包帶給她的沉重負荷及疼痛,也不只是那雙小一號的專業(yè)徒步靴給雙腳帶來的痛苦折磨,她幾次面對眼鏡蛇,甚至與野獸擦肩而過。但更難的是面對自然環(huán)境的嚴峻考驗:有時在野外沒有參照,她就像沒頭蒼蠅一樣亂走亂撞,甚至不知道能不能重新回到原定路線上來;有時遭遇天氣突變,氣溫驟降,她會把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在睡袋里縮成一團,來保持自己的體溫;有時她需要爬過雪坡,但手中沒有冰鎬,只能靠著一根滑雪杖小心翼翼地前進,以免一不小心墜入深谷;有時她也會面臨缺水的困境,當隨身攜帶的水喝完,而凈水器又壞掉不能用的時候,她就把碘片放在取來的渾濁不堪的水里幫助凈化,以補充飲用水……
雖然聽我敘述只是三言兩語,但書中實際的描寫卻讓人難以想象!大自然的秀麗壯美令人驚嘆,但它的威力從來不容人小覷??峙轮x麗爾這一路上的經(jīng)歷,比我們這些普通人幾輩子加起來的都要多,但這也令她的閱歷更加豐富,內(nèi)心更加堅毅,精神更加超然,底蘊也更加深厚。
路上,謝麗爾偶爾會遇到一兩個旅伴,他們都是特別熱情的人,除了互相聊一聊彼此的經(jīng)歷外,還會傳授謝麗爾一些徒步旅行的經(jīng)驗,這給了謝麗爾極大的幫助。比如,有個經(jīng)驗豐富的徒步者在營地幫謝麗爾整理了她那巨大的背包怪獸;還有兩個朋友把別人贈予的一顆桃子特意留給了她……
總之,他們帶給了謝麗爾太多的感動和勇氣,如果不是遇到這些朋友,謝麗爾恐怕就會忍不住打退堂鼓了。但這一路上,大多時候她都是一個人,幾乎所有的問題和困難,都要自己面對和解決。從開始的孤單疲憊、狼狽沮喪,到后來深深喜歡上一個人獨自行走的寂靜,謝麗爾感覺自己仿佛與天地萬物融為了一體。而每天的經(jīng)歷和每日不間斷的閱讀,也讓她漸漸學(xué)會站在嶄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她的身體變得結(jié)實起來,身形也更加挺拔,她的意志經(jīng)受了考驗,思想愈加深刻,變得成熟、堅毅、勇敢、頑強,仿佛不論前面有什么困難,都不能阻擋她前行的腳步!這是一個全新的謝麗爾,一個如鳳凰般浴火重生的女子,一個真正的徒步者!
當我看到旅程結(jié)束后,謝麗爾獨自坐在在哥倫比亞河“眾神之橋”旁邊商店門前的座椅上吃著冰激凌的時候,忍不住微笑起來。真是一個率真可愛的女子,我相信她日后一定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幸福,也一定會成為她一直夢想成為的作家。瞧,現(xiàn)在我手中的這本書不就見證了她夢想的實現(xiàn)嗎?
最后我想說,這不只是謝麗爾完成太平洋屋脊步道徒步旅行的日記,更是一本勇氣之書,它讓無數(shù)讀者從中獲得了巨大的精神鼓舞和力量,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挑戰(zhàn),去穿越屬于自己的“荒野”。這大概就是謝麗爾寫下這本書的意義,不只是記錄和分享,更是一種精神的感召和指引,在帶給人震撼的同時,給人以力量和勇氣。我想我會一直記住這個平常但又不平凡的名字——謝麗爾·斯特雷德,記住這位美麗勇敢的“太平洋屋脊步道女王”。
最后的最后,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荒野”,找回自我,然后緊緊地擁抱他/她,并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