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二節(jié)課,我們在班里看了一部有關遇到自然災害時怎么保護自己的光盤。比如:發(fā)生地震時先不要恐慌。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震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nèi)應根據(jù)所處環(huán)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選擇。如果住的是平房,應迅速跑到門外空曠處,用被子、枕頭、安全帽護住頭部。如果是樓房,不要跳樓,應該立即切斷電源,關掉煤氣,躲避到衛(wèi)生間、廚房、儲藏室等狹小的空間,或承重墻旁(注意要避開外墻)。震后迅速離開,避免余震。
在雷雨季節(jié)里,常會出現(xiàn)強烈的光和聲,這就是人們常見的雷電。帶有電荷的`雷云與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時,它們之間就發(fā)生激烈的放電。由于雷云電壓高電量多,并且放電時間很短,放電電流大,因而雷擊電能很大。雖然放電作用時間短,但對建筑群中高聳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曠區(qū)內(nèi)的建筑以及特別潮濕的建筑物、屋頂內(nèi)金屬結(jié)構(gòu)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屬設備等有很大威脅,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危險事故。
俗話說:水火無情,地震無情。只要我們把安全牢記在心。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多姿多彩。
災害的感想作文1
窗外的風雨呼嘯著,讓人不禁想起大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強大。自然界的風可以產(chǎn)生風力,為人類發(fā)電。雨則可以滋潤大地,蘊育萬。但是,人類一日過度消費大自然,它的反撲力量也是不容忽視。例如雨水的大量沖刷會迼成土石流,河水暴漲,淹沒農(nóng)田、建筑物等災害,狂風來襲時,電線桿會倒下,橋梁斷裂,樹木也可能被連根拔起??梢姶笞匀坏牧α靠梢詭椭祟愐部梢詺缛祟?,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暑假時,臺風造成山區(qū)嚴重的泥石流、山崩和橋梁斷裂,害得民眾無家可歸,甚至有人失去了親人,家庭也破碎了。不過,大家一聽到災難的消息,立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救災,有人捐錢,也有人志愿到災區(qū)幫忙求災、補給救難用品,安慰災民,甚至有人因為救人而犧牲自己或受了重傷,完全是想救助別人而忘了自己。但這也突顯了我們是個充滿愛心的社會。
然而,會造成災難的原因,不外是有人為了經(jīng)濟利益而任意砍伐樹林,種植經(jīng)濟作物而破壞了水土保持,雖然說,金錢很重要,但是環(huán)境的保持更重要,因為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大自然的原貌。
災害的感想作文2
災害給予的啟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人類的生存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威脅。旱澇災害增多,異常天氣經(jīng)常出現(xiàn)。
云南地處高原地區(qū),湖泊較少,去年就遭受了百年難得一遇的特大干旱,許多地方原本應該是綠油油的稻田,卻只見枯黃干涸的一片,失去了生機,土地開裂;山區(qū)的許多人們每天喝水都很困難,想起這一切,我都會很難過。今年寒假,我隨家人到滇池邊游玩,只見滇池的水色暗黃偏綠,有的還像油漆一般,一陣微風吹過,一股難聞的腥臭味迎面撲來。媽媽說,這是因為滇池水面上長滿了藍藻,水質(zhì)受到了污染所致??吹竭@一切,我心里久久無法釋懷,回顧去年云南特大干旱和觀察滇池污染后,我所得到的啟示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我們應該攜起手來,節(jié)約用水,植樹造林,倡導低碳節(jié)能生活,不向滇池排放污染源。
“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彪m然這只是一句簡單的宣傳語,但卻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珍惜每一滴水,爭做環(huán)保綠色小衛(wèi)士,我們的周圍就會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災害的感想作文3
今天早上起來一看,天空中又飄起了鵝毛大雪,但空氣再惡劣,也擋不住我們學習參觀的熱情。吃過早飯后,大巴把我們送到了首爾安全體驗館。
首先,我們要體驗的是火災。解說員先給我們放了一段關于臺風的視頻。隨著視頻中的臺風越來越大,我們也膽戰(zhàn)心驚起來。接著,講解員讓我們也感受一下臺風。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全副武裝”進入了體驗室,大風吹得我們無法前行,但大家都堅持繞過欄桿,走出了房間。
然后,我們又體驗了火災。我們首先爬過一個大型的玩具組合,在進入一間滿是煙霧的小屋。我們連忙用衣領捂住鼻口。屋里白茫茫的一片,什么物品都看不見,也不知道出口在哪個地方,只能靠看安全出口標志和拍打墻壁來尋找方向。當我們跨出出口,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時,心中無比欣慰。
最后,我們將要體驗可怕的地震了。我們首先觀看了一個家庭生活場所發(fā)生7.0級地震的模擬現(xiàn)場。然后我們被分為四人一組,輪流到地震體驗室去感受地震時發(fā)生的場景。我們都正確地掌握了要領,沉著冷靜地做好每一個動作,博得了講解員的陣陣掌聲和贊許。
地震離我們并不遠
這么遠的2008年5月汶川地震,那么近的2015年1月楊橋4.8級地震,都在警示著地震離我們并不遙遠?!暗卣痣m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這是金社初中行政班子的高度共識。
繼上學期學校組織全體師生舉行了地震逃生疏散演練,12月15日,學校又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室的優(yōu)勢資源,通過視頻對全校師生普及了地震逃生及自救知識。視頻中汶川地震山崩地裂的慘烈的情形,撕肝裂肺的悲愴場景,無不深深震憾著學生,在介紹地震逃生自救知識時,學生或?qū)W⒌赜^看,或認真做著筆記。會后的反饋,學生大都掌握了地震逃生及自救的相關知識,學校及時要求班主任在接下來的班會中要加大宣講的力度,務必使每個學生都記住,都會做。并且布置學生寫觀后感,交學校進行評選,以完成對知識的鞏固。
學生安全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暑期該校校園加固工程業(yè)已完成,校園監(jiān)控系統(tǒng)期初安裝到位,嚴防學生乘坐無牌無證三車的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這次地震逃生及自救知識的普及,使全校師生掌握了應急避震的正確方法,熟悉了應急疏散的程序。能快速、高效、有序地應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自救自護,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
地震中的逃生
今天,我們學校放電影,幾個年級擠在一起,觀看了一部短片——《地震逃生》。看過之后,感覺自己學到了許多知識與本領。
這部短片共分為三個部分:震前準備,震中逃生,震后救援。在震前準備中,講了學校這一方要多給學生講怎么在地震中逃生的知識與方法,并且不定時的對學生進行地震來時的模擬演練,讓學生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另外還要不定時的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檢查,確保安全。在震中逃生這部分,講的是如果地震真的來了,我們學生不要慌亂,要迅速地有序地按老師的按排進行疏散;如果不能及時逃出去,要速度的躲到墻角或躲在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使自己能在地震中得到一點點生存的機會。在震后救援這部分,講了學校要馬上組織人與外界聯(lián)系,并在安全地帶清點人數(shù),及時發(fā)現(xiàn)失蹤學生,并通過問別的學生來確定失蹤學生的`大概位置;要求低年級學生不進行救援,高年級學生在安全地帶附近進行救援,按照先易后難的順序進行;在自救的同時,與家長聯(lián)系,安全逃離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離開,并進行登記……
通過看這部短片,我新收獲了許多自救逃生的知識。平時老師在班上沒少給我們講安全知識,以前總認為我們是平原地帶,遇到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就不愿聽,可是在汶川地震后,我認識到了,這里雖是平原,可是也有發(fā)生地震的可能,如果真的發(fā)生了地震,沒有這些知識,怎么能保證讓自己從危險中逃離,讓自己的生命不受傷害呢?
防震減災科普館
在5月12日我國“防災減災日”到來前夕, 5月9日上午,我們紅星路小學科學社團的同學們,在王老師的帶領下帶著好奇的心情和求知的欲望,來到了合肥市防震減災科普館。
剛到科普館,同學們就被館外巨大的地球儀吸引住了,大家不停地指這指那,都想來一趟世界之旅,一進館,我們仿佛進入神奇的科學殿堂,首先便看到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同學們都圍攏過來,地動儀很精美很神奇,古代就是用它來知道哪里發(fā)生了地震,右邊墻壁上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是我們?nèi)祟惞餐募覉@,講解員阿姨帶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她介紹了我國發(fā)生的一些有記錄的重大地震以及造成的災害,有很多的展板和模型,在“地震的奧秘”展板前,我們通過手柄操作了解地震橫波和縱波的傳播方式及巖層的破壞,在地震多米諾櫥窗展示了地震造成各種自然災害的場景,還有現(xiàn)代監(jiān)測地震的儀器、介紹地球內(nèi)部構(gòu)造的視頻,最神奇的是地震體驗屋,同學們親身感受五級地震,給我們強烈的震撼。
講解員阿姨不停地給我們講解了很多關于地震的知識,地震怎么發(fā)生的?為什么會發(fā)生?以及帶來的災害,平時預防要做哪些準備?地震來了怎么辦?如何自救和互救,阿姨還用沙盤演示介紹合肥地區(qū)主要的斷裂帶以及曾經(jīng)發(fā)生地震的區(qū)域,要求我們不要相信地震的謠言,要相信科學。
通過這次參觀我知道很多關于地震的知識,我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一定要做好預防,科學面對,力爭把災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