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金剛”一詞有二義:一是堅固、不可分離之義。如密宗“金剛乘”、“金剛持”之“金剛”,就是象征理識不離、智慧方便不離等等。人體的意識和肉體是不能分離的,一分離人就死了;陰陽是不能分離的,很多東西一旦分離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密宗金剛乘就是利用人體規(guī)律來修煉。人身上有整個宇宙間的 25 種對立雙合物,成雙成對的陰陽。修密宗的就是根據(jù)事物本身陰陽不可分離的規(guī)律來修煉的,所以叫做金剛乘。二是指一種堅不可摧、威力無比的武器——金剛杵。欲界三十三天天主因陀羅(俗稱玉皇大帝)是欲界的天人, 壽也很長,神通也很大,他手里有一件武器叫金剛杵。有一個傳說故事中講道因陀羅率領(lǐng)天兵天將與阿修羅作戰(zhàn)時手持的武器就是金剛杵。據(jù)說因陀羅拋出金剛杵, 如雷電霹靂,能炸平石山,使阿修羅孕婦聞聲而個個流產(chǎn)。因此佛法中用“金剛”來形容能破執(zhí)斷惑、無堅不摧的般若智為“金剛智”,把禪的最高境界稱作“金剛禪”。
那么用金剛智所破的“執(zhí)”,只得是什么呢?
“執(zhí)”也叫“執(zhí)著”,是指與世俗的智見聯(lián)系在一起的迷妄觀念,分為隱、顯兩種,也就是細微的一種和明顯的一種。明顯的一種“執(zhí)”,稱“見惑”, 見道以后就可以把這種妄念消除。但滲透在習性中的相當頑固的東西是隱分的,其隱分執(zhí)實習染的徹底破除之日,就是成佛之時,需要很長時間,到見道以上經(jīng)過十地才能破除?!皥?zhí)著”從性質(zhì)上分只有執(zhí)長、執(zhí)斷兩種。“執(zhí)?!币步袌?zhí)“有”,“執(zhí)斷”也叫執(zhí)“空”,但其本質(zhì)都是“執(zhí)實”。“執(zhí)”就是認定、“抓緊不放”。比如認為錢是可愛的,權(quán)是可愛的,利益是可愛的,都是需要的,都是真真實實的,用手抓得緊緊的,這就是執(zhí)著。如愛執(zhí),就認定其愛的對象是可愛的,是真的,其思想感情就像一雙手緊緊抓著愛的對象不放,這就是一種執(zhí)著。佛說“空”的目的,就是為了揭露一切事物的假面貌。有一位哲學家說得很透徹,“美女”就是花容月貌后面隱藏的骷髏。佛法就是揭露這種本質(zhì),讓人們看清事物的真相、騙局和虛情假意。人們也許會說,我們所看得到、摸得著、感受到的都是真的,這怎么能說 “假”、怎么能說“空”呢?對這種“真實”佛家從不否定。佛親自說過:“世人與我爭,我不與世人爭,因為是人認為‘有'的,我也認為‘有',世人認為‘沒有'的,我也認為‘沒有'。”那么佛經(jīng)上說的“假”和“空”是什么意思呢?佛經(jīng)上所說的“假”和“空”是從真諦的角度說的。這種“假”和“空”的真正體驗性的理解,要靠無分別真智的產(chǎn)生,并非世間俗智所能達到。我們所能理解到的“假”和“空”,只能從概念上來理解,不是體驗性質(zhì)的,所以不深不透,真正的悟空要靠無分別智的產(chǎn)生?!凹佟笔侵肝覀兯芸吹?、摸到、感覺到、體驗到、認識到的這個形形色色的現(xiàn)象世界、感性世界。對這類事物和現(xiàn)象,心理和感覺正常的人都能做到符合實際的判斷,從世間俗智的角度來看是真實的,所以稱作俗諦。如果否定俗諦、事諦,就是否定佛法。因為佛家的輪回轉(zhuǎn)世、因果業(yè)報、積德行善、修持證果、四身事業(yè)都是建立在實實在在緣起現(xiàn)象的確認基礎上的。只說空假而拋棄事法者是對佛法沒有真正理解的表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正如龍樹所說:“寧可執(zhí)有,不可執(zhí)空。”如果不分場合,說一切都是空的,什么道理都不講了,善惡也不講了,那還能行?在這種情況下,寧可不講空,也得講有?!翱铡笔歉叩木辰?所以不能一看到《金剛經(jīng)》中講一切都是空的,就把一切都否定了,以后覺得一切都沒有了,什么都是空的,結(jié)果道德也不講了,善惡也不講了,修也不修了,那樣就走上了邪道。既然說緣生之物是真實的,那么為什么還說“假”的、“空”的呢?所謂“假”是指緣生(眾緣合成)之物沒有真實的,可以指出來為其物的“自性”,其實質(zhì)是空的。如手表由各種零件組成。其中的每個零件都不是手表,其形狀表殼也不是手表。你能指出來手表的自性在哪里嗎?手表是存在的,但“手表”這個名稱所代表的對象除了眾多零件以外沒有別的可稱作手表的東西,而且每個零件如時針,單獨拆開或者從它的物質(zhì)元素上也找不到可稱作“時針”的東西,那么時針又何在?這樣看來“手表”只不過是一個隨便起的名稱,其實質(zhì)又何在?又如電影銀幕上的人物、行為動作是真是假?若說是“假”,它卻有聲有色,而且正常的視覺和聽覺都能感受,也能引起感情和思想活動;若說是真,銀幕上的殺人放火是真的殺人放火嗎?流的血是真的血嗎?顯然不是。從見道以上的悟者的眼光看,世人都是迷惑顛倒、以假當真的傻瓜。俗諦事相之所以被稱作“假”,是悟者所見,在未得般若智之前,世人誰也不會承認是“假”。但從事物的“自性”上說,連假都不存在。因為,假相雖非真相,但也有相(幻有),而“自性”純屬虛構(gòu), 如空花、兔角,如虛空。正如當代全世界公認的佛學大師喜饒嘉措(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藏傳佛教著名學者)說的:“我們所說的‘空'是指兔角之空,并非兔子之空(兔子是幻有、假有)?!熬壠稹?幻有)、“性空”(畢竟空)的真正的意思就是這樣。有人說什么:“手表是金屬零件等因緣湊合起來的,就是‘緣起'; 可是手表未造以前,手表是不存在的,這就是‘性空'。”哪有這樣解釋性空的道理?手表未造之前沒有手表,手表被砸碎銷毀后也沒有手表。這個簡單的道理還需要用高深的中觀這里來解釋嗎?還說什么“原來的本體是有”。如果本體是指自性的話,佛法從來不承認這種“有”;如果把“空”當作一種與有相對的“存在”而稱作“有”的話,也徹底錯了。因為“空也空”才是真諦義。那么“空有一體,空不毀有,有不礙空”是什么意思呢?“空”不妨礙俗諦的“有”,“有”是必須作為承認的前提的,只不過看成是假的、暫時的聯(lián)系。有也不是本質(zhì)上的有, 是緣起的有,臨時的有,各種組合條件的有,沒有自性的有,所以說“有不礙空”?!坝小笔鞘挛锏默F(xiàn)象,“空”是事物的性質(zhì),這兩個概念并不矛盾。從眾緣和合的現(xiàn)象上看是“有”;從不依賴因緣,脫離周圍事物的關(guān)系的單一、獨立和一成不變的自性上求卻不可得,便是“空”?!坝小笔求w,“空”是性,互不影響,互不妨礙。認識到“有”而不認識到“空”是墮入常邊;認識到“空”而認識不到“有”是墮入斷邊。有空統(tǒng)一,認識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空無色,離色無空,色空互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才是正確的。從真諦的意義上是“空”,是否定概念,即無;從俗諦意義上是“有”,是肯定概念,是有。若不分真諦俗諦,籠統(tǒng)說任何事物都是非空非有,這就將不通了?!胺强辗怯小笔欠浅C艿?非空非有中間沒有第三者存在,不是空就是有,不是有就是空,不可能有第三種情況。那么“非空非有”怎么解釋呢?這就要把真諦、俗諦分開來理解。從真諦上說“非有”,從俗諦上說“非空”,兩個諦義結(jié)合起來才能解釋通。真諦俗諦分開來說,凡說“有”者皆執(zhí)俗諦事相,凡說“無”者、“空”者皆指真諦理性。從龍樹到宗喀巴,都是這樣嚴格按佛法的了義、究竟義解釋有空義、般若義的。我可以舉出無數(shù)的景點和正宗的理論根據(jù)。但當今解經(jīng)的那些人,碰到這類關(guān)鍵性的問題時,除了用模糊概念愚弄別人,或者用一些道儒混雜、東拉西扯的障眼法進行搪塞外,一籌莫展。比如有人說:“道諦是俗界中的天人的境界。”欲界的天人竟然成了“見性圣者”,有了“道諦”。這不是笑話嗎?真正的“道諦”是修到見道以上的圣人的境界,不是欲界天人。天人還是凡人,欲界的天人多一些神通,但是和凡人一樣,業(yè)盡以后仍會掉下來——進入六道輪回。因此,天人和圣人要分清。又說:“邪見—— 人世間的事情,有許多被認為是邪見的,有的卻因時代和觀念而改變了?!闭者@樣說,佛所說的“邪見”因時代觀念的改變而會改變?yōu)椤罢姟?言下之意,“正見”也會因時代觀念的改變而會變?yōu)椤靶耙姟?如果不是“精通”佛法的“大家”,怎么會出這樣“高超的道理”。?從這兩條佛法命題的解釋足以證明這些“解經(jīng)大家”佛學知識的“家底”了。佛法上的正見和邪見是有嚴格區(qū)別的,絕對不能混淆。正見就是正見,邪見就是邪見,不因時代而改變,與時空沒有關(guān)系。照他們哪樣講是錯誤的。
現(xiàn)在研究佛法的人很多,有些人對佛法隨便解釋。佛法對正見、邪見有確定的概念,不因時代而改變,貪就是貪,嗔就是嗔,癡就是癡,沒什么可變通的,變通之法指的不是這個。護持政法,破除邪說是佛家的神圣職責。講佛法必須按照佛法的本意來講,不能摻雜自己的見解。世俗之法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見解來隨便講,佛法就不能。因為我沒有成佛,我就不知道般若正見,就沒有資格隨便講。佛的智慧有兩種:一種是世俗范圍內(nèi)的智慧,是世俗法;一種是般若智,這是超世之法,不能以俗諦的眼光來看超世之法,這是“各司其職”的。從兩種角度來看同一個問題,我們是人看是真的,從般若智慧真悟的觀點來看是空的,假的。講空講假歸根結(jié)底就是為了破除各種虛妄觀念,所以,佛法最后就是清凈無為,一無所求,連佛也不求,這就是佛的最后境界。
以上講了一些空理和事法、事相?!督饎偨?jīng)》的原文就接觸到相和破相。破什么相?就是破世俗相、破假相。破相就是“能斷”的意思,世俗的見解、想法全部破除了,思想境界就提高了。否則學佛法,仍然破不了執(zhí),仍然是世俗的想法。如有人學佛法是為了長壽,這比為了錢和名要好一些,但不管怎樣,求佛的保佑全是一種“執(zhí)著”,有“執(zhí)著”就變成有相的東西了。破除一切世俗相,超越感性世界,才能明見真理法性。
因為上面講過的這些問題和《金剛經(jīng)》有密切關(guān)系,如果搞不清楚,就無法正確理解經(jīng)文的原意,因此在接觸《金剛經(jīng)》正文之前,現(xiàn)略作以上解釋。
第二部分正文重點、難點解說
一、名稱含義
《神圣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大乘經(jīng)》?!吧袷ァ笔桥c“凡俗”相對之詞,說明這部經(jīng)典所說的是與凡俗知見相對立的勝義諦真理,即諸法性空之理,是圣道智慧,所以叫“神圣”,不是世俗的哲學或科學的見解,它是另一種智慧的領(lǐng)域。“能斷”是指般若智慧破障斷惑的功能?!敖饎偂?指“般若”的無滯、無礙、無堅不摧、戰(zhàn)無不勝的作用?!鞍闳簟笔侵腔?。“波羅蜜多”是“到達彼岸”,“般若波羅蜜多”意思是“彼岸智慧”,即佛地智慧、超世智慧。佛地的智慧是一般人不通過學習訓練達不到的一種智慧境界。一些人往往把佛地的智慧和世俗的智慧作比較,這是不能相比的。一個學禪的日本人說:佛地智慧是一種直覺。從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再回到直覺思維,這是思維的三個過程?,F(xiàn)代哲學上高級階段是理性思維。從佛法上來說,高級階段不是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是世俗思維。佛地思維是直覺的一種東西,就像我們用眼睛看到的感性的東西,不需要思索,這是智慧的高級階段,所以叫佛地智慧或者超世智慧。彼岸智慧與世俗智慧沒有共同之點?!按税丁敝甘浪?、輪回,“彼岸”指超脫輪回的境界,說明這種智慧是與世俗智慧即分別智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智慧。這種智慧是通過聞思修, 徹底消除世俗觀念、世俗惡習、虛幻意識,使智能結(jié)構(gòu)得到徹底改變后所產(chǎn)生的直觀直覺境界,非世間經(jīng)驗范圍的知見。這就是佛地境界,得到的途徑是聞思修,聞就是聞法,思就是進行思考,然后就是長期的修煉體驗。通過這種途徑,把世俗的智能結(jié)構(gòu)、思維、世俗觀念整個模式進行徹底改變。我們世俗的智慧都有框架,觀念是習慣形成的,在怎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下就有怎樣的思想和觀點。認識的方式和看問題的習慣,總的來說都是一種虛幻一是造成的。佛地智慧就是要徹底熄滅這種世俗的智,改變這種智能結(jié)構(gòu)。禪家提“不立文字”,認為文字般若無用,這種說法過于片面。般若智慧還需要用般若知識和抽象的思維來認識,這種般若智慧是在認識的基礎上再經(jīng)過修煉體驗來驗證產(chǎn)生的智慧,于通過我們的觀念思維、理性思維、抽象思維獲得的智慧不是一回事。所以說,般若智慧是“非世間經(jīng)驗范圍內(nèi)的知見”?!按蟪恕敝傅木褪恰捌兴_乘”,“乘”指運載工具?!靶〕恕笔仟毮局?是只追求自脫的工具,因此把自求超脫的佛法稱作小乘法?!按蟪恕笔禽喆?、航母,它的超脫對象是世間一切生命,有大慈悲、大智慧,故稱“大乘”。大乘分顯乘、密乘兩種,顯乘如普通的飛機、輪船,密乘如航天飛機。密乘有很多顯乘所沒有的修定、修慧和破障斷惑的巧妙方法,所以密法被稱作佛法的精華。宗喀巴大師說:“佛好得,但密法難得。”原因是在賢劫一千佛中傳密法的只有四位佛。因為密法是一種高層次的破障斷惑法和修慧法,所以能即身成佛??栈凼秋@乘的最高境界,但在密法中它只是基礎法。徹底悟了性空道理后,就成佛了。有人說“密法也是得到性空之法”,這完全不對。密法是在性空的基礎上才修煉的,無上瑜伽部的好多經(jīng)典都是在性空的基礎上才能修,空法是前提?,F(xiàn)在很多人喜歡密法,說密法修煉快。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它的起點高,要在菩提心和悟空、出世心等三根本法的基礎上才能修密法,所以來得快。若顯法的基礎都未達到,修密法的快速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金剛經(jīng)》對密法來說也是一個必備的基礎法。所以學習《金剛經(jīng)》對學顯學密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金剛經(jīng)》內(nèi)容概括起來就是“用空慧斬斷二執(zhí)”〔人我執(zhí)和法我執(zhí)〕。人們以假當真,在虛幻中產(chǎn)生種種妄想、造種種業(yè)、受種種苦、執(zhí)迷不悟就稱“凡俗”;豁然醒悟、瀟灑自如就是“解脫”。迷者為凡人,悟者為佛。有人說“凡人就是佛,佛就是凡人?!边@種說法不對。從佛性的理論來說,凡人覺悟了就是佛,佛是覺悟了的凡人,凡人是沒有覺悟的佛。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任何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就叫“佛性”。佛性遍及一切眾生,就是說眾生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好,可以把虛妄的見解和本身的有史以來的缺陷除掉,成為完善的人,這就是“佛性”。迷的根源是人心中無始以來形成的虛妄意識、執(zhí)實執(zhí)真的知識障,破除這種執(zhí)著,思想就會進入另外一個境界,人格就會起質(zhì)的變化。所以成佛和成仙是不同的。人格和智慧上起一個質(zhì)的變化,就是成佛。并非死后生到佛國或者到天堂,佛不是這樣的。世人的苦都是思想上的感受,人生是苦海,輪回是苦海。嚴格的說在苦海當中是沒有幸福可言的。即使我們認為是幸福的東西也是幻覺造成的,本質(zhì)上說是沒有幸福的??嗪蜆范际且环N感受。比如四禪天的時候,不單是苦,連樂都覺得是一種思想上的負擔,就干脆拋棄了。這部需要到佛地,四禪天就沒有苦樂了。三禪天還有樂,樂也會成為思想上的煩惱,所以,到四禪天時什么苦樂的感覺都沒有了??鄻肥侨藗儾煌母惺?同樣的遭遇、處境,對不同的人苦樂就不同。從本質(zhì)上說沒有什么是苦、什么是樂。為了干一件事各種困難都可以克服,也不會覺得苦,苦和樂都是一種暫時的因緣和感受,所以說:苦樂無自性。人的一生的道路不平,就是人心不平,道路都是一樣的,人心平了,道路就平了,“心平道路平,心寬天地寬”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尋求解脫的辦法就要從這里下手,破執(zhí)后心境就向天空一樣寬闊無邊。天空是無執(zhí)無礙的,平不平是有相對的東西。地球、山脈是看得見的有相的東西,就有高低。虛空就沒有平不平的問題。思想上有了相,有了執(zhí)著,就感到有不平,有苦、有樂。佛的智慧沒有局限性,所以才能涵蓋萬物,遍及一切。有局限性的東西,始終是有限的。例如我們的眼睛就能被墻擋住,有形的東西,靠眼睛、色根看,受時空的限制,而我們的心是看不見的,所以,墻是擋不住的,一剎那間你可想到印度,你可想到紐約、想到月球,因為它是無形的,沒有滯礙。指揮也是這樣,有了執(zhí)著就有了局限,沒有執(zhí)著的智慧就是沒有局限性的佛地智慧,能涵蓋萬物,遍及一切,所以他的慈悲心、平等心才不受局限。因為我們的思想上有執(zhí)著,所以慈悲心有限得很、小得很。佛的慈悲心、平等心都不受對象的局限,不受時空的局限。對佛來說,沒有親和仇,沒有敵人和朋友,眾生中并非人比動物更重要,這就是佛的智慧和慈悲的平等心。大家聽說過有一個常哭菩薩,由于它的慈悲心,使他看見眾生而經(jīng)常流淚。佛的舍身飼虎也就是這種慈悲心形成的??匆粋€人有無佛性,不僅僅是看他有無智慧,主要是看他有無慈悲心?!按缺欠鸱ǖ幕A,智慧是佛法的根本?!彼哉f破執(zhí)法是佛法的根本大法。美國有一個學校講般若經(jīng)時,有些學生談他們的感受時說:“般若智慧就像推土機一樣,把人的心全部推平了?!蔽矣X得說得很好,這樣你就會感到到處都是佛國了,是極樂世界了。極樂世界并不一定就是特指一個清閑的世界。對每個人來說,自己的極樂世界是不同的。思想變了,人間就是極樂世界;若思想上有執(zhí),極樂世界也不是極樂世界,因為苦和樂只是人的一種感受。
《金剛經(jīng)》中有四句話點破了《金剛經(jīng)》的主題思想,這四句話是: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p>
意思是說一切有為法,即凡一切因緣所生之法,沒有一個例外,都是虛妄顛倒之見形成的,如夢幻、如泡影、如露、如電,即虛幻不實、即生即滅、幻滅無常。在佛家的觀點來說,一切都是這樣的,沒有一個是永恒的,包括佛都是如此。
二、說法的情況記載
經(jīng)文一開頭“如是我聞,……,千二百五十人俱”,說明了此法的來源、說法的時間、地點和說法的對象?!叭缡俏衣劇本褪恰拔衣牭接幸淮畏鹗沁@樣說的”。佛示寂后,佛的幾位大弟子把佛的開示演說分類整理成了文字的東西,叫做“結(jié)集”。結(jié)集共有三次。佛當時講法是應機說法,隨便提問題,隨便解答,隨處碰到人就談話,談話就是說法,當時沒有佛經(jīng)。佛圓寂12年后,第一次結(jié)集,第二次結(jié)集是80年左右,第三次結(jié)集有的人說是300年后,有的說是180年后,現(xiàn)在無具體資料可查。三次結(jié)集是把佛的語錄整理成冊。第一次結(jié)集“經(jīng)藏”的是多聞第一阿難。阿難是佛的堂弟,從佛出家直到佛圓寂,他一直在佛的身邊侍奉,佛每次講話他都在身邊,他聽到的法最多,所以叫多聞第一。結(jié)集“律藏”的是持戒第一的尤波離,他的戒性很好。結(jié)集“論藏”的是修持第一的大迦葉,漢文經(jīng)典中叫頭陀行(也就是修持的意思)第一。他們是佛的十大弟子中的三大弟子,他們各自結(jié)集。修禪獲得法陀羅尼時就會產(chǎn)生聞法不忘的記憶功能,所以,佛滅度后佛的得道大弟子們就能一字不差的把佛的言論記錄下來。
結(jié)集“般若部”的是大迦葉,《金剛經(jīng)》是般若部的經(jīng)典,所以這個“如是我聞”當然是大迦葉說的。說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證明這部經(jīng)是佛親自說的, 是如實記錄的,而不是自創(chuàng)的假法。所有真經(jīng)文,開始都有“如是我聞”。如《心經(jīng)》全本上也有“如是我聞”,現(xiàn)在流行的《心經(jīng)》開始沒有這四個字了,唐僧翻譯的、藏譯的《心經(jīng)》都有“如是我聞”。是不是真佛經(jīng),以開頭是否有“如是我聞”來判別。佛經(jīng)都是記錄的,所有佛經(jīng)都有“如是我聞”,因為佛沒有親自寫過字,也沒有寫過書,都是演講錄。佛教四根本戒之一是不說假話,眾親傳弟子推舉主持的結(jié)集,對結(jié)集人的戒性、德性、智慧是堅信不疑的,在眾多親聞弟子面前他也撒不了謊,因此這句話就有證信的作用。現(xiàn)在的佛弟子不能和過去的相比,干什么的都有,隨便編創(chuàng)假法,隨便騙人。但佛親傳弟子堅守四根本戒,犯了四根本戒,就像斷了樹根一樣,樹就死了,就沒有再修的必要了,是不可恢復戒體的罪行。有的戒犯了,經(jīng)過懺悔還可以修,但犯了四根本戒,就無救了。假如僧人殺了人,再不能第二次受戒,律里是絕對不容許的。《水滸傳》中殺了人的花和尚魯智深到五臺山出家,這在藏傳佛教歷史絕對不行的,犯了重法還能修佛嗎?律條上有規(guī)定,犯國法的人,不能進寺,寫小說的人不懂佛律就亂寫。
“一時”就是當時。佛陀從35歲開始說法,總共說法45年。漢傳佛教上有佛陀說法50年的說法,這是把佛的修煉時間作為6個月來計算,即佛從 29歲出家修了6個月就成佛了,從30歲開始說法到80歲。但藏傳佛教都說佛修法6年,從36歲開始說法。這一點上漢、藏佛教說法有所不同。般若部屬第二*輪,是中期所說得法,具體時間無法確定。有人解釋《金剛經(jīng)》時說:“印度人沒有時間觀念,不能說哪一年,只能說一時?!边@不能怪印度人,因為時間太長了。若反問一下《黃帝內(nèi)經(jīng)》和《道德經(jīng)》是哪一年寫的?恐怕也確定不了,不能由此證明中國人沒有時間觀念?!吧嵝l(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睍r說此法的地點?!吧嵝l(wèi)國”是中印度僑薩羅國的首都,是佛陀以神通戰(zhàn)勝六大外道師之地。當時印度有六個國家,僑薩羅國是其中之一,位于中印度(現(xiàn)在的印度和過去的印度在概念上也不同了,如佛出生地蘭比尼,現(xiàn)在在尼泊爾境內(nèi))。當時佛在舍衛(wèi)國設了一個比法場,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比法,現(xiàn)在西藏的祈愿大法會就是根據(jù)此事來的,也叫神通法會。每天比一種神通,從初一到初八,顯有限神通和外道不分上下,從初八到十五是顯無限神通,最后把六大外道師破了,他們就皈依了佛法。“祗樹給孤獨園”是祗多太子和給孤獨長者為佛陀修建的著名的精舍園林?!敖o孤獨”是施舍、救濟鰥寡孤獨的一位大財主(孤即孤兒,獨就是獨男、獨女之義)。長者名叫須達多,是舍衛(wèi)城的巨富。佛說這位大施主曾經(jīng)供養(yǎng)過過去的六世佛,福德無量,能看到地下的寶藏,隨便可以取用。他又一次在王舍城見到了佛陀,就崇拜的五體投地,喜淚盈眶的跪在佛陀的面前,請求佛陀到舍衛(wèi)城去說法。佛允許后,他便在舍衛(wèi)城尋找一座園林,想供佛說法之用,最后看中了祗多太子的一座園林,準備購買。由于祗多太子很喜歡這座園林,不想賣,便開玩笑說要以金錢鋪底的代價方肯賣這座園林,想以此話嚇住給孤獨長者,但給孤獨長者卻答應了。他回去后就用金錢鋪地,在他快要鋪滿園林的時候,他把祗多太子請到園林中說這里即將鋪滿了,等到鋪滿了以后我在給你這下感動了祗多太子,他說剩余的這塊地方就算我給佛的供養(yǎng)。就這樣這座園林被稱作“祗樹給孤獨園”,專門用來供養(yǎng)佛和數(shù)千比丘。佛聚眾說法的園林好幾處,其中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和舍衛(wèi)國的“給孤獨園”最負盛名。“比丘”是梵文譯音,意思是“乞食向善”,是受過大戒的僧人的稱號。大戒中“比丘”的戒律是253 條,“比丘尼” 的戒律是364條。由于婦女的生理原因,其戒律要比男性多100多條。這叫大戒,受了大戒的才能叫“比丘”或“比丘尼”。其余字句好動,沒有必要解說。在藏譯本中有“無數(shù)大菩薩眾”一句,與唐義凈大師的譯文相同。唐朝義凈大師翻譯的《金剛經(jīng)》,譯文非常精確。漢地翻譯的《金剛經(jīng)》有六七種,譯文最精確的是唐義凈大師譯的。當時經(jīng)常跟隨佛的比丘有1250人,佛傳中有記載。三個大迦葉外道皈依后佛有一千弟子,另外還有其他皈依的弟子,共約有二三千弟子。此外還有無數(shù)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大勢至、地藏王等八大菩薩。這是說法的對象,當時佛講經(jīng)時在場的?!绊毱刑帷笔欠鸬氖蟮茏又刑柗Q解空第一的大弟子。他對空慧的理解特別深刻,所以般若智慧佛對他講得多。相傳他出生之時,家中的金銀財物突然不見,故稱“空生”。七日后,金銀財物復現(xiàn),因此又稱“善現(xiàn)”。須菩提就是善現(xiàn)的意思,這就說明他悟性很高。他在這部經(jīng)典中是替眾弟子向佛請求說法和進行提問的人?!盃枙r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薄盃枙r”就是這個時候,“世尊”就是佛,就是說這時一天只吃一頓飯的佛到了吃飯的時候了,他穿好衣服,拿著缽,拿著錫杖,到人家門上去要飯。后來的佛底子就變了,本應過艱苦樸素的生活,卻過著豪華的生活,和佛律相離甚遠。有人開玩笑說“釋迦牟尼是乞丐之王”,說得不錯, 他當時的思想就是這樣,把皇位視為糞土,棄掉嬌妻、愛子去討飯,對現(xiàn)在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坝谄涑侵写蔚谄蛞?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本褪钦f到城中挨門要飯(有時候一家不一定給足一頓飯,可以再要幾家,但不能多要,吃一頓要一頓,不能把今天的飯存到明天,如果多要了就示犯戒。衣服也不能有兩件,這一件破了再去要一件,或者揀一件),要飯后回到原來的地方,吃完飯,洗完缽,將衣服和缽收好,然后洗腳(印度人是不穿鞋的,佛也是這樣,僧人也不穿鞋,所以,在蒲團上打坐前要先洗腳),坐在蒲團上?,F(xiàn)在佛教供佛時有一項供水(供兩碗或四碗),就是從印度傳來的。印度人家中有人來時,主人要親自端著水盆,給客人洗腳。因為印度天很熱,如果不洗的話,汗臭味很大,所以必須洗。洗完后要灑香水、點香,現(xiàn)在供佛時點香就是從這里來的?!皶r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遍L老就是大比丘中為首的僧人或出家受戒20年以上的僧人(現(xiàn)在就不一定了),在自己的座位上起來?!捌挥壹纭?袈裟蓋住左肩,右肩袒露。義凈譯作有“是時比丘來也”,是說這些僧人到佛住的地方?!绊敹Y雙足”,“頂禮”就是叩頭,“雙足”就是把佛得腳放在自己的頭上,表示特別尊敬的意思?!坝依@三扎”是表示敬意。藏傳佛教中,繞寺右轉(zhuǎn)三圈表示尊敬?!巴俗幻妗?退座下去?!盃枙r具壽妙生”,具壽妙生是須菩提?!霸诖蟊娭谐蟹鹕窳?即從座起”,受到佛的啟示后才提問?!捌挥壹?右膝著地,半跪,合掌恭敬白佛言”。鳩摩羅什的《金剛經(jīng)》是:“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世尊”是對佛表示尊敬的稱呼語。有人說這是恭維客套話,其實這話決不能和世俗的客套話相比。藏譯本此處是“勝俱超、如來、斷惑士、圓滿正覺”。“勝”是戰(zhàn)勝四魔,即煩惱魔、五蘊魔、天子魔(享樂魔)、死亡魔?!拔逄N魔”就是身體受控制,要穿衣吃飯、怕冷熱、怕饑餓、生病,這些對人都是一種負擔;“天子魔”就是人人都有一種享樂的思想;死亡魔,生了就有死,佛事超脫死魔的,所以叫“勝”?!熬恪笔蔷哂袩o上功德;“超”是超脫輪回;“如來”是獲得清凈法性;“斷惑士”是破除煩惱障的阿羅漢,從破除煩惱障來說佛也是大阿羅漢;“圓滿正覺”是徹底破除知識障,獲得圓滿智慧。義凈譯本是“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來、應、正等覺”,和藏譯本意思基本相同。“善逝”就是如來, 翻譯過來即圓寂或者涅磐的意思;“應”是“應供”,意思是得到人天的供養(yǎng);“正等覺”就是“圓滿覺智”,與羅漢小乘人和未成佛的菩薩向區(qū)別。對人天導師佛陀的稱呼,句句有所指,字字有來歷,怎能比作世俗的客套語?“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義凈本譯作“能以最勝利益益諸菩薩、能以最勝付囑囑諸菩薩”,與藏譯本相同?!白o念”是愛護和幫助;“付囑”就是教導應該怎樣做?!案秶凇敝饘Ρ姷茏拥娜秶?即 1、付囑親近善知識。2、持二利(利眾利己)之法。3、行利益眾生的善行。藏文中還有一句:“世尊,真了不起!”以下開始提問。
三、 真如發(fā)心三問
須菩提問:“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羅什本只有兩問,義凈本和藏譯本有三問:“發(fā)菩提心者,如何住心?如何修行? 如何調(diào)伏其心?”羅什本缺第二問。“阿耨多羅”漢語是“無上”,無上就是最高的法,任何法都無法相比?!叭辍笔菆A滿即“正等”;“三菩提”是“正確的覺悟”;“三”是正確,“菩提”是覺悟的意思,即“正覺”。全句意是“發(fā)無上圓滿正菩提心”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愿立志,為利益眾生,修證圓滿正覺。利益眾生是目的,修證無上菩提是手段。有些人誤認為成佛是主要目標,利眾是附帶的,那就本末倒置了。彌勒的《現(xiàn)觀眾莊嚴論》中講得很清楚,因為只有得到無上菩提,獲得全知全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益眾生,否則雖有利眾之心,卻無利眾之能力。只有成佛以后,才有佛的智慧、功德、能量和神通來最大限度的利益眾生。“無上菩提”指悲智、德能的最高境界?!氨敝邪ù?這種悲心就是愛心和同情心,同情苦難的眾生,愛護眾生,這是佛最大的特點。發(fā)菩提心是菩薩乘的入門,修菩提心是菩薩道的核心。入佛法之門是皈依三寶; 要進入大乘佛法時必須發(fā)菩提心,這是如大乘之門;要入密宗之門,必須得到灌頂,在藏傳佛教中稱為“三門之法”。以上未獲得無上菩提即成佛利眾,這是菩薩乘修證的終極目的,所以《金剛經(jīng)》一開始提問如何發(fā)菩提心,因為學大乘佛法首先要發(fā)由悲智為基礎的菩提心。發(fā)菩提心的動力是什么?主要是慈悲,沒有慈悲心是不行的。首先修煉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才能夠有利眾的思想產(chǎn)生,這時才進入大乘法。一切大行都是從發(fā)心開始的,這是第一步,也是關(guān)鍵性的一步,所以,沒有慈悲的人是學不了佛的,也得不到菩提。大悲大智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兩條,八萬四千法就歸結(jié)為這兩條?!胺稹本褪潜呛弦坏木窬辰?也叫做智德雙修,智就是智慧,即性空智慧,得就是指慈悲心。慈悲心也叫佛的種子。能不能成佛就看你思想上有沒有這個種子。所謂有佛性,就是每一個眾生心中有一點點慈悲的種子。任何人、任何一個動物都有一點這個種子,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會表現(xiàn)出愛的一個方面。即使野獸,它對它的孩子也有愛心,這說明它還有愛心這個種子,所以在這一點上佛就講過眾生都有佛性。這里所提的“如何住心?如何修行?如何調(diào)伏其心?”是發(fā)心方面的三個重要問題,《金剛經(jīng)》實際上就用各種方式解答了這三個問題?!白 本褪切淖∫痪场⑺枷敫叨燃?就是修定。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三心二意是辦不成任何事情的,何況修證大,法。清心寡欲才能心定神清,心定神清才能明察秋毫,獲得正見,所以戒、定、慧缺一不可?!敖洹本褪且岳碇嵌笾朴筒涣夹袨?達到清心寡欲,為修定排除干擾,創(chuàng)造條件?!岸ā笔且?“慧”是果。
1、一個人的豁達,體現(xiàn)在落魄的時候。一個人的涵養(yǎng),體現(xiàn)在憤怒的時候。一個人的體貼,體現(xiàn)在悲傷的時候。一個人的成熟,體現(xiàn)在抉擇的時候?!l都愿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做你該做的事情,才叫成長。早安!
2、你要學著無視所有的嘲笑,要學著驕傲的看著別人微笑!早安!
3、人的一生,時間有限,學會取舍,是生命的重點。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懂得,讓我們的時間圍繞重要的人和事運轉(zhuǎn),學會放棄,懂得珍惜,如果不放棄次要,就不能珍惜重要。早安!
4、怎樣才能留住人才?任何一個組織只要不開心,就不能常呆,只有快樂,才能留住人才!那么,我們有沒有建立快樂機制?早安!
5、人人都說年輕好,大概是因為年輕無知,容易受騙。而且怪不得誰,幻象是自己一手炮制的。早安!
6、我會好起來的??傆幸惶?,某一天。只是不是今天。早安!
7、人的肉體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老,而賦予人的生命的思想?yún)s可以青春永駐,與日月同存。早安!
8、我們不妨去追求最好——最好的生活,最好的職業(yè),最好的婚姻,最好的友誼,等等。但是,能否得到最好,而是次好,次次好,我們也應該坦然地接受。人生原本就是有缺憾的,在人生中需要妥協(xié)。不肯妥協(xié),和自己過不去,其實是一種癡愚,是對人生的無知。早安!
9、行走在人世間的妖魔鬼怪多著呢。 你要一天天強大起來,你要不停的奔跑,直到比他們還強壯。早安!
10、別太依賴任何一個人,等哪天他不找你不陪你不哄你,你會很難受,習慣真的很可怕。早安!
11、你沒有哪里不好,只是還沒等到合適的人。早安!
12、生命也是堅強的,堅強到可以戰(zhàn)勝任何的災難。只要有一息的氣力,它也會迸發(fā)出勃勃生機。早安!
13、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早安。
14、最厭煩的感覺不是成為陌生人,而是逐漸變陌生的過程。早安!
15、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向何方,便不會取得什么驚世駭俗的成就。早安!
16、親情,愛情,友情,過往的如煙如霧,留不住,用心,用情,用靈魂,都無濟于事??粗聝郝?,看著花兒飛,看著綠汀消散的煙霞,真有些落淚的感覺。早安!
17、每個女子,全以為她現(xiàn)在的'戀愛,是她一生的頭一次,也是末一次;男子多以為,這不是他一生的頭一次,也不盼望是末一次,這是男子們情欲的表示。早安!
18、人生如夢,歲月無情。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人活著是一種心情。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過眼云煙。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有一種感情,有一種牽掛不會因時間太久,距離遙遠而改變,那是真情,和親情,是一種付出不求回報的真心!加油,早安!
19、一些自然所形成的辦事習慣是會導致思想僵化,而那諸如我已經(jīng)做得夠好了之類固步自封的想法更是使之根深蒂固。思想僵化就是成功的大敵,它是會導致落后于時代,喪失機遇與長期的不滿。早安!
20、成功的意義不在于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在于你有多么的偉大。因為,成功總會與努力過得人握手,只要享受了努力的過程,我們就不是失敗者。早安!
21、你要相信運氣:事實上是你越努力,你的運氣會越好。越長大,越知道做事不容易,越知道每個人都有難處,也就越不敢隨隨便便的瞧不起誰,以免不小心傷害了誰。這當然不是掩飾,更不是虛偽,而是懂得了體諒與溫柔,溫柔的與這個世界相處。早安!
22、古人云:"發(fā)家致富勤為本,教子成才德在先。"這句話無非是想告訴我們,要想發(fā)家致富的話,勤勞簡樸是根本。若是想要讓孩子成才,就應該將孩子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早安!
23、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我感謝生活的饋贈,這是一種難得的富有;赤橙黃綠青藍紫,色彩斑斕,我追求生命的多彩,這是一種難得的擁有。早安!
24、想著天空的人比想著高山的人看得更高,想著大海的人比想著天空的人走得更遠。早安!
25、戀愛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理解的。只要雙方?jīng)_動,任何貧富、老少、美丑、尊卑等的階層,全能打得破。早安!
26、不要讓灰色的烏云籠罩一輩子,生命中還有很多美好的不要讓其遮蓋,不要因為一片烏云毀了一切,人生中還有很多可以去把握。早安!
27、別人再好,也是別人。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己。只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就算懷揣世上最偉大的夢想,也不妨礙我們得到一個普通人的快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早安!
28、人生瞬息萬變讓人難以捉摸,也許在你光輝耀眼之時,生活卻給你突如其來的打擊;也許在你沾沾自喜時,命運給你潑一盆冷水;也許在你舉足無措時,卻生機忽現(xiàn),柳暗花明。早安!
29、生命的色彩,由我們自己主宰:珍惜生命,活出精彩。早安!
30、閱讀不只是為了觀賞風景,更是為了直面自己。人們每天置身于現(xiàn)實之中,卻很難觸摸到它的本質(zhì)。早安!
31、不做花瓶,不做怨婦,不做黃臉婆,不做寄生蟲,可以努力奮斗絕不卑微生活,可以如女神般笑傲全場,也可以漢子般馳騁戰(zhàn)場,可以優(yōu)雅老去,絕不迷茫等死,學會欣賞自己亦要學會愛自己!早安!
32、每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里。幸福這座山,原本就沒有頂、沒有頭。你要學會走走停停,看看山嵐、賞賞虹霓、吹吹清風,心靈在放松中得到生活的滿足。早安~
33、談到時間,我常搞不懂,我的日子所剩無幾,為何要用盡方法來跟我們過不去;禁止喝酒、不準抽煙、不能吃得太油或太甜,就為了讓我們活得更久,但所有這些站在我們的立場、為我們著想的專家,奪去的是我們活著的欲望啊?!绨?!
34、其實,大多情況下,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嚴重:"你的抑郁癥是矯情,你的拖延癥是懶,你的強迫癥是閑的發(fā)慌,你的失眠是根本不困,你的選擇恐懼癥是因為窮。"早安!
35、生活中,有人給予幫助,那是幸運,沒人給予幫助,那是命運。我們要學會在幸運青睞自己的時候?qū)W會感恩,在命運磨練自己的時候?qū)W會堅韌。這既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早安![奮斗][奮斗]
36、在時光里漫步,那指尖的芬芳,醉了心底記憶無數(shù)。有些話看似很輕,很淡,很暖。有些愛,很深,很重,亦很沉。有些人,成為了心中永世不忘的風景,有些過往凝結(jié)成一汪碧水輕輕流淌在記憶深處。那情,唯真才會暖;那愛,唯真才會永恒;那念,唯深才會觸心;而心,唯善才會慈悲。早安!
37、一些事,是偶然中的必然,一些事,瞬間便是永遠。不苛求,不枉念,幸福就是如此的簡單,執(zhí)于一念,困于一念,一念放下,自愛心間。人生,不過是一場繁華的盛宴,花開時當惜,花落時隨緣,既要享受美好的過程,同時,又要學會修煉一份淡然的心境。早安!
38、順其自然,是一種心靈的灑脫;人生在世,要的只有快樂!學會放棄,學會承受,學會堅強,學會微笑,那是一種別樣的美麗,適當?shù)姆艞?,是人生?yōu)雅的轉(zhuǎn)身。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總會痊愈。早安!
39、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舍不得,早安!
40、為什么人總是很難放得下憂傷和哀愁?因為放下那些東西時,也得同時放下自己的一切。早安!
41、不是抱恨前朝,恐懼來日,也不是今朝的重負使我們憂慮不安?;诤藓涂謶质墙賷Z我們美好今朝的孿生竊賊。所以,我們就不要在過道里徘徊躊躇,不要去時時的計算里程度日如年。早安!
42、不要質(zhì)疑自己的付出,這些都會是累積和沉淀,它們會默默鋪路,讓你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早安!
43、當你有錢了有能耐了身邊的人都會來討好你對你好 當你不行的時候他們都會悄無聲息的離開這就是社會人心可畏 風生水起靠自己才能足夠的強大早安!
44、以護己之心護人,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以管人之念管己,以大愛之心愛人。早安!
45、當我忘了你的時候,我也就忘了我自己。早安!
46、大雨小雨綿綿不斷,短信祝福直到永遠,愿雨水沖走你的煩憂,開心快樂相守,沖走你的苦惱,留住生活美好;沖走你的疲勞,留有好運福兆,祝你心情好,幸福繞。早安!
47、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失意時你會需要他們。早安!
48、我們都應該學會,更誠懇的生活,更仔細的傾聽。早安!
49、生命只是滄海之一栗,然而卻承載了太多的情非得已,聚散離守,不甘心也好,不情愿也罷,生活一直都是一個任人想象的謎,因為不知道最終的謎底,也只能一步步地向前走。人生中也會遇到很多感人的緣分,不經(jīng)意間的萍水相逢,卻發(fā)現(xiàn)也可以給予很多,簡單的邂逅和錯過,也可以在心中烙下清晰的標記。早安!
50、心有所期,竭盡全力,定有所成。早安!
51、沒有口水和汗水,就沒有成功的淚水。早安!
52、每個孩子都是藝術(shù)家,問題在于如何在長大成人后繼續(xù)保持藝術(shù)家的靈性。早安!
53、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而這是我們所有安全庇護來抗拒的現(xiàn)實真相。早安!
54、為什么你總是在笑,因為我知道我可以做到更好。早安!
55、晨曦初露,天空橘黃,時間還是那個時間,但天地已經(jīng)煥然一新。好心情,從好心態(tài)開始;好生活,從清晨起步。只有心態(tài)好,才能與人相處融洽,才能獲取心安,心安,才會理得。早安!
56、當夢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時,誰會贏?夢想可以改變現(xiàn)實,現(xiàn)實也可以改變夢想。 早安!
57、在人生畫面上,夢幻也是真實的一筆。早安!
58、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牢牢地抓住今天,讓今天的自己勝過昨天的自己。早安!
59、自己豐富才能感知世界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蕩才能逍遙地生活在天地之間。早安!
60、關(guān)系再怎么親密,也要保持距離。一旦沒有界限,就沒有底線了。早安!
61、上當不是別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貪,是因為自己才會上當。早安!
62、你讓我覺得我們的關(guān)系不止這樣又只能這樣。早安!
63、世間最美的人,就是那些付出而不求回報,接受而不忘恩情的人。早安!
64、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yè)。[20XX],策馬揚鞭!早安!
65、的那條路,遠遠的延伸著,它通向的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據(jù)說,只要順利到達就可以過上王子與公主的生活。于是,一些年輕人扔下了夢想的包袱,疾步向前,去走向著那個裝著華麗的世界。早安!
66、人生最好的時光里,總會犯上一些癡,或者傻??倳o視規(guī)矩方圓,我行我素,一條道走到黑盡頭,直至撞墻。在那些美好的時光里,我們,一意孤行癡傻了多少回,寂寞地尋找,盲目地執(zhí)著,哪一段青春不荒唐!哪一場愛情不受傷!早安!
1、你和誰一起過年!和長輩和熊孩子和自己。
2、風鳴馬嘯迎新年,中華大地俱歡顏。龍騰虎躍氣勢顯,馬不停蹄四化建。不懼路途多艱險,眾志成城創(chuàng)明天。家家戶戶慶團圓,幸福生活每一天。祝馬年快樂!
3、駿馬馳騁天地歡,家家戶戶喜相逢;馬年來到精神抖,氣象萬千山河壯;策馬揚鞭送祝福,情誼綿綿潤君心;祝你馬年交好運,馬到功成事事順!
4、馬鳴聲中新年到,家家戶戶放鞭炮。家宴一擺不得了,三代同堂樂逍遙。白發(fā)之人牙未掉,美味佳肴口中嚼;童稚小兒滿地跑,開心快樂去打鬧。祝你馬年全家福,健康幸福開顏笑!
5、揮手之間蛇舞去,策馬揚鞭馬年到。送來祝福身邊伴,一馬平川坦途現(xiàn)。老驥伏櫪志千里,壯志滿懷不停蹄。愿你馬年萬事順,事業(yè)成功步步高。祝馬年快樂如意!
6、馬年決心抱金磚,試看能否下苦干。天下沒有免費宴,只有汗水勤澆灌。新年定要換新顏,收入目標翻一番。敢想敢干事盡成,躍跨駿馬向錢看。愿你元旦喜事多!
7、笑看幸福的馬頭,拽著開心的馬尾,牽著好運的韁繩,蹬著成功的馬靴,快樂吉祥又一年撒馬過來吧,定會越來越好。祝福馬年財運亨通甜蜜一路。
8、煙花染紅了半邊天,喜樂唱響了天地間。幸福愛上了家美滿,富裕粘上了小洋房。燈火絢麗了萬家暖,盛世輝煌了吉祥年。愿你馬年幸福麗,夫妻恩愛甜蜜蜜!
9、嗒嗒嗒嗒嗒嗒,閃開閃開閃開,一匹幸運馬打頭,一匹成功馬居中,一匹幸福馬緊隨,一匹平安馬斷后。送你這一群馬,運載你一年的福祿壽喜。馬年快樂。
10、咪咪笑,抹不掉;甜甜的,好味道;艷艷花,芬芳繞;淡淡心,莫計較;閉閉眼,沒煩惱;暖暖情,多美妙。馬年到,祝福到,愿君安好,幸福到老!
11、大紅燈籠搖曳著馬年的吉祥,馬蹄聲聲是快節(jié)奏的時代風潮。馬不停蹄表現(xiàn)人們追求幸福美滿,人歡馬叫體現(xiàn)工作積極向上的熱潮。祝馬年,糧豐果碩牛羊成群,錢包鼓鼓嘴角流油!
12、每一輪紅日的冉升,每一個彩旗的飄揚,每一枚炮竹的'爆響,每一條短信的送達,都代表著我送你的每一個祝福。愿你馬年健康快樂,幸福美滿如意!
13、新年春光暖陽照萬家,新春喜樂舞蹈跳起來。吟唱盛世年華流行歌,祝福短信頻頻電波傳。祝你家庭美滿萬事興,愿你高官厚祿鈔票多。馬年吉祥鴻運照!
14、雪花片片,訴說著思念;鐘聲連連,撥動著心弦;星月燦燦,點綴著夢幻;祝福潺潺,祈禱著平安。馬年到,愿朋友一生平安,快樂不斷,幸福康?。?/p>
15、二〇一四馬年到,千家萬戶祝福道。祝你新年吉星照,前途似錦陽光道。飛黃騰達幸福笑,財源亨通美滿耀。福如東海壽南山,闔家歡聚樂春宵。祝馬年康泰!
16、旦陽冉升新的一年開始了,新年新景象盛世風貌展。服飾的展露生活的變化,大街小巷熱鬧非凡錦團花簇。祝朋友新年快樂,美滿幸福,馬到成功!
17、一馬當先雄風展,玉龍白馬騰空降。馬不停蹄來祝福,千軍萬馬勢力壯。揚鞭催馬鈔票賺,馬到功成好運祥。愛戀情深早婚配,生個小寶叫馬強。愿心想事成!
18、龍騰蛇舞又馬年,千軍萬馬勢不擋。高樓大廈拔地起,寶馬香車擁擠前。事業(yè)輝煌干勁添,日進斗金鈔票賺。財源滾滾納四方,時來運轉(zhuǎn)吉安康。祝馬年好運!
19、馬年到來精神好,早起早睡效率高。工作一帆風順到,成功在前無煩惱。愛情花開朵朵鮮,濃情蜜意開心笑。親人身體都康健,家庭美滿幸福繞。祝你馬年不停蹄,開開心心好運罩!
20、鞭炮聲聲迎馬年,燈籠閃閃門前耀。家家戶戶慶豐年,舉國歡慶新年到。爺爺奶奶弄孫笑,小孩拿著紅包跑。合家團聚多美好,幸福生活步步高。祝馬年快樂圍繞!
21、大紅燈籠掛得高,大紅對聯(lián)門上貼。家家戶戶喜洋洋,合家團聚迎新年。鞭炮聲聲腳下繞,焰火繽紛躥得高。大街小巷人如潮,問候祝福身邊保。馬年到了,祝你萬事順利,馬到成功!
22、我們應該感謝命運的多喘,如果我們的心足夠明凈,會發(fā)現(xiàn)太陽離我們很近,月亮離我們很近。星星與路燈都放著光明,簇擁我們前行。
23、昨天與今天,該如何去把握,最懂你的人,總是會一直在身邊守護你,不讓你有一絲的委屈;真正愛你的人,也許不會說許多愛你的話,卻會做許多愛你的事。幸福不會時時等著你,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不是隨時可以出現(xiàn),好好把握,不要讓自己和幸福擦肩而過!
24、新年又來到,我也不遲到,祝福早報道,短信問個好,辦事步步高,生活日日妙,好運天天交,越長越俊俏,地上長元寶,墻上出鈔票!祝春節(jié)快樂!
25、佳節(jié)佳期配佳偶,新春新人樹新風。欣聞新郎新娘今年春節(jié)喜結(jié)連理,在此表示祝賀了。恭祝二位一生一世和和美美,永結(jié)同心:在天原是比翼鳥,在地本是并蒂蓮。
26、新年祝福:一年一年開心過,開開心心,一生快快樂樂,一世平平安安,一家和和睦睦,愿你生命中的每一個愿望全能得到實現(xiàn)!新春快樂!
27、年味越來越濃,酒香四溢飄灑。春節(jié)長假休息,老婆你別太累。整年家務你操,今年過年別忙。老公掌瓢服務,美味佳肴你品。祝你過個舒心年。
28、春運開始第一天,發(fā)個短信問問安;春節(jié)長假將到來,歸家團聚心期待;車票爭取提前買,貴重物品隨身帶;祝你春運旅途愉快!
29、紫氣東來,祝福也隨之而來,喜鵲登梅,福祿也登上眉梢,春節(jié)將至,喜慶將縈繞身旁,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送上我最真摯的祝福,祝身體安康。
30、你說客氣我說請,你發(fā)帖子我會頂。你是天地我是風,你是將軍我是兵。新年快樂祝福到,你是領(lǐng)導應該笑。暫忘工作與煩惱,快快樂樂新年好。新年快樂!
31、值此新春佳節(jié)之際,祝您及家人幸福吉祥身體健康,樂馳千里馬,更上一層樓!新年辭舊歲,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開始,有新的收獲,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32、春節(jié)假期,親朋團聚;飲食健康,切記切記;酒莫多喝,微有醉意;菜忌油膩,葷素合理;玩莫太瘋,食居有律;旅游出行,安全牢記;快樂健康,愿君如意!
33、新春到,精彩節(jié)目紛紛上演:唱的,不是歌聲,是快遞的傳播;跳的,不是舞蹈,是歡樂的蔓延;演的,不是小品,是祝福的心聲。祝你春節(jié)玩得逍遙!
34、春節(jié)就要到,祝福早送到:祝你:大事小事忙活事,事事順利;情人友人家里人,人人健康;晴天雨天下雪天,天天開心。預祝:春節(jié)開心,新年愉快!
35、愿幸福揮之不去,讓機遇只爭朝夕,愿身體健康如一,讓好運春風化雨,愿快樂如期而至,讓情誼日累月積,愿片言表我心語,愿春節(jié)你闔家幸福,事事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