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面子
面子,揭下了它的面罩后,便露出我們心中極怕見光的瑕點(diǎn),有時候,它會演變成為自欺欺人,甚至不經(jīng)意間我們便傷害了他人。
乾隆后期,乾隆立言——修著了《四庫全書》,他回望江山,十分得意地稱自己為“十全老人”,卻始終未覺察到他的六下江南,給老百姓帶來了多大的負(fù)擔(dān)!從此,人們便身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并且還有文字獄的危險,這位“明君”太注重自己的面子,知道和紳的貪贓枉法卻并不懲罰,因為和紳那些讓他舒服的話,清朝便由盛轉(zhuǎn)衰,當(dāng)他假意地禪讓皇位,我不知是哭好還是笑好。
歷史總是公正的,他讓我們看到了乾隆那懦弱的一面,俱怕些什么?坦坦當(dāng)當(dāng)做回自我本真,豈不更釋然些,更開闊些?
小草并沒有美麗的容顏,卻點(diǎn)綴了春天。應(yīng)該知道,花兒中芳香的總不會有太艷的裝飾,平靜的秋色蘊(yùn)含著成熟的力量,而流水的動蕩不安終會化為平靜。
紀(jì)曉嵐不顧面子與皇上辯論著人生的本質(zhì);陶淵明不為五斗米的體面而折腰,帶月荷鋤歸;李白灑酒東歸,拋開文人的儒雅形象,仰天大笑出門去;愛因斯坦,蓬頭垢面地進(jìn)行著他的創(chuàng)作,終年只著一身舊衣服;居里夫婦不為虛偽的外象,結(jié)婚時只置辦一把椅子。
那么,這面子,留與何用。
當(dāng)劉翔說出:“誰說我,黃種人,不能拿冠軍?”時,麥克爾?杰克遜卻換掉了自己的皮。這外表已在一瞬間,變成了虛無。笑是非浮淪,日云蒼狗,秋月華是,唯有本真最美麗。安靜下來,給浮器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最重要的是,給外表以內(nèi)涵。
篇二:面子
長大了,知道的東西多了,也就有了自尊心,有了面子。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看電視,可是每次都得得到家長的同意才能看,而且時間還不能長。剛看到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就到時間了。覺得自己一點(diǎn)自由都沒有,每天都被父母綁在自己的一個小天地里,什么都不能干,只能看書、學(xué)習(xí)。所以,那時的我就想著長大了,一定要天天看電視,不但要賣自己喜歡的光盤看,而且除了吃飯睡覺都要看電視。
現(xiàn)在稍微長大了一點(diǎn),就感到了一陣一陣的壓迫感。也知道了面子的重要,自己不能被別人看扁。由于面子的事情,我上課不敢回答問題,生怕自己回答錯了同學(xué)會看不起,老師也會有成見??墒菂s不知道別的同學(xué)可能也和自己一樣,怕答錯。自己回答了,即使錯了,可能也會被同學(xué)是為“英雄”。
看見1、2年紀(jì)的小同學(xué),男生女生在一起玩,一起回家,別的同學(xué)都會指著他們發(fā)出聲。可我卻十分羨慕他們,可以在一起玩,不會有所顧忌,可以無憂無慮的在一起??墒俏覀兡??只要男生女生稍微近一點(diǎn),就會被別人說成,這個喜歡那個、那個喜歡這個……
在別人面前,我們都裝做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十分輕松。其實,我們很累,我們也想好好放松放松,我們也想放下面子,不理會那些流言蜚語,放開真正的自我??墒?,我為什么不能,為什么不能放開真正的自我?可能是我自己太愛面子吧!也許就是這樣吧!
我終于知道了大人們的煩惱,每天看起來什么都能干,可是他們在單位上是多么的累。有苦又不能說出來,有淚也不能流。
真希望自己能扳老還童,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只能繼續(xù)做一個半大的人……
篇三:面子
面子,是一個人人均有的一種東西,是一個人人都為之瘋狂的東西?;蛟S我接下來所要說的大家會不相信,會認(rèn)為我筆“窮”了,找不著東西寫了才寫這東西。我認(rèn)為,面子,純粹就是一個超級禍根!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被一樣?xùn)|西牽著鼻子走,那樣?xùn)|西就是面子。無論是什么種類的生物,哪怕就是天上的神仙都有自己的面子。面子是一種可以輕易拿起卻很難放下的東西。有些人能放下,那是因為那些人超凡入圣。大多數(shù)的人都做不到,而且在官場的職位越大就越難做到,這點(diǎn)一些官人肯定深有
又如電視劇《刁蠻公主》中的皇上,為了維護(hù)皇家的面子,差點(diǎn)殺了自己的兄弟。難道這面子很重要嗎?我看不見得,不要面子的人并不代表麻木不仁的人。更何況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不要面子的。人應(yīng)該拿得起,放得下,而不該被一個可惡的面子迷住雙眼。大家說,對嗎?
篇四:面子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追求成功,成功了又是為了什么,是為了給自己長臉,追求面子。
因為害怕沒面子,人們硬著頭皮咬緊牙關(guān),終于得以虎口脫險,咸魚翻身;
因為害怕丟了面子,人們頂著壓力忍著痛苦,終究可以沖出逆境,絕處逢生。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想盡一切辦法來維護(hù)自己的面子,或“往臉上貼金”,或“打腫臉充胖子”,管它是邪非邪,面子要緊!
終于,凱瑟琳因為愛面子而放棄了希斯克厲夫,任呼嘯山莊的狂風(fēng)肆虐,也吹不散這因面子而產(chǎn)生的痛恨,死亡與遺憾;
終于,項羽因為沒面子見他的江東父老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任烏江的`水浩浩湯湯浸透千年的悲歌,也不能洗凈這歷史的呻吟。
人類,你因你的面子而得以成為不同于其他物種的“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卻又因面子而草草寫下了無數(shù)令人嘆惋的悼文。面子,難道真的是一種人性的光芒或弱點(diǎn)?成也面子,敗也面子。既然如此,我們應(yīng)如何面對“面子”、面對“面子”帶給我們的一切急慮、痛苦或是虛榮、快樂呢?
君不見,忍受其恥大辱的司馬遷,不依然放下面子,譜寫了洋洋灑灑的史家之絕唱嗎?
君不見,遠(yuǎn)道而來的井上靖,不依然不顧面子,給中國人下跪而得以親眼目睹一生魂牽夢縈的塔里木河嗎?
一個真正的巨人,總是可以放下這些瑣事與顧忌,從而不被面子所束縛,在人生的舞臺上得以盡情馳騁,展示真我的面目。這面容或許不動人,但笑容卻真實、燦爛。
是的,我們不需要做面子的奴隸,不需要用斑斕的面具欺騙這個世界或欺騙我們自己。縱使面子曾帶給我們短暫的快樂,我們也不應(yīng)將人生禁錮在光鮮的面子下,不應(yīng)讓別人驚艷的目光點(diǎn)燃我們的面子,燃盡我們的經(jīng)歷與情感。
人要臉樹要皮,也是我們現(xiàn)在一無所有,臉上哪怕只是傷痕,那也是我們值得驕傲的恩賜。
與同事閑聊,同事問我有無兄弟姐妹,我有些情不自禁地自豪起來,說:“我有一個弟弟,還在念大學(xué)。”
說完這話,我開懷地笑了起來。在這冬雨綿綿的天氣里,一股熱浪正緩緩涌上心頭。
人的記憶是從幾歲開始,我不知道。但我對弟弟的記憶,很早,早到他還蜷縮在母親肚子里時。如此算來,我從三歲半起,就隱約記事了。
弟弟出生在秋天的一個深夜,就在老家那間昏暗狹小的房屋里。那晚,母親說她恐怕要生了,便讓我挨著父親乖乖睡。半夜里,我被母親痛苦的嘶鳴聲驚醒,繼而嚇得哇哇大哭。父親拍著我的肩,柔聲說:“別怕別怕,媽媽給你生弟弟。”于是,我便心安了許多,但還是忍不住低低啜泣。我躲在被窩里,默默等待著弟弟的降生。
聽到嬰兒的啼哭聲,我從被窩里鉆了出來。只見父親懷里抱著個小人兒,一邊來回踱步,一邊自言自語嘀咕:“果然是個男娃兒,是個男娃兒,哈哈,我有兒有女了,我的心愿滿足了,我們這個家完美了,呵呵,呵呵……”
“我有弟弟了?!蔽以谛睦镞@樣說。第二天,我又跑去跟鄰家小伙伴炫耀說:“告訴你,我媽媽給我生了個弟弟?!编徏倚』锇槭莻€獨(dú)生女,從她驚奇、羨慕的目光里,我小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自從有了弟弟,就有了說不盡的喜怒哀樂。
首先,母親坐月子,我跟著吃了不少好東西,初次品嘗了擁有弟弟的幸福。
弟弟滿周歲,父親買了一兩小餅干,對我說:“今天是弟弟的生日,餅干讓給弟弟吃,好不好?”為此,我大發(fā)脾氣。后來雖然分到了兩塊餅干,心中仍有些不快。
弟弟三歲多,天天跟著我跑跑跳跳。我在院里的樹干上綁了繩子,制成了秋千。我叫弟弟來推我,他便用盡全力使勁推。我蕩出去老遠(yuǎn),他還站在原地樂呵呵地笑。不料,我彈回來將他撞倒,后腦撞上一個尖銳的石頭,血流不止。他哇哇大哭,我驚慌失措。母親聞聲趕到時,我一邊用手捂住他的傷口,一邊語無倫次為自己開脫:“不,不是我,是他自己摔倒的。”然而,事實擺在眼前,我只得低頭認(rèn)罪。母親帶弟弟上診所,縫了四針??粗艿苣X瓜子上的白色繃帶,我心疼不已,更為自己不負(fù)責(zé)任的言行羞愧難當(dāng)。
弟弟上小學(xué)后,爸媽外出打工,我成了他的監(jiān)護(hù)人。一日,放學(xué)后,他沒有按時回家。我在河邊的沙灘找到他時,他正與幾個同學(xué)玩得不亦樂乎。我將他領(lǐng)回家后,罰他在板凳上跪了近一個小時。面對我的懲罰和教育,他默默流了幾滴淚,卻始終沒有頂半句嘴。他聽我話,服我管教,讓我由衷地欣慰。
和弟弟相處的時光里,喜憂苦樂,舉不勝舉。我們一起挖坑埋零花錢;一起下河網(wǎng)魚釣蝦;一起抬水澆地、鋤草施肥;一起背磚比賽,幫忙建新房……
時光如白駒過隙,成長是誰也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
因?qū)W業(yè)和工作,一直與家人聚少離多。兩三年回一次家,也是有的。家鄉(xiāng)在不斷變化,家鄉(xiāng)的人也一樣。而久別重逢時,最讓我感嘆的是弟弟的身高,他竟已高出我半個頭!雖然常在電話里聽他說又長了幾厘米,但聽到的不過是一個數(shù)字,與親眼看到時的感覺完全不同。他像是突然間長高了,長大了,這讓我一時很難接受。因為,他個頭越高大,思想越成熟,那些專屬于童年的歡樂、年少的天真就離我們越遙遠(yuǎn)。于是,難免又要狠狠感嘆一番,時光匆匆,歲月無痕……
弟弟的身高讓我感嘆,而更讓我驚嘆的,是他的才華。
弟弟從小機(jī)靈,想法很多。但當(dāng)他用泥巴捏成人或動物的形狀,拿到灶臺下去燒去烤的時候,大人們都罵他頑皮。后來看到成品,人們才向他投去些許贊許的目光,夸他腦子靈活。當(dāng)他用毛筆,照著書本繪出一幅幅山水人物畫時,人們終于認(rèn)識到,這孩子果然有點(diǎn)藝術(shù)天分。弟弟上高中時,正式學(xué)了美術(shù)。素描、水彩,都有可以被稱為“作品”的作品。
除了美術(shù),弟弟更愛文學(xué)。說來慚愧,我并不曾讀過他的
一日,我發(fā)現(xiàn)他更新了一篇日志,名叫《洛林小記之開篇》。我激動地點(diǎn)開一看,竟是一篇偵探小說。一口氣讀下來,我被故事深深吸引的同時,更被他豐富的想象力,精湛的文字功底,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畫所折服。于是留言大大贊賞,并催促他盡快更新。和我一樣,他的朋友們也非常驚訝,看完后紛紛留言。有人評論說推理不符合要求,弟弟回復(fù):“莫非李鬼見李逵,遇到大偵探了,嘿嘿?!笨吹降艿艿幕貜?fù),我不由地笑了,為他的幽默,更為他良好的心態(tài),開闊的胸襟。他不會因別人的質(zhì)疑和批評耿耿于懷,反而很樂意聽取他人意見,實在難得。
我打電話給他,鼓勵他繼續(xù)發(fā)揮想象,大膽地寫。而他笑嘻嘻地說:“后面的故事,我已經(jīng)構(gòu)思好了,會有點(diǎn)恐怖哦!”于是,我被他的自信打動,同時也羨慕他才思如泉涌。
第二天一早,我一上線便看到他更新了小說,名曰:“洛林小記之枯井的呼喚(上)”。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認(rèn)認(rèn)真真地讀完,于是再次被故事吸引,再次為弟弟的才華驚嘆。
我也愛好文字,也零零散散寫過一些。但對于寫小說,那時只是動了動念頭,寫了寫開篇,從來沒有一部完整的作品??戳说艿艿男≌f,我開始對寫小說有了濃烈的興趣。
弟弟視我為伯樂,我視弟弟為明燈。我們姐弟倆,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自然有著聊不完的話題。除了文學(xué),還有哲學(xué)、藝術(shù),以及社會話題、現(xiàn)實生活等,他都有他獨(dú)到的見解。有時,我寫了一首小詩,自我感覺良好,便發(fā)給他看,他的評論非常中肯。哪里好,哪里欠佳,絕不刻意恭維。
后來,弟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xué),選擇了他喜歡的數(shù)字媒體專業(yè),于是知識面更廣,會的東西更多更豐富了。他向母親申請,買了臺配置較高的電腦,自學(xué)各種應(yīng)用軟件,如處理圖片、制作3D模型、電子書和動畫等。于是,每當(dāng)我有需要處理的圖片,便發(fā)給他,他一定會說:“哦,這個呀,簡單?!比缓笠坏每?,便弄好發(fā)回給我。每當(dāng)這時,我心里總是美滋滋的。于是,我很快發(fā)現(xiàn),弟弟好像成了哥哥,我竟依賴起他來。而他對我,也是百般遷就。
記得,有一年春節(jié)在老家,我非常懷念家鄉(xiāng)的炸土豆,可這普通的'炸土豆,已經(jīng)很少有人賣,縣城也只有一兩家。然而,我實在饞得不行,不吃不可,于是慫恿弟弟幫我去買。弟弟二話沒說,獨(dú)自乘班車到縣城,買了一大袋炸土豆,就又乘班車回來了。當(dāng)他把土豆給我時,我高興得不得了。打開一看,居然還是熱乎乎的。要知道,當(dāng)時的天氣實在是很冷。后來得知,原來,在回來的途中,他一直把土豆捂在懷里……
還有,在家閑來無事,便玩一款叫《暴力摩托》的單機(jī)游戲,我因水平有限,沒資格玩更刺激的關(guān)卡,弟弟便先把前面的關(guān)卡過了,然后大喊:“姐,到第三關(guān)了,你來玩嘛……”
我在家時,簡直就是刁蠻公主。不僅是弟弟遷就我,還有爸媽和堂妹。只要我說:“不好玩啊,我們打牌吧!”然后,正在洗碗的母親會說:“好,我洗完這幾個碗就來?!钡艿軇t放下正玩得精彩的游戲,趕緊將堂妹叫來,湊成一桌,陪我玩牌。
其實,我知道,大家之所以這樣遷就我,是因為我長年在外,很少回家。他們總想讓我高興,就什么都順著我。他們是想用這樣的方式,極力珍惜一家人相處的時光。因為這美好的時光,實在太短暫。
記憶一旦打開,思緒便有些收不回來。但還是回過頭,再來說說文字。在江山注冊,進(jìn)入梧桐社團(tuán),我很快找到了從未有過的歸屬感,我深深地愛上了這里。這份喜悅心情,必須有人分享,才更有意義。于是,我與弟弟談到江山站。我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江山的各種好,并建議他也注冊,我們聊了一個下午。他說:“真有這么好啊,我晚上空了去看看,現(xiàn)在先想個筆名?!?/p>
當(dāng)天晚上,弟弟告訴我,他注冊好了,叫“伏筆”。我雀躍不已。我沒有建議他去哪個社團(tuán),我想讓他自己感受,自己選擇。第二天,在梧桐QQ群里,意外地看到了“伏筆”的身影。我心甚是歡喜。后來,我一直鼓勵他發(fā)文,并建議他將那篇偵探小說重新修改,整理好后投稿。他一邊忙著學(xué)習(xí),一邊仔仔細(xì)細(xì)修改,他說發(fā)現(xiàn)了很多漏洞,要好好修改完善。
終于有一天,他將小說發(fā)表了,名為《洛林小記》,是晚霞社長親自編輯的。編按寫的很好,文友也評論非常不錯。然而,這篇文章沒有得精。于是,我問他:“這篇小說沒有得精,你沒有因此氣餒,沒有不開心吧?”他爽朗地說:“那倒沒有,幾年前寫的,的確稚嫩了些?!?/p>
我知道,他沒有說謊,他還是那個心胸寬廣,開朗自信的弟弟。我為他自豪,為他驕傲。
我在心里對自己說:“我有這樣一個弟弟,實在應(yīng)該感恩?!?/p>
寫到此處,腦海里突然蹦出另一個話題:
當(dāng)今社會,多數(shù)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也許是經(jīng)濟(jì)條件不允許,也許是父母自己不愿多要。不管什么緣由,我想,沒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成長的路上一定少了不少歡樂吧?
思索著這個問題,我望了望窗外。外面冬雨依舊,我心,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