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口同聲[yì kǒu tóng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大家說的話完全一致。
成語辨析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反義詞】
眾說紛紜、大相徑庭、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歇后語】
一百個和尚念經(jīng) ——異口同聲
【燈 謎】
齊唱;大合唱 答案:異口同聲
成語出處
《宋書·庾炳之傳》:“伏復(fù)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跡,異口同聲,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dāng)?shù)耳?!焙迫弧镀G陽天》第56章:“組織互助組那會兒,全院的人異口同聲:'搞!'”
異口同聲成語造句:
1) 他的作品以性情取勝,獨領(lǐng)山水田園一支,和千篇一律、異口同聲的.宮廷詩形成鮮明對比,為初唐詩苑添一異彩。
2) 有人生下了一只猩猩,經(jīng)證明,這就是你,有人生下了一只臭蟲,經(jīng)證明,這就是你,沒過多久,你就生下了他們,你們異口同聲地承認(rèn),這就是你,把所有的表情放在一起,這就是你,把所有的血混在一起,這就是你。舌頭樂隊
3) 幼兒園長去看望小朋友,問他們在做什么。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玩蛋蛋!這時發(fā)現(xiàn)一小胖子低頭不語,問:你沒有玩蛋蛋嗎?答曰:我就叫蛋蛋。
4) 世界著名老年學(xué)科學(xué)家近來異口同聲地指出“衰老不再是生物學(xué)的未解之謎”,指出“熵增決定衰老,基因決定壽命……”。
5) 伙伴們很生氣,異口同聲地把它轟下去了。
6) 據(jù)當(dāng)年的《東方雜志》載,時人見面莫不談立憲,“上自勛戚大臣,下逮校舍學(xué)子,靡不曰立憲立憲,一唱百和,異口同聲”。
7) 二個長著相同的吊眉尖鼻,臉上白煞煞的看來象雙胞胎,只一穿白,一穿黑,異口同聲道:“申公豹門下,黑白無常。
8) 張柔和小王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的說:我來把。
9) 眾將領(lǐng)望著威風(fēng)凜凜的馬隊,感慨萬端,向許顯純和御林軍揮手致意,異口同聲:“許大人,各位兵丁!祝你們一路平安,凱旋歸來!”。
10) 大家異口同聲的問道!韓源說這話之思心里面已經(jīng)想到了前段時間韓志大叔找他談過話的事了!咬咬嘴唇說道:“當(dāng)兵!”。
11) 兩人異口同聲地叫了出來,這個進(jìn)來的人不是別人,竟然是昨天在菊展時碰見的那個為徐子楨出頭的錢同致。
12) 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喊起來,頗為親昵。
13) 近日,中域電訊、廣東協(xié)亨、龍粵通信、易迅空間、中郵時代等知名手機(jī)賣場的相關(guān)負(fù)責(zé)人在回答此問題時,異口同聲地稱選址困難是賣場擴(kuò)張遭遇的最大困難。
14) 兩個人分別甩了個白眼,異口同聲。
15) 王士人和陳毅強(qiáng)異口同聲,又同出一招泰山壓頂,手掌重重落在貝小默的雙肩上,“把他搞死!”。
16) 二人異口同聲道,隨即也是退到一旁。
17) 當(dāng)聽見腳步聲跳躍在樓梯的第一臺階時,兩人是同時上前給那大粽子一腳,隨后異口同聲道:“你怎么會在這里,剛才不是被我踢飛了嗎?”。
18) 聽了風(fēng)塵秀琪的話,九位天才異口同聲的驚訝道。
19) 西陽北雪異口同聲,小心退出來,這回熊渝看門道,溜溜兒的跟在北雪屁股后面出了房。
20) 林蕭、李宇、陳曦異口同聲問道:“那你想成為什么?”。
21) “摸吧!”他們又一一親手摸過,幾位老人異口同聲:“我這一生滿足!”。
22) 兩人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地說道。
23) 她倆異口同聲的說,不容她們說完我就把她倆推了出去,重新蓋好洞口準(zhǔn)備睡覺。
24) 我兩異口同聲的道,哦看來你們消息還算靈通,不是土老冒,我臉一黑,嘴里念叨著我忍百忍成金。
25) 那三個王階丹師眼里都泛出了不可抑止的驚恐,異口同聲說道:“靈魂攻、擊!”。
26) 對于是否有最后陳述,4個人也異口同聲回答“沒有”,從10點開庭到10點06分閉庭,整個過程僅6分鐘。
27) 兩個年輕人顯然不愿意出去,異口同聲的叫到。
28) 眾人脖子上凸起一條條青筋,高舉著拳頭沉雷虺虺,異口同聲地振臂吶喊著:“拿和尚!活剝皮!拿和尚!活剝皮!拿和尚!活剝皮!……”。
29) 像個小鬼頭動作一致,異口同聲的說道。
1、有氣無力:是形容說話聲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體弱無力。
2、夸夸其談:是形容說話浮夸不切實際。
3、噤若寒蟬: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4、牙白口清:是指比喻說話清楚。
5、狗屁不通:是指責(zé)別人說話或文章極不通順。
6、生拉硬扯:是形容說話或?qū)懳恼聽繌?qiáng)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qiáng)別人聽從自己。
7、絕口不道:絕口:始終不開口。指閉口不說話。
8、罕譬而喻:是指說話用不著多比方,都能聽懂。形容話說的非常明白。
9、不聲不響:不說話,不出聲。
10、直捷了當(dāng):是形容說話、做事不繞彎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當(dāng)”。
11、言而有信:是指說話靠的住,有信用。
12、比手劃腳:是形容說話時用手勢示意或加強(qiáng)語氣。
13、緘口結(jié)舌:是指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于淫威不敢講話。
14、言重九鼎:是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15、說一不二:指說怎么樣就怎么樣。形容說話算數(shù)。
16、加油加醋:為夸張或渲染的需要,在敘事或說話時增添原來沒有的內(nèi)容。
17、嬌聲嬌氣:是形容說話嬌滴滴的聲氣。
18、聲如洪鐘: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19、指手劃腳: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指點批評。
20、半吐半露:是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dāng)。
21、尖酸刻?。赫f話帶刺,待人冷酷。
22、直接了當(dāng):是形容說話、做事不繞彎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當(dāng)”。
23、疾言厲色: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yán)厲。形容對人發(fā)怒說話時的神情。
24、口出大言:說大話。形容說話狂妄。
25、笨嘴笨舌:笨:不靈巧。說話表達(dá)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26、夾七夾八:是指說話東拉西扯,混雜不清。
27、澀于言論:是形容說話遲鈍。
28、要言不煩:要:簡要;煩:煩瑣。指說話或?qū)懳恼潞唵味笠?,不煩瑣?/p>
29、摶空捕影:是指猶言捕風(fēng)捉影。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jù)。
30、比手劃腳:比:比擬。形容說話時用手勢示意或加強(qiáng)語氣。
31、殺彘教子:彘:豬。父母說話算數(shù),教子誠實無欺。
32、口出不遜:遜:謙遜。說話極不謙虛。形容狂妄自大。
33、留有余地:是比喻說話辦事留下可以回旋的地方。
34、立談之間:站著說話的一會兒時間。形容時間極短。
35、疾聲厲色: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yán)厲。形容對人發(fā)怒說話時的'神情。
36、低聲下氣:是形容說話和態(tài)度卑下恭順的樣子。
37、疾言倨色:是形容對人發(fā)怒時說話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38、結(jié)結(jié)巴巴:是形容說話不流利。也比喻湊合,勉強(qiáng)。
39、淋漓盡致:是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dá)的非常充分、透徹,或非常痛快。
40、半吞半吐:是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dāng)。
41、字字珠璣:珠璣:珠子。每個字都像珍珠一樣。比喻說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yōu)美。
42、開臺鑼鼓:比喻說話或?qū)懳恼碌拈_頭部分。也比喻一個事件的開頭。
43、來回來去:指動作或說話來回不斷地重復(fù)。
44、不識高低:識:知道,認(rèn)識。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45、舉止言談: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fēng)度。
46、言簡意賅:賅:完備。話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
47、口吐珠璣: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48、罕言寡語:罕、寡:少。很少開口說話。形容沉默寡言。
49、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
50、一字一板:形容說話從容清楚。
51、輕描淡寫:原指描繪時用淺淡的顏色輕輕地著筆。現(xiàn)多指說話寫文章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52、急不擇言:急的來不及選擇詞語,形容說話十分急迫或緊張。
【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不恤人言】:不管別人的議論。表示不管別人怎么說,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恥言人過】:以議論別人的過錯為可恥。
【崇論吰議】:指高明卓越的議論。同“崇論閎議”。
【崇論閎議】:崇:高;閎: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議論。
【崇論宏議】: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議論或見解。
【崇論谹議】:指高明卓越的議論。同“崇論閎議”。
【處士橫議】:處士:古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這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橫議:放肆地進(jìn)行議論。沒有做官的讀書人縱論時政。
【踔厲駿發(fā)】:形容雄辯恣肆;議論縱橫。
【戳脊梁骨】:在背后指責(zé)議論。
【打當(dāng)面鼓】:比喻有話當(dāng)面說,不背后議論。
【大放厥詞】: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F(xiàn)用來指大發(fā)議論。
【大干物議】:物議:眾人的議論。引起眾人的議論或引起輿論的不滿。
【大睨高談】:睨:視。眼睛看著上面,在發(fā)議論。形容舉動言論氣慨不凡。
【讜論危言】:公正的議論,無畏的直言。
【東談西說】:指議論的面很寬。
【發(fā)言盈庭】:盈:滿。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議論,意見紛紛,得不出一致的結(jié)論。
【放馬后炮】:比喻事情已過去才發(fā)議論。
【放言高論】:指毫無顧忌地大發(fā)議論。
【風(fēng)傳一時】:傳:傳播。一時間像風(fēng)一樣傳播開去。形容某種議論一時間傳播很廣。
【風(fēng)言風(fēng)語】:沒有根據(jù)的、不懷好意的、帶有譏諷的話。另指私下議論暗中傳說。
【高睨大談】:睨:視。眼睛看著上面,在發(fā)議論。形容舉動言論氣慨不凡。
【高談大論】:指不切實際的言談、議論。
【高談闊論】:高:高深;闊:廣闊。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fā)議論。
【高談雄辯】:大發(fā)議論,長于說理。形容能言善辯。
【高談虛論】:高妙空洞、不切空際的議論。
【高文宏議】:高明的.文章,恢宏的議論。
【鼓舌搖唇】:鼓動嘴唇,搖動舌頭。形容利用口才進(jìn)行煽動或游說。亦泛指大發(fā)議論(多含貶義)。
【瞽言蒭議】:瞽言:不達(dá)事理的議論;蒭議:草野之人的議論。水平不夠,見解不深的言論。常用作自謙之辭。
【瞽言萏議】:萏議:草野之人的議論。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論。常用作自謙之辭。
【海闊天空】:象大海一樣遼闊,象天空一樣無邊無際。形容大自然的廣闊。比喻言談議論等漫無邊際,沒有中心。
【閎言崇議】:指博大高遠(yuǎn)的議論。
【閎言高論】:指博大高遠(yuǎn)的議論。
【集思廣議】:指集中眾人智能,廣泛進(jìn)行議論。
【講經(jīng)說法】:講傳宗教經(jīng)典,宣揚宗教教義。亦指引經(jīng)據(jù)典地談?wù)f議論。
【講是說非】:猶言說三道四。形容不負(fù)責(zé)任地胡亂議論。
【矯言偽行】:虛假的議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