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guī)兔憽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和《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啊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
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jié)集,共十篇。
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
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xù)發(fā)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并添寫《小引》和《后記》,1928年9月結(jié)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
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
1929年2月再版。
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
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批判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二十四孝圖》;表現(xiàn)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y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shù)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xiāng)好友《范愛農(nóng)》。
《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xiàn)實的生活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guān)注人生、關(guān)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jīng)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國初期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shù)文獻。
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中的經(jīng)典作品。
其中不少作品被納入初中課本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可見它對教育事業(yè)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初一作文讀后感
丫..我們也有這樣的作業(yè)阿..= =.我們那篇是<繁星`春水>的,,還有1篇伊索寓言的..不過剛做完手軟打不到給你阿..= =..抱歉的說...不過你可以上網(wǎng)找素材阿~不然的話要是老師經(jīng)常上百度晃悠,,看到你篇作文跟網(wǎng)上的1樣就慘不是阿..所以說,,我也是這樣的阿,,上網(wǎng)找素材然后拼湊拼湊就得了- -.還是自己努力比較好哈..
有哪位高手有老友記里所有俚語的解釋嗎?謝謝
有很多 ,但是發(fā)不完 1. Crap, Dude, Whack; 老友記》是一部情景喜劇,劇中對白詼諧。
由于是生活劇,劇中人物的對話非??谡Z化,許多是美國年輕人的日常用語,“Crap、“Dude”和“Whack”就是這樣的用語。
劇中對白:(第七季第一集) Chandler:Seriously? Seriously,no! You call play your own age which is 31! 錢德勒;不開玩笑?不開玩笑,答案是不行!你只能扮演與你同齡的角色,也就是三十一歲。
Joey: I'm 30 ! 喬伊:我已經(jīng)三十歲了! Rachel:Joey,you are notJ You're 31. 瑞秋:喬伊,你不是三十歲!你是三十一歲。
Joey:AWW crap! 喬伊:這是臭狗屎! 注釋: ??础独嫌延洝返娜艘欢ㄓ浀?,劇中人物經(jīng)常會脫口而出“crap。
“crap”的意思和另一個英文詞“shit”相近,都是一個“臟詞”,有“狗屎”的意思,用來表達自己憤怒、厭惡的情緒。
如果一定追問這兩個詞之間的區(qū)別,美國人會說,“crap”比“shit”要“干凈”一點兒。
劇中對白:(第八季第二集) Joey:Ohh…I wonder if that dude. 喬伊:嗯……我在想是不是那個男的。
Monica:There's a dude? 莫尼卡:有個男的? 注釋: 《老友記》中的三位男主角羅斯、錢德勒和喬伊之間,經(jīng)常會互稱“Dude”,意思是“朋友、伙計”,主要指男性,是用于男性朋友之間的稱謂。
在以上那段對話中,莫尼卡和菲比告訴喬伊,真正懷孕的是瑞秋。
與瑞秋同住一室的喬伊,馬上想到一個月前曾有個男的和莫尼卡交往,并將紅色外套留在瑞秋處。
有時,根據(jù)說話人語調(diào)的變化,還含有“你這個傻子”、“你腦子壞掉了”的調(diào)侃味道。
喬伊有時喜歡說“That's Whack!”。
這是美國黑人愛用的一句口頭禪,意思是“太糟糕”了,同“Crap”“Shit”意思差不多,也算“粗口”。
2.Straight, Lesbian;Gay; 劇中對白:(第七季第十八集) Ross:Yes.And another time after that.Boy I'm getting hungry! Hey Joey,have you ever been so hungry on a date that When a girl goes to the bathroom you eat some of her food? 羅斯:是的。
在第二次婚姻后還有一次。
……喬伊,你約會后如果特別餓,會不會乘女孩去洗手間的機會吃她的東西? Kristen:You said the waiter ate my crab cake. 克里斯滕:你說是侍者吃了我的沙果蛋糕。
Joey:Yeah.So uh Ross,well now——why did that first marriage breakup? Was it because the woman was straight or she was a lesbian? 喬伊:是呀。
羅斯,你第一次婚姻為何失敗?是因為你夫人是異性戀或者是因為她是同性戀? 注釋: 《老友記》像其它美國電視劇集一樣,也涉及同性戀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女同性戀是“Lesbian'’,男同性戀是“Gay”。
那么異性戀又如何表述呢?看了《老友記》,自然也知道答案了,就是“Straight”。
“Straight”的本意是“筆直的、正統(tǒng)的”,在美國俚語中,它的意思還有“非同性戀”、“不吸毒”等。
上述那段對話是羅斯和喬伊與同—個女孩約會,都希望對方能退出,于是互相揭短。
3.Be A“racted to:Haave a Crush on Somobody:Freak out: 劇中對白:(第七季第十八集) Rachel:No?All right,here's the truth um,Joey said What he said,because um,I'm attracted to you. 瑞秋:……好吧,事情是這樣的,喬伊說了他該說的,因為,我被你深深吸引。
Tag:Wow. 泰戈:哇。
Rachel:Yeah,I admit it.I have a crush on you,and uh,and,and I know that's crazy because we work together, and-and nothing could ever happen,and the last thing I want to do is-is to freak you out or make you feel uncomfortable. 瑞秋:是的,我承認這一點。
我非常喜歡你。
我知道這有點糟糕,因為我們是同事,我們之間不可能發(fā)生什么。
我最不想做的就是——打擾你的生活或者讓你感覺不舒服。
注釋: 瑞秋對助手泰戈的好感,被喬伊無意中說破。
瑞秋只好向泰戈承認自己喜歡他。
“Be attracted to somebody'’的意思是被某人深深吸引,可以用來形容“一見鐘情”,也可以表示“日久生情”。
“Have a crush on somebody'’的意思是非常喜歡某人,一般有“悄悄地、持續(xù)——段時間”的含義,但是沒有愛上某人那么深。
“Freak somebody out'’的意思是讓某人震驚、擾亂某人的生活等。
在口語中,有時也可以用來表示非常憤怒的心情。
例如,朋友說了一句話,激怒了你。
你可以說:I'm freaking out. 4.Come on to Somebody; 劇中對白:(第八季第四集) Rachel:That-that you came on to me? 瑞秋:是那件———那件你主動的串嗎? Ross:There's the one! 羅斯:就是那件事! Rachel:But you did! I mean,let's be honest. 瑞秋:但是確實是你主動的!讓我們都誠實點。
Ross:Yes let's.Y'know what? Uh ,it's-it's not important.What is important is that,is that we're having a baby.And it's not——Doesn't matter who came on to who. 羅斯:好吧,讓我們誠實點。
……重要的是我們有了孩子,是誰采取的主動并不重要。
注釋: 大家知道瑞秋懷的是羅斯的孩子后,都忙著追問這兩人是怎么又走到一起的。
瑞秋就復(fù)述那晚發(fā)生的事,結(jié)果和羅斯在是誰先采取主動的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
“Come on to somebody'’在兩性關(guān)系中,主要是指主動向某人獻殷勤,向某人發(fā)出對其有好感的“訊號”。
例如,當朋友驚訝你怎么會和同辦公室的小李約會時,你可以回答:He came on to me. 5.Steal One's Thunder 劇中對白:(第七季第一集) Monica:See,I've been waiting my whole life to be engaged,and unlike some people I'm only planning on doing this once.So,uh y'know,maybe this is selfish and I'm sorry about it,but I was kinda hoping tonight could just be about that. 莫尼卡:你知道,我一生都在等訂婚的這一刻。
不像某些人,我只準備訂婚一次。
所以,你知道,也許我很自私,我道歉。
但是,我希望今晚就只有我訂婚的事。
Ross:It is! It is! 羅斯:就是這樣的! Monica:No it’s not! No! No! Now it's about you and Ross getting back together! 莫尼卡不是這樣的!不是!不是!今晚是你和羅斯重做戀人的日子! Monica:See yeah umm,you kinda stole my thunder! 莫尼卡:這下清楚了,你搶了我的風(fēng)頭I Ross:Okay! Ho-ho! We did not steal your thunder because we are not getting back together! 羅斯:好了!我們沒有搶你的風(fēng)頭,因為我們沒有恢復(fù)戀人關(guān)系! 注釋: 莫尼卡和錢德勒訂婚了。
瑞秋的心里有點“好友結(jié)婚、自己連固定男友都無”的失落感,為找安慰,瑞秋與羅斯在公寓走廊里擁吻起來,不巧被開門出來的莫尼卡撞見。
莫尼卡擔心“瑞秋與羅斯重做戀人”的消息,將自己訂婚的消息擠下“頭條”而對瑞秋有了怨言。
Steal one's Thunder,意思是搶了某人的風(fēng)頭、搶在某人之前成功了。
比如朋友聚會,當你正想宣布一條爆炸性新聞時,好友搶在你之前宣布了,他就是“steals your thunder;再比如,出國前,你請朋友吃飯,本來大家是為你餞行,可是另一位好友剛剛與相戀多年的男友分手,大家都忙著安慰她,She stole your thunder。
另外,在這段對話中,有一個非??谡Z化的詞“kinda”,與“a kind of”意思相同,即“從某種程度上說”。
6.Dry Spell 劇中對白:(第八季第四集) Ross:I actually had a topic in mind! I'm,I'm kinda going through a dry spell,sex wise. 羅斯:我實際上已想好要談什么了。
從某種程度上,我正經(jīng)歷一段“干旱期”,我是指性生活方面。
Joey:Whoa,for like months7. 喬伊:哇,你是指有幾個月了嗎? Ross:Five to be lying,six. 羅斯:說有五個月是說謊,有六個月了。
Joe~:Six months? Whoa that's rough. 喬伊:六個月了?哇,那一定很難過。
注釋: 羅斯向朋友們解釋,他為什么會將與瑞秋發(fā)生關(guān)系、導(dǎo)致其懷孕的過程用攝像機錄下來。
這是其中的一段回憶。
“a dry spell”一般用來指天氣干旱,在兩性關(guān)系中,它可以表示某一方正處在“情感干旱期”或者是“情感饑渴期”。
7. Break up With Somebody;Chemistry; 劇中對白:(第八季第五集) Phoebe:I'm,I'm breaking up with you. 菲比:我要和你分手。
Monica:You're fired. 莫尼卡:你被解雇了。
Tim:Why? 蒂姆:為什么? Monica:……But,well I just--I like things done a certain way and the chemistry's just not right. 莫尼卡:只是——我喜歡某種固定的做事方式,而且我們并不是很投緣。
Phoebe:Oh that's good,the chemistry thing for us too. 菲比:對,是這樣。
我和你之間也缺乏吸引力。
注釋: 蒂姆是莫尼卡雇用的廚師,后與菲比成為男女朋友。
一段時間后,莫尼卡想解雇蒂姆,此時,菲比對蒂姆的“柔情過分”也已忍耐到頭。
男女朋友之間要分手,用英文來表示就是“break up'。
如果長時間不聯(lián)絡(luò)的朋友問及你與女友的關(guān)系,你們?nèi)绻质至?,最簡單的表述方式就是We broke up.或者c We got a breakup.如果是女友提出分手的,你可以說:She broke up with me. “Chemistry的原意是化學(xué),也可以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合得來、投緣的感情關(guān)系,有點象我們通常所說的“來不來電”,但不一定特指男女戀情。
例如,如果你與你的同事相處愉快,可以說:We have chemistry.如果與上司合不來,可以說:There is no chemistry between us.如果用來指男女戀情,意思就是,異性間的強烈吸引力。
8.Dump Somebody;Jerk; 劇中對白:(第三季第十三集) Carol:Listen,we both know you're gonna do it 'cause you're not a jerk,Okay?…… 卡羅爾:聽著,你和我都清楚,你一定會去的,因為你不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對嗎?…… Ross:No,Rachel doesn't want me to.... 羅斯:不,瑞秋不希望我…… Carol:Look, I-I-I am sorry that Rachel dumped you 'cause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at Mark guy,and you are the innocent victim in all of this,… 卡羅爾:是的,我很難過,瑞秋拋棄了你,因為她愛上那個馬克了,你是個無辜的受害者,…… 注釋: 瑞秋與羅斯分手了。
幾個老友們一起外出旅行,結(jié)果車子半途中拋錨,便像沒有同行的羅斯求援。
羅斯的前妻卡羅爾試圖說服羅斯。
“Dump somebody'’的意思是拋棄某人,通常用來形容男女戀情。
例如,女友和你分手,你可以說:She dumped me for that rich guy. 她拋棄了我,投向那個有錢人的懷抱。
這個詞,有時也可以用在特別“鐵”的朋友關(guān)系上。
《老友記》中就有一段例子,在第三季的第十集中,菲比形容以前志同道合的好友萊斯麗時,曾用過“She dumped men”。
“Jerk'’在俚語中是個貶義詞,意思根據(jù)不同場合,可理解為“感情用事”、“頭腦簡單”、“笨蛋”等。
有時如果你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可以用自嘲的口氣說:I'm really a jerk. 我真笨。
9.Get over;Date: 劇中對白:(第三季第九集) Rachel:Monica,what are you doing? 瑞秋:莫尼卡,你在做什么? Chandler:Well,she spent the last six months getting over him,and now she's celebrating that by going on a date with him. 錢德勒:是這樣,在過去的六個月中,她一直試圖忘記他,現(xiàn)在她成功了,慶祝的方式是她和他又約會了。
Monica:It's not a date,okay…… 莫尼卡:我們沒有約會。
注釋: 莫尼卡和過去的男友理查德又見面了。
當莫尼卡把這件事告訴自己的朋友時,他們之間有了上面那段對話。
一段戀情結(jié)束后,對于被迫分手的一方,總需要有短時間來忘記戀人及這段戀情。
英語中用來表述的詞就是“Get over somebody or something。
如果你剛剛失戀,你可以說:Pm trying to get over her (him).或者I'm getting over it. “Date”的原意是日期、日子。
在英語口語中,它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指男女間的“約會”或者“約會的對象”。
當你與某人有個Date時,這個人通常還未發(fā)展成你的固定男朋友(女朋友)。
例如,你可以說:I have a date tonight with a guy.今晚我約了人。
約會回來后,你的朋友也許會問:How's your date? 這句話既可以理解為“約會怎么樣啊?”,也可以是“那個人怎么樣”的意思。
10.Have a Bone to Pick With Somebody; 劇中對白:(第七季第個九集) Rachel:Coming. 瑞秋:請進。
Ross:I have a bone to pick with you. 羅斯:我有件事要問你。
Rachel:Uh-oh. 瑞秋:是嗎。
Ross:Yes! Ben learned a little trick. 羅斯:是的!本剛學(xué)會了一個惡作劇。
注釋: 羅斯要去大學(xué)開會,托瑞秋照顧兒子本一小時。
從沒有照看孩子經(jīng)驗的瑞秋,為籠絡(luò)住本,就將自己兒時玩的小把戲教給—廠本,本回家后現(xiàn)學(xué)現(xiàn)賣,羅斯于是氣沖沖地來找瑞秋。
“I have a bone to pick with you'’,原意是“我有話要跟你說”,暗示說這話的人帶著非常憤怒的情緒,說話和聽話的人之間有問題需要解決。
急
浪漫傳說所有角色
所有
東方愛 托爾 杜爾迦 洛基 赫菲斯托斯 道道爾斯基 阿瑞斯(昊天) 阿努比斯 荷魯斯 休奇奎策爾 伊邪那美 趙公明 弗雷 該隱 伯爵大人【是也君】 白手套 菊花頭 云霄、瓊霄、碧霄 稻田姬 馬庫斯 托特 莉莉絲 布拉琪 米諾陶(已故)
有沒人給推薦幾十部好看的電影或電視?。ú灰n劇)啊,老的新的,什么類型都行啊,只要好看
【引言】這是我為自己學(xué)校的課題撰寫的論文,可惜不為空喊口號,不解實質(zhì)的現(xiàn)實重視,這里摘錄第一部分,有些意見與講壇超男超女明顯相左,供網(wǎng)友共同思考辨析。
【原序】我原以為,作為已經(jīng)成熟的知識分子,應(yīng)該自然了解高層次的樂學(xué),主要是指學(xué)習(xí)的內(nèi)趨力,學(xué)習(xí)的終極快樂,所以,這跟勤奮苦學(xué)應(yīng)該可以并行不悖。
而愉快的學(xué)習(xí)一般應(yīng)該是起步階段更多追求的狀態(tài),很多人熱衷研究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貫穿著快樂享受的學(xué)習(xí),我并不反對;但把這種能直接顯性呈現(xiàn)快樂的理論隨意擴大化,明顯步入誤區(qū)。
多次聽說我校的樂學(xué)實驗課題被質(zhì)疑“樂”字體現(xiàn)在哪里,我才真正意識到,對于樂學(xué)思想的探討還是有很大盲區(qū)的。
因而,就此求教探討,談?wù)勎覍Α皹穼W(xué)”的認知。
一般樂學(xué)研究的原點都基于孔子《論語·雍也》的闡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一般就此認定,“在孔子看來,學(xué)習(xí)的最高境界是樂。
”這句話被人不斷重復(fù),甚至成了孔子樂學(xué)思想的標識。
孔子真的提倡快樂學(xué)習(xí)嗎
我們只要把孔子完整的學(xué)習(xí)思想綜合考量,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
古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仔細檢索《論語》前半部分,談及“樂”字不過14條,其中四句談的是音樂之“yuè”。
剩下十句,僅有三句涉及學(xué)習(xí)之樂。
除《雍也》那句為人津津樂道外,《學(xué)而》有“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句里孔子講得“樂”是老友相見,幸好“說”字是通假“悅”字。
“學(xué)而時習(xí)”能否解讀為快樂學(xué)習(xí)呢
《雍也》還有一句:“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直接看不出論學(xué)。
這兩條我們下文再作研究。
至于《論語》的后半部,你能查到的大多是禮樂,少數(shù)幾個“樂”(lè)無關(guān)乎學(xué)習(xí)。
孔子重視禮樂的程度遠甚于教育,因而在我看來,他的教育思想遠不如他的政治思想那么完備。
《論語》談及學(xué)習(xí)的條文稍多了一些,能被各家認同的約20多條。
一章《學(xué)而》的大部分都不是讀書學(xué)習(xí)問題,而是談行為學(xué)習(xí)問題。
既沒有“樂學(xué)”問題,也跟本文討論沒什么關(guān)系。
孔子的學(xué)習(xí)思想可以主要歸結(jié)為四個方面:1.樂學(xué)與好問;2.不倦與精進;3.敏捷與勤思;4.自省與改過。
除了第一條,后面三條不必詳細展開,應(yīng)該感覺得到學(xué)習(xí)是要自苦刻苦而且有點自虐精神的。
而樂學(xué)的真正闡釋并非簡單的快樂學(xué)習(xí),應(yīng)該是以學(xué)為樂,好學(xué)不倦,安貧樂道,自強不息。
強調(diào)癡迷執(zhí)著必定要歷經(jīng)王觀堂所說的“西風(fēng)凋碧樹”,“望盡天涯路”和“人憔悴”,“終不悔”等千百度痛苦之后才有一“驀然回首”的恬淡之樂,跟孩子氣的興趣出發(fā),在輕松快樂氣氛中學(xué)習(xí)是完全不同的學(xué)習(xí)層次。
為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再來重新審視一下孔子完整的學(xué)習(xí)觀,以求真正把握“樂學(xué)”的精義。
1.樂學(xué)與好問,這主要是指學(xué)習(xí)動機。
孔子最為人熟知的這句名言中,所謂知之者指被動接受,好之者是指主動追求,樂之者則強調(diào)要達到癡迷執(zhí)著的狀態(tài)。
三層遞進說明孔子推崇的并非一般意義的快樂,執(zhí)著者有接近癖好,當作學(xué)習(xí)習(xí)慣的意思。
棋癡李昌鎬為癡人代表,對棋的癡迷程度常人難以企及,可能一般人看來,他在棋上下的功夫,已苦得死去活來。
他的過人之處便是把常人難以忍受之苦全忍住了。
書迷整天以讀書為生活內(nèi)容,而讀書時要沉醉其中,因書的情節(jié)內(nèi)容而悲喜。
即便有樂,與書的內(nèi)容相關(guān),而未必會抱著書傻樂;至于讀些深奧之書,肯定要苦思冥想,只是會因喜歡學(xué)習(xí),而忘記其苦累罷了。
所以,把孔子樂學(xué)的闡述當作孔子主張快樂學(xué)習(xí)完全是誤讀。
孔子主張學(xué)習(xí)要主動求知,多問好問:“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卻向無能力的人請教,知識豐富的卻向知識缺少的請教;有學(xué)問就像沒學(xué)問一樣,滿腹知識卻像一無所知一樣”,這是一種高度自覺的學(xué)習(xí)精神,不見得必定很苦,但同樣難以推斷必定伴隨多大的快樂。
他身上最為難得的,讓后輩自嘆弗如的就是提出“不恥下問”,即便是圣人,我們卻未見他自己更多以學(xué)習(xí)為快樂的論斷,也無從了解他是如何快樂學(xué)習(xí)的故事。
2.不倦與精進,這主要是指學(xué)習(xí)態(tài)度。
《學(xué)而》中“學(xué)而時習(xí)之”能否解讀為快樂學(xué)習(xí)呢
孔子的快樂一般定義為:學(xué)習(xí)之后再經(jīng)常去溫習(xí)它,因為這可以不斷尋求有所得。
不過,像其他經(jīng)典一樣,孔子這句話也容易被做各種新的詮釋:譬如時習(xí)就是不斷去練習(xí),這在今天的學(xué)校教育,自然就是多多做題了。
陷入題海的學(xué)生老師肯定想不明白,大概孔子那時代就是苦于沒有統(tǒng)一和那么多的考試,當然也就沒有太多特意設(shè)計的題目,所以沒有許多題目可做反而是一種“痛”。
以后還有說“時習(xí)”就是不斷實踐直至最新版的“與時俱進”的,孔老夫子在現(xiàn)代中國一度蒙難之后,又能時來運轉(zhuǎn)地跟著當今時代“進步”,應(yīng)該不是原有之義。
“溫故而知新”的思想,是“學(xué)而時習(xí)”最接近的詮釋,可人家孔子強調(diào)的是“可以為師”,是離開老師,不再請家教的自學(xué)。
這可以讓今天的家長們很快樂,但古今的孩子們倘若不能達到這種學(xué)習(xí)的高級自由境界,就無法領(lǐng)略到一絲半點的快樂。
這種現(xiàn)今教育的痛苦以下再來詳細討論。
孔子希望學(xué)生要“學(xué)不厭”,當然不是不厭倦學(xué)習(xí),而是指永不滿足已有的學(xué)習(xí)。
至于他為什么要說“教不倦”,我的推斷要么別的老師容易“倦”,圣人標榜自己與眾不同;要么他也知道教三千弟子容易倦,是出于師德勉勵自己不應(yīng)該倦,哪怕是面對比子路更笨的學(xué)生也不厭其煩。
暗生欽佩的同時,應(yīng)該領(lǐng)悟教與學(xué)在孔子的學(xué)校里一樣是苦的。
3.敏捷與勤思,這主要是就學(xué)習(xí)方法而言。
“不恥下問”的上句是“敏而好學(xué)”,原話是贊賞衛(wèi)國大夫孔文子天資聰明而又好學(xué),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xué)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
非但沒有說明孔子本人“能持”,而且就是他贊許辯護的孔圉也因本人名聲不好,為人懷疑詬病。
不過,孔子還說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雖然重點放在求“有道而正”的政治理想上,對作為民族文化之尊的孔子,我們還是會自覺認同他的“好學(xué)”精神的。
其實,孔子的好學(xué)也非高不可攀,他認為,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識,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經(jīng)學(xué)會的東西,這就可以說是好學(xué)的了(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而孔子原來說的是聰敏加上好學(xué),事實上,相對而言,真正聰明的高智商大約只占一般人群的1.5%,對于聰明程度都一般的大多數(shù)人,這會多出一份痛苦。
不僅如此,習(xí)慣有惰性的還會輸在孔子強調(diào)的多思勤思要求上。
孔子一生學(xué)習(xí)和研究學(xué)問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是,不學(xué)習(xí)而冥思苦想,花費了再多功夫也不管用,還不如鉆研書本,虛心學(xué)習(xí)別人的經(jīng)驗。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這就證明孔子的學(xué)習(xí)觀里快樂難覓,苦學(xué)是常態(tài)。
4.自省與改過,這主要是就學(xué)習(xí)要求而言。
不僅每一個學(xué)習(xí)過程的開始和過程很少伴隨快樂的享受,孔子樂學(xu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在這里。
首先,孔子之所以甘于苦學(xué)是他有高度自覺,銳意進取的精神;他之所以始終把刻苦學(xué)習(xí)和獨立思考結(jié)合起來,是因為他不愿意墜入或“罔”或“殆”的境地;他為了“知明而行無過”,堅持要求自己每日“三省吾身”。
孔子貴為圣哲,可他自己始終嚴于律己,他經(jīng)常捫心自問:“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他老譴責(zé)自己:“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他羨慕別人的聰明,卻不認為自己有多聰明,曾經(jīng)說:“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卻在那里憑空創(chuàng)造,我卻沒有這樣做過。
多聽,選擇其中好的來學(xué)習(xí);多看,然后記在心里,這是次一等的智慧。
”(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正因為孔子對自己的苛責(zé),才激發(fā)他更加自覺刻苦去學(xué)習(xí),這就是孔子真正的樂于學(xué)習(xí)的精神實質(zhì)。
另外一種想當然的見解,作為萬代師表,孔子提倡學(xué)生樂學(xué),首先是自己做到了樂教。
恐怕多數(shù)人沒有注意到孔子的誨人不倦是有物質(zhì)前提的,“只要帶了干肉之類的拜師摯禮,沒有我不教育的人。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因為孔子以此為生計的,所以我不該調(diào)侃圣人缺乏師德修養(yǎng)。
實際上,遇到我們今天面對的學(xué)生,孔子也不能真正做到誨人不倦,他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強調(diào)不到學(xué)生自己發(fā)憤想學(xué)的地步,不要硬去啟發(fā)開導(dǎo)他;不到學(xué)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fā)他。
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fù)地給他舉例了。
想當然去解讀孔子,是近年來把古代文化思想隨意大眾化后帶來的后遺癥。
也許冗長的論語閱讀讓我們直接驗證了學(xué)習(xí)之苦,應(yīng)該加一點實證研究來調(diào)節(jié)。
號稱弟子三千的孔子對他的學(xué)生真正認可的沒幾個,我并不贊成易中天先生把《論語》當作孔子的課堂教學(xué)實錄,而得出一個“學(xué)習(xí)應(yīng)該快樂、愉悅”的肯定結(jié)論。
易中天先生借百家講壇《話說孔子》來發(fā)表樂學(xué)教育宣言:“我從來不贊成什么‘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更不主張‘頭懸梁錐刺股’。
我的口號是:如果所有的學(xué)校和課堂都充滿快樂,中國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他的這段話有很大的煽動性,可忽略了中國教育的現(xiàn)狀,你畫了個空中樓閣,武斷認定“孔子一直都在強調(diào)快樂”,實在是未認真考察孔子自己闡述的學(xué)習(xí)思想。
盡管如此,對易中天《實話孔子》的其他眾多內(nèi)容,我還是很喜歡,特別是他的第五講“誰是好學(xué)生”,對孔子眾弟子的分析評價。
姑且也來分析一下他評價過的兩位:曾皙最快樂,顏回最賢。
曾皙的快樂是春天跟朋友們在河水里洗澡,在風(fēng)中舞蹈,與學(xué)習(xí)沒什么關(guān)系;而顏回是好學(xué)的典范,孔子反復(fù)稱贊“賢哉回也
”,主要因為他吃的簡單,住的也差,別人都受不了的苦,他卻專注學(xué)習(xí)“不改其樂”。
顏回的樂學(xué)在孔子門下絲毫沒有普遍性,所以他的死才讓孔子如此之痛。
而在孔子所處的時代,學(xué)習(xí)的功利還遠沒有到?jīng)Q定畢生出路的地步;許多快樂而學(xué)無所長的弟子,也不見得會落難;士階層相對寬松的生活環(huán)境,讓天生的樂天派也能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
以今人的眼光看顏回,要么他是以苦為樂,要么他是腦子進水了。
從顏回最被鐘愛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孔子推崇的學(xué)習(xí)典范是篤志苦學(xué)。
易中天自己的演講邏輯留有明顯的自相矛盾。
不僅在孔子的時代,只有苦學(xué)才是學(xué)習(xí)正道,所謂樂學(xué)無非都是苦中作樂,自我調(diào)適。
孔子以后,儒家等學(xué)說被推崇到至尊地位,直至言必稱,文必論,列入科舉應(yīng)試取士的敲門磚。
整個學(xué)習(xí)被不斷加碼,“樂學(xué)”真成了鏡中花,水中月。
苦學(xué)的程度越來越驚人,懸梁刺股,鑿壁囊螢之類的故事層出不窮,而快樂學(xué)習(xí)僅僅成了兒童教育和某些非功利的藝術(shù)教育的專利。
與之相反,孔子創(chuàng)造的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里標志是戒尺,而沒有糖果。
借助規(guī)則或規(guī)則的象征物,如教鞭、戒尺等懲戒學(xué)生,使之對規(guī)則產(chǎn)生敬畏感——懲戒這種古老的教育方式,在中國有深遠的歷史淵源。
追根溯源,“教”字本身由三個部首偏旁組成,“爻”來源于八卦,指起始的宗教教育內(nèi)容,“子”無疑是教育的對象,右邊的“文”實際上是一個人手執(zhí)棍棒的形象,說明懲罰在教育剛剛誕生就是基本方法。
當然,在現(xiàn)代文明框架內(nèi),任何一所學(xué)校,任何一位教師都永遠被剝奪了這一教育起始階段的法寶。
非但如此,還被要求連精神上的戒尺也不用,就用空洞的成才目標來激勵,這實在是比至圣先師難度高得多的事業(yè)。
特別是在父母與孩子辛辛苦苦種下去的時間金錢和心血,最后就業(yè)困難,還是賣豬肉賣盒飯去創(chuàng)業(yè),間接等于家庭投資失敗。
由此帶來的教育危機,想借助于“快樂學(xué)習(xí)”來刺激的想法,可以理解卻并不現(xiàn)實。
三字經(jīng)所謂“教不嚴,師之惰”,今天被刻意剝離了戒尺,片面強調(diào)成教師沒有任何有效工具的嚴格要求,淡化了教育經(jīng)常應(yīng)該伴隨的痛苦過程。
在此基礎(chǔ)上,極其功利地追求短期在考試分數(shù)上見效,漂亮的揮舞“快樂教育”旗號實在是嘩眾取寵
有人可能要問,既然有懲罰的戒尺,那總也應(yīng)該有獎勵的糖果吧
縱觀古代教育史,這塊糖果的最大誘惑就是“學(xué)而優(yōu)則仕”。
讀書吃遍苦中苦,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爭取跳過龍門,成為人上人。
和取士相關(guān)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不僅是最后的獎勵,而且也是讀書過程中的始終想到的精神激勵,除此而外,課堂即時得到的只有戒尺威逼下的讀書之苦。
而且,最后真正實現(xiàn)目標的畢竟是少數(shù),對于失敗告終的大多數(shù)人,更是從頭到尾的“苦學(xué)”。
綜上所述:孔子并未直接把學(xué)習(xí)與快樂直接聯(lián)系起來,真正他給我們留下的學(xué)習(xí)思想,其一般特征還是刻苦自覺,以苦為樂。
明知學(xué)習(xí)苦,甘愿樂此不疲。
為了達到學(xué)習(xí)的精進程度,需要帶點自我苛求甚至自虐的精神的。
楊絳《記錢鐘書與〈圍城〉》
記書與《圍 -------------------------------------------------------------------------------- 一 錢寫《圍城》 錢鐘書在《圍城》的序里說,這本書是他“錙銖積累”寫成的。
我是“錙銖積累” 讀完的。
每天晚上,他把寫成的稿子給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樣反應(yīng)。
我笑,他也笑;我 大笑,他也大笑。
有時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因為笑的不僅是書上的事,還有書 外的事。
我不用說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然后他就告訴我下一段打算寫什么, 我就急切地等著看他怎么寫。
他平均每天寫五百字左右。
他給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動。
后來他對這部小說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滿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過這是后話了。
鐘書選注宋詩,我曾自告奮勇,愿充白居易的“老嫗”——也就是最低標準;如果 我讀不懂,他得補充注釋。
可是在《圍城》的讀者里,我卻成了最高標準。
好比學(xué)士通 人熟悉古詩文里詞句的來歷,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節(jié)的來歷。
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資 格為《圍城》做注釋的,該是我了。
看小說何需注釋呢
可是很多讀者每對一本小說發(fā)生興趣,就對作者也發(fā)生興趣, 并把小說里的人物和情節(jié)當作真人實事。
有的干脆把小說的主角視為作者本人。
高明的 讀者承認作者不能和書中人物等同,不過他們說,作者創(chuàng)造的人物和故事,離不開他個 人的經(jīng)驗和思想感情。
這話當然很對。
可是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成 分是想象,經(jīng)驗好比黑暗里點上的火,想象是這個火所發(fā)的光;沒有火就沒有光,但光 照所及,遠遠超過火點兒的大?、?。
創(chuàng)造的故事往往從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經(jīng)驗。
要 從創(chuàng)造的故事里返求作者的經(jīng)驗是顛倒的。
作者的思想情感經(jīng)過創(chuàng)造,就好比發(fā)過酵而 釀成了酒;從酒里辯認釀酒的原料,也不容易。
我有機緣知道作者的經(jīng)歷,也知道釀成 的酒是什么原料,很愿意讓讀者看看真人實事和虛構(gòu)的人物情節(jié)有多少聯(lián)系,而且是怎 樣的聯(lián)系。
因為許多所謂寫實的小說,其實是改頭換面地敘寫自己的經(jīng)歷,提升或滿足 自己的感情。
這種自傳體的小說或小說體的自傳,實在是浪漫的紀實,不是寫實的虛構(gòu)。
而《圍城》只是一部虛構(gòu)的小說,盡管讀來好像真有其事,實有其人。
①參看《事實—故事—真實》(《文學(xué)評論》一九八○年第三期十七頁)。
《圍城》里寫方鴻漸本鄉(xiāng)出名的行業(yè)是打鐵、磨豆腐,名產(chǎn)是泥娃娃。
有人讀到這 里,不禁得意地大哼一聲說:“這不是無錫嗎
錢鐘書不是無錫人嗎
他不也留過洋嗎
不也在上海住過嗎
不也在內(nèi)地教過書嗎
”有一位專愛考據(jù)的先生,竟推斷出錢鐘書 的學(xué)位也靠不住,方鴻漸就是錢鐘書的結(jié)論更可以成立了。
錢鐘書是無錫人,一九三三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在上海光華大學(xué)教了兩年英語,一 九三五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國牛津留學(xué),一九三七年得副博士(B.Litt.)學(xué)位,然后 到法國,入巴黎大學(xué)進修。
他本想讀學(xué)位,后來打消了原意。
一九三八年,清華大學(xué)聘 他為教授,據(jù)那時候清華的文學(xué)院長馮友蘭先生來函說,這是破例的事,因為按清華舊 例,初回國教書只當講師,由講師升副教授,然后升為教授。
鐘書九、十月間回國,在 香港上岸,轉(zhuǎn)昆明到清華任教。
那時清華已并入西南聯(lián)大。
他父親原是國立浙江大學(xué)教 授,應(yīng)老友廖茂如先生懇請,到湖南藍田幫他創(chuàng)建國立師范學(xué)院;他母親弟妹等隨叔父 一家逃難住上海。
一九三九年秋,鐘書自昆明回上海探親后,他父親來信來電,說自己 老病,要鐘書也去湖南照料。
師范學(xué)院院長廖先生來上海,反復(fù)勸說他去當英文系主任, 以便伺候父親,公私兼顧。
這樣,他就未回昆明而到湖南去了。
一九四○年暑假,他和 一位同事結(jié)伴回上海探親,道路不通,半途折回。
一九四一年暑假,他由廣西到海防搭 海輪到上海,準備小住幾月再回內(nèi)地。
西南聯(lián)大外語系主任陳福田先生到了上海特來相 訪,約他再回聯(lián)大。
值珍珠港事變,他就淪陷在上海出不去了。
他寫過一首七律《古 意》,內(nèi)有一聯(lián)說:“槎通碧漢無多路,夢入紅樓第幾層”,另一首《古意》又說: “心如紅杏專春鬧,眼似黃梅詐雨晴”,都是寄托當時羈居淪陷區(qū)的悵望情緒。
《圍城》 是淪陷在上海的時期寫的。
鐘書和我一九三二年春在清華初識,一九三三年訂婚,一九三五年結(jié)婚,同船到英 國(我是自費留學(xué)),一九三七年秋同到法國,一九三八年秋同船回國。
我母親一年前 去世,我蘇州的家已被日寇搶劫一空,父親避難上海,寄居我姐夫家。
我急要省視老父, 鐘書在香港下船到昆明,我乘原船直接到上海。
當時我中學(xué)母校的校長留我在“孤島” 的上海建立“分?!?。
二年后上海淪陷,“分?!蓖^k,我暫當家庭教師,又在小學(xué)代 課,業(yè)余創(chuàng)作話劇。
鐘書陷落上海沒有工作,我父親把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學(xué)院授課的 鐘點讓給他,我們就在上海艱苦度日。
有一次,我們同看我編寫的話劇上演,回家后他說:“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
”我 非常高興,催他快寫。
那時他正偷空寫短篇小說,怕沒有時間寫長篇。
我說不要緊,他 可以減少授課的時間,我們的生活很省儉,還可以更省儉。
恰好我們的女傭因家鄉(xiāng)生活 好轉(zhuǎn)要回去。
我不勉強她,也不另覓女傭,只把她的工作自己兼任了。
劈柴生火燒飯洗 衣等等我是外行,經(jīng)常給煤煙染成花臉,或熏得滿眼是淚,或給滾油燙出泡來,或切破 手指。
可是我急切要看鐘書寫《圍城》(他已把題目和主要內(nèi)容和我講過),做灶下婢 也心甘情愿。
《圍城》是一九四四年動筆,一九四六年完成的。
他就像原《序》所說:“兩年里 憂世傷生”,有一種惶急的情緒,又忙著寫《談藝錄》;他三十五歲生日詩里有一聯(lián): “書癖鉆窗蜂未出,詩情繞樹鵲難安”,正是寫這種兼顧不來的心境。
那時候我們住在 錢家上海避難的大家庭里,包括鐘書父親一家和叔父一家。
兩家同住分炊,鐘書的父親 一直在外地,鐘書的弟弟妹妹弟媳和侄兒女等已先后離開上海,只剩他母親沒走,還有 一個弟弟單身留在上海;所謂大家庭也只像個小家庭了。
以上我略敘鐘書的經(jīng)歷、家庭背景和他撰寫《圍城》時的處境,為作者寫個簡介。
下面就要為《圍城》做些注解。
鐘書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
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 節(jié)全屬虛構(gòu)。
盡管某幾個角色稍有真人的影于,事情都子虛烏有;某些情節(jié)略具真實, 人物卻全是捏造的。
方鴻漸取材于兩個親戚:一個志大才疏,常滿腹牢騷;一個狂妄自大,愛自吹自唱。
兩人都讀過《圍城》,但是誰也沒自認為方鴻漸,因為他們從未有方鴻漸的經(jīng)歷。
鐘書 把方鴻漸作為故事的中心,常從他的眼里看事,從他的心里感受。
不經(jīng)意的讀者會對他 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關(guān)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而為一。
許多讀者以為他就是作者本 人。
法國十九世紀小說《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婁拜曾說:“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 那么,錢鐘書照樣可說:“方鴻漸,就是我。
”不過還有許多男女角色都可說是錢鐘書, 不光是方鴻漸一個。
方鴻漸和錢鐘書不過都是無錫人罷了,他們的經(jīng)歷遠不相同。
我們乘法國郵船阿多士Ⅱ(Athos Ⅱ)回國,甲板上的情景和《圍城》里寫的很像, 包括法國警官和猶太女人調(diào)情,以及中國留學(xué)生打麻將等等。
鮑小姐卻純是虛構(gòu)。
我們 出國時同船有一個富有曲線的南洋姑娘,船上的外國人對她大有興趣,把她看作東方美 人。
我們在牛津認識一個由未婚夫資助留學(xué)的女學(xué)生,聽說很風(fēng)流。
牛津有個研究英國 語文的埃及女學(xué)生,皮膚黑黑的,我們兩人都覺得她很美。
鮑小姐是綜合了東方美人、 風(fēng)流未婚妻和埃及美人而摶捏出來的。
鐘書曾聽到中國留學(xué)生在郵船上偷情的故事,小 說里的方鴻漸就受了鮑小姐的引誘。
鮑魚之肆是臭的,所以那位小姐姓鮑。
蘇小姐也是個復(fù)合體。
她的相貌是經(jīng)過美化的一個同學(xué)。
她的心眼和感情屬于另一 個;這人可一點不美。
走單幫販私貨的又另是一人。
蘇小姐做的那首詩是鐘書央我翻譯 的,他囑我不要翻得好,一般就行。
蘇小姐的丈夫是另一個同學(xué),小說里亂點了鴛鴦譜。
結(jié)婚穿黑色禮服,白硬領(lǐng)圈給汗水浸得又黃又軟的那位新郎,不是別人,正是鐘書自己。
因為我們結(jié)婚的黃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熱的日子。
我們的結(jié)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籃 的女孩子、提紗的男孩子,一個個都像剛被警察拿獲的扒手。
趙辛媚是由我們喜歡的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子變大的,鐘書為他加上了二十多歲年紀。
這孩子至今沒有長成趙辛媚,當然也不可能有趙辛媚的經(jīng)歷。
如果作者說:“方鴻漸, 就是我,”他準也會說:“趙辛媚,就是我。
” 有兩個不甚重要的人物有真人的影子,作者信手拈來,未加融化,因此那兩位相識 都“對號入座”了。
一位滿不在乎,另一位聽說很生氣。
鐘書夸張了董斜川的一個方面, 未及其他。
但董斜川的談吐和詩句,并沒有一言半語抄襲了現(xiàn)成,全都是捏造的。
褚慎 明和他的影子并不對號。
那個影子的真身比褚慎明更夸張些呢。
有一次我和他同乘火車 從巴黎郊外進城,他忽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上面開列了少女選擇丈夫的種種條件,如 相貌、年齡、學(xué)問、品性、家世等等共十七八項,逼我一一批分數(shù),并排列先后。
我知 道他的用意,也知道他的對象,所以小小翼翼地應(yīng)付過去。
他接著氣呼呼地對我說: “她們說他(指鐘書)‘年少翩翩’,你倒說說,他‘翩翩’不‘翩翩’。
”我應(yīng)該厚 道些,老實告訴他,我初識鐘書的時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 式大眼鏡,一點也不‘翩翩’。
可是我瞧他認為我該和他站在同一立場,就忍不住淘氣 說:“我當然最覺得他‘翩翩’。
”他聽了怫然,半天不言語。
后來我稱贊他西裝筆挺, 他驚喜說:“真的嗎
我總覺得自己的衣服不挺,每星期洗熨一次也不如別人的挺。
” 我肯定他衣服確實筆挺,他才高興。
其實,褚慎明也是個復(fù)合體,小說里的那杯牛奶是 另一人喝的。
那人也是我們在巴黎時的同伴,他尚未結(jié)婚,曾對我們講:他愛“天仙的 美”,不愛“妖精的美”。
他的一個朋友卻欣賞“妖精的美”,對一個牽狗的妓女大有 興趣,想“叫一個局”,把那妓女請來同喝點什么談?wù)勗挕?/p>
有一晚,我們一群人同坐咖 啡館,看見那個牽狗的妓女進另一家咖啡館去了。
“天仙美”的愛慕者對“妖精美”的 愛慕者自告奮勇說:“我給你去把她找來。
”他去了好久不見回來,鐘書說:“別給蜘 蛛精網(wǎng)在盤絲洞里了,我去救他吧。
”鐘書跑進那家咖啡館,只見“天仙美”的愛慕者 獨坐一桌,正在喝一杯很燙的牛奶,四圍都是妓女,在竊竊笑他。
鐘書“救”了他回來。
從此,大家常取笑那杯牛奶,說如果叫妓女,至少也該喝杯啤酒,不該喝牛奶。
準是那 杯牛奶作崇,使鐘書把褚慎明拉到飯館去喝奶;那大堆的藥品準也是即景生情,由那杯 牛奶生發(fā)出來的。
方遯翁也是個復(fù)合體。
讀者因為他是方鴻漸的父親,就確定他是鐘書的父親,其實 方遯翁和他父親只有幾分相像。
我和鐘書訂婚前后,鐘書的父親擅自拆看了我給鐘書的 信,大為贊賞,直接給我寫了一封信,鄭重把鐘書托付給我。
這來很像方遯翁的作風(fēng)。
我們淪陷在上海時,他來信說我“安貧樂道”,這也很像方遯翁的語氣。
可是,如說方 遯翁有二三分像他父親,那么,更有四五分是像他叔父,還有幾分是捏造,因為親友間 常見到這類的封建家長。
鐘書的父親和叔父都讀過《圍城》。
他父親莞爾而笑;他叔父 的表情我們沒看見。
我們夫婦常私下捉摸,他們倆是否覺得方遯翁和自己有相似之處。
唐曉芙顯然是作者偏愛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給方鴻漸。
其實,作者如果讓他們成 為眷屬,由眷屬再吵架鬧翻,那么,結(jié)婚如身陷圍城的意義就闡發(fā)得更透徹了。
方鴻漸 失戀后,說趙辛楣如果娶了蘇小姐也不過爾爾,又說結(jié)婚后會發(fā)現(xiàn)娶的總不是意中人。
這些話都很對。
可是他究竟沒有娶到意中人,他那些話也就可釋為聊以自慰的話。
至于點金銀行的行長,“我你他”小姐的父母等等,都是上海常見的無錫商人,我 不再一一注釋。
我愛讀方鴻漸一行五人由上海到三閭大學(xué)旅途上的一段。
我沒和鐘書同到湖南去, 可是他同行的五人我全認識,沒一人和小說里的五人相似,連一絲影兒都沒有。
王美玉 的臥房我倒見過:床上大紅綢面的被子,疊在床里邊;桌上大圓鏡子,一個女人脫了鞋 坐在床邊上,旁邊煎著大半臉盆的鴉片。
那是我在上海尋找住房時看見的,向鐘書形容 過。
我在清華做學(xué)生的時期,春假結(jié)伴旅游,夜宿荒村,睡在鋪干草的泥地上,入夜夢 魘,身下一個小娃娃直對我嚷:“壓住了我的紅棉襖”,一面用手推我,卻推不動。
那 番夢魘,我曾和鐘書講過。
蛆叫“肉芽”,我也曾當作新鮮事告訴鐘書。
鐘書到湖南去, 一路上都有詩寄我。
他和旅伴游雪竇山,有紀游詩五古四首,我很喜歡第二第三首,我 不妨抄下,作為真人實事和小說的對照。
天風(fēng)吹海水,屹立作山勢;浪頭飛碎白,積雪疑幾世。
我常觀乎山,起伏有水 致;蜿蜒若沒骨,皺具波濤意。
乃知水與山,思各出其位,譬如豪杰人,異量美能備。
固哉魯中叟,祗解別位智。
山容太古靜,而中藏瀑布,不舍晝夜流,得雨勢更怒。
辛酸亦有淚,貯胸敢傾吐; 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
相契默無言,遠役喜一晤。
微恨多游蹤,藏焉未為固。
衷曲 莫浪陳,悠悠彼行路。
小說里只提到游雪竇山,一字未及游山的情景。
游山的自是游山的人,方鴻漸、李 梅亭等正忙著和王美玉打交道呢。
足見可捏造的事豐富得很,實事盡可拋開,而且實事 也擠不進這個捏造的世界。
李梅亭途遇寡婦也有些影子。
鐘書有一位朋友是忠厚長者,旅途上碰到一個自稱落 難的寡婦;那位朋友資助了她,后來知道是上當。
我有個同學(xué)綽號“風(fēng)流寡婦”,我曾 向鐘書形容她臨睡洗去脂粉,臉上眉眼口鼻都沒有了。
大約這兩件不相干的事湊出來一 個蘇州寡婦,再碰上李梅亭,就生出“倷是好人”等等妙語奇文。
證處厚的夫人使我記起我們在上海一個郵局里看見的女職員。
她頭發(fā)枯黃,臉色蒼 白,眼睛斜撇向上,穿一件淺紫色麻紗旗袍。
我曾和鐘書講究,如果她皮膚白膩而頭發(fā) 細軟烏黑,淺紫的麻紗旗袍換成線條柔軟的深紫色綢旗袍,可以變成一個美人。
汪太太 正是這樣一位美人,我見了似曾相識。
范小姐、劉小姐之流想必是大家熟悉的,不必再介紹。
孫柔嘉雖然跟著方鴻漸同到 湖南又同回上海,我卻從未見過。
相識的女人中間(包括我自己),沒一個和她相貌相 似,但和她稍多接觸,就發(fā)現(xiàn)她原來是我們這個圈子里最尋??梢姷?。
她受過高等教育, 沒什么特長,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沒什么興趣,卻有自己的主張。
方鴻漸 “興趣很廣,毫無心得”;她是毫無興趣而很有打算。
她的天地極小,只局限在“圍城” 內(nèi)外。
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從城外擠入城里,又從城里擠出城外。
她最大的成功是 嫁了一個方鴻漸,最大的失敗也是嫁了一個方鴻漸。
她和方鴻漸是蕓蕓知識分子間很典 型的大婦。
孫柔嘉聰明可喜的一點是能畫出汪太太的“扼要”:十點紅指甲,一張紅嘴 唇。
一個年輕女子對自己又羨又妒又瞧不起的女人,會有這種尖刻。
但這點聰明還是鐘 書賦與她的。
鐘書慣會抓住這類“扼要”,例如他能抓住每個人聲音里的“扼要”,由 聲音辨別說話的人,盡管是從未識面的人。
也許我正像堂吉訶德那樣,揮劍搗毀了木偶戲臺,把《圍城》里的人物斫得七零八 落,滿地都是硬紙做成的斷肢殘骸。
可是,我逐段閱讀這部小說的時候,使我放下稿子 大笑的,并不是發(fā)現(xiàn)了真人實事,卻是看到真人實事的一鱗半爪,經(jīng)過拼湊點化,創(chuàng)出 了從未相識的人,捏造了從未想到的事。
我大笑,是驚喜之余,不自禁地表示“我能拆 穿你的西洋鏡”。
鐘書陪我大笑,是了解我的笑,承認我笑得不錯,也帶著幾分得意。
可能我和堂吉訶德一樣,做了非常掃興的事。
不過,我相信,這來可以說明《圍城》 和真人實事的關(guān)系。
二 寫《圍城》的錢鐘書 要認識作者,還是得認識他本人,最好從小時候起。
鐘書一出世就由他伯父抱去撫養(yǎng),因為伯父沒有兒子。
據(jù)錢家的“墳上風(fēng)文”,不 旺長房旺小房;長房往往沒有子息,便有,也沒出息,伯父就是“沒出息”的長子。
他 比鐘書的父親大十四歲,二伯父早亡,他父親行二,叔父行四,兩人是同胞雙生,鐘書 是長孫,出嗣給長房。
伯父為鐘書連夜冒雨到鄉(xiāng)間物色得一個壯健的農(nóng)婦;她是寡婦, 遺腹子下地就死了,是現(xiàn)成的好奶媽(鐘書稱為“姆媽”)。
姆媽一輩于幫在錢家,中 年以后,每年要呆呆的發(fā)一陣子呆,家里人背后稱為“癡姆媽”。
她在鐘書結(jié)婚前特地 買了一只翡翠鑲金戒指,準備送我做見面禮。
有人哄她那是假貨,把戒指騙去,姆媽氣 得大發(fā)瘋,不久就去世了,我始終沒見到她。
鐘書自小在大家庭長大,和堂兄弟的感情不輸親兄弟。
親兄弟、堂兄弟共十人,鐘 書居長。
眾兄弟間,他比較稚鈍,孜孜讀書的時候,對什么都沒個計較,放下書本,又 全沒正經(jīng),好像有大量多余的興致沒處寄放,專愛胡說亂道。
錢家人愛說他吃了癡姆媽 的奶,有“癡氣”。
我們無錫人所謂“癡”,包括很多意義:瘋、傻、憨、稚氣、呆氣、 淘氣等等。
他父母有時說他“癡顛不拉”、“癡舞作法”、“嘸著嘸落”(“著三不著 兩”的意思——我不知正確的文字,只按鄉(xiāng)音寫)。
他確也不像他母親那樣沉默寡言、 嚴肅謹慎,也不像他父親那樣一本正經(jīng)。
他母親常抱怨他父親“憨”。
也許鐘書的“癡 氣”和他父親的憨厚正是一脈相承的。
我曾看過他們家的舊照片。
他的弟弟都精精壯壯, 唯他瘦弱,善眉善眼的一副忠厚可憐相。
想來那時候的“癡氣”只是稚氣、呆氣,還不 會淘氣呢。
鐘書周歲“抓周”,抓了一本書,因此取名“鐘書”。
他出世那天,恰有人送來一 部《常州先哲叢書》,伯父已為他取名“仰先”,字“哲良”。
可是周歲有了“鐘書” 這個學(xué)名,“仰先”就成為小名,叫作“阿先”。
但“先兒”、“先哥”好像“亡兒”、 “亡兄”,“先”字又改為“宣”,他父親仍叫他“阿先”。
(他父親把鐘書寫的家信 一張張?zhí)诒咀由?,有厚厚許多本,親手帖上題簽“先兒家書(一)(二) ?。ㄈ保晃疫€看到過那些本子和上面貼的信。
)伯父去世后,他父親因鐘書愛胡 說亂道,為他改字“默存”,叫他少說話的意思。
鐘書對我說:“其實我喜歡‘哲良’, 又哲又良——我閉上眼睛,還能看到伯伯給我寫在練習(xí)簿上的‘哲良’。
”這也許因為 他思念伯父的緣故。
我覺得他確是又哲又良,不過他“癡氣”盎然的胡說亂道,常使他 不哲不良——假如淘氣也可算不良。
“默存”這個號顯然沒有起克制作用。
伯父“沒出息”,不得父母歡心,原因一半也在伯母。
伯母娘家是江陰富戶,做顏 料商發(fā)財?shù)?,有七八只運貨的大船。
鐘書的祖母娘家是石塘灣孫家,官僚地主,一方之 霸。
婆媳彼此看不起,也影響了父子的感情。
伯父中了秀才回家,進門就挨他父親一頓 打,說是“殺殺他的勢氣”;因為鐘書的祖父雖然有兩個中舉的哥哥,他自己也不過是 個秀才。
鐘書不到一歲,祖母就去世了。
祖父始終不喜歡大兒子,鐘書也是不得寵的孫 子。
鐘書四歲(我紀年都用虛歲,因為鐘書只記得虛歲,而鐘書是陽歷十一月下旬生的, 所以周歲當減一歲或二歲)由伯父教他識字。
伯父是慈母一般,鐘書成天跟著他。
伯父 上茶館,聽說書,鐘書都跟去。
他父親不便干涉,又怕慣壞了孩子,只好建議及早把孩 子送入小學(xué)。
鐘書六歲入秦氏小學(xué)。
現(xiàn)在他看到人家大講“比較文學(xué)”,就記起小學(xué)里 造句:“狗比貓大,牛比羊大”;有個同學(xué)比來比去,只是“狗比狗大,狗比狗小”, 挨了老師一頓罵。
他上學(xué)不到半年,生了一場病,伯父舍不得他上學(xué),借此讓他停學(xué)在 家。
他七歲,和比他小半歲的常弟鐘韓同在親戚家的私塾附學(xué),他念《毛詩》,鐘韓念 《爾雅》。
但附學(xué)不便,一年后他和鐘韓都在家由伯父教。
伯父對鐘書的父親和叔父說: “你們兩兄弟都是我啟蒙的,我還教不了他們
”父親和叔父當然不敢反對。
其實鐘書的父親是由一位族兄啟蒙的。
祖父認為鐘書的父親笨,叔父聰明,而伯父 的文筆不頂好。
叔父反正聰明,由伯父教也無妨;父親笨,得請一位文理較好的族兄來 教。
那位族兄嚴厲得很,鐘書的父親挨了不知多少頓痛打。
伯父心疼自己的弟弟,求了 祖父,讓兩個弟弟都由他教。
鐘書的父親挨了族兄的痛打一點不抱怨,卻別有領(lǐng)會。
他 告訴鐘書:“不知怎么的,有一天忽然給打得豁然開通了。
” 鐘書和鐘韓跟伯父讀書,只在下午上課。
他父親和叔父都有職業(yè),家務(wù)由伯父經(jīng)管。
每天早上,伯父上茶館喝茶,料理雜務(wù),或和熟人聊天。
鐘書總跟著去。
伯父化一個銅 板給他買一個大酥餅吃(據(jù)鐘書比給我看,那個酥餅有飯碗口大小,不知是真有那么大, 還是小兒心目中的餅大);又化兩個銅板,向小書鋪子或書攤租一本小說給他看。
家里 的小說只有《西游記》、《水滸》、《三國演義》等正經(jīng)小說。
鐘書在家里已開始囫圇 吞棗地閱讀這類小說,把“同呆 子”讀如“豈子”,也不知《西游記》里的“呆子” 就是豬八戒。
書攤上租來的《說唐》、《濟公傳》、《七俠五義》之類是不登大雅的, 家里不藏。
鐘書吃了酥餅就孜孜看書,直到伯父叫他回家。
回家后便手舞足蹈向兩個弟 弟演說他剛看的小說:李元霸或裴元慶或楊林(我記不清)一錘子把對手的槍打得彎彎 曲曲等等。
他納悶兒的是,一條好漢只能在一本書里稱雄。
關(guān)公若進了《說唐》,他的 青龍堰月刀只有八十斤重,怎敵得李元霸的那一對八百斤重的錘頭子;李元霸若進了 《西游記》,怎敵得過孫行者的一萬三千斤的金箍(我們在牛津時,他和我講哪條好漢 使哪種兵器,重多少斤,歷歷如數(shù)家珍)。
妙的是他能把各件兵器的斤兩記得爛熟,卻 連阿拉伯數(shù)字的1、2、3都不認識。
鐘韓下學(xué)回家有自己的父親教,伯父和鐘書卻是 “老鼠哥哥同年伴兒”。
伯父用繩子從高處掛下一團棉花,教鐘書上、下、左、右打那 四棉花,說是打“棉花拳”,可以練軟功。
伯父愛喝兩口酒。
他手里沒多少錢,只能買 些便宜的熟食如醬豬舌之類下酒,哄鐘書那是“龍肝鳳髓”,鐘書覺得其味無窮。
至今 他喜歡用這類名稱,譬如洋火腿在我家總稱為“老虎肉”。
他父親不敢得罪哥哥,只好 伺機把鐘書抓去教他數(shù)學(xué);教不會,發(fā)狠要打又怕哥哥聽見,只好擰肉,不許鐘書哭。
鐘書身上一塊青、一塊紫,晚上脫掉衣服,伯父發(fā)現(xiàn)了不免心疼氣惱。
鐘書和我講起舊 事,對父親的著急不勝同情,對伯父的氣惱也不勝同情,對自己的忍痛不敢哭當然也同 情,但回憶中只覺得滑稽又可憐。
我笑說:痛打也許能打得“豁然開通”,擰,大約是 把竅門擰塞了。
鐘書考大學(xué),數(shù)學(xué)只考得十五分。
鐘書小時候最樂的事是跟伯母回江陰的娘家去;伯父也同去(堂姊已出嫁)。
他們 往往一住一兩個月。
伯母家有個大莊園,鐘書成天跟著莊客四處田野里閑逛。
他常和我 講田野的景色。
一次大雷雨后,河邊樹上掛下一條大綠蛇,據(jù)說是天雷打死的。
伯母娘 家全家老少都抽大煙,后來伯父也抽上了。
鐘書往往半夜醒來,跟著伯父伯母吃半夜餐。
當時快樂得很,回?zé)o錫的時候,吃足玩夠,還穿著外婆家給做的新衣。
可是一回家他就 擔憂,知道父親要盤問功課,少不了挨打。
父親不敢當著哥哥管教鐘書,可是抓到機會, 就著實管教,因為鐘書不但荒了功課,還養(yǎng)成不少壞習(xí)氣,如晚起晚睡、貪吃貪玩等。
一九一九年秋天,我家由北京回?zé)o錫。
我父母不想住老家,要另找房子。
親友介紹 了一處,我父母去看房子,帶了我同去。
鐘書家當時正租居那所房子。
那是我第一次上 他們錢家的門,只是那時兩家并不相識。
我記得母親說,住在那房子里的一位女眷告訴 她,搬進以后,沒離開過藥罐兒。
那所房子我家沒看中;錢家雖然嫌房子陰暗,也沒有 搬出。
他們五年后才搬入七尺場他們家自建的新屋。
我記不起那次看見了什么樣的房子、 或遇見了什么人,只記得門口下車的地方很空曠,有兩棵大樹;很高的白粉墻,粉墻高 處有一個個砌著鏤空花的方窗洞。
鐘書說我記憶不錯,還補充說,門前有個大照墻,照 墻后有一條河從門前流過。
他說,和我母親說話的大約是嬸母,因為叔父嬸母住在最外 一進房子里,伯父伯母和他住中間一進,他父母親伺奉祖父住最后一進。
我女兒取笑說:“爸爸那時候不知在哪兒淘氣呢。
假如那時候爸爸看見媽媽那樣的 女孩子,準摳些鼻牛來彈她。
”鐘書因此記起舊事說,有個女裁縫常帶著個女兒到他家 去做活;女兒名寶寶,長得不錯,比他大兩三歲。
他和鐘韓一次抓住寶寶,把她按在大 廳隔扇上,鐘韓拿一把削鉛筆的小腳刀作勢刺她。
寶寶大哭大叫,由大人救援得免。
兄 弟倆覺得這番勝利當立碑紀念,就在隔肩上刻了“刺寶寶處”四個字。
鐘韓手巧,能刻 字,但那四個字未經(jīng)簡化,刻來煞是費事。
這大概是頑童剛開始“知慕少艾”的典型表 現(xiàn)。
后來房子退租的時候,房主提出賠償損失,其中一項就是隔扇上刻的那四個不成形 的字,另一項是鐘書一人干的壞事,他在后園“挖人參”,把一棵玉蘭樹的根刨傷,那 棵樹半枯了。
鐘書十一歲,和鐘韓同考取東林小學(xué)一年級,那是四年制的高等小學(xué)。
就在那年秋 天,伯父去世。
鐘書還未放學(xué),經(jīng)家人召回,一路哭著趕回家去,哭叫“伯伯”,伯父 已不省人事。
這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