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赤壁的心得體會100字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豈能料乎?”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就是有奪天造地之法、鬼神不測之術(shù)。
他的神機妙算、呼風(fēng)喚雨的才能,在赤壁之戰(zhàn)中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話說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于是吳蜀聯(lián)合抗曹。
由于曹軍不善水戰(zhàn),孔明周瑜決定使用火攻。
先是“鳳雛”龐統(tǒng)假意投奔曹操,建議曹軍用鐵索把船只連在一起抵御風(fēng)浪;再是周瑜假打黃蓋,后者假裝降曹;最后孔明推測出東南風(fēng)將至。
風(fēng)起時,黃蓋帶數(shù)十條船降魏,船里裝滿柴草。
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fēng)勢向魏軍燒去。
魏軍本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shù)。
魏軍逃跑。
孔明在岸上設(shè)連環(huán)計,殺得曹操四處逃竄,最后只剩數(shù)十人。
在華容道上,關(guān)羽念及舊情,放曹操一馬,曹操逃走了。
故事中,孔明在七星壇上喚東南風(fēng),正好,三天三夜后風(fēng)起。
他猜中曹操多疑的心態(tài),在伏有埋伏的小道放火煙,果然,曹操率軍走進了設(shè)有埋伏的小道,可謂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
曹操為什么會輸?shù)萌绱藨K烈呢?是兵力不夠嗎?難道他的八十萬大軍還勝不過孫權(quán)的三萬人馬。
是曹操輕易信人,先是中了龐統(tǒng)的連環(huán)計,再是信了闞澤的詐降書;是曹操太輕敵,仗著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會獲勝,掉以輕心使曹軍大敗;曹操的多疑也是失敗的重要所在,看著煙霧騰騰的小路和風(fēng)平浪靜的大路,懷疑是諸葛亮在引誘他,于是偏往藏有埋伏的小路前行。
赤壁之戰(zhàn)一個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制勝的根本在于諸葛亮聰明的神機妙算、周瑜足智多謀、曹操的聽信謠言。
這也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僅僅要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學(xué)會做任何事都不能夠掉以輕心,不能夠聽信他人未經(jīng)過證實的話。
《赤壁之戰(zhàn)》讀后感《赤壁之戰(zhàn)》講述的是曹操想帶領(lǐng)十五萬大軍搶奪東吳江南的地方。
龐統(tǒng)的連環(huán)計成功后,周瑜決定用火攻來對付曹操,先讓黃蓋寫信詐降,讓曹操毫無防備。
曹操不知有詐,黃蓋的船借著東風(fēng)飛快地沖進曹軍的水寨。
赤壁之戰(zhàn)是靠了團體的智慧戰(zhàn)勝了曹操。
因為先是龐統(tǒng)出了連環(huán)計,周瑜出了火攻的主意,諸葛亮前來借東風(fēng),最后是黃蓋寫詐降書來攻打曹操。
在日常生活中團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團體可以互相幫助,把缺點彌補。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要智慧,在遇到困難是不能直接不加思考就硬做,要多動腦筋,想出化解困難的好辦法。
考卷上有一道難題,我們不能空著不做,得通過腦子的思考來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
我們也需要勇氣,如果沒有勇氣的話,你的智慧也是用不上的。
比如遇到小偷,你想好了怎么抓住他,可你們沒有勇氣不敢與小偷去拼搏,你也就抓不住她。
生活中既要有勇氣,又要有智慧,讓我們做一個智勇雙全的人。
隋唐演義中的隋唐四猛分別指誰
(排行)
林則徐,福建候官人。
早年家境貧寒,受過良好的教育。
嘉慶十六年賜進士。
在為官40年中,他“經(jīng)世自勵”,廉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yè),救災(zāi)賑民。
他最大的功績是領(lǐng)導(dǎo)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quán)和民族的尊嚴(yán),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
同時,他編譯《四洲志》等外文書籍、資料,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學(xué)習(xí)和研究西方的風(fēng)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qū)。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石磷,溢號文忠。
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一個下層封建知識分子的家庭里。
父親林賓日,以教讀、講學(xué)為生。
僅靠父親教私塾的微薄收無法維持生活,于是,母親用手工勞動來分擔(dān)家庭的困窘。
在科舉時代,林則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兒子能在仕宦之途發(fā)達(dá)上升。
林則徐性聰穎,在4歲時便由父親“懷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書五經(jīng)。
在父親的精心培育下,較早地讀了儒家經(jīng)傳。
嘉慶三年(1798年),他14歲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鰲峰書院讀書,受教于具有實學(xué)的鄭光策和陳壽祺。
在父親和親友的影響下,開始注意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
嘉慶九年(1804年),20歲中舉人。
父親的淳淳教導(dǎo)使林則徐的學(xué)業(yè)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難,外出當(dāng)私塾。
在十一年(1806年)秋,應(yīng)房永清之聘到廈門任海防同知書記。
這里的鴉片煙毒引起他的注意。
次年初,受新任福建巡撫張師誠的賞識招入幕府。
他在張幕中獲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禮、樂等知識以及官場經(jīng)驗,為他日后的“入仕”準(zhǔn)備了些必要條件。
嘉慶十六年(1811年),林則徐會試中選,賜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開始進入了官場,實現(xiàn)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
十九年(1814)授編修。
此后歷任國史館協(xié)修、撰文官、翻書房行走、清秘堂辦事、江西、云南的正副考官、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
在京官時期,他矢志做一個濟世匡時的正直官吏。
于是,他“文學(xué)而潛修”。
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經(jīng)世學(xué),雖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
用人行政之得失,綜核無遺”。
在京師為官七年中,他廣泛搜集元、明以來幾十位專家關(guān)于興修畿輔水利的奏疏、著述,寫了《北直水利書》。
書中明確指出“直隸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農(nóng)為天下本務(wù),稻又為農(nóng)家之本務(wù)”。
認(rèn)為只有發(fā)展華北水利,提倡種稻,就地解決漕糧,才能合理解決南糧北運及由此產(chǎn)生的漕運積弊問題。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林則徐曾在京參加過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壺”的文藝團體“宣南詩社”,結(jié)識了龔自珍、魏源等人,在詩社里進行詩文酬唱活動。
嘉慶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則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
他積極甄拔人才,建議興修海塘水利,頗有作為。
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種阻力難以應(yīng)付,曾發(fā)泄“支左還絀右”“三嘆作吏難”這樣的苦悶。
終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辭職回籍。
林則徐為人民做過許多好事,但由于性情過于急躁,請人寫“制怒”大字懸掛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復(fù)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鹽運使,整頓鹽政,取得成效。
林則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寵信,很快跨入官場上青云直上時期。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蘇按察使。
在任上,他整頓吏治、清理積案,平反冤獄,并把鴉片毒害視為社會弊端加以嚴(yán)禁。
江蘇這一年夏秋之際大雨成災(zāi),松江饑民聚眾告災(zāi),洶洶將變。
林則徐反對調(diào)兵鎮(zhèn)壓,親自赴松江安定災(zāi)民,采取一系列救災(zāi)措施,緩和了階級矛盾。
年底入覲歸來,署江寧布政使,讓林則徐負(fù)責(zé)全省災(zāi)賑事務(wù)。
但道光四年秋,林則徐先后遭父母喪,在籍守制。
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十年(1830年)服喪完畢。
從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則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寧布政使。
“—歲之中,周歷三省、所至貪墨吏望風(fēng)解緩。
疆臣重其才,皆折節(jié)傾心下之。
”他為清朝統(tǒng)治的長遠(yuǎn)利益,銳意整頓財政,興修水利,救災(zāi)辦賑”,“一時賢名滿天下。
”十月,升任河?xùn)|河道總督。
面對關(guān)系到河道民生重大問題,決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節(jié),工固瀾安。
”為了治理黃河,親自頂著寒風(fēng),步行幾百里,對備用的幾千個治水商梁秸進行檢查,還將沿河地勢,水流情況。
繪畫張掛,便于了解和治理。
林則徐辦事認(rèn)真,一絲不茍的精神在當(dāng)時是很了不起的。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調(diào)任江蘇巡撫。
從這一年起到十六年間,他對農(nóng)業(yè)、漕務(wù)、水利、救災(zāi)、吏治各方面都做出過成績,尤重提倡新的農(nóng)耕技術(shù),推廣新農(nóng)具。
他在實踐活動中認(rèn)識到:“地力必資人力,土功皆屬農(nóng)功。
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疇多一分之利賴。
”林則徐這種農(nóng)耕思想,是在實際考察中體驗出來的。
道光十二年(1833年),江蘇大水災(zāi),林則徐不顧報災(zāi)限期和朝廷斥責(zé),詳盡陳述災(zāi)情,呼吁緩征漕賦,提出“多寬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氣”請求,這對發(fā)展生產(chǎn),蘇息民困在客觀上起了有利的作用。
同時,他分析水災(zāi)原因是由于吳淞江、黃埔江、婁河及與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決定興修白茆河、婁河,還修建海塘,這些在我國水利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在這一時期,林則徐對清王朝的財經(jīng)政策、貿(mào)易政策提出異議,反對一概禁用洋錢,并第一次婉轉(zhuǎn)地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鑄銀幣,建立本國銀本位制度的主張。
這是中國近代幣制改革的先聲。
這也是適應(yīng)政治經(jīng)濟形勢變化,保護本國工商業(yè)者,保護民族經(jīng)濟獨立發(fā)展,抵制西方資本主義經(jīng)濟侵略的先進思想。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廣總督。
面對湖北境內(nèi)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濫成災(zāi),林則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漢數(shù)千里長堤,安瀾普慶,并支河里堤,亦無一處漫口,”對保障江漢沿岸州縣的生命財產(chǎn),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同時林則徐整飭吏治,嚴(yán)懲貪贓枉法。
“要正人,先正已”。
“身教重于言教”,林則徐十分注意嚴(yán)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則,處處為人表率。
在出任湖北布政時,入湖北發(fā)出《傳牌》,禁止沿途阿諛奉迎,借端勒索。
在總督任內(nèi),仍保持“一切秉公辦理”的作風(fēng)。
林則徐辦事兢兢業(yè)業(yè),是當(dāng)時官場中最廉明能干、正直無私受群眾愛戴的好宮。
當(dāng)時鴉片問題漸成為政治性爭論問題之一。
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許乃濟倡“馳禁論”,請準(zhǔn)民間販賣吸食,使鴉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鴻爐寺卿黃爵滋提出“嚴(yán)禁論”,以重治吸食為先。
林則徐曾向朝廷上奏,請求嚴(yán)禁鴉片。
未等皇上批示,就開始在全省厲行禁煙,收繳煙土、煙膏與煙具,并配制“斷癮藥丸”,供人戒煙,成效卓著。
隨后又一道奏折,力陳煙禁特別是杜絕鴉片來源的重要性和禁煙方略,并針對反對派的駁斥強調(diào)說:“法當(dāng)從嚴(yán),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舉棋不定的道光帝認(rèn)識到嚴(yán)禁鴉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嚴(yán)禁主張,決定禁煙。
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粵查辦禁煙。
入廣州之前.林則徐先弄清廣州受鴉片毒害情況,查找各家煙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廣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則徐會同鄧延楨等傳訊十三行洋商,責(zé)令轉(zhuǎn)交諭帖,命外國鴉片販子限期繳煙,并具結(jié)保證今后永不夾帶鴉片,他還嚴(yán)正聲明:“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但外商拒絕交出,經(jīng)過堅決的斗爭,挫敗英國駐華商務(wù)監(jiān)督義律和鴉片販子,收繳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余斤。
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dāng)眾銷毀。
這就是聞名世界的虎門銷煙,林則徐領(lǐng)導(dǎo)禁煙運動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上第一個偉大勝利,這一壯舉,維護了民族的尊嚴(yán)和利益,增長了中國人民的斗志。
林則徐在廣州查鴉片的過程中,意識到英國會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
為了戰(zhàn)勝敵人,需要知己知被。
他經(jīng)過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變敵人的長處為自己的長處,即魏源歸納闡述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于是林則徐親自主持,組織翻譯班子,把外國人講述中國的言論翻譯成《華事夷言》,作為當(dāng)時中國官吏的一種“參考消息”;為了了解外國的軍事、政治、經(jīng)濟情報,將英商主辦的《廣州周報》譯成《澳門新聞報》;為了解西方的地理、歷史、政治,又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編為《四洲志》,這是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介紹西方地理的書;還翻譯瑞士法學(xué)家瓦特爾的《國際法》。
其中一條規(guī)定:“各國有禁止外國貨物不準(zhǔn)進口的權(quán)利。
”說明中國禁煙完全合乎《國際法》。
在軍事方面,著手加強和改善沿海一帶防御力量。
林則徐專門從外國買來200多門新式大炮配置在??谂谂_上。
為了改進軍事技術(shù),又搜集并組織了大炮瞄準(zhǔn)法,戰(zhàn)船圖書等資料。
林則徐敢于學(xué)習(xí)外國先進科學(xué)技術(shù)的精神,受到人們高度贊揚,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個人。
”雖然林則徐對西方認(rèn)識比較膚淺,接觸西學(xué)的目的是出于外交、軍事需要,但畢竟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學(xué)習(xí)和研究西方的風(fēng)氣,對中國近代維新思想起到啟蒙作用。
英國殖民者不肯放棄罪惡的鴉片貿(mào)易,而且蓄謀要用武力侵略中國。
林則徐在廣東一邊禁煙,“邊積極備戰(zhàn),修建炮臺,拉攔江木排鐵鏈,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漁民編成水勇,屢敗英軍的挑釁。
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龍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擊戰(zhàn)的勝利。
道光帝盲目驕傲,下旨停止英國貿(mào)易。
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則徐任兩廣總督。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定海失陷,琦善到廣州,與林則徐反其道而行之。
在英侵略者威脅利誘下,擅自簽定割讓香港,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的《穿鼻草約》。
但他卻把這一切都?xì)w罪于林則徐。
林則徐抗英有功,卻遭投降派誣陷,被光緒帝革職,“從重發(fā)往伊犁,效力贖罪。
”他忍辱負(fù)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
在赴戌途中,仍憂國憂民,并不為個人的坎坷而唏噓,當(dāng)與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別時,在滿腔憤怒下寫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激勵詩句。
這是他愛國情感的抒發(fā),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寫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
林則徐不顧年高體衰,從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萬里”,實地勘察了南疆八個城,加深了對西北邊防重要性的認(rèn)識。
林則徐所譯資料中發(fā)現(xiàn)沙俄對中國的威脅,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國防思想,成為近代“防塞論”的先驅(qū)。
于是他明確向伊犁將軍布彥泰提出“屯田耕戰(zhàn)”,有備無患。
他還領(lǐng)導(dǎo)群眾興修水利,推廣坎兒井和紡車,人們?yōu)榧o(jì)念他的業(yè)績,稱為“林公井”“林公車”。
林則徐根據(jù)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結(jié)合當(dāng)時沙俄脅迫清廷開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脅的嚴(yán)重性,臨終時尚告誡“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林則徐的遠(yuǎn)見卓識,已被后來的歷史所證實。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朝廷重新起用林則徐,調(diào)任陜甘總督、陜西巡撫、云貴總督。
在任滇都時,他提出整頓云南礦政,鼓勵私人開采,提倡商辦等主張。
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著萌芽中的資本主義思想。
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辭歸。
結(jié)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為進剿太平軍,再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理廣西軍務(wù)。
在赴任途中,于十月十九日(31日12日)暴卒于潮州普寧縣,終年66歲。
死后晉贈太子太傅,謚文忠。
林則徐從政40年,歷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階級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雖然作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鎮(zhèn)壓過少數(shù)民族起義,但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guān)頭,他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于度外”,堅決實行禁煙,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quán)和領(lǐng)土。
還主張學(xué)習(xí)西方先進技術(shù),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
這是他一生活動和思想的主流。
林則徐不愧是中國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則徐生平愛好詩詞、書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鈔》、《云左山房詩鈔》、《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書》等著作。
所遺奏稿、日記、公牘、書札、詩文等,建國后輯為《林則徐集》。
水滸傳人物介紹10個,每個300字左右急
林沖 林沖生活的北宋末年,這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國土面積偏小,四周有強敵侵?jǐn)_,國內(nèi)社會動蕩,烽火四起,民不聊生。
面對國家的危難,以為代表的有志之士想通過變法來改善國家的困境,由于政治腐敗,奸臣當(dāng)?shù)溃兎☉K遭失敗。
封建統(tǒng)治者便變本加厲地盤剝?nèi)嗣瘛?/p>
宋朝天子腐化不堪,不務(wù)正業(yè),為了粉飾太學(xué),大興土木,建明堂、修道觀、造假山、征發(fā) 役,國力耗盡,人民苦不堪言。
從江南征集奇花異石,用大船運往京城,花石綱使無數(shù)家庭傾家蕩產(chǎn)。
成天歌舞游蕩,貪圖玩樂享受,生活糜奢,夜宿娼門。
他遠(yuǎn)賢人,近小人,重用蔡京、高俅等人。
這些奸臣在皇帝的支持下,放縱親朋,魚肉百姓,在朝中狼狽為奸,翻云覆雨,敗壞朝政,殘害忠良,把國家推向滅亡的邊沿。
林沖生活在這個腥風(fēng)血雨的朝代里,成為官場腐敗的犧牲品。
武松 武松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稱武二郎, 清河縣人。
景陽岡借著酒勁打死老虎,威 震天下,做了陽谷縣步兵都頭。
哥哥武大 郎被奸夫淫婦、殺害。
武松 殺了奸夫、淫婦,報案自首,被發(fā)配孟州 牢城。
在安平寨牢營,結(jié)識了金眼彪施恩 。
為替施恩奪回店鋪,武松大鬧快活林, 。
后被蔣門神勾結(jié)張團練所陷 害。
在飛云浦武松殺死公差,回鴛鴦樓殺 死張團練、蔣門神,在十字坡張青酒店改 扮成行者,在二龍山落草,后來投奔梁山 泊。
成為梁山第十四條好漢,步軍第二名 頭領(lǐng)。
攻打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 照看林沖,后出家成僧,到八十歲死去。
戴宗 戴宗原來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 節(jié)級。
宋江在潯陽樓寫下反詩,蔡九令戴 宗前去捉拿宋江,戴宗讓宋江披頭散發(fā), 把屎尿潑在身上,裝瘋以逃過捉拿。
戴宗 與吳用是舊交,自幼練就了一身行走如飛 的功夫,人稱“”。
戴宗被蔡九 派往京城送禮給父親蔡京,卻在梁山泊朱 貴開的酒店中,被人下蒙汗藥逮住。
在梁 山,和吳用商議用計讓人模仿蔡京筆跡寫 成假書來救宋江,不料一時疏忽,在圖章 上出了紕漏,連累戴宗也被陷在獄中,后 被從法場上救出,上了梁山,做 了總探聲息頭領(lǐng),排第二十位。
受招安后,被封兗州府都統(tǒng)制,戴宗 不接受,到泰安岳廟陪堂,了此一生。
李逵 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 湖人稱“”,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 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lǐng)。
宋江被發(fā)配 江州,吳用寫信讓江州兩院押牢節(jié)級戴宗 照應(yīng)。
李逵這時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 名小兵,就和宋江認(rèn)識。
戴宗傳梁山假書 被識破,和宋江兩人被押赴刑場殺頭,李 逵率先揮動一雙板斧打去,逢人便殺,勇 猛無比。
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 接老母,翻越沂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 逵生氣殺了四虎。
招安時,李逵不愿受招 安,大鬧東京城,扯了皇帝詔書,要殺欽 差,還砍倒梁山泊杏黃旗,要反攻到東京 ,為宋江奪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
李逵受招安后被封為鎮(zhèn)江潤州都統(tǒng)制 。
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 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 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塊 兒被毒死了。
李俊 梁山第二十六條好漢,四寨八 員水軍頭領(lǐng)第一位。
李俊原來是揭陽嶺人 ,潯陽江上的好漢。
宋江被發(fā)配江州,在 李立的店中喝酒時被麻倒,幸虧 李俊相救。
后被穆弘兄弟追殺,宋江逃到 江上,又被“船火兒”張橫江中搶劫財物 ,危急時刻,又是李俊趕來相救。
潯陽樓 宋江寫反詩,被綁押刑場,劫了 法場,李俊、李立等眾英雄來遲一步,二 十九名英雄“白龍廟小聚會”,上了梁山 。
李俊一身水中好功夫,多次為梁山建功 立業(yè)。
宋江攻打方臘得勝回京,兵馬到蘇 州城外時,李俊假裝中風(fēng),要求把童威、 童猛二人留下照顧自己。
隨后打造船只, 從太倉港出海,投奔到日本國去了。
燕青 排梁山三十六名天罡星最后一 位,在梁山十名步軍頭領(lǐng)中排第六位。
燕 青是的管家,從小死了父母,被盧 俊義收養(yǎng),吹簫唱曲樣樣能行,又射一手 好箭,有百步穿楊之功,人稱“浪子燕青 ”。
盧俊義被騙到梁山,管家李固平時就 與盧俊義妻子賈氏有勾搭,見此機會就與 賈氏作了夫妻,霸占了盧俊義的家財,將 燕青逐出家門。
盧俊義回家后,李固向大 名府告盧俊義私通梁山,盧俊義被發(fā)配沙 門島。
李固買通董超、薛霸,要他們在路 途中殺了盧俊義。
薛霸、董超正要動手, 被燕青兩箭射死,救盧俊義上了梁山。
任 原自稱擎天柱在泰安州東岳廟擺擂臺,兩 年未遇敵手,卻被善于相撲的燕青打敗。
宋江東京暗通李師師,燕青吹一口好簫, 和李師師拜為姐弟,面見皇帝,傳遞梁山 消息,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受招安后,燕青預(yù)感跟盧俊義前去受 封沒有好結(jié)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
楊志 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十七位, 梁山軍馬里做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排行 第三。
林沖來到梁山,王倫不容,要他先 下山取“投名狀”殺一人上山。
不想正巧 碰見青面獸楊志,兩人拔刀大戰(zhàn)三十余回 ,不分勝負(fù)。
原來楊志是楊老令公楊家將 的后代,本來是殿帥府制使,因押送花石 綱在黃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
與林沖不打 不相識,被王倫一起邀上梁山。
但楊志一 心想到東京找個官做,不肯入伙。
楊志在 東京花光了身上的錢,只好去賣祖?zhèn)鲗毜丁 ?,與潑皮牛二發(fā)生爭吵,不得已殺了牛二 ,被發(fā)配到大名府充軍。
為梁中書護送生 辰綱去東京,又被晁蓋等所劫。
楊志無奈 和魯智深打上二龍山,殺了鄧龍,做了山 寨之主。
后歸了梁山泊。
征討方臘時在途 中病故。
董平 梁山泊第十五條好漢,馬軍五 虎將第五名。
董平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督, 使一雙長槍,勇猛無敵。
宋江攻打東平府 ,用計騙董平到一村鎮(zhèn)里,用絆馬索絆倒 董平。
董平感謝宋江不殺之恩,歸順梁山 。
東昌府沒羽箭張清善用飛石打人,彈無 虛發(fā),一連打傷宋江手下十幾員大將。
董 平才投奔宋江,急著立功,與張清大打出 手,張清連發(fā)三塊飛石都被董平閃過。
攻 打方臘時,董平在盧俊義帳下攻打獨松關(guān) ,被炮火傷了左臂,和厲天閏、張韜交戰(zhàn) 時,為救張清,被張韜一刀,剁成兩段。
同張清、周通先后陣亡。
石秀 江南人氏,自幼父母雙亡,流 落薊州賣柴度日,有一身好武藝,又愛打 抱不平,外號“拚命三郎”。
在薊州街頭 因打抱不平與楊雄結(jié)拜為兄弟。
三打祝家 莊,石秀故意讓孫立捉住,混入莊內(nèi)作了 內(nèi)應(yīng)。
盧俊義被困大名府即將殺頭,石秀 一人跳樓劫法場,救了盧俊義的性命。
因 為不認(rèn)識城中的道路,被梁中書所拿,與 盧俊義一同被打入死牢。
梁山人馬攻打大 名府后救出石秀、盧俊義。
石秀作了梁山 第八名步軍頭領(lǐng),與楊雄駐守西山一帶, 排梁山英雄第三十三位。
在征討方臘時戰(zhàn) 死。
解珍、解寶兄弟 解珍、解寶兄弟倆原是登州好漢,本 州第一獵戶。
登州城外山上出現(xiàn)了猛虎, 知府衙門限獵戶三天內(nèi)將猛虎捉往。
解珍 兄弟倆在山上埋下了窩弓,射中一只老虎 ,不料那老虎卻滾進了毛太公家后花園。
兄弟倆去取虎,反被毛太公的兒子毛仲義 叫差人綁了,下到死囚牢里。
管牢房的樂 和告訴顧大嫂、孫新,他倆與孫立、鄒淵 、鄒潤叔侄,救出解珍兄弟,投奔梁山。
兄弟倆守梁山山前南路第一關(guān),解珍為步 軍第九名頭領(lǐng),排梁山好漢第三十四位。
攻打方臘南軍時,解珍兄弟夜晚從小路上 山,解珍被南軍撓鉤搭住發(fā)髻,解珍割斷 發(fā)髻,從百丈高崖墜下身亡。
求幾本好看的仙俠小說,要經(jīng)典的,
晁蓋:仗義疏財,愛結(jié)交天下好漢 1宋 江. 仗義疏財,一直希望招安。
2. 作事謹(jǐn)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3吳 用. 足智多謀,善用計策 4公孫勝.法力高超,建立奇功偉業(yè) 5關(guān) 勝. 精通兵法,英勇善戰(zhàn) 6林 沖. 武藝高強, 7秦 明. 武藝高強,性格急躁,有勇無謀 8呼延灼. 正直勇敢 9花 榮. 箭法高超,十分仗義 10柴 進. 為人慷慨 11李 應(yīng). 擅長飛刀, 12朱 仝. 性情溫和 13. 嫉惡如仇,脾氣火爆,粗中有細(xì) 14武 松. 武藝高強,崇尚忠義 15董 平. 勇猛無敵,知恩圖報 16張 清. 善用飛石打人作戰(zhàn)英勇 17楊 志. 精明能干、粗暴蠻橫 18徐 寧. 會使倒鐵鉤,幫助宋江打破連環(huán)馬,人稱金搶手 19索 超.性格急躁 20戴 宗. 行走如飛 21劉 唐. 愛結(jié)識好漢,性格暴躁 22李 逵.正直粗魯,勇猛無比 23史 進. 重義氣,性格直爽,機智勇猛 24穆 弘. 性格暴躁,粗魯 25雷 橫. 脾氣暴躁,為人耿直 26李 俊. 為人正直,水中功夫超強 27. 武藝出眾,英勇善戰(zhàn) 28張 橫. 投靠梁山,英勇善戰(zhàn) 29. 水中好漢,奮勇殺敵 30張 順.水中功夫好,豪爽仗義,懲惡濟善,有仇必報 31. 心快口快 32楊 雄. 為人正直 33石 秀.好打抱不平 34解 珍. 作戰(zhàn)英勇 35解 寶. 為人靈活,作戰(zhàn)英勇 36燕 青.武功高強,為人風(fēng)流 37朱 武 精通陣法,廣有謀略 38黃 信 一身好武藝,英勇善戰(zhàn) 39孫 立 精熟弓馬,武藝過人,正直 40宣 贊 相貌丑陋,武藝出眾 41 仗義俠膽, 42韓 滔 力大無窮, 43彭 玘 扶危救困,義氣第一 44單廷珪 風(fēng)流瀟灑,氣宇軒昂 45 風(fēng)流瀟灑,禮貌待人 46蕭 讓 擅長寫字,不愛說話 47裴 宣 忍辱負(fù)重,忠誠憨厚 48歐 鵬 武功不低,挫折感強,比較謹(jǐn)慎 49鄧 飛 武功不差,舍己為人 50燕 順 51楊 林 很聰明,比較謹(jǐn)慎 52蔣 敬 武力高強,歸順梁山 53呂 方 54郭 盛 義氣為重 55 醫(yī)術(shù)高明,好色 56皇甫端 醫(yī)道高明,診治馬病,手到病除 57王 英 五短身材,一雙光眼,嗜色如命 58扈三娘 武功高強,郁郁寡歡 59鮑 旭 正直粗魯,勇猛無比 60樊 瑞 陰柔有余、陽剛不足 61孔 明 武藝不精,比較講義氣 62孔 亮 本事低微,武功很差 63項 充 64李 袞 65金大堅 技法純熟,雕刻栩栩如生 66馬 麟 提前踏入社會混幫派,好勇斗狠67童 威 能伏水,會駕船 68童 猛 水性極好 69孟 康 人高馬大,善于制造大小船只 70侯 健 飛針走線,技藝高超71陳 達(dá) 體魄強健,生性粗魯 72楊 春 使一口大桿刀,武藝精熟 73鄭天壽 魯莽,比較重義氣 74陶宗旺 力大無比,正直勇敢 75宋 清 沒什么武功,性格內(nèi)向 76樂 和 聰明伶俐,各種樂曲,一學(xué)便會 77龔 旺 會使飛槍,正直勇敢 78丁得孫 會使飛叉,正直勇敢 79穆 春 當(dāng)?shù)匾话?,四處惹是生?80曹 正 81宋 萬 高大威猛,武藝平常 82杜 遷 本事平平,武藝一般 83薛 永 身手不錯,會使槍棒 84施 恩 使得一身好拳棒,會施展恩惠 85李 忠 虛偽,吝嗇 86周 通 精于算計,毫無義氣 87湯 隆 善于打造兵器,有絕技在身 88杜 興 性剛烈,知恩圖報,有情有義89鄒 淵 性氣高強,不肯容人 90鄒 潤 為人慷慨忠良,有一身好武藝 91朱 貴 心地善良,性格直率 92朱 富 為人和善,心思縝密,機智多謀 93蔡 福 貪婪,而又慈悲 94蔡 慶 不得罪人,精明,圓滑 95李 立 96李 云 有一身好本事,為人仗義 97焦 挺 拳腳熟練,講義氣 98石 勇 武功一般,粗蠻膽大 99孫 新 正直勇敢,講義氣 100顧大嫂 豪爽急躁,倔強暴躁 101張 青 102孫二娘 野蠻,殺人成性,精明豪放, 103王定六 沒什么本事,身材瘦小,有一雙好腿腳 104郁保四 為人仗義,正直勇猛 105白 勝 膽大但不能吃苦 106時 遷 身輕似燕,愛偷東西 107段景住 武功不好,只會逃跑、告狀 108凌 振 精通武藝,會造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