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史稿第四冊讀后感
為了被忘卻的歷史 ——讀《另一半中國史》 了反寫字名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但縱觀自三皇五帝以來的五千年文明史,記錄的大多都是中原王朝的興衰榮辱,各少數(shù)民族即便被偶爾提起,也往往是被一筆帶過,不驚起一點漣漪。
高洪雷先生寫的《另一半中國史》,敢于和“正統(tǒng)”的歷史學家較勁,使我們看到了一些一直不為眾人知的真相。
在此寫下一點東西,以此紀念那些被我們忘卻了的歷史。
厚此薄彼粗略估算一下,中國歷史上有名有姓的皇帝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但一般人看了能有反應的,不外乎橫掃六合的嬴政、縱橫捭闔的劉徹、貞觀之治的李世民等有數(shù)的幾位。
有誰會記得起擊滅東胡、一統(tǒng)大漠,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位草原霸主的冒頓單于(匈奴族)
又有誰會記得起統(tǒng)一北方、馬踏柔然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鮮卑族)
他們都是中國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有力推動者,他們都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無意的實踐家。
雖然冒頓也曾鳴鏑弒父,拓跋燾也曾滅佛斂財,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武帝的窮兵黷武,李世民的喋血玄武難道不也是一大詬病么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愿相信是“正統(tǒng)”歷史學家的厚此薄彼,而不是別有用心的漢夷之別。
崇拜強者就如彼得大帝宣稱自己是拜占庭的繼承者,帖木兒號稱自己是黃金家族的后裔一樣,人們其實都喜歡崇拜強者。
崇拜強者我理解,但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們?yōu)槭裁疵看慰吹匠杉己刮髡?、長子西征、旭烈兀西征時都會熱血沸騰、氣血上涌
客觀來說,蒙古西征的確是將歐亞大陸連成了一片,促進了東西方文化和經(jīng)濟交流,也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
但如果亞歐大陸的短暫聯(lián)系是以過億人的生命為代價,以沒有活著的人為死者哭泣為代……
《中國近代史》讀后感
近現(xiàn)代史學習心得 剛剛開始上《中國近現(xiàn)代史》課時,我心里充滿了疑惑:這段歷史我們初中學過兩遍,高中學過一遍,現(xiàn)在來到了大學,怎么還要學啊
而且內(nèi)容都是雷同的,都是從鴉片戰(zhàn)爭講到至今,沒什么翻新嘛
雖然嘴上沒說,但心里卻覺得學校如此的安排純粹是多余。
老師好象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他說:“別看你們歷史學過好幾遍,但我現(xiàn)在問你們幾個問題,你們當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來。
鴉片戰(zhàn)爭是哪年爆發(fā)的
辛亥革命是哪年爆發(fā)的
這些問題算是簡單的吧。
誰能告訴我
”不出所料,聽到這個問題后,全班同學都做低頭苦思冥想狀,半天都給不出回答。
老師的這個問題讓我意識到,雖然我們學的次數(shù)不少,但都沒怎么用心。
就算有些時候很用心,但等應付過考試后,就棄置不管了。
現(xiàn)在腦子里的歷史事件已所剩無幾,跟當初沒學過的一樣。
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果的,也沒有意義。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學校安排我們再學一遍是合理的。
他要我們記?。郝浜缶鸵ご?/p>
引申到我們身上就是:不求上進就會被淘汰
這次學習,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
多了解些中國近現(xiàn)代史,做個合格的炎黃子孫。
“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看來,這個道理貫穿著整個歷史。
回顧過去,無論是鴉片戰(zhàn)爭還是日寇侵華,無一不在印證著:昔日的中國因為懦弱而受盡欺凌。
雖然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得強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認可,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但卻不能輕易忘記這些災難深重的屈辱史,在這段時間里,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zhàn)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
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是以號稱當時的首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在1840年發(fā)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zhàn)爭為起點的,戰(zhàn)敗后,清政府還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此后又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和外國協(xié)定關(guān)稅,外國取得了在中國的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和在通商口岸傳教等特權(quán)。
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后來,英法在1856年又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清政府在抵抗失敗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
此后又陸續(xù)有英法俄的《北京條約》、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約》、1894年中日的《馬關(guān)條約》、1900年八國聯(lián)軍的《辛丑條約》等等。
一系列的侵華戰(zhàn)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quán)完整和領(lǐng)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如果沒有這些侵略戰(zhàn)爭,我想,中國的現(xiàn)狀可能要好得多。
大批的不平等條約不知道讓我們中國人倒退了多少年。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國建國以后的發(fā)展十分迅速,我們幾十年里就完成了別的國家要幾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就像我們從制造出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到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只用了七年的時間,但美國卻要花去200年。
雖然我們現(xiàn)在和美國、英國等國還有一些差距,但要考慮到兩國不同的歷史背景。
其實,中國的歷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
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政府內(nèi)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fā)的。
像林則徐、關(guān)天培、左寶貴、丁汝昌等批愛國將領(lǐng)的涌現(xiàn),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廣州三元里民眾的自發(fā)的抗英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造成沉重的打擊,社會各階層的團結(jié)一致,讓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為維護國家主權(quán),1919年爆發(fā)了五四愛國運動,波及全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國、日本,我們應該崇拜我們中國人自己。
還記得,小時侯,我學會的第一首歌是《社會主義好》,歌詞的最后那一句“全國人民大團結(jié),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shè)高潮”。
相信所有的中國人也都聽過《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憑空編造的,它們的存在是有依據(jù)的。
提到中國,又會忍不住想到讓我們?nèi)w中國人自豪的“紅軍長征”。
長征的年代已離我們遠去,但“長征精神”卻代代相傳,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種一樣。
長征途中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們的心中蕩漾,那種不屈不撓,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氣概,那種互幫互助、親密團結(jié)的合作精神,那種嚴守紀律、全心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zhì),都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們前進。
但在無數(shù)的光環(huán)下,還有許許多多同樣出色的戰(zhàn)士,他們或許沒有令人們?yōu)橹Q贊的英勇事跡,但“長征精神”在他們身上,同樣是熠熠生輝。
在這里敘述一個長征故事——“一只印著‘謝’字的干糧袋”: 這是發(fā)生在紅軍過草地途中的一個感人故事。
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
在行軍過程中,戰(zhàn)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饑,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
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只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這個故事,心中感到無比沉重
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每天,自己在饑餓中煎熬,也不愿連累隊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在詢問那母子三人的情況,在得知“他們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誼,對戰(zhàn)友的深厚情誼,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們銘記在心中的“長征精神”。
二萬五千里,在中國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走了一圈。
我們紅軍歷盡艱難,突破重圍,翻雪山,過草地,渡赤水,還要飛奪瀘定橋。
從 1934年秋開始到1936年10月,這段歷程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勝利樹立起了一座無與倫比的里程碑。
長征,對于我們新世紀的一代,或許已經(jīng)太遙遠了。
我們未曾經(jīng)歷過這樣的艱難困苦、這樣的驚心動魄,但這段歷史,還是帶給我們無數(shù)的深思。
種種永垂不朽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nèi)ゴ?,去學習。
當然,在新世紀,在我們學生中,這些“長征精神”,需要在學習中發(fā)揚,在校園中發(fā)揚,在做人處事中發(fā)揚,在一點一滴的成長道路上發(fā)揚,在為祖國的建設(shè)中發(fā)揚。
我們要將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讓這些瑰寶,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者。
歷史,給我的帶來震撼的不僅僅是長征,還有辛亥革命,百萬雄師過長江,五四運動等等。
在此就不一一敘述它們給我?guī)淼氖侨绾蔚母惺芰恕?/p>
知史可以明得失。
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問題大多可以從歷史上找到經(jīng)驗或教訓,這對于我們今后的為人處世是非常有意義的。
學史使人明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矣他人意見 僅供參考 望有幫助
有關(guān)中國近代史的讀后感500字
恥辱的近代史 每當讀到近代中史時,總會讓我腦海中掀起一陣波瀾。
不知為什么,我咯這一層歷史。
我聯(lián)想到古代史的恢宏壯闊,氣勢磅礴。
看到近代史的恥辱無助。
這是我想到咯很多,中國為什么不掙扎呢
我不是看不到他不掙扎,是因為我的第一印象已經(jīng)判咯他死刑。
這本血淚史讓我提不起精神,難道就真的那么懦弱嗎
那一條條的不平等條約刺透咯我的心,讓無數(shù)的同胞們備受煎熬。
靜靜地等待著什么,一次次的探索,我看到咯,先烈么沒有放棄,開眼看世界的愿望沒有破碎,維新變法沒有白費,辛亥革命沒有失敗......一次次的探索證明咯中國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
中國人民是不屈的。
是在掙扎中前進的,他們用自己的身體來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
帝國主義的血債是要還的,人民的力量是在不斷被激發(fā)的
近代史使我們的血淚史,象美國擴張時期的“血淚之路”一樣長。
但有結(jié)束的一天,它要我們記住歷史,勿忘國恥。
在歷史的長河中它會埋在億萬華夏兒女的心中。
中國歷史上的恥辱讀后感,或?qū)懸幌轮袊鴼v史恥辱,每一項描寫30字,急急急有20
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美麗富饒的國家,有著自強不息的人民、奔騰的長江、咆哮的黃河
我熱愛我的祖國,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然而,中國的近代史卻是一部中國人民飽受辛酸、欺凌與屈辱的歷史。
1840年,中英中方失敗,清政府將香港割讓給英國,并租出新界99年,簽訂了第一個喪權(quán)辱國的,并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1860年,清政府再次與英法兩國鑒訂;1895年中方失敗,中日簽訂;1937年日本侵華。
這些戰(zhàn)爭中,中國幾乎沒有一次勝利的。
同學們,這多么值得我們深思啊
在震驚中外的“”事件中,日軍在不到一星期的時間里殘忍地殺害了三十多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三十多萬啊
同學們,這個數(shù)字多么觸目驚心啊
這些人中,有的被當作活靶子練習射擊;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生生地推入長江;有的成為細菌實驗的犧牲品;他們連未滿月的嬰兒都不肯放過
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痛。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lián)軍火燒了圓明園。
我們剛學完了這一課,大家也搜集到了很多資料,不過,我還是再給大家詳細地講一下:當時逃到了熱河,圓明園內(nèi)空無一人,大搖大擺地從正門進入圓明園,他們帶著工匠,把衣柜上、桌子上鑲著的寶石、金邊砍下來,放到麻袋里;有的人渾身掛滿了金銀珠寶。
他們把圓明園內(nèi)凡是能拿走的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
最可惡的是他們?yōu)榱虽N毀罪證,竟然喪心病狂的放火燒毀了圓明園。
我國這一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給我們留下的只是無盡的遺憾與憤怒。
而一些見利忘義的中國人竟充當了這些強盜的走狗
給帶路的,正是清代大詩人龔自珍的兒子
多么令人心痛啊
879587635 | 2009-12-2034724百度知道作業(yè)幫寶寶知道今日頭條言情小說91助手女生秘密汽車報價秀美甲LBE安全酷狗音樂美攝相關(guān)問題關(guān)于中華的恥辱的演講稿58舊中國的恥辱和新中國的輝煌演講稿作文5舊中國曾經(jīng)蒙受的恥辱演講稿43關(guān)于“中國曾經(jīng)被蒙受的恥辱和中國現(xiàn)在的繁榮富強、發(fā)達”有關(guān)的簡明的2分鐘的
跪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和《世界通史故事》電子版,滿意者追加40分。
如需這兩本書,加ii俺哈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 作者:河北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三年級集體編寫 頁數(shù):383 出版社: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58 《世界通史故事》頁數(shù):526 出版社:北京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1 ISBN:7-5007-0596-4
中國歷史名人演講稿,600字
【我的中國心】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zhàn)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zhàn)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
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祖國的領(lǐng)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吁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
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zhàn)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歲月的長河淌過浸透血淚和屈辱的近代史,歷史的渺渺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
近半個世紀的求索與攀爬,滄桑印證著我們前進的步伐。
那段艱苦的歲月已漸行漸遠。
但12月13日這個飽蘸鮮血的日子,我們怎能忘記,我們的孩子更不可忘記。
12月12日下午,小學部五年級全體師生在校學術(shù)報告廳舉行了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活動。
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里,孩子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12月的天氣已令人戰(zhàn)栗,在幾天的演講準備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忙得熱火朝天,從收集資料,到撰寫演講稿,到班級選拔。
他們一次次走進了凄慘的歲月,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幕令他們痛恨了無數(shù)次。
演講中選手們慷慨激昂,從萬歷帝到努爾哈赤的銘文明亡清興,從康乾盛世到咸豐帝火燒圓明園,歷史的光輝與慘淡印在他們沸騰的愛國之心。
近代的屈辱歷史,南京大屠殺血琳琳的慘案令每一名同學痛徹心扉,回首那段充滿血光的歷史,那段漲滿血淚的國仇家恨,胸中燃起無限的尊嚴與責任。
同學們情動于衷,情不自禁的唱起《我的中國心》。
“凄涼讀盡支那史,幾個男兒非馬牛
”“落后就要挨打。
”“災難唯有進步來補償,尊嚴唯有奮發(fā)來捍衛(wèi)
”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奮力拼搏,振興中華”在孩子們的誓言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看到了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沉重的歷史責任感。
雖然活動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對于同學們的是無限的鼓舞,他們暗下決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同學們,處在21世紀富強的新中國,我們不會忘記,幾十年前日寇對我們中國的大舉侵略,使多少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使中華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恥辱,使一條條英勇的生命消逝在黃沙戰(zhàn)場,使無數(shù)大好河山在幾年時間就全部淪喪……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7·7盧溝橋事變”。
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zhàn)征程。
抗日戰(zhàn)爭長達8年之久,革命先輩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zhàn)勝了日本帝國主義。
可是,中國人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趙尚志、劉胡蘭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chǎn)黨員為此獻出了生命。
抗日戰(zhàn)爭成為我國痛苦的歷史回憶,把仇恨和恥辱刻在了中國人民的心中。
中華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上長達8年的抗日戰(zhàn)爭;不會忘記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不會忘記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不會忘記中國政府被迫簽訂的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讓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的一文不值;更不會忘記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闖入圓明園,奪走了許多奇珍異寶,搶走了中國的名人書畫等。
1860年10月18和19日,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使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最美麗的建筑變成一片灰燼。
60年前的戰(zhàn)火硝煙雖已散盡。
但歷史不能忘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所鑄就的愛國主義精神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財富。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希望。
只有我們努力學習,奮發(fā)圖強,祖國才會越來越富強,越來越發(fā)達。
【】親愛的同學,敬愛的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曾經(jīng)有一段屈辱的歷史。
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jīng)過了70年。
我們又怎能忘卻,70年前的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
三十五萬無辜的南京老百姓們,在短短一周內(nèi),成為了瘋狂的刺刀下的犧牲品,他們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任憑侵略者在他們身上殘暴地發(fā)泄著。
圓明園,一個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就這樣被英法聯(lián)軍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燒毀,付之一炬。
那其中凝聚著我們中華兒女多少的心血與智慧啊。
那些猙獰的表情,猖狂的笑容,無一不揭示著他們那沒有人性的軀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jīng)過8年浴血奮戰(zhàn),洗涮了一百年來被挨打的恥辱,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挽回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尊嚴,中華民族由一個背負著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重壓,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民族,成為傲然屹立于世界東方,令世人矚目的民族。
亂翻的烏云掃清了,祖國迎來了一個黎明。
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望著每天與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紅旗,誰又能忘記在70年前,為了打倒日本法西斯,中國所做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呢
為了祖國領(lǐng)土完事,為了民族的尊嚴,戰(zhàn)士們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
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怎能可以忘記呢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記了國恥。
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我們青少年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中,以此為動力,奮發(fā)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報著“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才能擔負起建設(shè)祖國的重任。
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求索與奮進,創(chuàng)業(yè)與搏擊,無不可歌可泣,激勵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對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弘揚,對先輩業(yè)績的追思與興大,必將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流入強大的動力。
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會經(jīng)受一次又一次的鍛煉,邁開沉著而堅定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繼續(xù)前進。
最后,讓我們高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讀后感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讀后感假期里,我讀了著名作家的《我們的母親叫中國》。
大作家以史學家和思想家的眼光,以文學家的手法,用飽蘸感情的筆寫就了這部作品。
這部書凝聚著對祖國的深深熱愛之情,寫出了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和追求,預示了古老而又最具生命力的中華民族無限光明的未來。
作者深入淺出地耕耘“兒童意識的土壤”,啟迪青少年熱愛母親的天性,讀了這本書,我感到祖國是我們心中永生的母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這本書就是告訴青少年“我們的母親叫中國”。
讓青少年感受到博大的母愛,升華一種純潔而高尚的情感,從而愛自己的母親,愛自己的祖國。
作者用十分優(yōu)美的寫作手法表達意思,插入優(yōu)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富有兒童情趣地講了女媧造人的神話:“她用水和泥,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有男、有女,……這些‘泥娃娃’一放到地上就活動起來,動動手腳,搖搖腦袋,睜眼望世界,張嘴出聲音,嘰里哇啦地吵著、笑著、蹦蹦跳跳地奔忙著。
他們圍在身邊,親親熱呼叫,那聲音整齊劃一,是我們最熟悉的聲音‘媽媽’
”—完全是一幅詩意盎然的創(chuàng)世圖畫。
接著寫下的就是他的獨特感悟了:“我們的民族都源自一位偉大的母親,不論我們居住在哪里,都是同胞兄弟。
當我們的先人都從手里的泥巴為人的時候,那一刻是多么神圣和莊嚴。
女媧造人是神話,也是中華民族共有一位偉大母親這一史實的詩化象征。
“母親是生命的源頭,成長的搖籃”熱愛母親是人類共有的天性。
我們把祖國稱為母親,因為只有“母親”這個詞才能表達我們對祖國最忠誠、最純潔、最真摯、最深厚、最偉大的感情。
我向同學們推薦這部書,這是一部會讓你激動得心跳的好書,也是一部淺顯易懂而又生動的中華百科全書,內(nèi)容有祖國的自然史、朝代史、地理地貌、氣候、物產(chǎn)、民族構(gòu)成、語言文字、政治制度、經(jīng)濟發(fā)展、軍事文明、科學技術(shù)、思想學術(shù)、文學藝術(shù)、倫理道德、、習俗人情。
讀過這本書后,你就會明白為什么每個華夏子孫都把龍看作自己的圖騰。
這是一部會讓讀者感染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的書,她告訴你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璀璨文化,激發(fā)你用全部身心去塑造祖國母親的偉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