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蜀文化的介紹·
古蜀國和古蜀文明,一直是考古學家們試圖破解的千古謎團。
許多年來,隨著中原地區(qū)一座座古城一處處遺跡的考古發(fā)現,上古時代的歷史脈絡已日漸清晰,而遠古蜀國依然隱藏在茫茫迷霧中。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
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在不過20年間相繼發(fā)現。
兩處遺址發(fā)掘出豐富的青銅玉石器物和先民活動的諸多遺跡,告訴世人:距今4000多年前,在中國的大西南,就有一個特立獨行輝煌發(fā)達的文明存在。
古蜀王國的神秘面紗,就此揭開。
三星堆:青銅之光照耀世界 1986年的夏天,當地磚廠工人在取土時,無意之中發(fā)現了兩個神奇的土坑,三星堆遺址從此引起世界矚目。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城西南興鎮(zhèn),遺址分布范圍達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內目前所知的一處范圍最廣、延續(xù)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
三星堆遺址的發(fā)現純屬偶然,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fā)掘研究卻數十年持續(xù)不斷。
經考古發(fā)掘證實,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xù)時間近2000年,該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xù)發(fā)展至商末周初,曾為古蜀國都邑所在地,其影響之大、價值之高,堪稱世界文化遺產。
三星堆遺址考古的重大發(fā)現,揭開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國的面紗,將蜀國的歷史推前了兩千多年,填補了中國考古學、青銅文化、青銅藝術史上的諸多空白。
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星堆遺址重現世間,也引發(fā)出一串串難解的千古之謎:如此燦爛輝煌、光照千秋的文明,從何而來
眾多大型的青銅器所表現出來的、與中原文化明顯不同文化特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不是古蜀人創(chuàng)造的這種文明,那又是誰把這種文明帶到了遠古的成都平原
當時的古蜀文明已經發(fā)展到了令現代人無不感到驚訝的程度,為什么沒有文字記載
又為什么突然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也許,在古老的成都平原上,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震驚人世的考古發(fā)現,久遠的古蜀文明的渺渺迷霧,才能漸漸地揭開。
三星堆博物館稀世珍寶薈 三星堆博物館,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
博物館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落成開放。
主館面積7000平方米,是我國一座大型的現代歷史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共分四個不同類別的展廳,館內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長逾800米,以《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陳列》為主體內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遺址及遺址內一、二號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和青銅器等上千件珍貴文物。
金沙:太陽神鳥眩目重現 2001年春,在成都西郊的一處建筑工地上,正在施工的民工,從挖出的泥土中,發(fā)現了大量的象牙碎片和玉石器物。
金沙遺址這一考古重大發(fā)現,讓輝煌燦爛的古蜀文化、被湮沒的神奇文明,再一次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金沙遺址:古蜀國又一新說 金沙遺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蘇坡鄉(xiāng)金沙村。
從這一遺址出土的金器、玉器、石器、青銅器、象牙器等1200多件珍貴文物,震驚了考古界。
這是繼三星堆之后四川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
考古勘探和發(fā)掘確認,金沙遺址分布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是一處大型的商周時期蜀文化中心遺址。
金沙遺址的發(fā)現,再次改寫了成都歷史和四川古代史,將古蜀國統(tǒng)治者在成都附近的活動從2500多年前推進到了3000多年前。
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帶、圓形金飾、喇叭形金飾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與廣漢三星堆的青銅面具在造型風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類金飾則為金沙特有。
玉器種類繁多,且十分精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高約22厘米的玉琮,堪稱國寶。
出土的400多件青銅器主要以小型器物為主,其中青銅立人像與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立人像相差無幾。
石器有170件,是四川迄今發(fā)現的年代最早、最精美的石器。
在出土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太陽神鳥金箔。
它一經發(fā)現不但震驚了考古界,還引起了藝術家們的無限遐想,他們以詩意的語言對圖案進行了描述:中間旋轉的火球代表太陽,四只鳥代表一年四季,十二道光環(huán)代表十二個月或者一天之中十二個時辰。
精美絕妙的金沙太陽神鳥,被國家文物局選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志。
形容川菜的句子有哪些
這是他的選擇,他認為盒子比珠寶更好看、更應該珍惜,可能人的價值觀不同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教科書上說的是那人特笨,但現在是思想爆炸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不要故步自封、坐井觀天,要有發(fā)散性思維,舉一要能反三,這樣才能在中國大地上出現許多的思想家,像春秋戰(zhàn)國時一樣,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