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的芋圓想發(fā)說說 怎么發(fā)
特寫一張芋圓的照片,拍得讓人垂涎欲滴的感覺,然后配上說說:第一次........
請問怎么形容芋圓的口感啊
怎么跟別人介紹
1:蒸熟芋頭,搗成說起來實呢,呵呵,也真的蠻簡單唯一要注意的是頭必須完全蒸透,否則會有小顆粒的硬塊,不容易搗爛2:加入木薯淀粉,揉成團我加的量是一整包,這個完全看你的芋泥的量了,感覺稀了加粉,感覺干了加點水 3、木薯生粉部分倒入大鍋4、把團子捏成方的,這個很簡單吧
5、成品,入冰箱冷凍,隨煮隨吃END注意事項1、做芋圓等一定要用木薯淀粉做得才Q,而且一定要用滾水燙熟,成品才會像珍珠一樣有咬勁;2、芋頭含水量少,燙淀粉就多用點水;含水量多,就少用點水;3、一次肯定會做很多,怎么辦,拿保鮮袋里一放,扔進冰箱冷凍下,想吃的時候抓一點出來吃吃很方便
為什么我做的芋圓放水里煮了以后會散架呢
一共做了兩次 兩次一放到水里就慢慢散架。
第一次是使用地瓜粉
是用木薯粉,地瓜蒸熟,木薯粉加進去,最好不加水,揉成了成型的團,然后切或者捏成型放鍋里煮,煮好后放冷開水里。
芋圓1到5號怎么做
一般夏天就是放刨冰做底,冬天就是紅豆湯底的。
芋圓是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屬于福建和臺灣地區(qū)的傳統(tǒng)甜點。
以芋頭蒸熟后壓成泥,加上地瓜粉及水拌勻成團,搓揉成長條形再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撈出即成芋圓。
加入地瓜粉較Q,改用太白粉則較軟。
相似食品還有以綠豆泥代替芋泥的綠豆圓。
均是臺灣九份的著名小吃之一。
煮熟的芋圓可和在冰糖水里食用,冬天時也有熱食的吃法。
在臺灣和福建地區(qū),許多甜點如豆花、刨冰,均可加點芋圓和地瓜圓覆蓋其上一起食用。
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以“芋觀園”為代表的甜品店突然風(fēng)靡,除了因為杭州的臺灣甜品比較少、市場才剛剛起步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甜品的原料、制作過程更加新鮮健康。
大部分臺式甜品在強調(diào)口感的同時,都十分注重“養(yǎng)生”,號稱“純手工揉搓、16道繁瑣手續(xù)”的芋丸,又彈又有嚼勁的金薯,口感甜蜜的紅豆花豆,有滋補功效的冬瓜茶,清涼退火的嫩仙草,古法熬制生津止渴的酸梅湯等,全是養(yǎng)生元素。
寫一篇提為做芋圓西米露的作文600字左右,不能抄襲,但要寫得好,要快,本人現(xiàn)等
主料芋頭 180克白砂糖 50克木薯粉 100克輔料紅豆 100克西米 100克 步驟 1.將芋頭切成小塊,放入蒸鍋中蒸熟;注:芋頭可以換成紅薯或者紫薯,做出不同的風(fēng)味;但是由于紅薯和紫薯含水量較多,每份需要多加50g木薯粉或者更多,大家可以按照實際情況控制。
2.在蒸好的芋頭中加入白砂糖; 3.趁熱將芋頭與砂糖一起搗成泥; 4.在芋頭泥中加入木薯粉; 5.揉成看不見干粉的芋頭面團; 6.取一塊面團搓成約直徑為1.3cm的長條; 7.切成小段,這樣基礎(chǔ)的芋圓就完成了; 8.接下來看一下紫薯芋圓,由于薯類和芋頭相比粘性不是太好,所以在揉成面團后不要急著整形; 9.取面團的十分之一放入燒開的水中,煮到飄起來; 10.再放回原來的面團中,加入一些干的木薯粉; 11.再次揉成面團; 12.最后和基礎(chǔ)芋圓一樣整形成小塊即可; 13.紅薯芋圓的步驟和紫薯芋圓是一樣的,大家可以按照喜好多準(zhǔn)備幾種,增加芋圓的顏色和風(fēng)味; 14.這回我準(zhǔn)備了三種喔。
。
。
親們還可以在芋頭中加入抹茶粉,做出抹茶芋圓。
15.芋圓西米露(冷): 1.將100g西米泡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 2.燒一鍋開水,倒入西米,煮至西米只剩中間的一點白心,關(guān)火將西米徹底悶熟; 3.用清水反復(fù)清洗西米,然后盛入碗中; 4.倒入煉奶和冰鎮(zhèn)的椰漿; 5.最后放入煮好的芋圓以及蜜紅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