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唐詩形容大媽跳廣場舞
每天晚飯后,一群群老大爺大媽就在廣場上跳起舞來, 原先灰灰的臉膛變得酡紅,渾身像是注滿了精氣,鮮活如一青春勃發(fā)的后生。
嘴里唱著,身體擺動著。
臉上是遮不住的歡喜。
難道這不美嗎?他們舞的是力,是心,是生命。
像火焰一樣去燃燒他們的光輝歲月。
跳廣場舞的大媽的神態(tài)描寫
每天晚飯后,一群群老大爺大媽就在廣場上跳起舞來, 原先灰灰的臉膛變得酡紅,渾身像是注滿了精氣,鮮活如一青春勃發(fā)的后生。
嘴里唱著,身體擺動著。
臉上是遮不住的歡喜。
難道這不美嗎?他們舞的是力,是心,是生命。
像火焰一樣去燃燒他們的光輝歲月。
如何看待大媽跳廣場舞作文800字字
前些天,國內外中文網站上都能看到大媽跳舞被人潑糞、北京有一男子不堪廣場舞困擾放獵槍放藏獒的消息。
而一些不顧他人的學習和休息跳廣場舞的大媽,反責問對方為什么不裝。
大媽的廣場舞成了擾民的公害,大媽們的子女能否花點力氣,息事寧人地給勸回去
對這種提議,我的一個朋友微博上表示:“子女勸不回去。
讓一代不讀書的人回家干什么
她們在電視上也只能看家長里短相親調解類節(jié)目,根本不會獨處。
回家老兩口大眼瞪小眼兩天,就又得出來了。
”中國社會日趨老齡化,人老了之后該干什么
按照的需求層次論,大媽跳舞,除了身體鍛煉之外,也在滿足其他一些需要,比如歸屬感。
和大部分而今跳來跳去的上班族不同,老一代人多屬“單位人”,發(fā)自本能地覺得自己需要歸屬于一個群體,被人關注,被人需要,被人關心。
由于生活在兩個“國家”,忍不住又要做一番對比,權當一個參考。
需要說明的是,中美兩國都有老年問題,我的一些說法,也不過是出自敘述便利的粗線條概括。
在美國,照說老人和子女不住一起,地廣人稀,應該更寂寞,可是為什么沒有這些問題呢
美國是“兒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獄”一說,多流傳于華人中間,因為很多老人過來交通不便,語言不通,才有這些問題。
本土的老人好像自得其樂的居多,甚至說自己是“心里的年輕人”。
還有的一些社區(qū)和公寓(俗稱老年公寓),專供老人居住,說是入住者必須65歲以上。
我發(fā)現(xiàn),美國老人退休時間比較晚,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寂寞的問題。
很多美國老人一直上班,直到真的干不動為止。
美國沒有“單位”這個概念,從一個地方退休后,繼續(xù)去另外一個地方上班,包括去做些雜事,可能這些退休后的工作工資不高,但總讓其有事可做。
國內退休時間過早,有的50歲才出頭就退了。
倘活到80歲,后面還有30年。
要是有機會的話,應該去找點別的事情去做。
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人活著,能奉獻于他人是一種美好的感覺,讓人感覺充實。
如果沒有工作機會,做做義工也好。
現(xiàn)在好多老人成天想著怎么健身保養(yǎng)。
一個人老圍繞著自己活著的話,會把自己越包越小,越來越郁悶。
讓社區(qū)生活豐富多彩,應該是老齡社會的必由之路。
美國社區(qū)生活很發(fā)達。
很多中老年人去教會,星期三查經,星期天,說不定還有別的小組學習的機會,這就滿足了一種社區(qū)歸屬的深層需要。
除了宗教機構外,各式各樣的其他社區(qū)項目也非常多,比如我曾經去考察過的俱樂部就有不少,如“婦女俱樂部”、“詩歌俱樂部”等等。
如果中國也舉辦這種(哪怕是營利性質,讓大家交會費),或者把現(xiàn)有的真正用活起來,也能解決中老年人離開了單位和家庭之后找不到“第三處所”的問題。
寫了這些,或許也有老年朋友質問:你有朝一日不老啊
我想,人老了生病體弱自然不好,我也不盼望,但我喜歡寫寫譯譯,沒人打攪我求之不得,估計老來不必擔心無聊。
老年階段其實應發(fā)展一些愛好,畢竟晚年要有很多時間獨處。
這時候把過去的理想給撿起來就很好,比如愛爾蘭裔作家麥考特,就是退休后發(fā)現(xiàn)自己有時間了,開始創(chuàng)作,在晚年寫出了多本很有影響的書,如等。
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才華,但也有不少可操作性很強的事可做。
比如我有一老同事,花了很多時間整理家族錄像。
她把家族的相片整理起來,然后配音,形成各種各樣的故事。
她在家族聚會上播放這些片子,很受大家族歡迎。
然后又刻錄成DVD,分發(fā)給各個家庭。
為了這些片子,她甚至跑很遠的地方拍攝祖先墓碑的照片,成天為此忙得不亦樂乎。
我還認識一個老先生,老年后開始學做木匠,給子孫和親戚打了很多家具。
而后他又開始購買機器,學習如何制作鋼筆,我們上次去,還送了我們好幾支。
該送的都送完之后,他又開始學著在家種菜。
總之是通過學習對抗衰老。
還有一些老年人老來去學東西陶冶情操。
我就看到了一些老年人老來開始學聲樂學鋼琴這些。
按照常規(guī)思維,大家覺得孩子學習才有用,所以讓孩子在認知負荷最重的時候逼她們學琴學畫,學得她們怨聲載道。
說起初衷,大部分家長也不是為了孩子成名成家,而不過是讓其陶冶情操。
到了中老年階段,自己沒有情操了,干嘛不去陶冶
中老年可學東西真是很多,當然不要胡亂去學醫(yī)。
良好的家庭關系,應該能解決老年的寂寞無聊問題。
那些跳廣場舞的退休大媽,可能已經空巢,感覺不再被子女需要,十分失落,需要找個辦法證明自己的存在。
中國式的婚姻大家可能也知道,互不理睬吵吵鬧鬧的不在少數,家里精神上找不到多少安慰,去廣場跳舞還算好的,有的成為父母,盤旋于子女頭上,干涉他們的生活,逼迫子女談婚論嫁,急著抱孫子,或是把手直接伸到小家庭來操縱,打一場代理戰(zhàn)爭,這都是沒有多少事情可做的表現(xiàn)。
如果老伴相互取悅,相互欣賞,誰還愿意成天往外頭跑
老往外跑,去跳舞,沒準解決不了家庭問題還會產生問題
我過去在國內認識的一對老夫妻,丈夫老來愛上跳舞,動輒去找舞伴,老太太氣得在家得病而死。
上了中老年,假如思路拓寬一些,反而是新生活的一個開始,何至于一窩蜂全去開著大喇叭去公眾場合跳舞,擾得四鄰不安呢
對廣場舞大媽點贊用何詩句最好。
廣場上面舞翩翩場面弘大人聲喧舞步隨著音樂起大家一致齊斗艷媽呀真的很可觀
求,如何看待中國大媽跳廣場舞的。
作文
如何看待跳廣場舞的這些年,文化娛樂各種形式都在更新,新的娛樂活動層出不窮,上年紀的大媽們,也想緊追,但多少年養(yǎng)成的‘勤儉節(jié)約思想’,讓她們舍不得花錢去消費各種娛樂活動:健身房,她們覺得不適應,辦卡要交不少錢,她們很少光顧;看電影,十塊二十塊買張票,覺得不如看電視;打游戲,更新太快,眼睛,手,都不給使喚,追不上也放棄了;歌廳、舞廳的旋律老人們賢過于喧囂,望而卻步了;突然發(fā)現(xiàn)了廣場舞和廣場操很適應她們的心中預想的運動方式,既鍛煉了身體,且不花錢,一年交個十塊錢‘會費’就可以跳一年。
這很中她們的意。
因此自參加跳廣場舞或廣場操以后,一發(fā)不可收拾。
每天樂此不疲。
她們出來跳廣場舞或廣場操,都是克服了自己的種種困難才走出家門的。
把老伴的飯菜伺候好,碗筷收拾干凈才可以出門,有的還要看自己的孩子能否接走小截輩人,接不走她們也出不來。
一進入廣場,她們與眾位老姐妹們慢慢熟悉了,廣交了朋友,認識了新朋友,學習廣場舞或廣場操真的非常認真,一招一式都力求達到最好。
生怕自己落在后面了。
每天釋放著自己的壓力,音樂不停止就一直跳下去……好時代,好日子,她們希望自己健康的多活幾年,少給自己的孩子添麻煩實實在在的說,老人們健康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極簡單的列出來這幾條,你自己在加工吧。
)
大媽在跳廣場舞用什么詞來形容她們的身姿
是褒義還是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