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舉”的一句古詩是什么
孟郊《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意:過去那種窮困窘迫的生活是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今天我高中了進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蕩;我愉快地騎著馬兒奔馳在春風里,一天的時間就把長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
這首詩把詩人中了進士后的喜悅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千古名句。
春風得意原指讀書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
《儒林外史》中描述了一個進士中舉后因太興奮而癲狂的什么故事
范進中舉....
描寫山的句子
孟郊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蕩思無涯,春風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過去那種窮困窘迫的生活是沒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今天我高中了進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蕩;我愉快地騎著馬兒奔馳在春風里,一天的時間就把長安城的美景全看完了。
這首詩把詩人中了進士后的喜悅心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其中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千古名句。
春風得意原指讀書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
問幾個古人中舉(中狀元等都行)時常用的語句
雁塔題名(現(xiàn)西安市內大雁塔)唐代故事。
新科進士在曲江會宴后,常題名于雁塔。
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錄》:「慈恩題名,起自張莒,本於寺中閑游而題同年,人因為故事。
」五代王定?!短妻浴ご榷魉骂}名游賞賦詠雜紀》:「神龍以來,杏園宴后,皆於慈恩寺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之。
」 唐中宗神龍年間,進士張莒游慈恩寺,一時興起,將名字題在大雁塔下。
不料,此舉引得文人紛紛效仿。
尤其是新科進士更把雁塔題名視為莫大的榮耀。
他們在曲江宴飲后,集體來到大雁塔下,推舉善書者將他們的姓名、籍貫和及第的時間用墨筆題在墻壁上。
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還要將姓名改為朱筆書寫。
在雁塔題名的人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
他27歲一舉中第,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
又如另一位新科進十劉滄寫道:“紫毫粉壁題仙籍”,簡直以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了。
盡管新科進士們詩興不減,而慈恩寺的墻壁畢竟空間有限,不久,白墻便成“花墻”。
但可惜的是,這些題名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看不到了。
其原因,據(jù)說是唐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不是進士出身,故深忌進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飲,并讓人將新科進士的題名也全數(shù)除去了。
范進中舉一文主要描寫了哪些人物
詳寫了哪幾個人物
《范進中舉》寫了腐儒范進突然中舉的前后變化,主要寫了三個人物:范進、張鄉(xiāng)紳和胡屠戶。
1.范進 小說主人公范進,表面上呆頭笨腦,窮困愚陋,逆來順受,酸氣十足;內心里卻熱戀功名,追求利祿,奴性十足,卑怯懦弱。
從他身上,可以看出科舉制度的腐敗和對讀書人的毒害。
他半生貧窮困乏,有時到了斷炊挨餓的境地。
他連考二十多次,沒能進學。
受人冷遇,遭人歧視,好不容易到54歲才勉強進了學,算個秀才。
他丈人胡屠戶罵他“現(xiàn)世寶”。
他也只唯唯諾諾,怯懦地回答:“岳父見教的是。
”有時被罵得“摸門不著”,甚至把臭痰吐他一臉,也沒半點兒脾氣。
窮困并未使他那腐儒的呆氣和酸氣減退,即使在急待賣雞買米時,也還是“一步一踱”,“東張西望”,并不著急。
同時,他又名利熏心,拼命追求舉人、進士,熱衷做官為宦。
他飽經(jīng)科場打擊,受盡了冷嘲熱諷,但并未使他追求功名的熱心減退。
到了54歲的晚年,仍然以“童生”資格,在臘月寒風中,披著破爛的麻布直裰,凍得哆哆嗦嗦,去考秀才。
家里窮得無錢買米,他還要到處借錢湊盤纏,去考舉人。
當他驟聞中了舉人,激動得無法控制,竟然瘋了,真是可憐、可嘆又可笑。
說他呆頭呆腦,又不盡然。
范進見了地主豪紳,就露出了一副媚骨,竭力拉攏巴結。
會到了張鄉(xiāng)紳,滿口是“久仰老先生”,“幸得出老先生門下,可為欣喜。
”盡力諂諛奉迎,奴性十足。
最后,范進這種百無一能、迂腐呆蠢的人,很快就做起了官老爺,掌握政權,管理百姓。
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封建官場的黑暗。
2.張鄉(xiāng)紳 小說中另一個重要人物張鄉(xiāng)紳,是一個老奸巨滑的人物,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
他也是“舉人出身,做過一任知縣的”,有“萬貫家私”,“一年就是無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銀子何足為奇
”可見其是個地主兼官僚,地方大土豪。
他和范進無親無故,甚至沒有一面之識,但一見范進中了舉,就立即坐上大轎,前來拜訪,極力拉攏。
他很注意科場脈搏,一發(fā)了榜,立即查閱“題名錄”,以便尋些蛛絲馬跡,作為攀拉新貴的線索。
只是由于閱范進考卷的湯知縣是他先祖的門生,就和范進拉扯成“親切的世弟兄”。
而且越說越近,竟至“如至親骨肉一般”。
他知道范進窮困,先贈白銀五十兩,再送三進三間房一座。
好不親熱
其所以如此,是因為范進已取得了做官當老爺?shù)馁Y格,將來大有借重之處。
贈銀送房,只是將本求利,而且是將小本求大利。
他籠絡范進,還為了收買幫兇,擴大自己的勢力,壯大地主豪紳的聲威,達到其魚肉鄉(xiāng)民、稱霸一方的目的。
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剝削階級的反動虛偽而又狡詐卑劣的面目。
3.胡屠戶 小說另一重要人物胡屠戶,做賣肉生意,受剝削階級影響較深,有很重的市儈習氣。
他學就了隨風轉舵、看人下菜的壞習慣,養(yǎng)成了巴結富貴、鄙薄貧困的勢利眼。
范進是他女婿,但在范進中舉前,卻對他十分鄙視,百般辱罵。
范進考得秀才以后,他還是大罵其為“窮鬼”、“癩蛤蟆”、“尖嘴猴腮”、“爛忠厚沒用的人”。
甚至斷定,“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
”聽說范進要去考舉人,更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
范進中舉以后,胡屠戶馬上換了一副神態(tài)。
張口一個“賢婿”,閉口一個“老爺”,再不就不倫不類地稱作“賢婿老爺”。
過去罵過的話全部賴掉以外,還捏造了一派假話,“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
”“我小老這一雙眼睛是識得人的。
”范進醒后回家,屠戶搶在前頭,高聲喊:“老爺回府了
”真是前踞而后恭,先后判若兩人。
胡屠戶眼睛里只認得大富大貴的地主官僚,看不起種地的勞動人民。
他提起張鄉(xiāng)紳就恭維備至,說他是什么“天上的文曲星”,生得“方面大耳”。
甚至胡吹亂捧,說“他家的銀子,說起來比皇帝還多些哩
”而對農民則白眼相加,還教訓范進說:“家門口這些種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guī)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這種媚上欺下的態(tài)度,同對范進中舉前后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
胡屠戶屬于小市民階層,還有自私自利、見錢如命的特點。
范進向他借盤纏考舉人,不但一文不給,還破口大罵。
范進在家餓了兩三天,他也置之不理,毫不在意。
一聽說范進中了舉人,立即拿來四五千錢相賀。
范進給他銀子,他眼見雪花銀,眉開眼笑,卻又不好意思立即拿走,只得“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虛意讓一讓。
范進一松口,他“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
”還拿兒子作墊,給自己找個下臺階:“如今拿了銀子去罵這死砍頭斷命的奴才
” 從胡屠戶身上,我們看到了那些趨炎附勢之徒的丑態(tài)。
古代科舉同期中舉的人叫什么
——“同年” 明、清鄉(xiāng)試、會試同榜登科者皆稱“同年”。
清代科考先后中式者,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稱“ 同年 ”。
唐 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進士﹞俱捷謂之同年。
” 元 薩都剌《送鄭天趣進柑入京》詩:“同年若問儂消息,為說愁來奈病何。
”《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你我雖則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
” 清 顧炎武《生員論中》:“同榜之士,謂之同年。
”《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二回:“ 宋次安還是我鄉(xiāng)榜同年呢
” 清 趙翼《陔馀叢考·同年》:“余庚午鄉(xiāng)舉,宛平黃叔琳開府系前庚午舉人,曾為先后同年之會;大學士史鐵崖并及見先后進士同年,真為盛事。
” 清 阮葵生《茶馀客話》卷二:“ 乾隆己未,趙秋谷與新貴遙認同年, 沉歸愚詩云:‘后先己未亦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