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田園風(fēng)光的詩句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村居【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蠻音相媚好。
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
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誰知道描寫田園風(fēng)光的句子
謝謝
歸田園居 【魏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fù)墟曲中,拔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炙敝?,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椋,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田園作 【唐】孟浩然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yǎng)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鴣,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xiāng)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yuǎn)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
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guān)。
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蕭蕭密雨垂。
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
亂流發(fā)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發(fā)在東籬。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 (一)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 (二)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渭川田家 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鄉(xiāng)村四月 (唐)翁卷 綠偏山頭白滿川, 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漁 歌 子 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道中書所見 宋.葛紹體湖塘隔岸碧相鮮,田舍寒炊晚頓煙.塞路官軍好身手,路中相喚買魚船. 微雨中過湖塘二首 清 .李慈銘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
白云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jiān)祠。
題跨湖橋下酒家 宋.陸游 湖水綠于染,野花紅欲燃。
晦日湖塘 唐.孫逛 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 落花迎二月,芳樹歷三旬. 公子能留客,巫陽好解神. 夜還何慮暗?秉燭向城闋. 賀監(jiān)湖上 清.任頤萬頃平湖一葦航,此歸喜似賀知章.上恩賜與西湖曲,逐老吾家歸照堂.狂客歸來終好夸,越王城下占煙霞.此中信美非吾土,不似西湖是我家. 湖塘夜歸 宋.陸游魚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傳范蠡經(jīng).郁郁林間桑椹紫,芒芒水面稻苗青.云邊筑舍分南北,陌上逢人半醉醒.莫恨西村歸路遠(yuǎn),行前點點有飛螢. 道中書所見 宋.葛紹體湖塘隔岸碧相鮮,田舍寒炊晚頓煙.塞路官軍好身手,路中相喚買魚船. 微雨中過湖塘二首 清 .李慈銘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
白云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jiān)祠。
題跨湖橋下酒家 宋.陸游 湖水綠于染,野花紅欲燃。
春當(dāng)三月半,狂勝十年前, 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 夜聞姑惡 陸游湖橋東西斜月明,高城漏鼓傳三更。
釣船夜過掠沙際,蒲葦蕭蕭姑惡聲。
湖橋南北煙雨昏,兩岸人家早閉門。
不知姑惡何所恨,時時一聲能斷魂。
天地大矣池至微,滄波本身無危機。
秋菰有米亦可飽,哀哀如此將安歸。
微雨中過湖塘二首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
白云忽過表林出,一角斜陽賀監(jiān)祠。
柳春來無處不春風(fēng),偏在湖橋柳色中。
看得淺黃成嫩綠,始知造物有全功。
小市 南宋 陸游春風(fēng)小市畫橋橫,橋北橋南次第行。
絕景惟詩號 敵,閑愁賴酒作長城。
樓臺到處靈與柳,簾幕誰家子晉笙。
薄幕歸來漁火鬧,放翁自笑欲忘情。
泊舟湖橋酒樓下縹緲云邊罨畫樓,空蒙雨外木蘭舟。
誰知老子清狂甚,獨占城南十里秋。
春當(dāng)三月半,狂勝十年前, 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
要描寫田園風(fēng)光的好句子
野老歌 張籍 老農(nóng)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yǎng)犬長食肉。
春中田園 王維 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yuǎn)楊,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孟浩然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關(guān)于描寫田園風(fēng)光的語句
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你會看見小路旁五彩繽紛的花朵向你招手,迷人的香味撲面而來。
走進(jìn)深處,你還會看到稻田依傍著青山。
一陣微風(fēng)吹過,稻田里的禾苗就會搖擺起她那柔弱的身軀,像是在跳舞。
一般的鄉(xiāng)村,他們的屋前或屋后,都會有一條小河。
河旁還種著一些樹木。
小河處處被綠樹青山環(huán)抱著,它們就像哨兵一樣守護(hù)著清清的小河。
當(dāng)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躺在床上,會聽到潺潺的流水聲。
你若是在夏天的夜晚出去散步,會看見鄰居們在家門口坐在椅子上圍成一團(tuán)。
他們搖著蒲扇,一邊乘涼,一邊聊一些家常事。
他們和滿天的繁星、和煦的微風(fēng)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fēng)景畫。
鄉(xiāng)村,就是那么的獨特,就是那么的悠閑,就是那么的迷人。
鄉(xiāng)村是我夢牽魂繞的地方
描寫田園風(fēng)光的好句好段
說我是花,其實不登大雅之堂 花展尋不見,名苑不留芳 莊戶人家收養(yǎng)我 裝點院墻籬笆 我熱愛青山綠水,我熱愛田園風(fēng)光 我熱愛生活,我把生活歌唱 在陽光下掛出千百個喇叭 其實,人各有志 花的理想又何必強求一樣
雨絲細(xì)膩的、輕柔的、無聲無息地甚至是沒有顏色地從天際來到人間。
輕呵著方寸的土地,摩婆著土地上的生靈萬物。
???? ??目光橫越濕潤,穿過玻璃的透明,開始找尋這雨絲的蹤跡,想撲捉它輕捷的身影。
??然而它的調(diào)皮卻用透明回對著我和大地,那飛動的舞姿始終不能落入眼簾。
可這并不能阻隔我對它的感觸,目不能及并不代表心靈不可抵達(dá)。
我知道它此時就是我心中的模樣,正順著思海里那條清晰的紋路,飛落到窗前的疏葉上,然后匯聚成珠,從葉的一端滑向葉的另一低角,從晶瑩施放到欲滴,旋而滴嗒成曲。
這一程的行徑,不恰似一個不用陽光透射也懂得眨動眼睛的精靈嗎? ?? 靈動就是彼岸。
這樣的微雨,如何不讓人心動
如何不讓人憑窗凝目? ?? 當(dāng)雨絲細(xì)蒙蒙地拉灰視線,內(nèi)心深處的那份燥動竟安然地靜默下來。
就好象眼前在陽光下原本雜亂的房建,在雨絲洗去纖塵的喧浮后,在灰色不經(jīng)意的渲染下,開始顯露出它的錯落有致。
白灰的建筑以格子的線條正好映襯著灰蒙無際的天空.。
???? ??而遠(yuǎn)處的房屋迷離在若隱若現(xiàn)中,披著神秘的輕紗,晃動著參差的樹影,在雨中傳遞著幻覺的美魅。
那青與黃在深秋的替代中,亦消減了幾寸陽光的分明和逼人,多了一份柔和在風(fēng)中低吟。
它的或癡或嗔,都是詩人筆端難辭的深情。
???? ??田園里更有忘季的青菜,揚著碧嫩的臉,在雨絲的滋潤下開始綠油油地歌唱。
即使是隔著柵欄,我亦能聽到它們的歡呼,一叢叢、一簇簇...... ???? ? 于是,在這個時候我會打開柵欄,讓自已散漫在田園小徑。
拋卻雨傘的橫隔,與微雨做著最近距離的接觸。
??直至絲絲的涼意穿透我薄薄的長裙,我才意識到季節(jié)的替換。
身居南方就是這樣,經(jīng)常就在毫無界線的準(zhǔn)備下,迷糊闖進(jìn)一個新的季節(jié)。
不過這樣也好,讓許多的醒悟突然出現(xiàn)在自已懵懂的笑容里,而不是捕捉在莫名的季節(jié)替換感嘆中。
此際微雨蒙蒙,雖已堪稱冬雨,可它獨有的氣息里卻卷著不言的溫柔。
喜歡它悄悄地落在我的肩上、發(fā)絲上、以親吻的方式,用深藏的甜蜜包圍著我。
?? 幾束搭在肩前的發(fā)絲,漸而有了它剔透、朦朧的身影,低目望著它,想象著自已因它而將變得更加的美麗,微笑已然瀉滿我的唇角,穿透冬的薄寒...... ?? ? 在微笑的時候,我誠然會想到你。
原來不論是月色如水,還是微雨蒙蒙,只要你心存感動,美麗將永遠(yuǎn)存在家鄉(xiāng)的秋天 小時候的秋天也是家鄉(xiāng)的秋天,總是藍(lán)藍(lán)的,讓人心醉,偶爾飄過的云朵,變換著各種圖形,任你遐想無際。
然而中年的秋天也是異鄉(xiāng)的秋天,總是不見那時的思緒。
前幾日到臨沂,在高速路上,望著窗外的藍(lán)天與白云,似又回到了童年與故鄉(xiāng)。
秋天象征著成熟,能給人們帶來收獲的喜悅。
記得在霜地的黃昏里,在不遠(yuǎn)處的裊裊炊煙里,抱著又圓又大的地瓜,那心情用現(xiàn)在的話說是多么的“爽”啊
再大些,用枯葉燒起的黃豆稞里,尋覓著無盡的秋香,我敢說那是這世界上最美味的豆香
至少在現(xiàn)在的城里從來還沒有聞到過
秋天又是“焜黃物華衰”的季節(jié)。
原本翠綠的樹葉漸漸地失去了生命的本色,在風(fēng)霜雪雨的侵襲下,一天比一天枯黃,然后悄悄地隨風(fēng)漂落。
在那欣賞美景的時刻,不得不用線將那精美的黃葉穿成一串,晾掛在屋檐下,等待享用它燃燒后上面飄來的大煎餅的清香。
快流口水了吧,能干的小伙子一氣能吃進(jìn)十個去。
離家之后的飄蕩中,再也沒有聞到這么親切的香味
那時家鄉(xiāng)的落葉,哪有什么悲傷,如今異鄉(xiāng)的落葉,只是無數(shù)的悵惘,在心底里,偶爾冒出的點點思緒和安慰,是面對這靜默的毀滅,會將是一次如火的涅盤,抑或是一次生命的嬗變。
秋 景 有人說:“秋天真美
”我聽了特別想去尋找秋天。
秋天在田野里。
田野里的稻子都熟了,黃澄澄的,仿佛是一塊大金子。
東邊,人們開著收割機,正向這邊開來,他們讓每一粒稻子都進(jìn)了倉庫。
秋天在樹林里,各種樹木的葉子都黃了,一片一片地落在了池塘、地上。
然而松樹仍然抬頭挺胸,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風(fēng)里,身上的葉子還是那么蔥綠。
秋天在花園里。
花園里菊花怒放,紅的,黃的,綠的,白色,橘紅的……這些菊花的花瓣就像細(xì)細(xì)的蘿卜絲一樣。
有的菊花的花瓣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花芯;有的菊花才展開兩三瓣;還有的菊花的著朵兒,好像馬上就要展開花瓣似的。
秋天在果園里,果園里的蘋果、桔子、香蕉等果實都成熟了。
叔叔阿姨們拿著籃子,把果子一個一個地摘了下來。
那些沒有摘下的果子,好像在說:“快把我們摘下來吧
那些要買水果的人們等著我們呢
” 秋天在人們的身上。
人們身穿著毛衣、背心、羊毛衫等等。
秋天到底在哪兒呢
秋天就在小朋友們的眼睛里,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我們就會得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故都的秋 郁達(dá)夫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我的不遠(yuǎn)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dāng)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fēng);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lǐng)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xì)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lán)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lán)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
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xì)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xì)極柔軟的觸覺。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xì)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
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fēng),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
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 “可不是么
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象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
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
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xì)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fēng)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xué)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
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
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 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guān)于秋的歌頌與悲啼。
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guān)于秋的部分。
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沈,幽遠(yuǎn),嚴(yán)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guān)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
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guān)系特別深了。
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dāng)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絢麗四季 秋景最美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 是大自然賜予人間最美麗的景色。
春日花兒香,夏日陽兒亮,秋日葉兒光,冬日雪兒霜;春天繁盛,夏天蔥籠,秋天斑斕,冬天純凈;春的蓬勃,夏的喧鬧,秋的高遠(yuǎn),冬的寧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
描繪四季的美文名句,就象變化著的四季,各有美感,魅力無窮。
前人之述備矣。
我心以為,絢麗四季,秋景最美。
萬物靜觀皆自得。
所謂詩情畫意,無非是春夏秋冬,自然美景。
只有懂得欣賞的人,才能感悟到它的美妙之處。
秋景是最富有詩情畫意的。
蔥蘢的樹木,繽飛的花朵,茂密的草叢。
繁茂的植物,絢麗的美景,乃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好世界。
實在是令人陶醉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林間的小鳥,花叢的蝶蜂,草上的蜻蜓,代表著生命的歡歌。
林中聽蟬鳴,池畔賞荷色,湖上泛輕舟,是最美好的享受。
迎面吹來一陣涼爽的秋風(fēng),那感覺是多么的愜意,多么的神奇。
秋夜繁星點點,明月高照,燦爛星空,微風(fēng)佛過,帶給人多少思緒,多少幻想,不由得叫人觸景生情,讓人感慨萬千。
吸引著眾多丹青妙手繪出多少美麗的畫卷,更多文人騷客寫出多少動人的詩篇。
真可謂美景如詩如畫,令人如癡如醉。
秋景是美麗迷人的,是五彩斑斕的。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帶給人豐收的喜悅。
萬物成熟,累累碩果,喜上眉梢,樂在心頭。
橘紅滾圓的柿子,掛在樹上;金黃碩大的梨果,結(jié)滿枝頭。
雪白的棉花像云海,黃色的玉米堆滿院,鮮紅的辣椒掛窗前,青脆的紅棗綴滿樹。
陽煦的陽光,涼爽的清風(fēng),滿山層林盡染,大地一派秋景。
如此美麗的秋天能不美麗嗎
秋景的美妙之處,不僅可以用眼欣賞,用耳聆聽;還可以用嘴咀嚼,用心感受。
要不然人們都說“春花秋實”呢
秋景的美是一種凄涼的美。
秋天是秋風(fēng)蕭瑟,千樹落葉,萬花凋謝的季節(jié)。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秋”字加上“心”,就成了“愁”。
所以秋天總是讓人懷舊,總是充滿愁悵。
唐代大文豪劉禹錫有詩曰:“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古典名著《紅樓夢》里也有“己覺秋窗愁不盡,那堪秋雨助凄涼”。
果實經(jīng)歷了風(fēng)雨,彰顯出本色,完成了使命,帶給人喜悅,卻奉獻(xiàn)了自己。
樹葉黃了,楓葉紅了,煞是好看,但秋風(fēng)微吹,落葉成堆,化作肥料,滋潤樹根;花兒也在最后的瞬間綻放著燦爛,釋放著美麗。
等待它的也是一同枯萎,一起凋謝。
對于花兒來說,只要能綻放,那怕是短暫的一瞬,也便不負(fù)此生了。
其實,人的一生不也如此嗎
世界本不是完美的。
不管是春之花,夏之果,秋之實,冬之草。
它們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憾。
但他們都努力過,奮斗過,堅持過,燦爛過。
雖有凄涼,但卻美麗。
我一直很喜歡泰戈爾的那句詩,“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我更欣賞這樣一段話,“即便是黃昏的最后一縷殘陽也要發(fā)出奇燦無比的光芒,那是不甘心隕落與沉淪的最后一次拚搏,也是對至高生命積極熱愛的一種追求,它毫不在意自已終究要被青山遮檔,也許這就是大自然要告訴給人們的生命真諦”。
絢麗四季,秋景最美。
它不僅帶給人們美麗的享受,而更多的是帶給人們美妙的感受。
朋友,你說對嗎
秋,永遠(yuǎn)的菊 文\\\/紅月亮 習(xí)習(xí)秋風(fēng),吹起秋的美麗,少年心事,遺落在了野菊花飄香的季節(jié)…… ——題記 秋風(fēng)欲濃,吹落柔情一地; 秋雨纏綿,帶來相思滿懷。
已經(jīng)是秋天了,風(fēng)中綴滿點點星寒。
推開窗戶會感覺涼意,會感覺到秋風(fēng)秋雨,凄凄迷迷。
“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當(dāng)?shù)谝黄瑯淙~飄零的時候,才知道秋悄悄地來了。
于是,換上那件乳白色溫暖的羊絨衫,呵護(hù)起這個感傷的季節(jié)。
乳白色是他喜歡的顏色,他說過我穿上乳白色的衣,就更象洋娃娃了。
當(dāng)?shù)木障汩_始彌漫的時候,總想起記憶深處那個開滿野菊花的小城,我知道我有心事,如蔓蔓青草在春天的呼喚下不可遏制地生長。
我的心事是樓前草地上的野菊花。
我的心事是故鄉(xiāng)小城土坡上的野菊花。
記憶里的小城在這樣的季節(jié)應(yīng)該也被滿地的野菊花綴滿詩意了吧
小土坡上曾與我一同品菊的你是否依然從人比黃花瘦的嘆息里扼腕深深的相思衷情
土坡上那艷色豐潤的菊自甘于一種素清的境地,不期不懼。
它有淡泊的神情,如水;它歷過風(fēng)霜的摧折,似劍。
寂寂地訴說著秋的故事,些些許許…… 秋夜之韻 吹著一絲微微的涼風(fēng),在銀白色的玉盤之月的柔和照耀下,一個聲音悄悄對我說:入秋了...... 微感涼意,披上似月光般輕柔的白紗,飛舞在深藍(lán)色天空如瑪瑙的落葉,安然的飄落在我的手上,我低下頭,看著這片小小的葉,雖有點枯黃,但還是生得那樣可愛,還是讓你歸根吧
我輕輕一吹,它又飛走了。
我又重新抬起頭,月亮更靚了,半個銀白的盤掛在天宇,茫茫穹際閃爍幾點飄忽的微茫,不知是天上的星呢,還是人間的燈。
及近,隔壁人聲的低語,偶爾夾雜風(fēng)拂落葉的聲音,及一陣陣鳥兒的殘唱。
當(dāng)炎夏腳步的余音還未散盡的時候,在時令上,秋的使者已悄悄降臨人間,。
在兩位季節(jié)女神相互擦肩而過的一剎那,大自然便將他的氣魄,他的豪情,一并歸于風(fēng)。
在此之后,隨著天氣轉(zhuǎn)涼,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便是一頁完全屬于秋的風(fēng)景了。
我信步走出,來到寧靜的小廣場,小草無聲,樹木無聲,可我似乎又聽到他們在低語。
在說什么呢
想必是對秋神的不滿吧......頭頂一架飛機掠過,打破了這美好的沉寂。
月亮瘋了,草木也狂躁起來。
風(fēng)兒不那么柔和了,有如龍在長嘯,龍在吟唱。
黑暗動搖了,星月被一片精靈而調(diào)皮的云遮住了,不久,云兒又極不情愿的飄走了。
月兒笑了,這光更亮了,在云飄走的一瞬間,大地漸被銀光普照,仿佛是在黑暗退卻后,又看到了希望。
光又回來了,一絲溫暖涌進(jìn)了我的心...... 寫給秋天(散文) ——江南春雨 我愛秋天是因為它的顏色、水、風(fēng)和收獲,秋天給人以無限的享受、充實和遐想。
我愛秋天,一是因為它的顏色,這是因為冬天顏色過于蕭條,春天過于燦爛,夏天過于沉悶,只有秋天,秋高氣爽,陽光燦爛,一派豐收的景象,有賞心悅目之感。
我愛秋天,二是因為它的秋水,秋天的水就象愛一樣,越深越無色,它是一年中最清澈的時候,沒有一絲雜質(zhì)。
在紅塵中呆久了,在秋水湖邊上站一站,能收到神安心寧的效果,能洗滌心中的煩惱,使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
初唐王勃的“秋水共長天一色”,我以為這就是對秋水襟懷、風(fēng)范和境界的贊美。
我愛秋天,三是因為它的秋風(fēng),我認(rèn)為秋風(fēng)是正氣之風(fēng),一切沒落腐朽的東西在秋風(fēng)面前是聞風(fēng)喪膽;秋風(fēng)是唯一帶有煞氣之風(fēng),大地也因之一掃而顯得更加干凈,可愛,物種也得到進(jìn)一步優(yōu)化。
秋風(fēng)里更是蘊含著無限的希望。
我愛秋天,還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秋天的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處處散發(fā)出努力和回報的溫馨,透過喜悅和溫馨,總能體會到這背后的艱辛和汗水,讓豐收更有韻味。
我愛秋天。
愛她實在,愛她的成熟 秋天的紀(jì)念 自古以來,秋是悲傷的象征,是沒落的表現(xiàn),是人生愁緒的晴雨表。
屈原說“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宋玉說“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樣的詩句“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自然界萬木蕭條落葉紛飛,首先映入人的眼簾,自然界的物象使人產(chǎn)生了心靈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聯(lián)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秋葉飄零,及物及人,悲從中來,正如陸機《文賦》所言“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物之枯榮引發(fā)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
諸如李白“人煙寒桔橘,秋色老梧桐。
”賈島“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柳永“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孟浩然“秋色無遠(yuǎn)近,出門盡寒山。
”元薩都刺有五絕云“秋風(fēng)吹白波,秋雨鳴敗荷。
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唐朝詩人馬戴更把這種愁緒推到極致,“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
”羈旅他鄉(xiāng),忽見落葉紛披,秋氣襲人,孤燈獨坐,情思頓生,縱使少年也添老。
空園白露,孤壁野僧,極為清寒寂寥之境,滄桑至極,欲說還休。
杜子美《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詩人常年在外,忽逢秋葉飄零,聯(lián)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時節(jié),失落的人生,他的滿腔愁緒劈空而來,萬里與百年,無涯的空間與飄渺的時間,艱難苦恨,潦倒新停,盡付昏昏濁酒滔滔江水。
他的《秋興八首》寫于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時期,飄搖難料的身世,顛沛流離的老境,欲濟(jì)無楫的失意,國難家愁與秋的荒涼冷落渾然一體,蒼涼的悲壯,蒼茫的愁緒,排山倒海,風(fēng)云變幻,動蕩不安,正如“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在“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之際,詩人酬志無門,只能游于江渚之上,當(dāng)他體驗了底層的苦難,便獲得了精神的回歸,“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秋,卻是意境的寫照,清冷、蕭瑟、寂寥、悲涼、質(zhì)樸,是人生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是藝術(shù)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shù)行秋色雁邊來。
”“秋霄日色勝春霄,萬里霜天靜寂寥。
”王勃的意境更為開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李白則以豪放見稱,“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蘇軾這個大才子,心境隨世態(tài)而漸老,他的筆下既有色彩斑斕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又有往事如煙不可追憶之苦,“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還有人生如夢不堪回首的浩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宋林逋則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拋開了淺盞低吟,唱起了“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
對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獨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清人王士禎則是獨釣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詩人遺世獨立超然物外,其境曠世高古攝魂奪魄。
世人總喜歡春天的繁華似錦,排斥秋天的無情與落寞,然而,秋天卻是人們回避不了必然經(jīng)歷的季節(jié),無論是時令之秋,還是人生之秋,有了閱歷有了苦難有了滄桑,才有秋天的成熟與豐收,才有藝術(shù)的蒼老之境。
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唱響了嘹亮的秋的贊歌:劉禹錫有《秋詞》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詩人楊萬里則從另一個角度領(lǐng)略了秋天的別樣美景,他的《秋涼晚步》云: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李白從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逸興湍飛,秋高氣爽宜人秋色直入筆底: 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
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
秋,是走向衰老的標(biāo)志,成語“老氣橫秋”是也。
然而它的另一面,卻是成熟與老辣的象征,是清寒與寥廓的外顯;是秋月朗朗,鵲橋飛渡;是楓葉蕭蕭,秋蟬默默。
此刻,樹葉完成了一個輪回,把自己交給大地,交給粗壯的根,在蛻變中孕育新一輪的成熟與豐收。
因此,秋又是落葉對根的情思,是大雁對長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獻(xiàn)是無私的,秋天給人的境界是深遠(yuǎn)的。
田園詩人王維,隱逸山林之中,寫詩畫畫參禪,每每“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對秋天的感悟刻骨銘心而又深入淺出,物態(tài)自然,意象空靈,情與景融,意與境諧,他那眼中之山水,即心中之山水,即意象之山水。
他的一組組山水詩就是一幅幅山水畫,讀了,心馳神往;看了,神與物游;品了,通會之境,人書俱老。
《山居秋暝》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人感慨于秋之空山的幽遠(yuǎn)空曠與寂靜,禪意十足,歸意可掬,那松間明月,石上清泉,竹喧與浣女,蓮動與漁舟。
是詩焉
是畫焉
是禪焉
似是又不全是。
這是一幅世外桃源歸隱圖,沉醉于茲,心曠神怡,這種詩畫禪俱佳的秋的去處,縱使貴族王孫,亦足以陶然可樂,而流連忘返。
四季有四季的特點,“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孤松。
”我卻獨愛著秋天,秋天是令人懷念的。
與春天的濃艷熱鬧相比,秋天是肅穆靜寂的,與夏天的蕪雜茂密相比,秋天是簡潔透明的,與冬天的空靈虛幻相比,秋天是厚實寬容的。
秋天是富有個性的季節(jié),秋天是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秋天蘊藉著寂滅與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鄉(xiāng),秋天是朦朧詩人的底色。
當(dāng)春天伸張它慵懶斷魂的雙臂,當(dāng)夏日豪情滿懷悄悄遠(yuǎn)去,而冬夜萬籟俱寂作客夢鄉(xiāng)的時候,惟有秋天,面對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情思綿綿與心靈震撼,沒有懊悔與驚愕,沒有固執(zhí)與軟弱,細(xì)細(xì)品味著淡淡的憂傷,涵泳著一片布滿皺紋的寧靜,以你的博大渾厚消解著春的輕佻與夏的輕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緘其口,“此時無聲勝有聲”,把熱淚盈眶的感動寫進(jìn)生命的十四行詩。
秋天,我為你的每一片落葉而陣陣謳歌
秋天,我為你的每一處蒼老而擊節(jié)贊嘆
秋天,我為你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而怦然心動
秋天,為你舉杯
為你壯行
有哪寫描寫田園風(fēng)光的詩句
急需兩句
歸田園居 【魏晉】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fù)墟曲中,拔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炙敝?,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 【魏晉】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椋,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田園言懷 【唐】李白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田園作 【唐】孟浩然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yǎng)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鴣,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xiāng)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yuǎn)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
淇上田園即事 【唐】王維 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
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
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guān)。
秋中雨田園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蕭蕭密雨垂。
為霖淹古道,積日滿荒陂。
五稼何時獲,孤村幾戶炊。
亂流發(fā)通圃,腐葉著秋枝。
暮爨新樵濕,晨漁舊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發(fā)在東籬。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dāng)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