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好些的詞形容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天倫之樂、兒孫滿堂、含飴弄孫、天倫敘樂、抱子弄孫1、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釋義】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guān)系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guān)系,后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guān)系。
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譯文】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快樂的往事。
弟弟們英俊優(yōu)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
2、兒孫滿堂 [ér sūn mǎn táng]【釋義】指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后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xiàn)狀比較好,子孫很多,兒孫滿堂喜蛋喜餅富含美好的寓意。
【出處】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們多老了,滿頭白發(fā)了,或者已是兒孫滿堂了,都一樣。
3、含飴弄孫 [hán yí nòng sūn]【釋義】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出處】南朝 范曄《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jì)》“吾但當(dāng)含飴弄孫,不能復(fù)知政事。
”【譯文】我現(xiàn)在只能含著糖逗小孫子玩,而不能重新復(fù)出料理政務(wù)。
4、天倫敘樂 [ tiān lún xù lè ]【釋義】敘天倫之樂,父子、兄弟的快樂。
【出處】高中語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出現(xiàn)的詞語,原句為:我呆呆地看著檐頭的我不認(rèn)得的“天倫敘樂”的匾。
5、抱子弄孫 [ bào zǐ nòng sūn ]【解釋】弄:逗弄。
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出自】唐 房玄齡《晉書·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dāng)復(fù)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譯文】如果不是天崩地陷,當(dāng)又何愁,只要抱著兒子弄孫,天有樂趣。
描寫大自然的精彩句子
1、走向自走向綠色的田享受它獨特的風(fēng)采。
這里有高山的險峻,卻有厚野的遼闊;雖沒有大海的洶涌,卻有小溪的優(yōu)雅,雖沒有外界的熱鬧,卻有你所期待的平靜。
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藍天的遂道,白云的飄逸;小草的翠綠;果菜的芬芳,蝴蝶的阿娜,蜜蜂的辛勤……2、一轉(zhuǎn)身,一棵高大而筆直的大樹就映入我的眼簾,它那粗壯的枝干多么強壯有力;它那茂密的樹葉還保留著春天的色彩,一黃一綠與先前看到的銀杏樹形成鮮明的對比。
大自然那只神奇畫筆的魔力真令我佩服埃3、在美景如畫的自然里,你會把自己的身心整個溶入其中,用心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那是動聽的回響,那是動聽的旋律,那是大自然為我們?nèi)祟愖V寫一首首新的樂章。
4、在這遼闊寧靜的自然境界,盡情地舒展你那迷人的歡笑,敞開心胸容納這寬廣的原野;用那動聽的樂音贊賞它們的美麗,用靈巧的小手繪畫出它們的完美組合,在這里,讓你的思想無束縛地飛揚,讓你的心在高空放飛,讓你的心靈在這無塵染的環(huán)境中凈化,讓你自己完完全全融入這美景中……5、一條小河穿過樹林彎彎曲曲地流向遠(yuǎn)方。
河水清澈見底,明鏡一樣的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點點銀光。
水中的魚兒歡快的游來游去。
水里的小螃蟹揮動著大鉗子在石縫間爬來爬去,看起來特別威風(fēng)。
6、走到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有著牧羊人的足跡,在田間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花絮飛飛,走到鄉(xiāng)村,看著錯落有致的房子,在鄉(xiāng)村里聞一聞那泥土的芳香,聽著蛙鳴,聽著流水潺潺。
7、我愛大自然,尤其愛大自然的風(fēng),它是自然的靈魂。
風(fēng)帶給大自然靈、真、屈,使大自然有了生命力。
我陶醉于風(fēng),陶醉于風(fēng)的虛實、勁靜,陶醉于風(fēng)的疾緩、剛?cè)帷?/p>
我真想蘸一筆自然之色來譜寫一曲風(fēng)之頌。
8、走進大自然,用我們最純真的心靈去聆聽大自然吧
讓心靈貼近自然,讓心靈歸于平靜,讓心靈得到洗禮,在旅行中放飛你遙遠(yuǎn)而美麗的夢想。
多到大自然走一走,會讓我們的心靜如止水。
關(guān)于老年的詩句
一、《書懷寄王》 (唐)張籍白發(fā)如滿頭,從事盡應(yīng)休。
只于觸目須防病,將心更養(yǎng)愁。
下藥遠(yuǎn)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樓。
賴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獨游。
品讀:這首詩中講的是養(yǎng)生之道,前兩句提出要超脫,百事休問,第二個兩句是“無病早防”,第三個兩句是“有病早治”,最后兩句是不要自我封閉,脫離社會,要加強人際交往。
二、《短歌行》 (魏)曹操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品讀:人生的足跡中,充滿酸甜苦辣,人生道路,猶如夢幻一般,醉酒解憂,可以暫時忘記一切,但詩人還是有更高的追求,期望通過建功立業(yè),來安慰自己。
三、神釋 (東晉 )陶淵明大鈞無私力, 萬理自森著,人為三才中, 豈不以我故
與君雖異物, 生而相依附。
結(jié)托既喜同, 安得不相語
三皇大圣人, 今復(fù)在何處
彭祖愛永年, 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 賢愚無復(fù)數(shù)。
日醉或能忘, 將非促齡具
立善常所欣, 誰當(dāng)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 正宜委運去。
縱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應(yīng)盡便須盡, 無復(fù)獨多慮。
解釋:“鈞”,敬詞,對尊長用。
“森著”,眾多、顯著。
品讀:這是陶淵明所著《形影神》三首詩中的一首,詩前寫到:“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辯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甚念傷吾身,正宜委運去。
”一個人多思多慮,過分地追求計較名利得失,肯定會傷身傷神,因此要會超脫。
放下不適當(dāng)?shù)淖非?,適應(yīng)事務(wù)發(fā)展的規(guī)律,才能從煩惱中得到解脫。
這首詩,深為季羨林大師所喜愛,在他的《八十述懷》等文章中,多次提及,特別是最后的四句:“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
”涉及到生死觀,有一種淡泊人生,返璞歸真的感受,我們不妨仔細(xì)玩味。
四、《飲酒》 (東晉)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品讀;這是一種多么好的心態(tài)
即使在車馬喧囂的地方,也充耳不聞,因為心態(tài)平靜,放的遠(yuǎn)了,好像居處也偏離了鬧市。
與世無爭,和大自然和平共處,達到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這種悠然心會,難以言說。
只能自己去品味。
五、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品讀:詩人描述了一幅居住在鄉(xiāng)村的美麗畫卷,以及與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特別突出了他超脫塵世,淡泊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老了,不要精神不振,要尋求生活中的樂趣,讓身心健康,不必再一味追求身外之物。
六、《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唐)杜甫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品讀:全詩分為四節(jié),前五句為第一節(jié),描述秋風(fēng)怒號;接下來的五句,講詩人年老體衰,受到欺辱而無可奈何;第三個八句寫到遭遇連夜雨的悲慘情景;最后六句從自己處境聯(lián)想到天下寒士的同樣遭遇,發(fā)出了為天下寒士改變困苦環(huán)境的強烈呼聲,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
七、《登岳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 憑軒涕泗流。
品讀:公元768年,57歲的杜甫,離開四川東下,到了岳陽,在贊美洞庭湖浩瀚之余,也感嘆自己老病纏身,不禁涕淚橫流,但內(nèi)心仍然憂國憂民,一年多以后,詩人就離開了人世。
八、《江漢》 (唐)杜甫 江漢思?xì)w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運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 秋風(fēng)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 不必取長途。
品讀:這是詩人去世前兩年寫的一首抒情詩,表白了自己壯志未酬的心情,即使年歲增長,疾病纏身,也打消不了他的雄心。
白居易與劉禹錫對詩(一)說明:以下兩首詩是白居易和劉禹錫兩位著名詩人的著作。
白居易與劉禹錫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書、行動均不便,兩人用詩對答,頗為有趣,充分表達了老年心態(tài)。
九、《詠老贈夢得》 (唐)白居易與君均老矣,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于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余。
解釋:“澀”,不滑潤,呆滯。
“慵”,困倦。
品讀:在這首詩的前八句中,詩人對自己的老態(tài)做了生動地描述。
但在后四句中,提及老友時,則充滿了激情,可見詩人與劉禹錫之間的深厚情誼。
十、《酬樂天詠老見示》(唐)劉禹錫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xì)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解釋:“諳”,熟悉。
“翛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品讀:劉禹錫收到白居易的詩后,感慨萬千。
前四句與白居易有同感,你我都一樣,百病纏身,讀來極為親切。
但其后六句詩意有了轉(zhuǎn)折,表明我們經(jīng)歷了人世榮辱沉浮,對人生也有更清醒地體味,只要擁有一份好心情,一身就沒有白過,詩中最后兩句,是全詩的高潮,借黃昏時的紅霞滿天,充分表達了他的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白居易與劉禹錫對詩(二)公元826年12月,白居易罷蘇州刺史,劉禹錫也由和州刺史任上罷歸,兩人相遇在揚州,白居易有被貶的痛苦經(jīng)歷,對劉禹錫遭貶深表同情,在相逢宴會上寫詩贈劉,劉禹錫也作詩回答。
十一、《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唐)白居易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十二、《酬樂天揚州初逢度上見贈》(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品讀:詩的開頭兩句概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發(fā)了憤懣心情。
三四句抒寫了對同時被貶的舊友懷念以及人世滄桑之感。
五六句詩人以沉舟、病樹自比,用“千帆過”、“萬木春”歌頌后來居上的新生事物,表明了社會總會向前發(fā)展。
最后兩句回應(yīng)白居易詩中的頭兩句,但不是借酒消愁,而是“暫憑杯酒長精神”,仍然充滿著壯志。
全詩比喻生動,富有哲理,發(fā)人深思。
十三、《秋詞》 (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品讀:詩人被貶朗州刺史時已過天命之年,當(dāng)時也是老之將至了,但他沒有在挫折里消極放棄,而是積極面對,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高昂精神和開闊的胸懷。
十四、《覽鏡喜老》 (唐)白居易今朝覽明鏡,須鬂盡成絲。
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贏。
親屬惜我老,相顧興嘆咨。
而我獨微笑,此意誰能知
品讀: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guī)律,當(dāng)人們進入老年,需要如何對待
詩人給我們很好的回答,“而我獨微笑,此意誰能知
” 十五、《狂歌詞》 (唐)白居易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勸君酒杯滿,聽我狂歌詞,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癡,生前不歡樂,死后有余貲,焉問黃墟下,珠衾玉匝為
解釋:“余貲”,剩余錢財。
“珠衾”,用珠寶遮蓋尸體。
“玉匝”,用玉石環(huán)繞。
“黃墟”荒廢的黃土地。
品讀:詩人在一千多年前,就有這樣的認(rèn)識,人生一世,金銀財寶,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即使留下很多金銀財寶,放在棺木里,深埋黃土下,又有什么用處
不要做一個守財奴,要會享受美好的人生。
十六、《食后詠茶》 (唐)白居易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fù)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品讀:在歲月流轉(zhuǎn)中,不同的心態(tài)決定了你對時間的感受,樂觀者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美好生活還沒有過夠;而悲觀者總看到的是漫漫黑夜,沒有盡頭。
只有無憂無慮的人,才能坦然對待人生旅途,沒有任何的思想負(fù)擔(dān),“長短任生涯”。
十七、《寄張十八》 (唐)白居易 饑止一簞食,渴止一壺漿,出入止一馬,寢興止一床。
此外無長物,于我有若亡,胡然不知足,名利心湟湟。
念茲彌懶放,積習(xí)遂為常,經(jīng)旬不出門,竟日不下堂。
同病者張生,貧僻住延康,慵中每相憶,此意未能忘。
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秋來未相見,應(yīng)有新詩章,早晚來同宿,天氣轉(zhuǎn)清涼。
品讀:詩人告誡我們,人貴知足,財富再多,餓了也就是一餐,困了也只是睡在一張床上,超過需求的東西,有和沒有都一樣。
十八、 (唐)白居易 畏老老轉(zhuǎn)迫,憂病病彌縛。
不畏復(fù)不憂,是除老病藥。
品讀:越害怕衰老,衰老就越逼近你,越擔(dān)心生病,病就越纏住你。
正確認(rèn)識衰老和疾病的規(guī)律,不害怕,不擔(dān)憂,才是最好的藥方。
十九、《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唐)孟浩然義公習(xí)禪寂,結(jié)構(gòu)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靜,應(yīng)知不染心。
品讀:在大禹寺的禪房里習(xí)禪,外邊是高峰群壑,翠綠林木,寂靜異常,不由得讓心境自然平靜下來,消除了煩惱和雜念。
也要與蓮花一樣,保持出污泥而不染的心態(tài)。
二十、《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品讀:這是一首非常樸素的田園詩歌,講到詩人應(yīng)邀來到農(nóng)家,環(huán)繞青山綠樹,面對場院,飲酒閑聊,還相約重陽節(jié)再會。
全詩充滿著人間真情。
二十一、《題壁畫九想圖》 (唐)包佶一夜枯榮無異同,百年哀樂又歸空,夜闌鳥鵲相爭處,竹下真僧在定中。
品讀:世間白發(fā)最公道,無論是枯是榮,到頭來都是一樣,悲歡離合,都是過眼云煙,在時間中流失。
為了名利爭斗,猶如鳥雀相爭,認(rèn)人嘆息。
只有竹下真僧,深入禪境,才能體會超脫之樂。
描寫老人的句子,至少10個
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眉毛下,一雙慈睛炯炯有神。
我循聲迎上去,及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的老人。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雙棕的的運動鞋,正用一把竹掃帚清掃著路面。
他雖然已經(jīng)是老態(tài)龍鐘了,走路時卻仍然步履矯健。
雖然已經(jīng)身形佝僂,可是菊瓣似的笑容從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雖然已經(jīng)雙目混濁,可是年輕時美好的回憶依然充滿了她整個瘦小的身軀。
、他專心的在昏暗的燈光下看書,書的樣子已經(jīng)舊得不能用字眼來形容了,只見老人戴著一副老花鏡,白花花的胡子,頭發(fā)在燈光下顯得特別的稀疏..風(fēng)燭殘年 。
2、在臺燈下,有一位愛看書的人,而且是位老人,他兩鬢斑白,胡子長長的,在他長滿皺紋的額頭下,有一副老花鏡,這時夜已深了,他還在燈下看書,可見他多么地愛讀書啊
3、這位老漢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臉膛仍是紫紅色的,顯得神采奕奕。
他身穿嶄新的青布棉襖棉褲,頭上還包著一塊雪白的毛巾。
老漢蹲在地上,樂滋滋地抽著旱煙。
4、太陽曬得墨黑的清瘦的臉上,有一對稍稍洼進去的大大的雙眼皮兒眼睛;眉毛細(xì)而斜;黑里帶黃的頭發(fā)用花布條子扎兩條短辮子;衣服都很舊;右褲腳上的一個破洞別一支別針;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腳,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時節(jié),怕刺破腳板,才穿雙鞋子,但一下山就脫了。
5、這老漢,頭上戴著一頂破草帽,露在帽沿外邊的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了。
肩上搭著一件灰不灰、黃不黃的褂子。
整個脊背,又黑又亮,閃閃發(fā)光,好像涂上了一層油。
下面的褲腿卷過膝蓋,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滿大大小小無數(shù)個筋疙瘩,被一條條高高鼓起的血管串連著。
腳上沒有穿鞋,腳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著旱煙袋,煙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鐘擺似的兩邊擺動著。
6、除夕晚上,兒子、孫子都來到她身邊,她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菊花瓣,每根皺紋里都洋溢著笑意。
7、那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頭發(fā)很卻很整齊。
他穿著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沒有別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別人,只是面對烈士陵園,凝視著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紀(jì)念碑。
8、對岸渡口,有幾個人正從提上走下河灘來,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著一根手杖,鍵步走在前頭。
夕陽灑在她的滿頭銀發(fā)上,顯得神采奕奕。
形容老年人的句子,詞語,外貌等
白頭偕老
形容因老人老了而傷感的句子有哪些
華垂暮】垂:將,;暮:晚,老年。
快要到老年。
知老之將至】不知年即將來臨。
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dāng)年。
【白發(fā)紅顏】頭發(fā)斑白而臉色紅潤。
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fā)的樣子。
【白首相知】白首:白頭發(fā),引申為時間長。
意謂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時的壯志。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
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將,快要。
暮:晚,老年。
快要到老年。
【返老歸童】由衰老恢復(fù)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同“返老還童”。
【反老還童】反:回。
由衰老恢復(fù)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返老還童】由衰老恢復(fù)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風(fēng)前殘燭】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
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fēng)中之燭】在風(fēng)里晃動的燭光。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
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黃發(fā)垂髫】黃發(fā):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fā)下垂。
指老人與兒童。
【黃發(fā)駘背】指長壽的老人。
后亦泛指老年人。
同“黃發(fā)臺背”。
【黃發(fā)臺背】指長壽的老人。
后亦泛指老年人。
黃發(fā),指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
臺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
臺,通“鮐”。
【黃發(fā)鮐背】黃發(fā):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后常指老年人。
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
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
亦作“黃發(fā)臺背”、“黃發(fā)駘背”。
【鶴發(fā)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fā),兒童般紅潤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關(guān)于老人、描寫老年人的成語詞語 您還可以直接在搜索框中輸入關(guān)鍵詞進行查詢。
(當(dāng)前是第2頁) 上一頁 【皓首蒼顏】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fā);顏:面孔。
雪白的頭發(fā),灰暗的面孔。
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矜貧恤獨】矜:憐憫;恤:周濟;獨:老年無子的人。
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規(guī)。
君子有三條戒規(guī):少年時戒美色;壯年時戒毆斗;老年時戒貪圖。
【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賢子。
后指老年得子。
【老馬戀棧】戀:留戀。
棧:馬棧。
老馬不妒忌離開馬棧。
比喻老年人戀念舊情。
也指年老還貪戀官位。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動作不靈活。
【老嫗?zāi)芙狻繈灒豪夏陭D女。
相傳唐朝詩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就念給老年婦女聽,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們能懂。
形容詩文明白易懂。
【日薄桑榆】猶日薄西山。
比喻老年的時光。
【日落西山】太陽快要落山。
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童顏鶴發(fā)】顏:臉色。
仙鶴羽毛似雪白的頭發(fā),孩子似的紅潤的面色。
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雪鬢霜鬟】白發(fā)。
借指老年人。
【雪鬢霜毛】指老年人。
同“雪鬢霜鬟”。
【西山日薄】?。罕平?/p>
太陽快要落山。
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
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養(yǎng)兒代老,積谷防饑】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yǎng)兒待老,積谷防饑】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yǎng)兒防老】養(yǎng)育兒子是為了防備年老。
亦泛指養(yǎng)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
【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養(yǎng)子防老,積谷防饑】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尊年尚齒】年:年齡。
尚:崇尚。
齒:歲數(shù)。
指尊重老年人。
【朱顏鶴發(fā)】朱顏:紅潤的臉。
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fā)。
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f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