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游六橋待月記》中描寫月亮的句子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晚游六橋待月記描寫西湖桃花的句子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
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西湖游記二則》之晚游六橋待月記中,具體描寫“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的句子是
應(yīng)該是 “其實(shí)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
”
晚游六橋待月記中正面寫花的句子,側(cè)面寫花的句子,第三段寫月景的句子分別是什么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三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晚游六橋待月記答案(描寫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的景象)
月光如水,從柳梢傾瀉而下。
花容恬靜,幾許安然彌漫而開。
一片墨黑里,瞧不出山水的分界。
卻在耳畔邊,靜靜地聆聽見微風(fēng)輕挑的漣漪。
我做過了,老師還打了顆星
晚游六橋待月記第二段中側(cè)面描寫游人多,服飾艷的語句是哪句
晚游六橋待月記開篇一句在全文有總領(lǐng)全篇作用作者采取了總分的結(jié)構(gòu)。
首先述本篇要旨,指出春時(shí),月景、朝煙、夕嵐為西湖最美之景(第一段)。
原文晚游六橋(1)待月記西湖最盛(2),為春,為月(3)。
一日之盛(4),為朝煙,為夕嵐(5)。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6),與杏桃相次(7)開發(fā)(8),尤(9)為奇觀。
石簣(kui 去聲)(10)數(shù)(11)為余(12)言:“傅金吾(13)園中梅,張功甫(14)家故物也,急往觀之。
”余時(shí)為桃花所戀(15),竟不忍去(16)湖上。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17),彌漫二十余里。
歌吹為風(fēng)(18),粉汗為雨(19),羅紈(wán)(20)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yě)(21)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22)午、未、申三時(shí)(23)。
其實(shí)湖光染翠(24)之工(25),山嵐設(shè)色(26)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27)未下,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28),安(29)可為俗士道(30)哉
鑒賞作者撇開一般所共賞的湖光山色,著重描寫西湖六橋(蘇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橋,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一帶的春月景色,從初春的梅桃杏爭妍到一天的朝煙、夕嵐、月下的獨(dú)特美景,用簡潔輕快的筆墨加以描寫,寫出西湖“別是一種趣味”的風(fēng)致。
為此,作者采取了總分的結(jié)構(gòu)。
首先述本篇要旨,指出春時(shí),月景、朝煙、夕嵐為西湖最美之景(第一段)。
分寫時(shí),在前詳細(xì)勾勒了西子湖畔的春游圖,由物及人,先從側(cè)面寫西湖桃花之盛,再寫沿途觀花的游人之盛。
花事正盛才有游人之盛,運(yùn)用了烘云托月的寫法(第二段);在后生動(dòng)地描寫日出日落時(shí)朝煙夕嵐的濃媚姿色,尤其是月下西湖的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妙不可言(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