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后,提示語在中間,沒有提示語來寫一段話
提示語在前:我對(duì)爸爸說“時(shí)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提示語在中:“時(shí)間不早了”我對(duì)爸爸說,“我們回家吧。
”提示語在后:“時(shí)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我對(duì)爸爸說。
提示語省略:“時(shí)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省略:今天天氣很好,媽媽說:“我們?nèi)ソ加伟?/p>
”“好啊,我最喜歡游玩了
”女兒說。
“那我們就走吧
”
帶提示語的句子有哪些
最佳答案: “你瞧那邊!”她邊說著邊跑過去,一臉興奮的模樣,“哇~好美的花,快看呀!”
無提示語的作用
在我看來就是避免廢話,好的文章應(yīng)該避免廢話
一般情況下,有三種情況可以使用無提示語。
第一種情況是:讀者知道是誰在說話。
例:老師手拿一份點(diǎn)名冊(cè)。
“馬小良!”“到!”注意:“到”是馬小良答的,但寫作時(shí),沒有使用提示語,這是因?yàn)槲覀儚那懊嬉呀?jīng)知道老師在點(diǎn)“馬小良”的名,“到”肯定就是馬小良說的。
第二種情況是:對(duì)話的雙方,話接得較快。
例:媽媽在服裝專賣店買衣服,與營業(yè)員討價(jià)還價(jià)。
“580塊!”“這么貴啊,能夠便宜一點(diǎn)嗎?”“這一款是我們這兒賣得最好的,這樣吧,最后一件500塊錢。
”“400塊!”……注意:媽媽與營業(yè)員討價(jià)還價(jià)時(shí),兩人的話你來我往,一句接一句,人們也知道是誰在說。
所以,也可以不用提示語。
第三種情況是:人多時(shí),議論紛紛。
例:老師走進(jìn)教室,問同學(xué)們想到哪兒春游,結(jié)果同學(xué)們議論紛紛。
“到三峽!”“我看不如到鄉(xiāng)下去!”“去遠(yuǎn)一點(diǎn)的地方吧!”……注意:人多時(shí),議論紛紛,可以選取兩到三句有代表性的話,然后......
沒有提示語的句子例子
提示語原本是用來提醒人們注意自己言行的語句,絕大多數(shù)句子不具備這個(gè)功能。
如:1、國慶節(jié)人多,我哪里都沒去。
2、天空的云彩變化萬千,有的像綿羊,有的像獅子......3、知道國際油價(jià)這幾天是漲還是跌的嗎
4、我國現(xiàn)在有這樣高端的裝備,真讓人高興
關(guān)于提示語的句子
描寫人物動(dòng)作的語句 1、他半張著嘴,微微探著身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手中的馬靴。
2、他仿佛真的被嚇住了,嘴巴張得好大,眉頭也皺起來,并且還不住地咂嘴,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3、可我那幾乎凍僵的腦袋卻只能以脖子為主軸,生硬地扭動(dòng)幾下,仿佛是波浪鼓的鼓頭兒。
4、她很激動(dòng),嘴唇有點(diǎn)顫抖,想說什么,可又咽了下去。
5、只見他半閉著眼睛,干枯的手指有節(jié)奏地敲著桌面,跟著,搖晃的頭就慢慢地向后拗過去…… 6、我睜大著雙眼,腦袋瓜像個(gè)撥浪鼓,來回地轉(zhuǎn),真恨不得把這一切都印在腦子里,刻在心上。
7、媽媽咬緊牙關(guān),一言不發(fā),默默地看著我。
8、我不能說什么了,只能低著頭,沉默地跟著人群向荒野走去。
9、我倆依依不舍地目光相遇在一起,不知有多少話要說,但終于誰也沒有開口。
10、我低著頭,咬著唇,委屈的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
11、他微微顫了幾下,慢慢地睜開了兩只渾濁的眼睛,長長地打了個(gè)哈欠。
12、他唰的一下漲紅了臉,啞口無言地低下頭。
13、她微笑著,嗓音清脆聲音很甜很美,比黃鶯的歌聲還動(dòng)聽。
14、媽媽來到我的房間,我勉強(qiáng)抬起頭,但一看見她那異常嚴(yán)峻的目光,又趕緊低下了頭。
15、小剛看著爸爸倒剪著雙臂,在室內(nèi)來回走著,那焦慮的神情分明在思考著一個(gè)重大問題。
16、他正在掩卷沉思,仿佛遇到了什么難題在思
摘抄描寫說話提示語好詞丶好句
1.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論語·子路》 2.故其疾如風(fēng),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dòng)如山,難知如陰,動(dòng)如雷震。
掠鄉(xiāng)分眾,廓地分利,懸權(quán)而動(dòng)。
先知迂直之計(jì)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孫子兵法 3.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
——谷梁赤《春秋谷梁傳·僖公二十二年》 4.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yuǎn)于其身。
——《左傳·昭公八年》 5.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論語·陽貨》 6.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司馬遷 7.子不語怪、力、亂、神。
——《論語·述而》 8.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名人名言》梁元帝 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10.書是音符,談話才是歌。
——契訶夫 11.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
——韓愈 12.言有浮于其意,而意有不盡于其言。
——蘇拭 13.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莊子·徐無鬼》 14.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黃金更有效。
——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15.言無有善惡也,茍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則其辭不索而獲。
——蘇洵 16.語言就是一架展延機(jī),永遠(yuǎn)拉長感情。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怎么寫提示語在中間的句子。
1、提示語在前面,“說”的后面打冒號(hào)。
如: 媽媽好奇地問:“這是誰送的禮物呀
這么精致。
” 我傷心極了,對(duì)著小狗的尸體大聲喊:“美美,你醒醒,你醒醒
”2、提示語在中間,“說”的后面打逗號(hào)。
比如: “是你嗎
”爸爸在電話那頭焦急地說,“紅紅,快回來吧,我們找你一天了。
” “孩子,別難過。
”老師撫摸著我的頭,關(guān)切地說,“以后,我就是你的媽媽。
”3、提示語在最后,“說”的后面打句號(hào)。
比如: “孩子,你看見過三只灰雀嗎
”列寧著急地說。
“沒,沒看見。
”我低著頭,紅著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