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霜葉的句子
在我家的樓邊的花園里有一個美麗的葉子,它叫霜葉。
描寫霜葉的詩詞
漸漸地變黃了,有的已經(jīng)枯落下來了,唯有楓葉紅了起來,火紅火紅的,為秋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真是“霜葉紅于二月花”啊!楓葉為秋時情意最重,一生的坎坷,半世的情感,風(fēng)雨寒霜,相侵無怨,樸實無華,為人詠贊,成一片情、片片情的漫山流丹。
相思回味誰更美,晚霞紅葉激情酣。
紅楓倚晚霞,彩霞情相戀......楓葉,為秋時最美。
她,以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磨礪,裝點了漫山秋景瑰麗;她,以片片楓葉片片情,承接著贊美的詩句,可知道它內(nèi)心凄涼的,卻又無幾。
描寫“霜葉”的詩詞
一陣微風(fēng)吹來,霜葉像一個個小鈴鐺發(fā)出清脆的鈴聲,天女散花似的落到地上。
我撿起一片楓葉,用手摸摸,既不光滑,也不粗糙,紅色從葉根向葉子中心延伸,葉子的五個角微帶枯黃,根根葉脈呈輻射形的從葉根向上伸展。
天的長城因漫山火紅的霜葉葉聲名遠(yuǎn)播,它們扎根于巖石的縫隙,遒勁有力,像點燃的野火般在長城內(nèi)外蔓延,染紅了長城,也染紅了蕭索落寞的秋天。
不同于一般植物的濃濃綠意,楓樹,綠時耀眼,紅時更是一塌糊涂、爛漫得無止境。
高大的楓樹已被火紅的楓葉所籠罩,在經(jīng)過雨水的洗滌之后,原本火紅的楓葉顯得格外妖艷,加之地上厚厚的落葉,天地仿佛已連為一體。
配合著楓林間的雨霧,給人一種身臨仙境般的感覺。
冬天來臨,被霜風(fēng)染得火紅的楓葉,被風(fēng)一吹,淅漓涮啦的從樹丫上飛下,就像片片紅雪從空中飄落,把我家房前屋后的坡地,以及房頂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葉片,漫山遍野一片紅褐色,把我們這小村莊裝扮得艷麗多姿。
我鐘情家鄉(xiāng)的楓樹,那滿山楓林不但能為我那小村莊遮風(fēng)擋雨,消暑避寒,增添山村的嫵媚多姿,而且還能用那楓葉染色糯米,于清明時節(jié)祭掃祖墓時,作為祭奠先人的祭品。
用楓葉染色糯米成黑褐色后蒸熟的糯飯,黑亮晶瑩,清香愎郁。
吃過楓葉染色的糯米飯還可祛風(fēng)散寒,心曠神怡,令你永生難忘。
水岸楓林,顧名思義,立于水畔旁、并掩映在楓林中的建筑群落。
懷著對楓林的向往和清新自然的向往,近日,筆者一行前往湯遜湖畔的楓景美筑——萬豪·水岸楓林,雖然時值初秋,楓葉綻放的季節(jié)遠(yuǎn)有時日,但這些卻絲毫沒有停滯我們的步伐,“就當(dāng)是去預(yù)先參觀感受下罷了”,眾人如是說。
我隨手撿起一片剛剛飄落的楓葉,感覺有一絲無奈。
楓葉原本是楓樹的一部分,而季節(jié)的交替卻無情的把它們分開,雖然彼此都很舍不得,但卻無可奈何。
畢竟,沒有楓葉的楓樹,可能沒有人會欣賞它,而沒有楓樹就更不可能有楓葉。
現(xiàn)在它們只能遠(yuǎn)遠(yuǎn)的對望著,也許它們在傷心,也許它們在哭泣,它們是多么希望能夠長廂私守、永不分離,但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無情的把他們分開。
如果有幫到您 請給予好評 謝謝拉#^_^#祝您愉快
霜葉紅于二月花的上一句是
霜葉紅于二月花的上一句是:停車坐愛楓林晚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0分請人把以下10句秋的句子 寫成1段話 要都用上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作者是中唐詩人杜牧寫的,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山行》賞析 【原文】 山行 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注釋】 寒山:深秋天涼,山帶寒意。
石徑:石頭砌成的小路。
斜: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xi2。
坐:因為。
紅于:比……還要紅。
【今譯】 石路蜿蜒遠(yuǎn)遠(yuǎn)地伸向山崖, 白云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
停車只因喜愛傍晚的楓林, 經(jīng)霜楓葉竟紅過二月鮮花。
【賞析】 詩人在深秋的一個午后出游,來到林木蕭條的山前,一條石路蜿蜒而上,仿佛在黃綠的草木中畫出一條白線,而這白線的頂端是山顛繚繞的白云,白云下面隱約可見有些房屋。
那里居住的一定是世外高人吧
詩人很想去拜訪他們,可是突然他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在落日的映照下,經(jīng)霜后的楓林如火如荼,每一片葉子都像燃燒的火焰,比二月的春花更紅艷。
他停下車來,靜對這自然生命的壯觀,心里充滿感動,不由得發(fā)出贊嘆:“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不只是美的聯(lián)想,色彩的比較,更是生命的禮贊。
在寒山的蕭瑟背景上,紅勝二月春花的楓葉洋溢著旺盛的生機和無窮的生命力,飽含著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
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
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