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記 描寫春景和月景的句子是什么
《西湖游記》袁宏道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順序,用平實的文筆記敘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而描繪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時不尚夸飾,只就眼前之景點染幾筆,卻活畫出西湖的“靈性”,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xiàn)出作者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同時也暗諷杭州人不會欣賞西湖美景,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庸人的嘲謔.袁宏道始終無意于仕途,萬歷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訪師求學(xué),游歷山川。
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游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
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
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游山
”“與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在登山臨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
《西湖游記二則》之晚游六橋待月記中,具體描寫“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的句子是
應(yīng)該是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
”
袁宏道的《西湖游記兩則》
原文 西湖一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
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
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
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
草草領(lǐng)略,未及偏賞。
次早得陶石簣?zhí)樱潦湃?,石簣兄弟同學(xué)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西湖二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
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
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
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
”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
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注釋:①為春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嵐: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開發(fā):一個接一個地開放 ⑤石簣:一個人的號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張功甫:人名 ⑧戀:迷住 ⑨綠煙紅霧:指綠柳紅桃,葉茂花盛,顏色濃艷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為綠色 ⑾設(shè)色:用顏色描繪 ⑿夕舂:夕陽 ⒀極其濃媚:把它的濃媚姿態(tài)發(fā)揮到極點 ⒁受用:享受. 譯文: 西湖一: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jīng)飛到了西湖上面。
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后,立即劃小船進入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暖風(fēng)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蕩漾,像綾羅般細(xì)軟平滑。
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
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
我游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歷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和月下,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早晨的煙霧和傍晚的山光。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氣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開放,更是難得的景觀。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公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
”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紅桃似霧,彌漫二十多里,歌聲奏樂聲像陣陣清風(fēng)到處傳揚,少女們混合著脂粉的汗水像道道細(xì)雨,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比堤邊的草還多,美麗妖艷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湖,只是在午、未、申這三個時辰。
其實,湖光染成綠色、山氣用顏色描畫的非常奇妙、都在早晨的太陽出來才出來,夕陽還沒有落下,才顯得它的濃眉姿態(tài)發(fā)揮到極點。
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和柳的情調(diào),山水的容顏和意境,另是一種趣味。
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夠?qū)δ切┟τ诠γ摰娜嗽V說呢
袁宏道的<西湖游記一則>
,為春為月。
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
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
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
”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
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 翻譯:西湖景色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
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的山嵐。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
石簣多次告訴我。
”我當(dāng)時迷戀著桃花,竟舍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草成煙,紅花似霧,彌漫二十多里。
歌吹的聲音,如風(fēng)陣陣傳來;仕女的粉汗,如雨紛紛落下;羅衫紈褲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之間;其實湖光翠綠之美,山嵐顏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艷。
月景的美,更是難以形容。
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趣韻味。
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和尚與識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說呢1111和價格超過這次機會
西湖游記一則(袁宏道)譯文
》之 文\\\/ ,為春為月。
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
與杏桃相次開發(fā),尤為奇觀。
石簣數(shù)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
”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
歌吹為風(fēng),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shè)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注:①為春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嵐: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開發(fā):一個接一個地開放 ⑤石簣:一個人的號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張功甫:人名 ⑧戀:迷住 ⑨綠煙紅霧:指綠柳紅桃,葉茂花盛,顏色濃艷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為綠色 ⑾設(shè)色:用顏色描繪 ⑿夕舂:夕陽 ⒀極其濃媚:把它的濃媚姿態(tài)發(fā)揮到極點 ⒁受用:享受. 譯:西湖景色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是月夜。
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煙霧,是傍晚的山嵐。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
石簣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物,應(yīng)該趕快去觀賞。
」我當(dāng)時迷戀著桃花,竟舍不得離開湖上。
從斷橋到蘇堤一帶,綠草成煙,紅花似霧,彌漫二十多里。
歌吹的聲音,如風(fēng)陣陣傳來;仕女的粉汗,如雨紛紛落下;羅衫紈褲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艷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游覽西湖,卻僅在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之間;其實湖光翠綠之美,山嵐顏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艷。
月景之美,更是難以形容。
那花的姿態(tài),柳的柔情,山的顏色,水的意味,更是別有情趣韻味。
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和尚與識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說呢
[心靈感悟] 作者撇開一般所共賞的湖光山色,著重描寫西湖六橋(蘇堤上由南而北的六座石拱橋,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一帶的春月景色,從初春的梅桃杏爭妍到一天的朝煙、夕嵐、月下的獨特美景,用簡潔輕快的筆墨加以描寫,寫出西湖“別是一種趣味”的風(fēng)致。
為文以審美感受為線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順序,用平實的文筆記敘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而描繪春季美景時不尚夸飾,只就眼前之景點染幾筆,卻活畫出西湖的“靈性”,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xiàn)出作者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簡介作者 (1568--1610),明代文學(xué)家。
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人。
他與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復(fù)古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當(dāng)時稱“三袁”。
他主張文學(xué)創(chuàng)作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作品語言清新明快,有、、等。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
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fēng)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
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凈寺,覓阿賓舊住僧房。
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
草草領(lǐng)略,未及偏賞。
次早得陶石簣?zhí)?,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xué)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譯文(西湖一):從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門向西走,望見保叔塔高聳在層層山崖中,可(詩人)已心飛到西湖上。
中午時分到了昭慶,喝完茶,就劃船進入西湖。
山色蔥綠,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紅,恰似少女的面頰;湖上和風(fēng),如同酒香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