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的“看客”是怎么樣的
描寫看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最為含蓄的一句是:于是他背后的人們須竭力伸長脖子,有一個(gè)瘦子竟至于連嘴都張得很大,像一條死艫魚。
所謂看客,重點(diǎn)自然在于個(gè)“看”字,這些人在的世界里沒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個(gè)動(dòng)作——看。
這可能就是最愛看熱鬧的中國人最突出的形象。
在〈孔已己〉中,作者多次寫到酒店里的酒客戲弄嘲笑孔已己,而每一次都是建立在孔已己的難堪、羞辱和心理痛苦之上。
這些看客不但不同情,還殘忍地嘲笑諷刺他的“新傷疤”或譏笑他沒能撈到個(gè)秀才,總是拿他的落魄不幸取樂。
這笑聲帶來的快樂的空氣實(shí)在是令人心酸。
在〈祝?!道?,人么爭(zhēng)先恐后地趕去聽祥林嫂講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在無聊的生活中尋求刺激,而在這些人聽厭了之后,有立刻唾棄,對(duì)祥林嫂加之以又冷又尖的笑,更顯示了一種人性的殘酷。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茅盾:“朋友
這不是苦了看客
看客們不是一個(gè)印板印出來,看客們的嗜好各殊咸酸。
”巴金八:“我既不是演員,又不擔(dān)任什么職務(wù),我只是一個(gè)看客。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后改名,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時(shí)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教育家,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
曾評(píng)價(jià):“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魯迅筆下的看客形象分析
分析太那個(gè).........我就大概說幾個(gè)作品中的看客吧。
1.《野草》中的《復(fù)仇》,大概寫看客的空虛與無聊。
2.《祝?!肺艺J(rèn)為像衛(wèi)老婆子,那些喜歡聽祥林嫂講“我真傻......”之類的人都是看客。
3.《藥》中有看客,黑夜中的。
4.《藤野先生》中也有,那句話仿佛課本上還讓解析。
急急急 魯迅吶喊 彷徨中看客的形象分析 1500字。
求速度
比如魯迅小說《藥》一段描觀殺頭的看客情景:“也向那邊看,卻只堆人的后背;頸項(xiàng)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
靜了一會(huì),似乎有點(diǎn)聲音,便又動(dòng)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
魯迅筆下有哪些看客形象
魯迅筆下的看客形象是相當(dāng)多的,特別是他的小說,可以說是篇篇都有,在這里不好列舉。
樓主可以看看錢理群先生的《魯迅作品十五講》,其中第三講是:“游戲國”里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