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茨山在現(xiàn)在的哪里啊
始祖山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區(qū)西南15公里辛店鎮(zhèn)境內(nèi),又稱風,據(jù)傳峰因黃帝臣風后封地而得名。
始祖山景區(qū)地理坐標為北緯34°21',東經(jīng)113°32',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5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海拔793米,相對高度540米。
面積約12平方公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黃帝文化遺跡遍布山野。
地勢險峻、請走正門。
希望能幫助到你
新鄭始祖山海拔
始祖山景區(qū)地理坐標為北緯34°21',東經(jīng)113°32',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5公里,面積3平方公里,海拔793米,相對高度540米。
面積約12平方公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黃帝文化遺跡遍布山野。
新鄭始祖山有什么好玩的
始祖山,原后頂,為具茨山主峰。
1997年經(jīng)省民政廳批準,更祖山。
位于市區(qū)約15公里辛店鎮(zhèn)境內(nèi)。
這里是軒轅黃帝創(chuàng)業(yè)基地,舊有軒轅廟、軒轅宮、黃帝祠、嫘祖洞、屯兵洞、訓(xùn)獸臺、石寨墻、幽勝寺、黑龍?zhí)?、白龍?zhí)兜染包c。
1992年,開始修復(fù)并陸續(xù)擴建新景點。
2001年,中國華僑聯(lián)合會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景區(qū)由軒轅廟區(qū)和黃帝大宗祠區(qū)、軒轅宮、風后城、幽勝寺及黑、白龍?zhí)兜染皡^(qū)組成。
軒轅廟區(qū):位于始祖山頂峰,由軒轅廟、嫘祖宮、天中門、中天軒轅閣、迎日峰等景點。
軒轅廟位于始祖山頂峰西側(cè),坐西面東,明隆慶三年重修,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全石結(jié)構(gòu),內(nèi)有黃帝塑像。
歷代每年農(nóng)歷三月三,周圍州府縣有仕民來此登山拜祖,香火極盛。
2006年5月25日與黃帝故里一起被國務(wù)院批準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嫘祖宮位于軒轅廟西側(cè),2002年修建,仿軒轅廟建筑,內(nèi)有黃帝元妃嫘祖塑像。
中天軒轅閣位于始祖山頂峰中央,由韓國著名佛教大師林允華捐資興建,仿漢建筑,五層。
第一層在地下,第二層分南北兩廳,南廳展示黃帝時代發(fā)明的仿制舟船,內(nèi)有壁畫,繪萬家氏族部落;北廳放置黃帝發(fā)明的指南車模型,壁上懸掛《黃帝五千年甲子紀年歷》。
第三層壁上彩繪黃帝一生功績。
第四層置萬姓歸宗圖。
第五層壁上繪盤古開天劈地、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nóng)氏等故事。
憑欄眺望,可欣賞百里山川。
其他還有天心石、黃帝女兒梳妝臺、琴聲回音道、黃帝迎日峰、碑林等景觀。
黃帝大宗祠區(qū)位于始祖山東側(cè),主要由炎黃二帝自然山體巨像、黃帝大宗祠、嫘祖洞、黃帝屯兵洞等組成。
炎黃二帝巨像位于始祖山東側(cè),天然形成。
黃帝大宗祠位于始祖山東坡,是始祖山黃帝文化景區(qū)標志性建筑,寓意萬姓歸于炎黃始祖,仿漢建筑,高29.5米,正方形,各邊長39米,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
嫘祖洞位于始祖山東側(cè)峭壁上,供奉黃帝元妃嫘祖塑像。
屯兵洞與大宗祠相鄰,相傳黃帝屯兵于此。
軒轅宮位于始祖山東南側(cè)峭壁平臺處,分上、中、下三宮,一宮、三宮舊廢,僅存舊址,二宮保存完好,為全石結(jié)構(gòu),面闊三間,進深三間,與軒轅廟建筑風格相同,亦屬明代建筑。
三宮背側(cè)峭壁上有摩崖題記,內(nèi)容為:“南崖軒轅宮三皇殿記。
明嘉靖五年(1526年)二月六日重建。
”三宮處原立明祟禎三年(1630年)“重修軒轅宮三皇殿記”碑記載南崖軒轅宮三皇殿傾圯已久,遺址尚存。
邑庠生郭煥燃有志重建,內(nèi)供奉正神三伏羲、神農(nóng)、黃帝,配神六:風后、力牧、岐伯、雷公、大隗、大鴻。
風后城位于始祖山半山腰,長達3公里,寬2—4米,高2.5—5米,蜿蜒起伏,巍峨壯觀,并遺留有多處城門遺跡。
幽勝寺位居始祖山北麓,據(jù)文獻記載,明代以前已有寺院,以后多經(jīng)修葺。
寺內(nèi)存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修古景幽勝寺記”碑記載,其寺南有大隗即具茨山,軒轅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行殿尚能悠久有存焉。
黑龍?zhí)段挥谑甲嫔轿鱾?cè),白龍?zhí)段挥谑甲嫔侥蟼?cè),兩潭溪水潺潺,風景秀麗。
始祖山黃帝文化景區(qū)是我市一處重要的旅游景點。
最佳出游時間:新鄭屬于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年平均氣溫14.3℃,降雨大部分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
春秋兩季天高氣爽,百花齊放,為旅游最佳季節(jié)。
交通概況:自駕交通:由航海路上107國道,行1.5km至京廣立交橋下,直行約1.5km行至環(huán)島(有兩交叉口:一為107國道、一為至新鄭市區(qū)路段,有路標提示),上新鄭市路段約1.4km至十八里河橋,直行約18km至郭店鎮(zhèn)(途中有加油站三處,且距郭店鎮(zhèn)5.5km處有連續(xù)彎道,車速應(yīng)不超過40km),前行約8km至十里鋪橋(途中有加油站及汽車修理廠各一處),行4km處有一京廣鐵路,繼續(xù)直行2km即到達黃帝故里。
全程36.5km,路況良好,時速應(yīng)控制在60km左右,大約40分鐘車程。
市內(nèi)交通:從鄭州汽車南站坐汽車到達新鄭汽車站后,下車就可看到黃帝故里;從鄭州火車站坐車到新鄭火車站后,乘1路公交車即可到達。
景區(qū)交通:乘觀光游覽車。
該觀光車按站點收費1元\\\/人,如果距離稍遠、車主要價高的話,可以和車主砍價。
注意事項:1、景區(qū)內(nèi)沒有餐飲場所,游客可自帶食物。
2、客運中心站沒有直達新鄭的班車,但買票后可坐前往漯河的班車。
客運南站,客運京廣站、客運總站均有直達新鄭的班車。
3、客運車輛秩序不大好,游客應(yīng)留心。
女媧真的存在過嗎
的確存在過:神話中的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chuàng)世女神。
傳說她與伏羲是兄妹,她與伏羲結(jié)婚而產(chǎn)生人類,后來女媧禁止兄妹相婚,這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由血緣婚進步到族外婚的情況。
又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
還有傳說女媧補天,即自然界發(fā)生了一場特大災(zāi)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
另傳說女媧制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于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
《風俗通義》記載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
關(guān)于女媧的傳說很多,一直流傳至今,影響甚為廣泛深遠。
至今中國云南的苗族、侗族還將女媧作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又稱女陰、女媧娘娘,鳳姓,生于成紀,一說她的名字為風里希(或為鳳里犧)。
是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
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她慈祥地創(chuàng)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zāi)。
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chuàng)世神和始祖神。
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chuàng)造出七十樣?xùn)|西。
女媧氏族發(fā)源地,文獻不見記載,但根據(jù)伏羲與女媧的關(guān)系,女媧故里也應(yīng)在古成紀范圍內(nèi)。
酈道元《水經(jīng)注》在講到渭河支流葫蘆河時特別提到該地古老的女媧祠。
在葫蘆河畔,與大地灣相距不遠的秦安隴城鎮(zhèn),有女媧洞,又有女媧廟,祭祀女媧 ,隴城又稱“媧皇故里”。
女媧也以風為姓,至今其地有風臺、風瑩、鳳尾村等地名,均與女媧氏有關(guān)。
現(xiàn)實中的女媧:一說女媧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主要活動于黃土高原,她的陵寢位于山西洪洞縣趙城鎮(zhèn)東的侯村。
女媧陵的存在時間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黃帝陵一樣,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祭奠的廟宇。
當?shù)卦诿磕贽r(nóng)歷三月初十前后,均舉行長達7天的大型廟會和祭祀活動。
在位起訖:前7707—前7653年。
生卒年:前7759—前7653年。
出生地:鳳州(今陜西寶雞市鳳縣)。
立都:鳳城(令河南濟源市西北)。
年號:女皇元年(乙未,前7706年)。
女媧是伏羲氏族鳳姓部落一位大酋長的女兒,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年)出生在鳳州。
她16歲時,伏羲以一雙精致的狐皮為聘禮向她求婚,二人結(jié)成了夫妻。
此后他們便住在了鳳州,先后生下了四個兒子,長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羅奉元年(前7724年)伏羲在榆中稱帝,女媧仍留守鳳州。
羅奉六年(前7719年)夏天,鳳州發(fā)生了大洪水。
當時伏羲、女媧都住在鳳州,他們組織族人乘葫蘆舟逃亡到秦嶺的太白山下。
后來,他們在太白族人的幫助下又重建家園。
羅奉十二年(前7713年),她與伏羲帶部分族人遷居于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濟源市城區(qū)西北約90公里),在那里開辟新的領(lǐng)地。
羅奉十五年(前7710年),伏羲封女媧于汝陽(今河南洛陽市汝陽縣),統(tǒng)領(lǐng)中州。
羅奉十八年(前7707年)伏羲去世,女媧被氏族聯(lián)盟推舉為帝,建都于汝陽,帝號女皇,以乙未年(前7706年)為女皇元年。
這一年女媧53歲。
女媧即位后對執(zhí)政的一些官員進行了部分調(diào)整。
封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流域,居沁陽(今河南焦作市西南)。
封下相柏皇氏于王屋,居柏香(今河南濟源市東南)。
命共工氏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治水。
命朱襄氏為史官,居襄城(今河南許昌市西南),主造書契。
命昊英氏為歷官,居伊水鳴皋(今河南洛陽市嵩縣東北),主修甲歷。
命栗陸氏居于西華及栗廣之野(今河南夏邑縣),負責水利建設(shè)。
命驪連氏于驪山(今陜西西安市臨潼區(qū))、葛天氏于長葛(今河南許昌長葛市)、陰康氏于太康(今河南周口市太康縣),共同主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命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頂(今河南南陽市桐柏縣),主管化俗。
命烏明氏于東明(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主管建福。
命視默氏于犬丘(今陜西興平市東南),主管災(zāi)惡。
命紀通氏、仲起氏、陽侯氏、宿沙氏四族為中官土正。
紀通氏居王屋(今河南濟源市西),主管中表;仲起氏居嵎番(今山東日照市),主管海陸;陽侯氏居陽谷(今山東聊城市南),主管江湖;宿沙氏居?xùn)|平(今山東泰安市西),主管海鹽。
命春官羲仲為木正,居青丘(今河南滄州市青縣)。
夏官羲叔為火正,居陳留(今河南開封市開封縣東南);秋官和仲為金正,居秦嶺太白山(今陜西寶雞市太白縣東南);冬官和叔為水正,居龜蒙山(今山東臨沂市平邑縣東)。
另外封尊盧氏于鴻盧水(今河南三門峽市盧氏縣);混沌氏于昆吾屯留(今山西長治市西北);大庭氏于具茨山(今河南新鄭市);有巢氏于朝城(今陜西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zhèn));無懷氏于裴城(今河南駐馬店市遂平縣)。
女皇二年(丙申,前7705年),共工氏不肯聽命于女媧,欲自立為帝,女媧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
這是中國遠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guī)模群體戰(zhàn)爭。
雙方大戰(zhàn)的結(jié)局是共工氏失敗,率部族西奔,怒而襲擊祭天圣地不周山(今甘肅蘭州市榆中縣),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頂,砍倒了天齊建木,割斷了八索準繩,定表向東南傾斜,表繩斷絕,八維失準,象征王權(quán)的祭天中心遭到了嚴重破壞。
女媧又命驪連氏率族人與祝融氏族聯(lián)合攻打共工氏,將共工氏一族趕往祁連山以北。
由于天齊表木遭到破壞,天象觀察和天氣變化的預(yù)測都不能正常進行;結(jié)果這年夏天大洪水來臨,人們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被突然而來的洪水吞沒,許多族人都葬身于大洪水中。
當時女媧等人居住在高地得以幸免。
她立刻組織族人砍伐樹木,綁制簡易木排,下水迎救被困的人。
他們奮戰(zhàn)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數(shù)百名青年男女,這些獲救的青年都向她磕頭致謝,尊稱她為圣母。
女媧率族人與洪水搏斗的這段歷史,后來在民間廣為流傳,逐漸被神化了,被演繹成了神話故事。
天中門是那個旅游區(qū)
天中門位于具茨山。
取具茨山位于中國心腹、“中天一柱立中原”之意,是“中”字的發(fā)祥地,是“中華文明”、“世界東方文明”的發(fā)祥地。
具茨山,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新鄭市、新密市三市交界處,屬于伏牛山余脈。
具茨山綿延40余公里,在禹州境內(nèi)最長,其他部分屬于新鄭市和新密市。
具茨山系自禹州市萇莊鄉(xiāng)北部的薈萃山起首,蜿蜒東南,在淺井鄉(xiāng)的北大鴻寨山分為兩支:一支經(jīng)無梁鎮(zhèn)延續(xù)出禹,在新鄭、長葛兩縣交界消失;一支經(jīng)無梁鎮(zhèn)西部、朱閣鄉(xiāng)、郭連鄉(xiāng)入許昌。
河南有什么山
平頂山 紫云山 嵖岈山 白云山 王 雞公山、王屋山、云臺山、堯山、山、青天河、山、桐柏山-淮源、伏牛山 老君山中岳——嵩山嵩山, 位于鄭州登封市,峻極于天且“居天下之中”,自古被認為是“萬山之宗歟”。
“嵩”者“高”“山”也,嵩山海拔1492米。
嵩山地區(qū)產(chǎn)生了中國最早的國家文明,長期是中國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因而留下了大量極其珍貴的古代文化遺址。
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雞公山雞公山位于信陽市南38公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被歷史學者稱贊為“青分楚豫,氣壓嵩衡”,山上有民國時期世界各國建筑群、總統(tǒng)行館等人文景觀。
山水旅游圣地——云臺山云臺山位于焦作修武縣境內(nèi) ,既是世界地質(zhì)公園,又是國家AAAAA級景區(qū)。
云臺山滿山覆蓋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tài)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云臺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
中原獨秀——堯山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平頂山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
因堯?qū)O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
2011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及國家地質(zhì)公園。
道教圣地、愚公移山故事發(fā)祥地——王屋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王屋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濟源市西部,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的故鄉(xiāng),愚公移山的精神因《列子》記載和的引用而家喻戶曉。
中國最美的地方——白云山白云山位于洛陽嵩縣境內(nèi),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2006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聯(lián)合眾多旅行社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
白云山位于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qū) 雞公山(30張),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
恐龍沒落的見證者——伏牛山伏牛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地處南陽西峽縣,南坡蘊含的恐龍蛋化石數(shù)量之大、種類之豐富,全世界無出其右。
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自然保護圈”的寶天曼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這里古樹參天,鳥獸群集,奇峰競秀,滿目涌翠。
新鄭周邊都有什么山
新鄭內(nèi)主要有具茨山、陘山、嶂山、、梅山等山脈茨山屬伏牛山系嵩山余脈,位于新鄭市區(qū)西15公里。
東西長14公里,南北寬3.5公里,面積約49平方公里。
主峰風后嶺海拔高度為793米;陘山屬伏牛山系嵩山余脈,位于新鄭市區(qū)西南15公里。
主峰海拔329.7米。
山體呈西北東南走向,寬約1.5公里,長約2.5公里,境內(nèi)面積約2平方公里。
泰山系五指嶺山余脈,位于新鄭市區(qū)西南22公里。
呈東西走向,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約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12.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