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勤勞節(jié)儉的名言警句有什么
1、為點一盞燈,照亮別也照亮了自己。
2、贈人玫瑰,手有。
3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
--高爾基4、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
幫助他人的名言經(jīng)典語錄。
--王梵志<全唐詩補逸>5、我越多地幫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6、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7、不要因善小而不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8、即使是一點小小的愛心行為,只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幫助別人,把愛灑向生活周圍的人,就能把快樂留給自己。
9、每天要想著不計報酬地為別人做點事情。
10、施比受更有福。
11、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今天我終于找到了答案,其實很簡單: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幸福。
幫助他人的名言經(jīng)典語錄。
12、彎下身子幫助他人站起來,這是對心靈很好的鍛煉。
13、幫助別人是一種高尚的美,而一個大集體就是用這種美構成的。
一個集體如果擁有這樣的美,那它一定是一個強大的集體。
14、助人是人格升華的標志。
15、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數(shù)學家的故事和名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全稱。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臺灣列島,西沙群島 , 南海諸島,釣魚群島,新疆和西藏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別名:“世界文明古國”、“絲綢之國”、“瓷器之國”、“詩國”、“東方騰飛的巨龍”、“禮儀之邦”、“華夏”、“中華”、“九州”、“赤縣”、“神州”、“禹城”、“禹跡”、“禹旬”、“九域”、“海內(nèi)”等。
01、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
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國領土總面積為: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nèi)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
總面積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
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jīng)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qū),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
0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48°27′N,135°05′E) 。
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yōu)良港灣,便于船舶避風和???。
中國的大陸邊境線長二萬多公里。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于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nèi)海是一個國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內(nèi)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臺灣海峽位于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shù)闹匾ǖ?,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兩條地震帶,一條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條是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中國正好在兩大地震帶的中間,所以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十四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20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老撾、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六個。
27、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28、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29、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30、中國的行政區(qū)域,基本分為?。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市(地區(qū)、自治州、自治盟)、縣(旗、區(qū)、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五級。
31、中國共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qū),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qū)。
中國的萬里長城 32、北京市位于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
戰(zhàn)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3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約有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占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
它位于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4、河北省因位于黃河北邊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于冀州,故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市,北戴河與承德均為避暑勝地。
35、河南省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南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簡稱“豫”,又稱“中州”和“中原”。
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其中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開封是七朝古都。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
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址。
現(xiàn)在的河南省是建國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并而成。
36、陜西省,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故簡稱“秦”或 “陜”。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古稱長安,是中國歷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是中國著名的古都。
延安市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37、山西省有著“煤海”之稱,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yè)基地。
38、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nèi)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發(fā)源地,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
39、遼寧省因省內(nèi)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另有計劃單列市--大連市。
有“鋼都”鞍山。
40、吉林省位于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41、黑龍江省有著“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和最東的省份,簡稱“黑”。
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jié)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jié)。
42、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
簡稱“甘”或“隴”,古所轄地為甘州(現(xiàn)張掖市)和肅州(現(xiàn)酒泉市),是故甘肅。
4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位于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
簡稱“寧”。
44、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內(nèi)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是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和咸水湖,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
也是中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
簡稱“青”。
45、西藏自治區(qū)位于中國的西南邊疆。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于本區(qū)。
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nèi)地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經(jīng)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fā)展。
簡稱“藏”。
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
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46、云南省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老撾、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云”。
省名來源于彩云之南,另一說是因位于云嶺之南而得名。
云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
云南省大部分地區(qū)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47、貴州省因“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而得名,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
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于世界的黃果樹瀑布位于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鎮(zhèn)寧布依族自治縣。
仁懷市出產(chǎn)的茅臺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48、四川省因物產(chǎn)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成都也是計劃單列市。
49、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計劃單列市。
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50、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因境內(nèi)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51、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為贛江是省內(nèi)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52、安徽省出產(chǎn)“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簡稱“皖”,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各取一字,乃為安徽。
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3、山東省因位于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
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54、江蘇省位于中國華東地區(qū),簡稱“蘇”,江蘇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55、浙江省位于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境內(nèi)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浙”同音,是為“浙江”。
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yōu)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56、福建省 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nèi)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
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
境內(nèi)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游景點。
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57、廣東省位于中國南部沿海,簡稱“粵”。
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有“羊城”之稱,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發(fā)展最為迅速。
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占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shù)。
廣東集中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jīng)濟特區(qū)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
廣東GDP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58、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
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會議所在地。
59、海南省是僅次于臺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是中國最南端也是最年輕的省份。
60、臺灣省與福建省隔海相對,是中國的寶島,簡稱“臺”,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通用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
最大城市為臺北市,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61、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和尼泊爾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二、中國的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
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
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三、中國的氣候中國氣候有三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
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五十攝氏度。
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
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
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
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夏季最熱地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四、行政區(qū)劃分 4個直轄市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簡稱“京”。
位于華北平原西北端。
初稱薊,春秋戰(zhàn)國時為燕國都城,遼時為陪都,稱“燕京”、南京,金、元、明、清至民國初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稱號。
1928年始設市。
現(xiàn)轄十六區(qū)、二縣,為中央直轄市。
全市面積一萬六千八百平方公里。
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七百四十三萬。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學、教育、國際交往中心和交通樞紐。
北京還是馳名中外的游覽勝地,主要名勝古跡有長城、故宮、天壇、十三陵、頤和園、香山等。
北京曾舉辦過1961年第26屆世乒賽、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和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上海:簡稱“滬”或“申”。
地處中國東部海岸中段、長江入海口處。
古為海邊漁村,春秋為吳國地,戰(zhàn)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宋設鎮(zhèn),始稱上海,1927年設市。
現(xiàn)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轄十八區(qū)、一縣。
全市面積五千八百平方公里。
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八百五十八多萬。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上海還是中國最大的工業(yè)城市、商業(yè)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基地。
上海曾舉辦過2001年APEC會議和2005年第四十八屆世乒賽單項賽。
2010年,上海將舉辦世博會。
天津:簡稱“津”。
位于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在此匯合流入渤海。
金元時代稱“直沽”,為漕運要地,后設海津鎮(zhèn),明初取“天子津渡”之意始稱天津并設衛(wèi),稱“天津衛(wèi)”,清為“天津府治”,1928年始設市。
現(xiàn)轄十五區(qū)、三縣,為中央直轄市。
全市面積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
2007年末,戶籍人口一千零九十五萬人。
天津是華北最大的工業(yè)城市,油氣、海鹽資源豐富,并有一定的工業(yè)技術基礎。
天津也是華北重要的商業(yè)中心和口岸城市,2006年被確立為北方經(jīng)濟中心。
天津的名勝古跡主要有市區(qū)的寧園、天后宮、大沽口炮臺,薊縣獨樂寺,黃崖關古長城及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盤山風景區(qū)。
重慶:簡稱“渝”。
位于西南地區(qū)東部,長江上游。
春秋戰(zhàn)國時為巴國地。
隋唐屬“渝州”。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1997年6月,以原四川省重慶、萬縣、涪陵三個地級市和黔江地區(qū)行政區(qū)域設中央直轄市重慶市。
下轄十九區(qū)、十七縣、四自治縣。
全市面積八萬二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
2007年末,全市總人口三千二百三十五多萬人。
重慶是綜合性工業(yè)城市,有長江三峽、枇杷山、縉云山等旅游勝地。
23個省 河北?。ㄊ仪f)、河南?。ㄊ嵵荩⒑笔。ㄊ錆h)、湖南?。ㄊL沙)、江蘇?。ㄊ暇⒔魇。ㄊ喜⑦|寧?。ㄊ蜿枺⒓质。ㄊL春)、黑龍江?。ㄊ枮I)、陜西?。ㄊ靼玻?、山東?。ㄊ希?、山西省(省會太原)、四川省(省會成都)、青海省(省會西寧)、安徽?。ㄊ戏剩?、海南省(省會??冢?、廣東?。ㄊV州)、貴州?。ㄊF陽)、浙江?。ㄊ贾荩⒏=ㄊ。ㄊV荩?、臺灣省(省會臺北)、甘肅?。ㄊm州)、云南省(省會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