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體書法十句名言
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望采納謝謝
顏體毛筆書法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毛筆字帖這個很哪找名言警句的,我小時候練的是 顏體,直接寫碑文。
盡管名言警句會更有意思,但現(xiàn)在一想,貌似沒有太多內(nèi)涵,真的。
Good luck~
顏體書法四字詞語圖片
里下載顏體字然后可以自己批量制作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增廣》有言:“讀書須用意,一字金。
”就是告誡世人讀書不可囫圇應(yīng)該用心讀書。
清代讀書達人曾國藩就有很好的讀書方法值得借鑒,他說:“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
”曾國藩在告誡子侄讀書時曾說:“怕隨筆點過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卻是大病。
”由此可見,讀書的態(tài)度對于讀書的重要性!“推敲”的典故讀書要深刻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就要反復(fù)“推敲”,說到“推敲”,歷史上有一個典故:一天,唐代詩人賈島去長安成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
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就把一首詩留了下來:《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第二天,賈島騎著毛驢返回長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dāng)些。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這時,正在京城做官的韓愈,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來。
行人、車輛都紛紛避讓,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
韓愈問賈島為什么亂闖。
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
韓愈聽了,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guān)著的,推怎么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
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
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一個“敲”字,就讓這首詩千古流傳,而“推敲”從此也就成為膾炙人口的常用詞,也正是由于賈島的刻苦努力,使他終于在眾星璀璨的唐代詩壇贏得一席之地,并且留下許多佳作。
真可謂是“一字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