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總共共多少字
《治家格言》是清初朱柏廬所著。
朱柏廬(1617~1688),著名理學教育名用純,字致一。
昆山(今屬江蘇)人。
與歸有光、顧炎武為“昆山三賢”。
明諸生。
清順治二年(1645年)其父在守昆山城抵御清軍時遇難柏廬侍奉老母,撫育弟妹,播遷流離,備極艱辛。
局勢稍定,返回故里。
因敬仰晉人王裒“攀柏廬墓”(含有不忘殺父之仇的意思)之義,故自號柏廬。
居鄉(xiāng)教授學生,潛心治學,以程、朱理學為本,提倡知行并進,躬行實踐。
平生精神寧謐,嚴以律己,對當時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紳,以禮自持。
他與顧炎武堅辭不應(yīng)康熙朝的博學鴻儒科,后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xiāng)飲大賓。
除《朱子家訓》外,尚著有《刪補易經(jīng)蒙引》、《四書講義》、《困衡錄》、《愧訥集》、《春秋五傳酌解》、《毋欺錄》等。
朱子家訓和朱子治家格言是出自同一人嗎
是的,朱子家訓和朱子是同一本書 ,只不過叫一樣,《朱子家訓》又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
《朱子家訓》僅634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許多內(nèi)容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意義。
作 者:朱柏廬
有什么軟件能朗讀課本的,比如能朗讀語文書古詩詞的
“四書”應(yīng)該是必讀的吧。
中國儒學文化源遠流長,孔孟為首,《論語》《孟子》必是發(fā)蒙讀物,接下來該是《禮記》《孝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等書,這些書現(xiàn)代版的帶有注釋解析以及點評的版本應(yīng)該很多,可以選上海古籍出版社,岳麓書社,中華書局,三聯(lián)書社等比較正規(guī)的版本閱讀,應(yīng)該會有不錯的心得的。
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小窗幽記、三百千千、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 訓蒙增廣賢文這些版本市場上更是多如牛毛,其實中國人的骨子里都有儒學的基因,只要你有心,根本不需要怎么尋找,儒學就在你慕然回首之處對著你發(fā)出迷人的微笑,還儀態(tài)萬千你招手回眸
小學二年級可讀國學經(jīng)典有哪些
二年級的孩子一定的理解能力了是古文對于他們來說依然不容易。
給二年級孩子看的國學書,最選一些短淺有趣又經(jīng)典的小古文,深入淺出,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圖文并茂,孩子才有興趣學。
我給孩子買了很多國學書,最后這些是我覺得適合三年級孩子讀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小學生小古文200課)系列。
前兩個是名篇必讀,但是不全面,(小學生小古文200課)可以作為課外書來讀,涵蓋所有經(jīng)典的古文、詩詞,配上有趣的插圖,圖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加強記憶,最適合三年級的孩子看了。
有關(guān)家風,家書,家訓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諸葛亮《誡子書》朱子家訓《顏氏家訓》、《藩家書》、《傅書》、《弟子規(guī)》、《錢氏家訓》等拓展資料:1 《顏氏家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nèi)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shù)著作。
作者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
該書成書于隋文帝滅陳國以后,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
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jīng)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
共有七卷,二十篇。
分別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風操第六、慕賢第七、勉學第八、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wù)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yǎng)心第十五、歸心第十六、書證第十七、音辭第十八、雜藝第十九、終制第二十。
2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
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
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3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
《朱子家訓》僅525字,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許多內(nèi)容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xiàn)實意義。
4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于清19世紀中葉。
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
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zhèn)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盡管曾氏留傳下來的著作太少,但僅就一部家書中可以體現(xiàn)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yǎng)。
曾國藩作為清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對書信格式極為講究,顯示了他恭肅、嚴謹?shù)淖黠L。
5 《傅雷家書》是2006年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
《傅雷家書》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
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這些家書開始于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jié)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
十二年通信數(shù)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jié)婚生子的成長經(jīng)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
傅雷夫婦非常細心,兒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點內(nèi)容則分類抄錄成冊。
6 《弟子規(guī)》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
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
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
《弟子規(guī)》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7 《錢氏家訓》是一篇無價的寶典,是錢家先祖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國王錢镠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產(chǎn)。
民國十三年(1924年),武肅王錢镠三十二代孫、安徽廣德人錢文選纂修《錢氏家乘》,根據(jù)先祖武肅王八訓和遺訓,他總結(jié)歸納了錢氏家訓。
錢氏家訓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為據(jù)。
內(nèi)容涵蓋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方面,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思想行為做了全面的規(guī)范和教誨。
千百年來,錢氏族人始終以家訓為行為準則,踐行著“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的訓言。
大家有沒有用過神爾天才經(jīng)典聽讀機的,我家小孩5歲適合聽嗎
我去年上半年買了一臺SR-2的版本,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我家小孩五歲半,用了之后很快就進入了國學文化的環(huán)境,對弟子規(guī)、朱子治家格言都可以輕松背誦,效果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