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的作文 革命格言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
】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
】生命不息,沖鋒不止
】繼承革命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
警句格言給我的啟示或座右銘是什么作文100字
寶劍想要鋒利,難道不磨礪會成功嗎
梅花若不堅強,會散發(fā)出迷人的香味嗎
這句名言是我的座右銘,它在我無助時,想放棄時,做我前進的照明燈,鼓勵著我勇敢向前
這是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小故事。
昨天晚上,我正做著數(shù)學作業(yè),本來一切都還算順利,可到了最后一題,我卻被攔住了,它好似一位強大又驕傲的勇士,不容易對付。
思考了許久,還是不見答案,放棄的心理魔鬼正在舉起勝利的旗幟炫耀著呢
我正準備翻閱資料時,我看見我的座右銘,整醒目的貼在墻上,我的心中泛起一道紅光,我把資料遺棄在一旁,又拿起題目絞盡腦汁的冥思苦想。
不經(jīng)意間,那一張沒有任何污點的白紙,以密密麻麻的聚集了一條條黑血絲。
經(jīng)過一番苦戰(zhàn),我終于戰(zhàn)勝了敵人,超越了自我,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通過這件小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想不勞而獲,吃免費的午餐是不可能的。
只有努力上進才能拼搏出一個好未來。
學習也一樣不經(jīng)歷寒窗苦讀,哪會嘗到成功的芬芳。
只有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前,追求完美,才會成功
即使有風有浪,也不要氣餒,希望就在前方,夢想需要努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關于法律的作文100字
法律伴我成長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
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guī)范著人們的行為。
正是由于這些規(guī)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關注法律,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幼稚而天真的小孩。
可是不知怎么,看到里面的法制故事,我就情不自禁關注起了這個那時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詞—“法律”。
那時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少兒頻道的動畫片,而我是個例外,偏偏喜歡中央電視臺的法制節(jié)目—《今日說法》。
我?guī)缀趺刻於紩湛催@個節(jié)目,近乎到了癡迷的程度,每天中午,節(jié)目一開始,我便一手捧著飯碗,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者屏幕,生怕會錯過每一個鏡頭。
就這樣,時光飛逝,轉眼間法律已經(jīng)陪伴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這時的我已經(jīng)是一個中學生了,但是收看《今日說法》依舊是我每天的家常便飯,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近幾年的法律事故頻頻出現(xiàn),老師對我們的法律教育漸漸增多,中學生們不得不對法律重視和關注起來。
觀看《今日說法》,不但可以了解這十年來祖國法制社會的變遷,而且可以增加許多法律知識。
看了這么多年的《今日說法》,我也應該是它的忠實觀眾了吧,有許多法制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其中兩個我記憶深刻: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后,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后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
這個法律事件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就因為繼母不懂法,不知道打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才導致了事件的發(fā)生。
這件事啟示我們:不學法就很容易觸犯法律。
我曾經(jīng)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兒童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guī)則,橫穿馬路。
“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guī)則中明確規(guī)定的,可是,人們總是這樣想:沒事我心里有譜,絕對不會發(fā)生事故,再說了,這樣不就可以少走幾步路了么。
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心理,而送了性命,幾步路難道還不如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么
這種走捷徑丟性命的事故數(shù)不勝數(shù)。
這難道還喚不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心嗎
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成了一個法治社會,所謂依法治國,各種憲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
相繼出臺,現(xiàn)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
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
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
我說:不
法律離我們很近。
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
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xiàn),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xiàn)。
”法律,就是實現(xiàn)正義、體現(xiàn)公平、正確規(guī)范人的行為的社會準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
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
所以我們現(xiàn)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 回答者: 122.51.180.* 2009-10-31 08:55 相關內(nèi)容
我最喜歡的格言作文400字上的
一句名言給我的啟示 成績怎么這么差啊
才88分,你是咋學的……聽著媽媽的話,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也時常責備自己。
因為我從小學習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爸爸媽媽都以我為榮,所以自己經(jīng)常驕傲自滿,然而,也就因為我的驕傲自滿才釀成了今天的失敗。
這次數(shù)學單元測試,老師發(fā)下試卷,我一看簡單的無法再簡單了,就三下五除二寫完了,我想一定能得滿分,便交了卷。
第二天,當老師發(fā)試卷,叫到我的名字時便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心想老師一定會夸獎我一番,可是沒想到老師念出的分數(shù)卻是88分,這是我的成績嗎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呀,可是那整潔的試卷上鮮紅的分數(shù)確實不假呀
望著同學們和老師對我失望的目光,我的眼淚嘩地流了出來。
面對校園里同學們的目光和家里媽媽的責罵聲,我再也沒有心思學習了,直到我無意間在《思想品德》書上看到了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以后,才明白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對
我應該在失敗中汲取教訓,應該像愛迪生研究電燈一樣,面對1600種耐熱材料都不理想的失敗,還不灰心,不氣餒,日夜思索,繼續(xù)試驗,最后終于讓電燈走進了千家萬戶,照亮了世界。
我也要向愛迪生一樣面對失敗,重新振作起來,繼續(xù)努力學習。
早上,背誦各科的重點、難點,課上認真聽講,細心做筆記;課下閱讀課外書;放學回家就把一天學習的知識復習一遍,再把明天要學的預習預習。
就這樣我的成績一直遙遙領先。
這句名言對我的啟迪太大了
我從那以后立志做一個遇到失敗不退縮,遇到挫折從頭再來的人。
(我都通過了)
關于名人珍惜時間的作文素材100字
1、“一天變?nèi)臁迸c“一生才三天”俄國著名地質(zhì)、地理學家奧勃魯契夫把每個工作日分成“三天”。
第一天是從早晨到下午兩點,他認為這是最寶貴的時間,用來安排重要的工作。
第二天是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在這段時間里他認為做較輕松的工作為宜。
如寫書評或各種筆記等。
第三天是從晚上六點到夜里十二點,用來參加會議、看書。
他說,這是等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長了。
美國夏威夷島上學生們上課時,總是先背誦一段祈禱詞:一個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經(jīng)過去永不復返。
今天已經(jīng)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會過去。
明天就要到來,也會消逝。
抓緊時間吧,一生只有三天。
2、名人與時間列寧要求人們講話要簡短,要具體,要有相當?shù)膶嶋H的結論。
列寧主持會議,不管有多少人參加,總是準時開會。
在他主持的會議上,發(fā)言的時間有嚴格規(guī)定,一般只給兩分鐘……他時常說:“同志,收場吧,我已經(jīng)多給你半分鐘了。
”他還規(guī)定:“不準在開會時隨便談話打擾別人。
”美國的“發(fā)明大王”愛迪生,12歲當報童,由于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從16歲發(fā)明電話自動撥號機起,一生中竟有1000多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果。
在79歲生日時,他對客人說:“我有135歲了。
”這豈不奇怪?原來愛迪生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這就等于延長了生命。
他為了尋求最理想的纖維做電燈絲,曾經(jīng)試驗過6000種以上的植物。
蘇聯(lián)著名昆蟲學家柳比歇夫,為總結利用時間的經(jīng)驗和浪費時間的教訓,以提高工作效率,從26歲起,把進行時間統(tǒng)計作為自己每天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
他活了82歲,堅持進行時間統(tǒng)計近2萬日。
他的終生成果是:發(fā)表學術著作70部以及13500張打字稿論文、專著。
3、董遇學在“三余”董遇,字季直,資質(zhì)魯鈍但愛好學習。
他擅長研究《老子》,給《老子》作注解;又擅長《春秋左氏傳》,還用紅、黑兩種筆作批注,區(qū)分異同。
有人跟他學,董遇不肯指教,卻說:“必須自己先讀百遍。
”又說:“讀書百遍,它的道理就自然清楚。
”跟著他學的人說:“我們也急切地渴望著學習,就是擠不出時間。
”董遇說:“應該利用‘三余’來進行學習。
”有人問“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解釋說:“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時間,夜晚是一天中的空余時間,陰雨連綿的日子,是農(nóng)作的空余時間啊!” 4、徐特立守時不違徐特立的時間觀念很強,他珍惜自己的時間,也珍惜別人的時間。
開會必準時到達;與人約會,必按時赴約,如有改變,必定先通知。
他說:“如果遲到一分鐘,有60人參加的會就要浪費別人一點鐘;有600人參加的會就要浪費別人10點鐘,人數(shù)越多,浪費越大。
這是不可容忍的錯誤。
魯迅先生不是說過嗎——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徐特立一生最善于擠時間讀書,日間工作繁忙,就擠晚上的睡眠時間。
他這種孜孜不倦、認真看書學習的精神,一直堅持到晚年而沒有懈怠。
5、蘇步青巧用“零頭布”著名數(shù)學家蘇步青教授,把整段時間稱為“整匹布”,要搞大一點的科研項目,用“整匹布”為最好。
其實,蘇教授的“整匹布”是不多的,蘇老常在“零頭布”上動腦筋。
他稱道“零頭布”說:“別看它零零碎碎的,聚沙成塔,時間也可以積少成多嘛!”出差路上,開會間隙,都是他的“零頭布”。
蘇老近幾年出版的幾部數(shù)學專著,大都是由“零頭布”湊成“整匹布”的。
6、于光遠零碎抓取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于光遠近兩三年寫有2百多萬字的著作,一年內(nèi)出版的書就有《思考和實踐》、《運用現(xiàn)代科學的“窮辦法”》、《戰(zhàn)略學與地區(qū)戰(zhàn)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等。
這些書很大一部分是他擠零碎時間寫成的。
他外出時,在飛機上、火車上、汽車上都堅持寫作,哪怕是一二十分鐘的時間也不放過。
1986年4月中下旬,他到河南去講學,總共兩星期的時間,他除了做了11次內(nèi)容各有特點的報告外,還寫了16篇文章,發(fā)表在當?shù)貓蠹埳稀?/p>
這些文章就是利用從鄭州到開封、新鄉(xiāng)及洛陽的途中寫成的。
7、“為什么要等到明天?”柯羅是法國畫家。
他是使法國風景畫從傳統(tǒng)的歷史風景畫過渡到現(xiàn)實主義風景畫的代表人物。
曾經(jīng)三次旅游意大利,遍游法國,深入大自然,創(chuàng)作了一批簡練、淳樸、繼承傳統(tǒng)又出新意的風景畫和人物畫。
有一天,一位青年畫家來到柯羅家里,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給柯羅看。
柯羅指出了對方作品中幾處他覺得不滿意的地方,青年畫家很感動,連忙表示:“謝謝您,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羅激動地問道:“為什么要等到明天?您想明天才改嗎?要是您今天就死了呢?” 8、“合理的方式”維克多·雨果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
有一回,他為了創(chuàng)作一部新作品,便緊張地投入了工作中。
可是,外面不斷有人來邀他去赴宴,出于禮節(jié),他不得不去,為此浪費了好多時間。
最后,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自己的頭發(fā)剪去一半,又把胡子剪掉,再把剪子扔到窗外。
這樣,他就不好出去會客,不得不留在家里。
于是他專心致志地埋頭創(chuàng)作,把又一部巨著奉獻給人們。
他把這種辦法稱之為“合理的方式”。
9、跟死神爭分奪秒1850年的秋天,5l歲的巴爾扎克自我感覺心臟病將要大發(fā)作了,他不得不問醫(yī)生,他還能活多久。
“活半年可以嗎?”醫(yī)生搖搖頭。
“六個星期如何?”醫(yī)生還是搖搖頭。
“至少6天總可以吧?我還可以寫個提綱,還可以把已經(jīng)出版的50卷校訂好。
”巴爾扎克急著說。
醫(yī)生的回答是:“你還是馬上寫遺囑好。
”巴爾扎克把醫(yī)生的勸告扔在一邊,還像往常一樣地生活和寫作:深夜12點,他點起蠟燭,開始寫作,一直寫到旭日東升。
早上8點,他休息一會兒,洗個澡,接著就處理日常事務。
9點鐘,他又開始寫,一直干到下午5點鐘。
晚上3點鐘他才休息,可是,才睡了4個小時,他就起床,又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和寫作,直到與世長辭。
10、“我沒有功夫去看戲”愛因斯坦從不無端浪費時間。
無論在他年輕的時候,還是在他年老的時候,他都十分珍惜時問,把精力集中在對自然奧秘的探索上。
有一次,幾個物理學家想讓愛因斯坦休息一會兒,約他去看戲。
愛因斯坦頭也沒抬,冷冷地說:“我沒有功夫去看戲。
”朋友們苦苦相勸,愛因斯坦語重心長地說:“等你們活到60歲的時候,就會珍惜由你們支配的每一個鐘頭。
當他病重的時候,他的學生問他要什么,他低聲說:“我現(xiàn)在只希望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讓我能夠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11、一分鐘能做多少事“一分鐘能做多少事?”美國一位管理學專家在給管理人員培訓時于黑板上寫下這行字后,臺下管理人員紛紛舉手發(fā)言:一分鐘可以快速閱讀一篇五六百字的美文。
如果是瀏覽報紙,完全可以瀏覽一張四十多版的日報,看看新聞標題,便對大小事了然于心。
一分鐘用來打字的話,可以打上百個字。
如果是文秘的話平均一分鐘可以打150個字。
一分鐘可以用手寫70多個字。
一分鐘可以欣賞5至10個精彩的廣告短片。
一分鐘跑400米沒問題;如果用來做仰臥起坐,一分鐘可做20多個,讓人渾身舒暢。
一分鐘可以推銷出去一件產(chǎn)品。
一分鐘足以組織一次很好的進攻,很多球賽的勝負是在最后一分鐘決定的。
不到裁判吹哨,不要放棄最后一分鐘,這就是足球精神。
12、季羨林的惜時妙法國學大師季羨林之所以能從一個貧苦的農(nóng)家孩子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學者,靠的是惜時如金.以勤補拙。
他珍惜時間到了幾近苛刻的程度。
古人有“三上”(廁上、枕上、馬上)之說,季羨林則利用一切時間的“邊角廢料”,會上、飛機上、火車上、汽車上,甚至自行車上,特別在步行時,腦海中思考不停。
他恨不得每天有48小時,不敢放松一分一秒。
不然就感到十分痛苦,好像犯了什么罪。
成為名人以后,季羨林也每每被各種各樣與學術無關的會議困擾。
這對于惜時如金的學者來說,本是苦不堪言。
然而季羨林卻有自己的妙方,他說自己在參加這些會議時,只用一只耳朵去聽,而把剩下的一只耳朵關閉,把精力集中到腦海里構思,寫文章。
除了有爭分奪秒的惜時之心,季羨林還有巧用時間的妙法。
季羨林在幾十年間養(yǎng)成了一段時間內(nèi)從事幾種研究的習慣,不喜歡單一做事。
這種歇活不歇人的辦法,季羨林屢試不爽,《羅摩衍那》就是他用這種翻來覆去磨過的刀子翻譯完畢的。
13、科比24號球衣之謎:激勵自己珍惜時間2006年的夏天,NlBA籃球巨星科比決定不再穿著8號球衣,而是身披24號球衣出戰(zhàn)新賽季。
科比在高中時代曾穿過24號球衣,后來他在1996年率領高中球隊奪取州冠軍時,所穿的是其父喬·布萊恩特的高中號碼33號。
進入湖人隊以后,科比因為自己在阿迪訓練營穿過143號球衣的緣故,將三個數(shù)字相加給自己要了新號碼8號。
沒想到,陪伴科比10個賽季的8號要被24號取代了。
關于科比身披24號球衣的理由,可謂眾說紛紜,可科比對此卻有自己的解釋。
對于24這個數(shù)字,他認為代表一天有24個小時,一次進攻有24秒,要把握好每一天,在每次進攻中都有完美的表現(xiàn)。
已進入而立之年的科比已經(jīng)意識到時間的寶貴,他職業(yè)生涯的好時光已經(jīng)所剩不多,倘若現(xiàn)在不好好把握,實現(xiàn)夢想將會遙不可及。
穿24號球衣,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警醒。
14、《明日歌》與《今日歌》明代錢福寫了一則《明日歌》,內(nèi)容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寫了一則《今日歌》,內(nèi)容為: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二、格言名句1、節(jié)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將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魯迅2、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傅玄3、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4、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杜荀鶴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6、志士惜年,賢人惜日,圣人惜時。
—魏源9、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諺語10、最珍貴的是今天,最容易失掉的也是今天。
——李大釗12、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華羅庚13、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
——董必武14、愈知道時間的價值,愈感到失時的痛苦。
——但丁15、黑夜降臨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把一角陽光繼續(xù)保留。
——雨果16、智慧的總和就是獻身工作加上不浪費一分一秒。
——愛默生17、失去的土地總是可以復得的——失去的時間則將永不復返。
——羅斯福20、您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一一富蘭克林21、利用寸陰是在任何種類的戰(zhàn)斗中博得勝利的秘訣。
——如斐爾特23、誰吝嗇時間,時間對誰就慷慨。
——俄羅斯諺語24、時間是一條金河,莫讓它在你指尖輕輕溜過。
——美洲諺語25、把握住今天,勝似兩個明天。
—美洲諺語 26、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莎士比亞30、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
——培根31、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倫·凱勒33、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五十九倍。
—雷巴柯夫35、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華羅庚)36、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我最喜歡的一則格言作文400字
我最喜歡的一則格言格言伴隨著我們成長,有時它是前進的鑰匙。
在千萬句格言里,我最喜歡的一則格言是“”。
為什么喜歡呢
那還得從一件小事說起。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在小區(qū)玩,鄰居家的小朋友都學會了騎自行車,而我只得在一旁看著他們玩,于是,我跟爸爸說:“爸爸,我想學騎自行車
”爸爸答應了,果然,過了幾天,爸爸搬來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我迫不及待地騎上了自行車,雙手握住車頭,身子保持平衡,騎了起來。
不料,我摔了個四腳朝天,這時,我心想:沒關系
失敗了沒關系
再來一次
我再一次騎上了車座,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小心翼翼地騎了起來,不料,我又摔了個四腳朝天,于是,我極不耐煩地說:“不學了,早知道這么難就不學了
爸爸嚴肅地說:“唯有經(jīng)歷過風雨,才能見到彩虹,正所謂“”嘛
加油
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我聽了爸爸的話,仿佛有一股正在燃燒的大火在我的心里。
我又再一次地騎上了自行車,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騎了起來,“噢,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我興高采烈地對爸爸說。
爸爸只是微微一笑。
“”這句格言成了我的座佑銘,它將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借物喻人的作文100字
蠟燭,它雖然沒有燈那么明亮,但我很喜歡它。
因為它總是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蠟燭平時總是受人冷漠。
可是,當停電時,它總會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驅(qū)趕走黑暗給大家?guī)頊嘏c光明。
時間分分秒秒的過去了,而蠟燭的白色圓柱形的身體也越來越短,可這根本不會讓小巧的它把火熄滅,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它短暫的一生就是一直在為別人奉獻。
每當我拿起蠟燭時,我渾身都會流動著一陣陣暖流。
因為我驚嘆、佩服它的精神。
這種精神也正是我們要向它學習的。
同時我也想到了為2008年奧運會服務的志愿者們。
他們也像蠟燭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著自己一份力。
雖然微不足道,但他們的付出是有用的。
蠟燭,它是多么平凡,又是多么偉大
它總是默默的奉獻著。
雖然沒有燈那么明亮,但是我喜歡它的精神。
五年級名言警句作文怎么寫100個200個字
【 名言作文 篇一 : 一句名言給我的啟示】 相信“失敗乃成功 之母”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吧
是啊,只有在前一次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才會有下一次的成功
而我,也會在一次次失敗中研究原因,并去彌補它,爭取成功
記得有一次,我去參加跆拳道比賽。
比賽開始,我先不時地試探一下他,我們都沒有打得很激烈。
第二場開始了,我開始越發(fā)勇猛起來,并漸漸占了上風。
就在這時,它突然一個后旋,我匆忙防御,但還是被他踢中了頭,轉體腿法上頭,一下就是4分啊
后來,我又猝不及防,被他上頭。
中場休息,我退下場來,教練對我說:“注意他的后旋,防御或躲避。
他轉體,肯定還要轉回去,就在那時,是他最脆弱的時候,抓住機會
”第三場決勝局開始了,我落后他6、7分。
一上場,我便猛烈進攻一會兒,再轉為防守,恢復體力。
分被我追來幾分,他急了,一個后旋踢來,我頭一偏,躲了過去,在他的腿落回去前,就是這個時候,我一腿踢去,踢中了了頭…… 就這樣,分被我一點點追回去,我成功了
這讓我更加相信,古人說的哲理,是毋庸置疑的
“失敗乃成功之母”,你成功了嗎
作文 我喜歡的一則格言,好的獎100啊
我喜歡的一則格言星星眨了眨疲乏的雙眼,月亮揉了揉紅腫的眼睛,微笑地望著窗前的我。
夜深了,大自然睡著了,我又一次翻開那本厚厚的日,這上面沒有斑斕的色彩,但那“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十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卻格外吸引著我,這句十字格言時時激勵著我前進。
日記本一頁頁翻過,隨著閱歷的增長,對于這十字格言,我愛它愛得更深了。
記憶的小溪淙淙流淌,忽然一朵浪花濺出給了我一個美好的回憶:那時我上二年級,每天上課昏昏沉沉,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媽媽見我學習一落千丈,給我買了許多課外書。
我決心努力學習,為媽媽爭光
自從那天起,每天晚上我總在別人松懈的時候加把勁去追,直到太陽落山,月亮來值班。
那天晚上,我還在窗前做作業(yè),陪伴我的只是那“嘀嘀嗒塔”在走的鬧鐘。
我告訴自己,在鬧鐘走到10的地方之前把字練好。
可是,我再也忍不住了,趴在寫字桌前“呼呼”地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我被耀眼的陽光和刺眼的燈光弄醒,抬頭一看,才6點,便又回到緊張的補習中。
望著那勞動得來的成果,我歡欣地笑了。
幾個月以后,我的字進步了,學習成績也“一漲千丈”,被老師表揚了。
在那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后,發(fā)下成績單的那一刻,3個數(shù)字顯現(xiàn)在我眼前:100分啊
是啊,這是我憑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決心得來的
成功在我付出的那一刻來到了我的身邊
我明白了:在逆水中行船,如果不前進,就只能后退,學習就像逆著水行駛一樣,必須時刻保持緊張心態(tài)和前進的決心,要不斷地努力、進取,否則稍微一個懈怠便會被激流反噬,只能退居后面。
我想:只要時常有“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的激勵,我會成功的。
合上日記本,我又陷入了沉思:畢業(yè)班的我們現(xiàn)在雖然十分緊張,但這一切一切地付出,都將會有收獲。
因為我堅信著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格言“學如逆水行舟,”一定是至理名言。
它會引導我走向成功,而當我成功時,它又會提醒我不要驕傲,把我從成功引向成功。
我深深地愛著這句格言,無論今天還是將來,我都一直會把它當成是我走向成功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