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座右銘 > 吳玉章 自省座右銘

          吳玉章 自省座右銘

          時間:2013-07-24 05:43

          如何清除心靈的污垢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yīng)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

          有無私奉獻精神或聰明的成語或名言警句

          1、金錢價值在于使用方法  汽車大王福特不是一個吝嗇的人,但他卻很少捐款。

          他頑固地認為,金錢的價值并不在于多寡,而在于使用方法。

          他最擔心的就是捐款經(jīng)常會落到不善于運用它們的人手里。

          有一次,喬治亞州的馬沙?貝蒂校長為了擴建學(xué)校來請求福特捐款,福特拒絕了她。

            她就說:那么就請捐給我一袋花生種子吧。

          于是福特買了一袋花生種子送給了她。

          福特后來就忘了這件事情。

          沒想到一年以后,貝蒂女士又上門了,交給了他600美元。

          原來學(xué)生們播種了當初的那一袋子花生種子,這就是一年的收獲。

          福特什么都沒說,立即拿出了600萬美元交給了貝蒂。

            福特的擔心絕不是多余的,太輕易得來的金錢往往很難讓受施者感受到金錢后面潛隱著的苦與智;我更贊賞貝蒂對點滴施與的至高的尊重,她帶領(lǐng)孩子們?nèi)霾ハ碌钠鋵嵤亲阋宰C明他們有能力領(lǐng)受他人恩惠的資格。

            3、大錯誤與小錯誤  日本松下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經(jīng)營技巧高超,管理方法先進,被譽為 “經(jīng)營之神。

          ”  后滕清一原是三洋電機公司的副董事長,后來投奔松下公司,在擔任廠長時,工廠失火燒掉了。

          后滕清一心中十分惶恐;以為不被革職也要降級。

          不料松下接到報告后,只對他說了四個字:  “好好干吧!”  松下這樣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過錯。

          以往,即使只是打電話的方式不當,后滕也會受到松下嚴厲的斥責。

          這種作風可以說是松下管人的秘決。

          由于這次火災(zāi)發(fā)生后沒 有受到懲罰,后滕自然會心懷愧疚,對松下也會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來回報。

            松下的這種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類的心理。

          在犯小錯誤時,本人多半并不在意,因此需要嚴加斥責,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錯誤時,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不必要再去給予嚴厲的批評了。

            5、發(fā)泄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里,氣呼呼地對他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

          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nèi)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

          ”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后拿給總統(tǒng)看。

            “對了,對了。

          ”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

          好好訓(xùn)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里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要干什么

          ”  “寄出去呀。

          ”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

          ”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fā),快把它扔到爐子里去。

          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么處理的。

          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己經(jīng)解了氣,現(xiàn)在感覺好多了吧,那么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  8、馬蠅效應(yīng)  1860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結(jié)束后,林肯當選為總統(tǒng)。

          他任命參議員薩蒙?蔡斯為財政部長。

            有許多人反對這一任命。

          因為蔡斯雖然能干,但十分狂妄自大,他本想入主白宮,卻輸給了林肯,他認為自己比林肯要強得多,對林肯也非常不滿,并且一如既往地追求總統(tǒng)職位。

            林肯對關(guān)心他的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農(nóng)村長大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什么是馬蠅了。

          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個農(nóng)場犁玉米地,我吆馬,他扶犁。

          這匹馬很懶,但有一段時間它卻在地里跑得飛快,連我這雙長腿都差點跟不上。

          到了地頭,我發(fā)現(xiàn)有一只很大的馬蠅叮在它身上,我隨手就把馬蠅打落了。

          我兄弟問我為什么要打落它,我說我不忍心看著這匹馬那樣被咬。

          我兄弟說:“唉呀,正是這家伙才使馬跑得快嘛。

          ”  然后,林肯說:“如果現(xiàn)在有一只叫‘總統(tǒng)欲’的馬蠅正叮著蔡斯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斯和他的那個部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  25、周總理“打賭”  1961年,《洪湖赤衛(wèi)隊》第二次進京公演,在這次演出過程中,有一個周總理與陳毅、李先念“打賭”的趣事。

          第二場,劉闖與赤衛(wèi)隊到彭家墩去摸莊劫槍。

          當劫槍成功后,劉闖拔出閃閃發(fā)光的短刀,插上“老子本姓天,家住洪湖邊,今天來借槍,明朝打江山”的紙條后,亮刀甩出,不偏不倚釘在彭霸天后廳的匾上。

          這一細節(jié)引起了首長們的興趣。

          陳毅和李先念說,劉闖有兩下子,甩刀子堪稱一絕。

          總理則說,劉闖表演不錯,但甩刀子是假的。

          總理說,我敢說他是假的,是因為劉闖的刀是從45度的角度甩出去的,然而刀子扎在匾上卻成了90度,這就露出的破綻。

          劉闖的功夫就在于將刀子藏得很好。

            三位首長爭持不下,一位秘書就到后臺找我問個究竟。

          我聽后很是感慨,對秘書說,總理是對的,甩刀是假的。

          說實在的,這件事不僅讓我見識了總理明察秋毫的眼力,而且使我對自己今后的演出要求更嚴了。

            32、華盛頓的猶豫  1796年,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在兩屆任期結(jié)束后,拒絕競選連任,回歸平民。

          那個時代聯(lián)邦政府官員還是沒有薪金的職位,華盛頓從擔任大陸軍隊司令開始就沒有拿過一分錢報酬,20年下來,已是兩袖清風。

          為了感謝他對美國的無償服務(wù),家鄉(xiāng)的詹姆斯河運公司決定,贈送一批股票給華盛頓,價值5萬美元。

          這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大的財產(chǎn)。

            華盛頓從來就不曾富有過。

          他沒有受過完整的學(xué)校教育,十幾歲就工作,擔任土地丈量員,用掙來的薪水買下一些那個時代很廉價的土地。

          但是北美人少地多,土地的收益十分有限。

          當他結(jié)束總統(tǒng)生涯時,需要錢來維持晚年生活,5萬美元的股票,對他來說,不啻是“雪中送炭”。

          但華盛頓卻在這合法的贈禮面前猶豫再三,拿不定主意。

          他去征求老友托馬斯?杰斐遜(《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以后是華盛頓的國務(wù)卿,后來是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的意見。

          杰斐遜說,這錢雖然合法,但不該拿,因為事關(guān)榮譽。

          怎么辦呢

          最好是捐出去,把它捐給公益事業(yè)。

            就在這時候,列克星敦的學(xué)校陷入財務(wù)困境,面臨倒閉的局面。

          華盛頓把這筆詹姆斯河運公司的股票捐給了學(xué)校。

          這是當時全美國私立學(xué)校所得到的最大一筆捐款,這筆錢救了這個學(xué)校。

          兩年后,校董會決定把學(xué)校改名為華盛頓學(xué)院。

            41、學(xué)學(xué)喬丹的愛國  籃球上帝喬丹在日前的中國之行中,拒絕乘坐主辦方為他提供的奔馳、寶馬,而是點名要了美國的道奇山羊。

          原來喬丹有一條重要的商業(yè)原則,那就是“做廣告從來只做美國貨”,所以,座駕事件與“愛國精神”息息相關(guān)。

            從某種意義上說,球場外的喬丹給崇拜他的那些青少年們上著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課,這才是一個“星”真正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

          相反,我們的各種“星”們,同樣作為青少年們頂禮膜拜的偶像,他們的表現(xiàn)又如何呢

          我們知道有的歌星歌唱得不怎么樣,卻熱衷于把奇形怪態(tài)遁入極端;有些影星表演夠差,卻總走不出緋聞纏身的怪圈;還有那些所謂的足球明星,球踢得極爛,可酗酒、打架等丑聞從來不絕于耳。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shè)方面,我們的“星”們有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不是應(yīng)該好好學(xué)學(xué)人家喬丹呢

            43、名人教子  家教:包拯為官公正清廉,被老百姓尊稱為包青天。

          他擔心家人子弟利用權(quán)勢貪污腐化,因而自述家訓(xùn):“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疫之后,不得葬與大塋之中。

          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  銘教:宋代詩人蘇東坡的長子蘇邁赴任縣太尉時,蘇東坡送給他一個硯臺,上有他親手所刻的硯銘:“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若予,以此書獄常思生。

          ”  鞭教:岳云12歲參軍作戰(zhàn),一次騎馬下坡,沒注意地形,人也栽進溝里。

          岳飛喝令按軍法鞭打岳云,眾將求情不允,責打百鞭。

          此后岳云刻苦訓(xùn)練,勇猛作戰(zhàn)。

          1134年攻打隨州時,揮舞80斤重的鐵錘,首當其沖第一個登城。

          岳飛教子的原則是:受罪重于士卒,作戰(zhàn)先于士卒,受功后于士卒。

            名教:1945年,革命老前輩林伯渠6歲的小兒子要讀書上小學(xué)了。

          林老對兒子說:“上學(xué),該有個地道的名字,我看你就叫‘用三吧

          ”兒子疑惑不解,林老解釋說:“用三者,三用也,即用腦想問題,用手造機器,用足踏實地

          ”  聯(lián)教: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吳玉章曾撰寫一幅對聯(lián)掛在堂前。

          上聯(lián)“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亦難,明知物力維艱,事事莫爭虛體面”,教育子孫后輩要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儉持家,切不可鋪張浪費,追求虛榮;下聯(lián):“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以身作則,行行當立好楷模”,指出做長輩的要時時刻刻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處處做出好樣子,成為后輩們效仿的楷模。

            章程教:老舍先生的教子章程:一是不必非考一百分不可;二是不必非上大學(xué)不可;三是應(yīng)多玩,不失兒童的天真爛漫;四是要有健全的體魄。

          總之,老舍先生認為,孩子不必爭做“人上人”,虛榮心絕對不可有。

            55、心知肚明  相傳三國時,有一天周瑜一只腳剛剛邁出門檻,便撞上迎面而來的曹操,于是周瑜就問曹:你看我現(xiàn)在是要進否

          還是會退否

          曹思忖:說要進吧,他可以往后退;說要退吧,他可以向前行,因為腿長在周瑜的身上。

          正在曹操難言進退之時,一只飛蟲突然飛到曹的跟前,曹操伸手一捉,巧啦,逮著了。

          同時也來了靈感,隨即以反問作答,問周瑜:你說我手掌里的飛蟲現(xiàn)在是活的呢還是死的

          周瑜難住了,想:說活的吧,他手只要輕輕一緊,飛蟲就斃命了;說死的吧,看他握得那么松,弄不好小飛蟲現(xiàn)正在他手心里撒尿嘞

            良久,兩人哈哈一笑了事了。

          因為他們都心知肚明,自己所要回答的問題,自主權(quán)不在自己手里,而是由人家掌握著呢。

            59、曼德拉的頓悟  南非的曼德拉,因為領(lǐng)導(dǎo)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tǒng)治者把他關(guān)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

          當時盡管曼德拉已經(jīng)高齡,但是白人統(tǒng)治者依然像對待一般的年輕犯人一樣虐待他。

            但是,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tǒng)以后,曼德拉在他的總統(tǒng)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tǒng)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

          他先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后他說,雖則他深感榮幸能接待這么多尊貴的客人,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他被關(guān)在羅本島監(jiān)獄時,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

          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宏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得無地自容,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

          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guān)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都靜下來了。

            后來,曼德拉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已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xué)會了控制情緒才活了下來。

          他的牢獄歲月給他時間與激勵,使他學(xué)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苦難的痛苦。

          他說,感恩與寬容是源自痛苦與磨難的,必須以極大的毅力來訓(xùn)練。

            他說起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jiān)獄大門時,我已經(jīng)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實仍在獄中。

          ”  我們之所以總是煩惱纏身,總是充滿痛苦,總是怨天尤人,總是有那么多的不滿和不如意,是不是因為我們?nèi)鄙俾吕膶捜莺透卸髂?/p>

          如何優(yōu)化自己的性格

          性格塑造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克服不良性格,實現(xiàn)從不良性格向優(yōu)良性格的轉(zhuǎn)變。

          而這一點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有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還需要有比較恰當?shù)霓D(zhuǎn)化途徑。

          1.性格優(yōu)化與自我修養(yǎng)人們性格成熟的進度,往往是同性格修養(yǎng)的認真程度成正比的。

          性格的自我修養(yǎng)進行得越認真,性格成熟也就越快。

          這可以從杰出人物優(yōu)良性格的形成過程中找到證明。

          大凡在歷史上很有作為的杰出人物,他們的性格都有許多優(yōu)良之處。

          他們的優(yōu)良性格是不是天然生就、自生自長起來的呢

          當然不是。

          偉人也罷,庸人也罷,童年時期性格都是幼稚脆弱的。

          每個人,不管長大以后性格多么堅強,取得了多么偉大的成就、受到了多么熱烈的推崇,但是在他光屁股、揩鼻涕的時候,他的性格必定是孩子式的、不穩(wěn)定的。

          他們的優(yōu)良性格主要是他們在后天實踐過程中,頑強地進行自我修煉的結(jié)果。

          孔子也不相信自己是“天生圣人”。

          他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俄羅斯大文學(xué)家列夫·托爾斯泰青年時期,就開始為自己擬定“意志發(fā)展的規(guī)則”。

          開始是規(guī)定生活制度方面的要求,如什么時候起身、睡覺、吃什么等等。

          后來,直接的意志訓(xùn)練內(nèi)容在這個規(guī)則中占了主要地位,如“集中全力去做一件事情”,“盡力而為”,“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一件事情沒有結(jié)束,才著手做其他的事情”,“在從事一切工作前,要考慮它的目的”,等等。

          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青年時期,也十分重視從行為規(guī)則入手控制和培養(yǎng)性格。

          他為自己定過以下規(guī)則:(1)絕對的平靜,至少表面上絕對的平靜。

          (2)在言行方面老老實實。

          (3)行動時要深思熟慮。

          (4)果斷。

          (5)不講一句不必要的話。

          (6)不無意識地浪費時間,只做那些應(yīng)該做的事,而不是偶然想到的事。

          (7)只把金錢花在必要的地方,而不花費在不必要的欲望方面。

          (8)每天晚上誠實地檢查自己的行為。

          (9)從不夸張過去、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和將來要做的事情。

          他的堅定沉著、冷靜自持等優(yōu)良性格,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培養(yǎng)起來的。

          美國著名科學(xué)家富蘭克林進行性格培養(yǎng)的故事就更有趣了。

          富蘭克林早在年輕的時候就下決心“克服一切壞的自然傾向、習慣或伙伴的引誘”。

          為此,他給自己制定了一項包括13個名目在內(nèi)的性格修養(yǎng)計劃:節(jié)制、靜默、守秩序、果斷、儉約、勤勉、真誠、公平、穩(wěn)健、整潔、寧靜、堅貞和謙遜。

          為了監(jiān)督自己逐條執(zhí)行這些項目,在青年時期,他把這13項內(nèi)容記錄在小本子上,劃出七行空格,每晚做一番自省功夫。

          如果日間犯了某一種過失,就在相應(yīng)的空格里記上一個黑點。

          他希望通過長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能夠完全消滅這些代表缺點的黑點符號。

          直到晚年他撰寫自傳時,還特別談起青年時代自我修養(yǎng)的努力,認為他的成績應(yīng)當歸功于自我節(jié)制。

          無產(chǎn)階級革命領(lǐng)袖,對于自身修養(yǎng)和自我改造更加重視。

          劉少奇同志曾專門寫過《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一書,對共產(chǎn)黨員自身修養(yǎng)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修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和探討。

          周恩來同志為自己規(guī)定過《我的修養(yǎng)要則》,身體力行,堪稱自我修養(yǎng)的典范。

          彭德懷同志也常常用反省的辦法檢查自己。

          陳毅、吳玉章等同志則常常為自己書寫“座右銘”以自勉。

          有些青年往往只看到偉大人物的氣魄多么宏大、性格多么具有偉人氣質(zhì),而不注意他們在日常自我修養(yǎng)中做出的巨大努力。

          他們頑強的自我修養(yǎng)精神同他們的偉人性格一樣,都值得我們學(xué)習和仿效。

          2.性格轉(zhuǎn)化的漸變和緩沖心理學(xué)告訴我們,性格是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個性特質(zhì),它的穩(wěn)定性的特點決定了性格的轉(zhuǎn)化只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有的人在性格修養(yǎng)中,一開始就提出過高要求,想使性格一下子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這是不現(xiàn)實的。

          一個心胸狹窄、容易發(fā)怒的人,馬上使自己變得豁達寬宏、雍容大度,實際上是辦不到的。

          一個虛榮心很強的人,要自己馬上就能做到聞過則喜、歡迎批評,這也是很難辦到的過高要求。

          在性格的改變上急剎車、陡轉(zhuǎn)彎,不但難以奏效,而且很可能使你失去信心。

          我們應(yīng)當允許在性格的轉(zhuǎn)化上有個緩沖的過程。

          一輛高速前進的車子,如果要倒車,就得先把車停穩(wěn),然后往回倒,停車的過程就是緩沖的過程。

          有了這個緩沖過程,才能抵消車子前沖的慣性,順利地把車子倒回去,否則就會把車子弄翻。

          性格在發(fā)展中也有一種慣性,你要改變它的發(fā)展方向,就必須首先把它的慣性停下來,然后再慢慢改變它的發(fā)展方向。

          比如,急躁易怒、愛發(fā)脾氣的人,性格培養(yǎng)的第一步應(yīng)當是先設(shè)法克制火氣,在將要發(fā)火時使自己冷靜下來。

          即使克制火氣時,呼吸急促、臉漲得通紅、感情很不自然,也不要放松克制。

          過了一段時間,再提出進一步要求,即不但不發(fā)火,還要表情自然、呼吸不急促、臉色無變化。

          這個要求也達到了,再進而要求自己抑制火氣時能瀟灑自如、豁達大度。

          如此循序漸進,性格才會逐步地由急躁易怒變?yōu)榛磉_大度。

          克服不良性格,只有這樣從較低的起點開始,一步一步提高要求,才能順利實現(xiàn)性格的轉(zhuǎn)化。

          3.從改變壞習慣到改變性格有人曾把習慣比做人的“第二天性”,實際上,人們性格中的很大一部分所表現(xiàn)的正是一個人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俗話說,“積習難移”“習慣成自然”。

          在對自己行為的支配中,習慣的力量比任何理論原則的力量來得更大。

          一切最好的理論原則,最好的行為準則,在成為你的習慣之前,你不見得能夠始終如一地去信守它。

          只有在變成了你的習慣之后,它才能在你的行為中鞏固下來。

          因此,性格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在于努力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培養(yǎng)自己嚴謹和有條理的性格,就應(yīng)當在每一件小事上培養(yǎng)自己嚴謹和有條理的習慣:穿衣服,先穿哪件,后穿哪件,有一定的條理,不亂穿一氣;東西放置,有一定的秩序,不能放得亂糟糟的;辦事情,先做哪件,后做哪件,有明確的規(guī)劃,不隨心所欲;時間安排,什么時間干什么,有一定的規(guī)律……如果你時時處處都能注意做到嚴謹和有條理,那么這種習慣形成之日,就是嚴謹和辦事有條理的性格形成之時。

          從培養(yǎng)習慣到改變性格,這個過程要求我們能夠針對自己暴露出來的性格弱點,有意識地培養(yǎng)與之相反的習慣,通過這種新的習慣來克服和改變原有的性格弱點。

          比如,你在性格上犯有“冷熱病”的毛病,情緒時高時低,你就應(yīng)當找出“冷熱病”的病根,克服過于計較小事的心理,逐步培養(yǎng)不為小事動容的習慣;如果你好勝心過強,經(jīng)常使自己惴惴不安,你就要放棄做一個“超人”的企圖,并且中止以眼前勝敗來衡量成績的習慣,而培養(yǎng)從長遠看問題的習慣;如果你性格急躁,你就不要老是忙忙碌碌,在時間安排上要留有余地,培養(yǎng)安詳從容地進行工作的習慣;如果你性格易怒,你就應(yīng)當學(xué)會用克制和幽默來克服怒氣,并培養(yǎng)自己寬宏待人的習慣。

          總之,在你最容易暴露性格弱點的地方,你得先行“對抗”,用相反的習慣去克服和戰(zhàn)勝它。

          這種辦法將有助于你積小勝為大勝,最后達到完全改變性格弱點的目的。

          對于培養(yǎng)一種新的性格,許多人往往認為是很難的事。

          但對于培養(yǎng)一種好的習慣,大家還是有信心的。

          實際上,只要我們有決心、有恒心,真正培養(yǎng)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優(yōu)良的性格也就在這些習慣中形成了。

          4.從控制情緒到轉(zhuǎn)化性格情緒是性格的特征指標之一,人們的不同性格,常常通過不同的情緒反映出來。

          性格樂天、心胸豁達的人,其情緒會經(jīng)常處在喜悠悠、樂陶陶、無憂無慮的境界;性格抑郁、心胸不寬的人,在情緒上則常常唉聲嘆氣、愁眉苦臉,似乎有無窮的憂慮和無盡的煩惱。

          尤其是在重要的事情面前,人們不同的情緒反應(yīng)更能表現(xiàn)出人們不同的性格。

          同樣是在行動中遇到了阻力和困難,有的人因困難引起愁悶和憂慮;有的人則因困難激起更高昂的斗志和干勁。

          同樣面對殘暴的敵人,有的表現(xiàn)出害怕、畏懼的情緒,有的則表現(xiàn)出憤怒、仇恨和誓死拼斗的情緒。

          顯然,前一種情緒表現(xiàn)出的是軟弱怯懦的性格,后一種情緒則表現(xiàn)了英勇頑強的性格。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培養(yǎng)某種情緒,逐步地改變某種與之相應(yīng)的性格。

          比如,性格抑郁的人可以首先培養(yǎng)自己具有愉快歡悅的情緒,使自己高高興興地生活。

          歡悅愉快的情緒持續(xù)愈長,愈有可能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愉快心境。

          長期受到愉快心境的感染,原來比較抑郁的性格就會逐步轉(zhuǎn)化,變得開朗和活躍起來。

          同樣,性格比較暴躁的人,也可以通過努力培養(yǎng)平靜、從容的情緒,使自己保持心平氣和的心境,促進暴躁性格的轉(zhuǎn)化。

          有的人認為,當情緒沖動起來時,人們很難理智地控制自己,因此,暴躁易怒的性格實際上難以克服。

          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情緒不是不可控制的,它完全能夠被人所主宰。

          情緒是人腦的機能,當激烈情緒爆發(fā)時,可以暫時地出現(xiàn)“意識狹窄”的現(xiàn)象,即注意力的中心被集中引向激起情緒的事物上,人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容易為情緒所支配。

          但是,即使在這種時候,也并不是說人已完全失去理智力。

          因此,控制自己的情緒沖動是完全可能的。

          只要他能控制住情緒沖動,實際上他已經(jīng)在逐步改變他急躁易怒的性格了。

          一個人如果能夠經(jīng)常地消除煩惱、憤怒、急躁等不良情緒,這對于幫助他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無疑會有幫助的。

          在困難和失敗面前,情緒對性格的感染作用更為明顯。

          這時,情緒越是沮喪,越容易助長性格中的怯懦傾向。

          而通過鼓舞情緒等手段激發(fā)自己奮勇拼搏的戰(zhàn)斗激情,就能使我們堅強起來。

          經(jīng)常地、反復(fù)地進行這種情緒鼓舞,我們就能在困難和失敗面前成為勇敢和堅強的人。

          收集整理至少4個古人煉字、煉句的典故

          賈島推敲王安石改詩(春風又綠江南岸)1 唐代有個名叫李相的官員,十分好學(xué),一有空閑就捧起《春秋》來讀。

          他經(jīng)常把叔孫婼的“婼”(chuò綽)字,誤讀為“吹”字音。

          長期在他身邊的一個侍從,老是聽他把這個字讀錯,便很不滿意,但對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說,只有憋在心里。

          后來,侍從的不滿情緒還是被李相覺察到了,李相就問這個侍從:“我每次讀到這里,你就流露一股不滿的情緒,這是什么原因呢

          ”侍從怕直說了于己不利。

          可不說又不行,正在這為難之際,他忽然靈機一動,便婉轉(zhuǎn)地答道:“過去我的老師教我讀《春秋》時,他把‘婼’字讀成‘綽’字音,現(xiàn)在聽您讀‘婼’字為‘吹’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讀得不對,所以對自己不滿意。

          ”李相一聽,知道是自己讀音有誤,忙說:“哦,那一定是我讀錯了

          我是照著書上注文讀的,而你是有老師教過的,你肯定是對的。

          ”經(jīng)過核查,發(fā)現(xiàn)書上的注文果真不對。

          李相連忙站起來,把侍從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從為“一字之師”。

          2 楊萬里,字亭秀,號誠齋,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詩人。

          楊萬里的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人稱南宋四大家。

          其詩善為“楊誠齋體”,不堆砌典故,構(gòu)思新巧,語言平易自然,自成風格,有《誠齋集》傳世。

          傳說有一天,楊萬里在館中與人閑聊,談到晉朝間,就說起有個文學(xué)家兼史學(xué)家叫于寶的怎么怎么,旁邊有個小吏插話說:“是干寶,不是于寶。

          ”楊萬里感到很奇怪,便問他:“你怎么知道叫干寶

          ”小吏找到韻書,遞給楊萬里看。

          果然韻書里“干”字下面清清楚楚地注明:“晉有干寶”。

          楊萬里一見大喜,非常感激地對這個小吏說:“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呀

          ” ——此二者為有一字誤讀而經(jīng)他人匡正的例子;以下事例均為有一字運用欠妥而經(jīng)他人改良者—— 3 唐代有個詩僧名叫齊己,寫的詩清逸雋永,耐人尋味,在當時的詩壇上享有盛名。

          有一回,他寫了一首題為《早梅》的詩,其中有這樣兩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恰巧詩友鄭谷來訪,看后認為梅花數(shù)枝開不能算早,就提筆改了一個字,將“數(shù)枝”改為“一枝”,突出其獨在百花之先綻開。

          齊己看了,佩服得五體投地,連稱鄭谷是“一字之師”。

          4 高適,字達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也是唐代的杰出詩人。

          早年久留邊疆,熟悉軍事生活,所作多邊塞詩。

          其詩大多意境雄渾,情調(diào)蒼涼,間有清麗俊秀的詠景佳作。

          一天,高適赴外地視察,路經(jīng)杭州清風嶺,觀月賞景,詩興大發(fā),就在僧房里寫了一首詩:“絕嶺秋風已自涼,鶴翻松露濕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寫完他就繼續(xù)趕路。

          途經(jīng)錢塘江時正值月落,高適細看江潮,發(fā)現(xiàn)月落時,江潮隨風而退,只有半江之水。

          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來描寫月夜之時的江潮,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便在視察歸來時,專門去僧房改詩。

          可是,一踏進房門,便看見這句詩已被人改過來了。

          高適感到很納悶,忙問是誰改的。

          僧人告訴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員從此路過,偶然看見了這首詩,連聲贊嘆,但惋惜詩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準確,便不待作者回來相商,徑直給它改了。

          高適暗暗稱奇,心想:“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師

          ”后來他多方打聽,才得知那位改詩的官員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學(xué)家駱賓王。

          5 元代蒙古族詩人薩都剌,字天錫,號直齋,雁門(今山西代縣)人,詩作風格清婉,多寫自然景物,間或?qū)懨耖g疾苦,著有《雁門集》。

          有一次,薩都剌寫了一聯(lián)詩:“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

          ”吟哦再三,頗為自得。

          有個老人看見這聯(lián)詩后,連連搖頭,不以為然。

          薩都剌一見此情,知道老人定有高見,便虛心向他討教。

          老人說:“這一聯(lián)詩,寫得的確不凡,摹景狀物,別有意境。

          只是上半聯(lián)已有一個‘聞’字,下半聯(lián)又用一個‘聽’字,字雖有異,卻皆隱‘耳’意。

          恰犯詩家大忌。

          ” 薩都剌豁然大悟,忙問:“依您之見,改什么字為好

          ”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詩中不是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佳句嗎

          不妨把其中的‘看’字借來一用。

          ” 薩都剌試著把“聞”雨改為“看”雨,仔細玩味,覺得果然更好。

          上半聯(lián)的“看”字隱“眼”意,下半聯(lián)的“聽”字隱“耳”意,不僅更符合詩的“工對”,而且愈發(fā)顯得情景交融,有聲有色。

          薩都剌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一字之師”。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謙虛好學(xué)的人,隨處可得“一字師”。

          這種事古代有,近現(xiàn)代也有。

          ) 6 1957年1月,讓袁水拍約臧克家去他那里談?wù)劇?/p>

          席間,談及的《沁園春?雪》這首詞,臧克家問,“原馳臘象”的“臘”字應(yīng)該怎么講,并說現(xiàn)在各人的理解不同。

          聽了,謙虛而又有點疑問地征詢他的意見:“你看應(yīng)該怎么樣

          ” 臧克家答道,“臘”字不好講,改成“蠟”字就好了,“蠟象”與上面的“銀蛇”正好相對。

          欣然接受:“那你就給我改過來吧。

          ” 7 吳玉章在1942年曾寫了一首《和朱總司令游南泥灣》的詩。

          詩中用“縱橫百余里,‘回亂’成荒地”兩句描述了當時的南泥灣的狀況和歷史。

          句中的“回亂”指清朝年間,南泥灣一帶回民起義,遭到清朝政府的殘酷鎮(zhèn)壓,從此南泥灣更加荒涼。

          后來,《紅旗飄飄》編輯要用這首詩,吳玉章應(yīng)允了。

          他正抄寫這首詩,服務(wù)員小張在一邊看一邊搔著頭皮,思索了好一會,說:“‘回亂成荒地’這句不妥貼,您雖然在‘回亂’上加有引號,但從字面看,還是把南泥灣的荒廢歸咎于回民起義了。

          ”吳玉章一聽,忙停下筆謙遜地討教:“對,你提得好,這句是不妥,你看怎么改才好

          ”隨即,吳玉章把身邊的工作人員也找來參加他們對這句詩的研究,最后定稿時把“回亂”改為“剿回”二字。

          這一改,揭示出南泥灣的荒廢是封建統(tǒng)治者鎮(zhèn)壓人民起義造成的,使讀者看到了歷史的真面目。

          事后,吳玉章同客人們談到這位才十六、七歲的小服務(wù)員時,不無感慨地說:“他是我的一字師啊。

          ” 8 20世紀40年代初,重慶公演郭沫若編寫的話劇《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戲。

          臺上扮演嬋娟的演員張瑞芳念著痛斥宋玉的臺詞:“宋玉,你辜負了先生的教誨,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郭沫若聽到這里時,總覺得這句臺詞缺了點味道。

          隔天,他就與張瑞芳交談自己的感受,打算把那句臺詞改一改。

          這時,旁邊扮演釣翁的張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就夠味些了。

          ”郭沫若品念著這句話,發(fā)覺果然生色不少,高興地采納了張逸生的意見,并尊稱他為“一字之師”。

          為此,學(xué)識淵博的郭沫若還特意地寫下一篇短文附在劇本后面。

          9 1935年,著名書畫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托抄寫百花詩。

          在寫到其中一首藤花詩時,誤將“茸”字寫成了“葺”字。

          當時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遙游公園的新華藝專畢業(yè)生,時才25歲的金塵僧見到了王先生的筆跡后,毅然提筆寫下了一首名為《戲呈白龍山人王一亭文》的詩寄給了這位藝壇老前輩。

          詩是這樣寫的:“丹黃甲乙究瑕疵,自昔曾聞一字師;那許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

          ”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詩時未經(jīng)思索細辨就信手寫了這個錯字。

          事隔不久,一首名為《七律?奉酬塵僧先生》的答謝詩送到了金塵僧的案頭。

          詩云:“多君只字摘瘢疣,極目天涯未易求。

          自省衰年多事僨,頻經(jīng)塵劫念生浮。

          搖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慳酒一甌。

          半偈有緣共佳話,闌干倚遍海云瘺。

          ”海云瘺,正是王一亭先生書屋之名,這首詩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寫來的,詩中表示了他對這位一字之師的真摯酬謝。

          其勤奮好學(xué),勇于改過的謙謙君子之心,躍然紙上。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