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學生推薦表主要事跡怎么寫
密云二中的鄧可明白,“德”是衡量一個人、尤其是新時代青年人的重要標準,沒有社會主義祖國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已滿十七歲的她,“社會責任感”在心中已經(jīng)扎根。
她在學校嚴于律己,團結同學,處處以集體利益為重;在家里自主獨立,不讓父母費心,在“非典”期間,主動幫父母分憂;在公共場所做知法、守法、遵守道德規(guī)范的公民。
她認為這些不應該是一種任務,而是一種自覺,一種自覺的責任感。
她積極參加業(yè)余黨校的學習,并已經(jīng)準備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
她心中做人的準繩恒在,決心盡最大的努力一步一步向完善的人格靠近。
鄧可在密云二中學習,成績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2002年12月份曾赴京參加北京市中學生英語知識能力競賽,獲市級二等獎。
身為一名高三學生,她深刻地領悟到,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智商再高也是無濟于事。
而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則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石。
她時刻努力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在摸索中尋求進步。
當代高中生應具備綜合素質(zhì),僅滿足于“德、智、體”的發(fā)展是遠遠不夠的。
美,幾乎成了現(xiàn)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也在自己的生活里不停地發(fā)現(xiàn)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十七歲的她已有十余年的琴齡,四歲半開始學琴至今,現(xiàn)已達到中央音樂學院鋼琴八級水平,并多次在市、縣藝術節(jié)比賽中獲獎。
長期與音樂的親密接觸,使她較常人擁有更加縝密、獨到的思維方式。
她說,做人也要像按鍵一樣扎扎實實。
一步步走來,使她連年被評為校三好生、優(yōu)秀團干部,曾被授予“北京市紅領巾獎章”,四次被評為縣百優(yōu)生。
但她深知,成績只屬于過去。
做一個絕對出色的人是她始終的座右銘。
“只博不精,其為雜。
只精不博,其為陋。
”許冰覺得德才兼?zhèn)洳攀鞘阎袑W生應有的素質(zhì)。
許冰,北京市第五中學高二年級的一名普通學生,然而,他卻有著一個不普通的追求,那就是夢想著掀起一場新型電腦的“風暴”,他創(chuàng)新發(fā)明的“Tide-E2(浪潮-E2)”投影式電腦就是這“風暴”的源頭。
許冰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要將自己學到的知識,盡早地應用于實踐。
正是由于這個信念,激勵著他努力學習,不斷實踐和創(chuàng)新,在專家、老師和同學們的指導和幫助下,最終設計出了他想象中的投影式電腦“Tide-E2(浪潮-E2)”。
2000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父親的一臺電腦和一個投影儀誘發(fā)了他設計“投影式電腦”的創(chuàng)意。
從那時起他便聯(lián)合三名大學生一起,利用業(yè)余時間開始了他的設計工作。
2001年10月15日,他第一次帶著自己夢想中的作品,參加了北京市第五中學組織的答辯會,正是這次答辯會,才讓他有機會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那時的作品還僅僅是幾張文稿和幾張圖紙及一個簡陋的模型。
老師和同學們看到他的作品后,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提出了很多改進的建議。
從此之后,他便對這項設計產(chǎn)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激起了同學們對該作品的興趣。
為了讓許冰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他們自發(fā)地成立了“投影式電腦”智慧團,為其出謀劃策。
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他不斷地創(chuàng)新設計,多少次構想、多少個模式、多少回失敗、多少遍完善,他自己也數(shù)不清了。
在2003年“聯(lián)想1+1第23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和“第1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上,他的創(chuàng)新設計得到了專家、評委的認可,一舉獲得“聯(lián)想1+1第23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聯(lián)想1+1科技創(chuàng)新二等獎”、“第1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項目二等獎”、“中國科學技術館發(fā)展基金第五屆新苗獎”等多項殊榮。
許冰體會到把理想變成現(xiàn)實是何等的艱難,而當一個難關被拿下的時候,也許就是他最幸福的時刻。
張文承:正常孩子眼里的英雄 張文承是豐臺東高地一中高一(2)班學生。
張文承可以說是隨著苦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先天性白內(nèi)障使他無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去捕捉大自然中絢麗的色彩,他本應該進入殘疾人學校學習盲文,但他沒有接受上天對他的裁決,而是毅然地選擇了一條荊棘之路———從全日制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
治療先天性白內(nèi)障的唯一手段就是晶狀體切除術。
由于手術后視力極端低下,教室里第一排的位置永遠是他的專利,即使這樣,他仍然看不清老師的板書,更多的是靠聽覺來“聽”講;老師布置的閱讀作業(yè),他要花上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考試時,他必須緊緊趴在試卷上才能艱難地讀題目,眼睛與文字的距離幾乎是零
倔強的他堅持著自己的選擇。
2002年7月,他被北京市殘疾人游泳隊錄取,2003年9月,他參加了在江蘇南京的第六屆全國殘運會,獲得100米自由泳冠軍、4×100米自由泳冠軍、50米自由泳季軍。
三塊獎牌中,他印象最深的就是4×100米自由泳冠軍。
以前的全國紀錄是4分35秒80,而這個紀錄的保持者就是除他之外的三個隊友和另外一個隊員。
當他拼盡了全力第一個沖向終點,用力觸摸計時板時,看到與第二名的差距為3秒,用時1分鐘11秒92,天啊
這比他奪第一枚金牌時游得還快。
他成了正常孩子眼里的英雄。
張婧:用心聆聽世界 在北京廣渠門中學高二(2)班的教室中,永遠有一雙眼睛格外明亮,她緊緊盯著講臺上的老師,充滿對知識的渴求。
她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堅強不息地奮斗了十六年,她就是張婧。
張婧的雙耳聽力損失均達100分貝,在她4歲前,父母為她四處求醫(yī),但沒有任何起色。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她開始了聽力語言訓練的艱難康復之路。
經(jīng)過訓練,借助于看口型,她才能和人們進行簡單的交流。
中學的課程對張婧來講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但她并沒有退縮,上課她認真盯著老師的嘴唇和黑板,下課她借同學的筆記,彌補她聽不到的重點總結。
經(jīng)過了無數(shù)個不眠的夜晚,她終于考上了山西省太原市重點中學進山中學,并且在2000年獲得了第三屆語文報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省級三等獎。
然而,命運又一次考驗了這個不幸的孩子。
在高一開學前夕,她和父母外出意外遭遇車禍,不僅使她失去了父親,而且她和媽媽也都身受重傷。
為了不再讓媽媽擔心,張婧讓媽媽利用兩人在醫(yī)院躺著的時間訓練她的聽力,以便分散媽媽的注意力。
她忍著失去親人的悲痛和身體的疼痛,給媽媽講述她看的有關克服逆境、勇敢面對人生的故事,陪著媽媽走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
出院后,張婧走進了廣渠門中學,成為了一名宏志班中的非宏志生,落下了一個學期功課的她制定了奮力直追的學習計劃。
她決心咬緊牙關,以更頑強的毅力去面對困難,面對生活。
王碩:碩果累累 學生會主席、班學習委員、班紀律委員、青年黨校成員、校足球隊隊長。
第十屆北京“十佳中學生”評選活動提名獎獲得者。
延慶縣第十屆“十佳中學生”稱號獲得者。
2002年延慶團縣委中教科“誠信”主題辯論會最佳辯手,帶領團隊獲得團體亞軍。
同年帶領學校足球隊獲得2002年延慶縣足球賽亞軍。
王碩的父母因企業(yè)效益不景氣帶著王碩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
每天晚上,當很多家境好的孩子打著電玩、聽著MP3的時候,王碩卻在街邊借著路燈的光亮背英語,和父母擠在一間小賣部里過夜……由于家里環(huán)境不好,王碩便抓緊在學校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當其他同學休息、聊天時,老師們總能看到在機房練習打字、操作軟件的王碩的背影。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學期期中考試中,王碩憑借著過硬的基本功和新奇的創(chuàng)意,取得了99分的好成績,同時首個完全由他設計的網(wǎng)站也在這時順利開通了。
他曾和一位父母離異的同學多次談心,并幫助他順利地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當前任學生會主席因忙于工作實習而把全部任務放在他肩上時,他協(xié)助老師擬訂了“延慶縣第一職業(yè)學校學生會日常工作手冊”、修改了學校學生會章程。
劉博:志存高遠篤行不倦 劉博,北京市第十四中學學生會主席,高三實驗班班長,學校黨總支重點培養(yǎng)的學生黨員之一。
劉博自幼酷愛繪畫,7歲時便以出色的成績考入北京市少年宮的國畫班。
可少年宮離家很遠,需換乘三趟車,為了不讓家人為自己擔心,上下學時在父母面前的劉博總是微笑著,可人們卻經(jīng)常能夠在車上看到一個忍受著暈車的痛苦、臉色蒼白的小小學童。
8歲時,他的國畫作品《秋情》便參加了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書畫博覽會,他的作品受到了中國書畫名家沈鵬、王琦的高度贊揚和認可,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授予“小藝術家”的稱號。
在任學生會主席期間,劉博搭建了一個校方與學生直接溝通的平臺,這就是學校至今一直堅持的校長與學生定期座談制度,學生在反映問題的同時也為學校的發(fā)展獻計獻策。
個別教師上課拖堂,師生溝通不夠,食堂營養(yǎng)餐質(zhì)量,校服樣式、質(zhì)地等問題經(jīng)過溝通協(xié)商均得到較好解決。
這項制度也因此被學校永久地保留了下來,劉博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校長助理”。
高超:無須揚鞭自奮蹄 高超,房山區(qū)房山第二中學初三(2)班學生。
曾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區(qū)級一等獎;第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中榮獲一等獎;第二屆和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春蕾杯”征文均獲優(yōu)勝獎;北京市學生合唱節(jié)中獲二等獎;第二屆“星星河”全國少年兒童美術節(jié)書法攝影大賽獲美術二等獎;2003年,在北京市中學生時事政治競賽和北京市中小學生科普英語競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高超在初一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三年每學期都被評為“學習標兵”。
她在班內(nèi)組建了合作學習小組,以優(yōu)帶差,以強幫弱。
有一名叫隗旭的同學,剛上初一的時候就成為了年級有名的“特別生”,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老師有強烈的抵觸情緒。
高超發(fā)現(xiàn)該生有體育特長,就鼓勵他參加校運會,為班爭光。
三年的時光,高超終于把曾經(jīng)打架成癮的一匹“脫韁野馬”改變成了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體育明星”。
她酷愛英語、繪畫、書法和小制作,作品頻頻登榜。
作為?;@球隊主力隊員,她2003年參加了“金雞杯籃球賽”,為學校贏得第一名的榮譽。
從初一就是校合唱隊隊員,多次隨隊出征獲得佳績。
同時她對物理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初一就獲得少年宮頒發(fā)的“少年電子技師”證書,同年還獲得北京市紅十字會頒發(fā)的初級急救人員證。
李瑩:努力開拓自己的天地 李瑩,密云職業(yè)學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yè)高三學生。
2003年,李瑩經(jīng)老師推薦參加了北京市服務專業(yè)技能競賽,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
身為班長,李瑩所在的0101班連年被評為校先進班集體、先進團支部和校園文化建設先進班集體。
為了增強班級活力,李瑩在班里搞起了“每日一歌”活動,讓班上的同學在每節(jié)課的課前預備兩分鐘唱一首活潑、清新的歌曲,這項活動不僅增強了集體凝聚力,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還受到了任課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作為班上“恒誠合作小組”的領頭人,李瑩還和同學們一起為老師打水、掃地,為冬季的校園除雪;陪敬老院的老人聊天,為他們打掃衛(wèi)生;為臨近單位修建草坪;為共建單位“寶誠客運公司”的車輛制作收據(jù)回收袋,并且親手把它們掛在了車上。
在“非典”期間,李瑩主動報名參加了村里的“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
在她的再三申請下,村領導安排她協(xié)助進行夜間值班工作。
沒有熬夜工作經(jīng)驗的李瑩怕自己打瞌睡,就穿著很少的衣服站在屋子里,困了,就用涼水洗把臉,累了,就坐一會兒。
就這樣,熬過了一個又一個長夜。
李瑩說,她想要為弟弟做一個榜樣———以一個職高學生的身份考上大學。
喬巖:給命運重重的回擊 喬巖,順義區(qū)第一中學學生。
她生長在一個普通的京郊農(nóng)戶家庭。
母親沒有工作,只靠父親打零工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
家庭的清貧使她早早地學會了勤奮與堅強。
中考時,她取得了學校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區(qū)第三名的好成績,被順義區(qū)第一中學錄取。
她的勤奮努力,給她帶來了一個又一個豐厚的回報:考試中多次蟬聯(lián)年級之冠;競賽中多次以優(yōu)異成績?yōu)槟感幑狻?/p>
然而命運似乎要格外考驗她,錘煉她,不獨賦予她貧窮,而且又將一次巨大的不幸降臨在她頭上。
2002年除夕夜,一場車禍帶走了急著回家與親人團聚的父親。
家里的天頓時塌了下來。
事后喬巖追述這件事情時寫道:“面對命運,我無從選擇,惟有堅強。
”當所有的人都在哭泣時,她從苦難中掙扎著站起來,如期返回學校上課。
家庭的不幸折磨著她稚嫩的心靈,她用顫抖的手寫下了《瀟灑人生》。
她寫道:“命運,你可以毀滅我,但你永遠也不能讓我屈服。
來吧,厄運,抽出你的劍,讓我們來斗一斗,看看誰是真正的強者
”這篇文章,獲得了“春蕾杯”全國青少年作文比賽高中組一等獎。
呂賀:小小鳥也能飛得高 呂賀,北京燕山東風中學學生。
他從小體弱,5歲那年,眼睛被北醫(yī)大診斷為先天性“參差”屈光不正,兩眼視力相差懸殊,必須配鏡并用黑布遮蓋右眼,還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要求進行訓練:每天穿針引線100次;用針在有著密密麻麻小孔的模板上扎出動物的圖案;還要捂著一只眼往墻上打不知多少次乒乓球。
1997年他因患急性腎小球腎炎住進北京兒童醫(yī)院,耽誤了近一個月課程,但期末考試仍然取得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
一次次困難并沒有嚇倒他,反倒使他變得更加堅強了。
呂賀興趣廣泛。
5歲開始學習電子琴。
在3個月的預備班學習期間,家里根本沒有琴,因為樂感不好,家長以為他不是學琴的料,心想預備班學完后他一定會中途退場的。
然而沒想到這一雙小手每天在床頭上彈來彈去,從未間斷,三個月下來床頭的漆都被磨亮了。
視力差、體質(zhì)弱、先天的手形不好帶來的困難,并沒有使他放棄對音樂的追求。
他經(jīng)常是用一只眼睛看著譜子練琴,并且一學就是六年之久,無論嚴寒酷暑從來沒有間斷過,終于在2000年9月獲得了中國音樂學院頒發(fā)的電子琴優(yōu)秀九級證書。
長期的刻苦努力,練就了呂賀同學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
如今他的左眼視力已校正為1.0,右眼視力為1.5,體格健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這只曾經(jīng)體弱的小鳥正在展翅高飛。
安徽衛(wèi)視主持人
張亞群 昵稱群 生日:1982年11月15日 ?。禾煨? 籍貫:安來安縣 性格:亦動亦靜,開朗、率直 畢業(yè)院校:安徽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 擅長語言: 中文、英文 業(yè)余愛好:零食、音樂、書 曾經(jīng)向往的職業(yè):口譯 最愛的季節(jié):夏天 最愛的顏色:綠 最愛的水果:荔枝 最愛的休閑:睡懶覺 最喜歡的飾品:戒指、手表、大包 最喜歡的主持人:楊瀾 最喜歡的歌手:王菲、Beatles 最開心的事:得到觀眾的肯定 最快樂的時候:面對鏡頭的時候 做人原則:坦誠 對自己的要求:自信 勤奮 持之以恒 最討厭的人:虛偽的人 最感謝的人:爸爸媽媽 恒久的承諾:因為有你 我會笑的更燦爛 王小川 性 別:男 籍 貫:安徽合肥 出生地:安徽六安 身 高:176CM 體 重:75KG 生 日:1981年10月12日 屬 相:雞 現(xiàn)居地:安徽合肥 單 位:安徽衛(wèi)視 職 業(yè):主持人 主持欄目:《超級新聞場》《周日我最大》《男生女生向前沖》《英超聯(lián)賽直播》《全民運動會》 學 歷:本科 畢業(yè)學校:浙江傳媒學院 安徽大學 愛 好:足球 游泳 看書 電影 聽音樂 粉絲名稱:小穿山甲 王樂樂 星座:天秤座 出生:安徽阜陽 職業(yè):主持人、歌手、模特 特長:表演、主持、唱歌 學歷:合肥市第八高級中學 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2003級播音主持系本科 文學學士 最喜歡的電影:《絕世天劫》 最喜歡的運動:籃球,足球 最喜歡的食物:不挑食 最喜歡的曲目:《我最搖擺》《倔強》 最喜歡的顏色:紅色 最喜歡的國家:瑞士 最喜歡的運動:籃球 最喜歡的動物:小狗 最喜歡的水果:西瓜 最大的愿望:愛所有愛我的人,讓他們開心讓他們幸福
座右銘: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余聲 身高:174cm 體重:53kg 三圍:三圍:85cm \\\/64cm \\\/89cm 特長愛好:主持,朗誦,唱歌,外語 嗜 好: K歌,服飾 最喜愛的音樂:Angel by Sarah Connor 最喜愛的明星:董卿,張學友,Celine Dion 最喜愛的舞蹈:爵士舞 最喜愛的電影:<
關于陶行知
這是西鄉(xiāng)隆盛的一首男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西鄉(xiāng)隆盛(1828.1.23~1877.9.24)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政治家 、軍事家。
薩摩藩(今鹿兒島縣西部)下級武士出身。
早年為改革幕藩政治而奔走,兩次被流放。
1864年掌握薩摩藩軍指揮權,參與鎮(zhèn)壓發(fā)動“禁門之變”的長州藩(今山口縣)尊王攘夷派。
第一次長州之戰(zhàn)中任幕府軍指揮官。
1865年起轉投倒幕運動,與木戶孝允等建立“薩長倒幕同盟”,策劃“王政復古”。
1868年日本戊辰戰(zhàn)爭爆發(fā)后,指揮政府軍取得鳥羽伏見之戰(zhàn)的勝利。
后以東征軍參謀身分與幕府談判,迫使幕府獻出江戶(今東京)。
與木戶、大久保利通并稱“維新三杰”。
1871年任參議。
1872年任近衛(wèi)都督,受領元帥稱號。
1873年因主張“征韓”失敗,辭職回鄉(xiāng),開辦“私學校”,組建士族軍隊,與明治政府對抗。
1877年2月在反動士族擁戴下發(fā)動叛亂,挑起日本西南戰(zhàn)爭。
9月兵敗自殺。
1889年明治政府大赦,恢復其名譽。
著有《西鄉(xiāng)隆盛全集》等。
曾借用此詩七絕·改西鄉(xiāng)隆盛詩贈父親1909年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李貞賢資料
李貞賢 詳細檔案 李貞賢 JungHyun Lee 綽號:外星人、JangGu(南北頭) 、 電子音樂女王(DISCO QUEEN) 生日:1980年2月7號 身高:164cm 體重:40Kg 血型:0型 星座:水瓶座 【生活習慣】睡覺:一睡沒完沒了 【求學經(jīng)歷】小學:開浦 中學:開風 高中:安陽藝高 大學:中央大學電影系 【家庭成員】父親李吉戌、母親魯在姬、4個姐姐 【愛 情 篇】初戀年齡:18歲 擇偶標準:成熟的男人、可以關心我、照顧我的男人 【喜歡的…】食物:菠菜、海帶 水果:桔子、草莓 嗜好:天文、寫劇本、收集芭比娃娃 影片:只要是Rock by song電影就全都喜歡 演員:挨德沃德諾倫 歌手:麥當娜 歌曲:“Party of you world”人魚公主 休閑活動:彈鋼琴、欣賞音樂、跳舞 【擅長的…】技能:表演、舞蹈、唱歌 【座佑銘…】以心做事! 【圈中好友】SES、金民鐘、朱永勛、楊賢石... 影視作品 《美麗心靈》 《花瓣》(處女作) 《Harpy》 《沈香》 《美麗的日子》 《加油七條友》 (2001) 、 《沉香》 (2000)、 《鳥身女妖》 (2000)、 《奪命誘惑》 (2002) 音樂作品 中文唱片: 2008.03.06《千面女孩》首張中文大碟 韓文唱片: 2006.10:《Fantastic Girl》主打歌:哲秀,我愛你 2005年 《Wa-Come On》主打歌:Come On,Dato 《Passion\\\/Heavy World》主打歌:Passion,Heavy World 《This is Hyony》日文首張精選大碟 2004.06:《Passion》主打歌:跟我學 2003.07:《Summer Party》主打歌:SummerDance、Ya! 2002.10:《I Love Natural》主打歌:啊哩啊哩、月亮月亮 (中文翻唱名:“技術性擊倒”) 2001.10:《Magic to go to my star》主打歌:“瘋掉”(中文翻唱名:“孤單芭蕾”),“半”(中文翻唱名:“亂好玩”) 2000.06:《Peace》主打歌:和平、你、給嗎 2000年 《李貞賢2》主打曲:“你”(中文翻唱名:“天衣無縫”),“給我” 1999.10:《Let's go to my star》主打歌:哇”(中文翻唱名:“獨一無二”) 、改變、“換掉”(中文翻唱名:“眉飛色舞”). 日文唱片: 2006.01.15:《This is Hyony》日文首張精選大碟 2005.08.03:《Passion\\\/Heavy World》主打歌:Passion,Heavy World 2005.03.08:《Wa-Come On》主打歌:Come On,Dato 2004.12.14:《Heaven\\\/Come On》主打歌:Heaven,Come On 星路歷程 年僅16歲李貞賢因拍電影《花瓣》而一舉成名后來一次很偶然機會里錄制了一首單曲《哇》連續(xù)三周排名第一首張張專輯《換》更韓國大賣其中收錄了成名歌曲《哇》使一氣拿下19981999年兩年韓國歌曲大賞最佳新人最佳歌曲獎及SBS漢城廣播歌曲大獎第一名最為與眾不同就舞蹈模仿韓國宮廷貴族舞又以歐洲辣妹勁舞為表現(xiàn)形式摻雜了中國太極拳其舞蹈堪稱一絕見者無不稱贊每次演出都會身著大韓民國傳統(tǒng)禮服頭戴一個大簪子這韓國傳統(tǒng)婦女標準打扮而手上拿那把大折紙扇則貴族婦女象征從不手持麥克風而無繩迷你麥克風戴左手小姆指上再加上速度緩慢迷幻勁舞強勁RAP歌聲中這便創(chuàng)作李貞賢式舞蹈不要小看這個年輕姑娘歌聲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唯美結合天真爛漫李貞賢之所以會選擇作一名歌手因為好玩歌曲跟本人一樣單純可愛向往美好 重要經(jīng)歷 96年憑電影“花葉”入行并獲“大鐘獎”新人獎、“青龍電影節(jié)”新人獎 97-98年參與電影“瑪麗亞和施舍”“沉香”的拍攝。
1998年受邀參演Goofy的MV:《 游戲法則》 1998年與李恩珠合作,共同出演SBS電視臺系列劇《意外的一天》(《突然有一天》或《某天突然》) 1999年受邀參演趙PD的MV:《Fever》 1999年07月正式發(fā)行首張專輯《Let's go to my star》 突破70萬張 1999年11月接拍CF廣告(飲料、食品,洗發(fā)水等) 2000年03月主演《死亡功課》(harpy) 2000年06月推出第二張專輯《Peace》 突破40萬張 2001年03月參演SBS電視劇《美麗的日子》 2001年05月參加“大連”“沈陽”韓流演唱會 2001年05月 參加<香港>韓中文化之夜 和平演唱會 2001年10月推出第三張專輯《Magic to go to my satr》突破20萬張 2001年12月成功舉行MBC星期天”gellira concert“演唱會 2002年05月成功舉辦”中國-山東省“李貞賢個人演唱會 2002年06月拍攝各類廣告 2002年11月推出第四張專輯《I Love Natural》 突破15萬張 2002年12月〈啊里啊里〉連續(xù)兩周亞軍 持續(xù)作為 KBS Hot 5 2002年12月主演中國電視劇《美麗心靈》 2003年01月為后序曲〈月呀月呀〉做宣傳活動 2003年07月推出第4.5張專輯《Summer Party!》 突破4萬張 2003年08月為韓國品牌SEWON手機代言 2002年09月為重返校園攻讀”導演“系 2003年12月成功為韓國某品牌電腦代言 2004年04月成為韓國和平大使 2004年05月為韓國HAN GAME代言網(wǎng)游 2004年6月李貞賢帶著第五張專輯“Passion”回來 2004年8月4號與PAN娛樂公司解約,開始新的星路歷程 2004年12月14號在日本發(fā)行首張日文單曲唱片 2004年12月25號參加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圣誕演唱會 2004年12月31號參加NHK電視臺第55屆紅白歌會(紅白歌合戰(zhàn)),大獲成功 ,所在紅組當晚獲勝 2005年3月8號在日本發(fā)行了第1張日文大碟,并開始巡回個唱! 首張單曲便進入日本oricon公信榜top50! 2005年6月25號日本歌迷會Honey Hyony正式成立! 2005年7月15日來中國長春演出!16號接見本站8位會員! 2005年8月3日發(fā)表第2張日文單曲專集,廣受好評! 2005年8月9日和10日在日本東京連開兩場個人演唱會! 2005年9月2號參加濟南中韓演唱會,壓軸出場,火暴全場! 2005年9月28號在江蘇常州舉辦歌迷見面會,參加卡隆之夜晚會演出! 2005年年底參加2006日韓大劇《輪舞曲》拍攝! 2006年1月25號在日本發(fā)行首張日文精選大碟! 2006年5月時隔6個月重返歌壇,成為世界杯韓國隊加油演出常規(guī)嘉賓! 2006年6月9號參加[我愛世界杯南京奧體狂歡夜大型演出]火暴南京! 2006年7月29號領銜[上海2006激情久游亞洲巨星演唱會]壓軸出場! 2006年8月20號受邀參加[CCTV歡樂中國行,魅力廣州]演出! 2006年9月12號在次受邀參加[CCTV歡樂中國行,魅力十堰]演出! 2006年9月獲[2006韓流中國·風尚大典]10大最受歡迎女歌手! 2006年9月24號受邀參加四川[州F1英雄會]演出! 2006年10月受邀請參加[CCTV想挑戰(zhàn)嗎?十一特別節(jié)目]擔當嘉賓! 2006年10月10號發(fā)售第六張韓文大碟[Fantastic Girl]廣受好評! 2006年至今展開大范圍宣傳[Fantastic Girl]活動! 2006年11月10號榮獲SMG主辦的[中國風尚大典]風尚日韓藝人! 2006年11月18日受邀參加[湖南衛(wèi)視超級歌會]! 2006年12月15號榮獲騰訊網(wǎng)主辦的[娛樂中國 風尚大典]風尚日韓藝人! 2006年12月20號榮獲tom網(wǎng)主辦的[TOM娛樂英雄會]最受歡迎海外藝人! 2007年1月20號受邀參加[合肥瑞景2007新年時尚盛典]演出! 2007年1月27號受邀擔當[2006CCTV年度汽車評選頒獎典禮]頒獎嘉賓+演出 2007年8月8日參加山東滕州紅荷節(jié),壓軸出場 2007年8月15日參加吉林衛(wèi)視超級樂8點節(jié)目錄制 2007年8月16日受邀參加CCTV同一首歌走進黑龍江牡丹江大型晚會 2007年8月19日受邀參加CCTV同一首歌走進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大型晚會 2007年8月亞太教科文組織“和平頌”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和平使者”榮譽,獻唱和平頌大型演唱會 2007年11月10日 福州東南勁爆音樂頒獎典禮李貞賢獲得最受歡迎海外藝人獎! 2007年11月11日 賢在江蘇無錫超越神話保利大劇院參加“七彩假日金曲排行榜年度頒獎典禮”,獲得最受歡迎海外女歌手獎! 2007年11月13日17時 李貞賢作客新浪談新專輯<千面女孩>,問候中國歌迷繪賢居! 2007年11月15日 李貞賢參加山東電視臺陽光快車道節(jié)目錄制! 2007年11月17日23:18 李貞賢參加中央一《2008·中國有我》直播! 2007年12月5日-7日 李貞賢在北京歡樂谷參加第九屆中韓歌會! 2007年12月20日下午李貞賢參加《大王世宗》(李貞賢主演)新聞發(fā)布會
2007年12月28日李貞賢參加 感恩中國·祝福海南 《同一首歌》唱響椰城??冢壮形男虑秎ove me》! 2008年2月21日雙棲明星李貞賢終于戴上學士帽完成9年大學長跑---韓國中央大學藝術大學電影系
2008年3月6日李貞賢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了自己全新中文專輯《千面女孩》的新聞發(fā)布會,暨“百萬香吻 獻愛心 迎奧運”大型活動的啟動儀式! 2008年03月16日李貞賢參加韓國KBS2《不朽的名曲》欄目,現(xiàn)場清唱五首經(jīng)典名曲《瘋掉》《半》《給你》《換掉》《哇》,大受好評
2008年4月9日上午李貞賢參加韓國第18屆國會議員投票選舉。
相關連接 官方網(wǎng)站:李貞賢中文網(wǎng): 官方論壇:繪賢居—全球最大李貞賢中文社區(qū)- CHINA LIVEJH \\\/bbs 百度貼吧:百度賢吧
國家級的畫家有幾個人
所謂的國家級畫家就是在中國有廣泛影響力的畫家群體,畫作也很有名氣的人,中國具體有國家級畫家多少人無法統(tǒng)計,根據(jù)時代順序舉例如下: 任伯年 任伯年[2],1840年生,1896年卒,浙江山陰(今紹興)人。
任伯年是我國近代杰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
他的杰出藝術成就受到世人矚目。
英國雜志認為:任伯年的藝術造詣與西方梵高相若,在19世紀中為最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宗師。
吳昌碩 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
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
我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
著有、。
齊白石 齊白石,1864年元旦(出生于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終年九十四歲。
黃賓虹 黃賓虹(1865-1955)現(xiàn)代杰出畫家。
名質(zhì),字樸存、樸岑、亦作樸丞、劈琴、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
安徽歙縣人,出生于浙江金華。
潘天壽 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
潘天壽原名天授,字太頤,號壽者。
晚年號雷婆頭峰壽者。
潘天壽年青時自感“無干事之才,只有書畫尚能勝任”,因而在詩、書、畫、篆刻等方面深入探研。
張大千 張大千(1899~1983年),四川內(nèi)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農(nóng)歷四月初一),大風堂畫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
他出生在四川省內(nèi)江縣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灣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
李苦禪 李苦禪(1899~1983)原名英杰,后改名英,號勵公,生于山東省高唐縣。
我國當代杰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人民的美術教育家。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李可染 李可染[2](1907~1991)江蘇徐州人。
13歲從師鄉(xiāng)賢錢食芝學習傳統(tǒng)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
1929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nèi)牒贾荩▏H)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
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chuàng)作和工作。
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于民族傳統(tǒng)繪畫的研究與創(chuàng)作。
新中國成立后、他進一步致力于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為座右銘,開一代山水畫宗師。
1979年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文聯(lián)委員,并被任命為中國畫研究院院長。
1978年起當選為第五屆、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傅抱石 傅抱石,我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
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
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
少年家貧,11歲在瓷器店學徒,自學書法、篆刻和繪畫。
1925年著〈國畫源流概述〉,1926年畢業(yè)于省立第一師范藝術科,并留校任教。
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在徐悲鴻幫助下赴日本留學。
1934年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
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定居重慶,繼續(xù)在中央大學任教。
1946年遷南京。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美協(xié)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
徐悲鴻 徐悲鴻[2](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壽康,江蘇宜興屺亭鎮(zhèn)人,中國畫家、 徐悲鴻代表作 美術教育家,擅長畫馬。
他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奠基者。
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
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范等學校任圖畫教員。
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
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并游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
1927年回國,先后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魯石 魯石先生是一位以花鳥畫著稱的畫家。
原名杜廣廉,又作杜冰,齋號觀月樓,1937年生,1966年畢業(yè)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受教于潘天壽,吳弗之,諸樂三,陸抑非諸先賢,并曾受到李苦禪,吳作人,賴少奇,王個移等大師的指點,現(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
魯石先生的畫風豪放雄渾,氣勢磅礴,畫面絢爛強烈,蒼蒼郁郁,無論是大畫或者小畫,整幅畫面墨氣縈繞生機勃勃,個人面貌十分強烈。
多年的藝術浸染加上自身的刻苦自勵,使他兼具北方畫派的粗獷豪爽和南方畫派的細膩精致。
李苦禪先生說:‘魯石的畫墨氣好,有扎實的基本功,正統(tǒng)國畫也’。
賴少奇先生也贊嘆道:‘魯石的畫很有大家風范’。
吳作人先生說:“看魯石作畫是一種享受、其神、其韻、其境確非一般。
” 近些年,魯石的作品在國內(nèi)引起較大反響,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國內(nèi)外數(shù)十家博物館、美術館均收藏其作品。
范曾 范曾,江蘇南通人,1938年生于書香之家,自幼即學習歷史、文學和繪畫,1959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
劉大為 劉大為,男,漢族,山東諸城人,1945年生,1980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研究生班。
臧伯良 臧伯良,別名臧連良。
(誤傳名藏伯良、藏連良) 1960年生于北京,少年拜著名畫家張麗為師,研習素描、速寫、油畫。
1973年10月參加獲二等獎,1976年12月參加,作品素描獲一等獎。
19歲后先后得到李可染、何海霞、黃胄、吳冠中、董壽平、梁樹年、白雪石等老一輩藝術大師的親授。
1978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高級研究班學習,后改攻重彩水墨畫。
1986年北京畫院研究班畢業(yè)。
原某畫報社美術攝影部主任,職業(yè)畫家,中國國際美術交流協(xié)會理事,原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會員。
1984年與著名畫家胡爽庵合作,1984年創(chuàng)作,張大千先生大陸弟子著名畫家田世光教授、梁樹年教授、劉力上教授、著名畫家胡爽庵題詞。
古元 古元1919年8月5日出生于廣東中山縣那洲鄉(xiāng)(現(xiàn)屬珠海市)。
1932年 考入廣東省立第一中學(廣雅中學)。
1939年 進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第三期學習。
1941年 在“魯藝”擔任美術工場木刻組長,兼任部隊藝校美術教員。
1942年 參加延安整風運動和“延安文藝座談會”,參加“全國木刻展”,引起各界和國際輿論注目。
1944年 “魯藝”美術工場改為研究室,任研究生、創(chuàng)作組長,被選為“甲等文教模范”。
黃胄 黃胄,字映齋。
因其父四十多歲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
“黃胄”是初中時自己起的筆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
曾用名梁葉子、苗迪。
文革中作品曾題名梁蓬、梁泉。
周思聰 周思聰(1939~1996),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
天津市寧河縣人。
1955 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1958 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得到李可染、蔣兆和、葉淺予、劉凌倉、李苦禪等諸位名師指點, 周思聰代表作 1963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為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
周思聰受過嚴格的藝術訓練,擅長水墨人物畫,兼及花卉,偶作山水。
自80年代起,她又致力于自身畫風的變革與探索,在作品中引入西方現(xiàn)代藝術表現(xiàn)形式,同時對筆墨加以提煉和強化,使之更為精練,并富有意趣。
代表作品中國畫獲1979年建國30周年全國美展一等獎。
1985年創(chuàng)作《正午》獲第6屆全國美展銅質(zhì)獎。
宋滌 宋滌筆名建公, 1945年出生于今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自幼在北京讀書。
1968年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著名畫家,開創(chuàng)了一代中國畫的寫實主義新風。
1960年投師李苦禪、許麟廬先生,學習寫意花鳥。
1963年考入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工筆花鳥、人物。
黎雄才(1910-2001.12)男,漢族,廣東肇慶人。
我國當代杰出的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自幼酷愛繪畫,后從師高劍父,入“春睡畫院”學習,數(shù)年后得高劍父資助留學日本,歷時四載見聞益廣,藝事大進。
1924年,他就讀于肇慶中學。
1926年拜高劍父為師,翌年入高劍父的春睡畫院學習,并一度在廣州烈風美術學校兼習素描。
1932年,得到高劍父資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1935年畢業(yè)歸國,任教于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
1943年,受聘于重慶國立藝術??茖W校,任副教授。
1948年任廣州市立藝術??茖W校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先后任華南文藝學院、中南美術??茖W校、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廣東分會副主席。
三十年代初作品《瀟湘夜雨》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選芝加哥“當前進步博覽會”和德國柏林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會”。
其中〈珠江帆影〉為德國博物館收藏。
葉淺予 葉淺予(1907.3.31 -1995),浙江桐廬人,從事畫教學和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chuàng)作,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 葉淺予奠基人。
曾任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中國文聯(lián)委員,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美院教授。
擅人物、花鳥、插圖、速寫等。
曾為矛盾小說《子夜》、老舍劇本《茶館》等書插圖,出版?zhèn)€人畫集多種。
創(chuàng)作長篇漫畫《王先生》、《小陳留京外史》、組畫《天堂記》等,著有《畫馀記畫》和《十年惡夢錄》 。
1936年出版《旅行速寫》《淺予速寫集》。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葉老就由漫畫轉向中國畫。
綜觀葉老一生,在中國畫人物畫創(chuàng)作上致力最勤,為衰落的人物畫貼近現(xiàn)實生活反映時代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啟功 啟功,1912年7月26日生, 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
滿族,愛新覺羅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
蔣兆和 蔣兆和(1904—1986)被稱為20世紀中國現(xiàn)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中國現(xiàn)代畫壇獨領風騷的藝術巨匠。
劉海粟 劉海粟(1896-1994年) 。
祖籍安徽省鳳陽,生于江蘇省常州。
自幼酷愛書畫,1912年11月與烏始光、張聿光在上海創(chuàng)辦現(xiàn)代中國第一所美術學校“上海國畫美術院”任校長,并取蘇軾“渺滄海一粟”詞意,改名“海粟”。
首創(chuàng)男女同校,采用人體模特兒和旅行寫生,被責罵為“藝術叛徒”,但得蔡元培等學者支持。
1918年到北京大學講學,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術教育,回國后創(chuàng)辦天馬會。
朱屺瞻 朱屺瞻先生(1892-1996)清光緒十八年五月初二生于江蘇太倉瀏河新鎮(zhèn),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
趙望云 ?。?906-1977)中國現(xiàn)代著名國畫家,長安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河北省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人。
曾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文物處處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首任主席、陜西省人大代表、陜西省政協(xié)委員、陜西省文化局副局長等職。
趙望云除了對現(xiàn)代山水、人物畫方面取得成就之外,對于家畜動物的描繪也有新的創(chuàng)造。
特別是他畫的毛驢、造型準確。
筆簡墨潤、形象生動、活潑可愛,所以解放前人們送給他一個雅號--“趙望驢”。
當今畫驢名家黃胄,就是在他的影響下而有所發(fā)展的。
” 黃君璧 ?。?898—1991),廣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號君翁,本名韞之,以號行,廣州南??h西樵人; 吳作人 吳作人(1908—1997),安徽省涇縣人, 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兼教務長,1955年任副院長,1958年出任院長,1979年任名譽院長。
曾當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副主席。
1979年當選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1985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1984年法國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藝術與文學最高勛章”,1985年榮獲比利時王國王冠級榮譽勛章。
吳作人為“中國水墨畫”的開拓了新的風貌,從理論和實踐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我國當代美術史上承前啟后的一代杰出的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
錢松巖 ?。?1899.9~1985.9),當代畫家。
江蘇宜興人,曾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名譽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顧問,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是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
宋文治 宋文治(1919—1999)師從張石園學習“四王”,拜吳湖帆為師,并向陸儼少、朱屺瞻請益打下深厚的傳統(tǒng)功底;1957年在江蘇國畫院從事專業(yè)山水畫創(chuàng)作,博取眾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60歲后以“潑彩”和其他新技法啟發(fā),作品氣息清新,妙趣橫生;曾經(jīng)擔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江蘇美協(xié)副主席,江蘇文聯(lián)委員,南京大學教授等職;代表作品有《江南春潮》、《山川巨變》、《梅園長春》、《江南春潮》等;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選集》、《宋文治畫集》等。
黃永玉 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城沱江鎮(zhèn)。
土家族人。
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
土家族人,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
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qū)小瓷作坊做童工,后來輾轉到上海、臺灣和香港。
14歲開始發(fā)表作品,以后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nèi)外。
十六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
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
朱宣咸 朱宣咸(1927年——2002年),中國畫畫家、木刻版畫家、漫畫家與美術活動家。
20世紀40年代初起從事中國畫,中國新興木刻版畫與時政漫畫,由浙江到上海直接參與魯迅發(fā)起的新興木刻版畫運動,1946年加入中華全國木刻協(xié)會;1948年在近代史上著名的“《觀察》事件”中被捕;1949年與劉開渠、楊可揚、張樂平、(鄭)野夫、龐薰琹等代表上海美術界在上?!洞蠊珗蟆钒l(fā)表了迎接解放的“美術工作者宣言”,該宣言的發(fā)表也意味著國統(tǒng)區(qū)美術和上海近代美術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同時,進入中華全國美術協(xié)會、中華全國木刻協(xié)會、中華全國漫畫協(xié)會“聯(lián)合辦事處”,參與了上海解放初期美術事業(yè)的籌備建設工作;此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底隨軍到重慶。
1951年起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xié)會(今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前身)重慶執(zhí)委,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在重慶市美術家協(xié)會成立時被選舉為首任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是成立重慶市美術家協(xié)會的籌備人,成立重慶國畫院的發(fā)起人、顧問,成立重慶美專校的創(chuàng)始人、校長。
作為1949年新中國建立后美術事業(yè)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對于建立、推動和促進20世紀中期與后期重慶美術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與走向全國作出了重要貢獻;被政府授予“獻給共和國創(chuàng)立者”勛章。
于非闇 于非闇,原名于照,字非廠,別署非闇,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山東蓬萊人,母系為愛新覺羅氏。
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1959年7月3日卒于同地。
早年隨王潤暄學畫,1912年入師范學校學習,后任教于私立師范學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
1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任職于故宮古物陳列所,臨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繪畫,打下了較深的傳統(tǒng)根基。
1949年后任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謝稚柳 謝稚柳(1910-1997)江蘇常州武進人,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號壯暮生,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
擅長書法、緩畫及古書畫鑒定。
少曾任中央大學教授,歷任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編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館顧問,中國美協(xié)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國家文物局全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組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等。
著有《敦煌石室記》、《敦煌藝術敘錄》、《水墨畫》等,編有《唐五代宋元名跡》等。
在書畫鑒定上與徐邦達,啟功二先生齊名。
張善孖 張澤(1882-1940),字善孖(一作善子,又作善之)號虎癡,四川內(nèi)江人。
曾任上海美專教授。
與八弟張爰(大千)同寓上海,領袖風雅,又二難之目。
善畫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尤精畫虎。
畫有十二金釵圖,寫虎各種形態(tài),各摘西廂記詞句題之。
如“臨去秋波那一轉”、“怎么回不過臉來”、終日價情思睡昏昏“等,以寓美人猛虎之意。
抗日戰(zhàn)爭后,游美,舉行畫展募捐,返國卒于重慶,年五十九。
亞明 亞明(1924~2002年),安徽合肥人。
原姓葉,名家炳,號敬植,后改名亞明。
歷任無錫市美協(xié)主席,江蘇省美術工作室主任,華東美協(xié)理事,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協(xié)江蘇分會主席,中國美協(xié)常務理事,香港《文匯報》中國畫版主編,南京大學藝術研究中心教授。
出版有《訪蘇畫輯》、《亞明作品選集》、《亞明畫集》、《三湘四水集》、《亞明近作選集》、《當代名家中國畫-亞明》等。
王雪濤 王雪濤,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
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
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 。
自幼喜繪畫,1918 年入保定直隸高等師范附設手工圖畫科, 畢業(yè)后到小學執(zhí)教。
董壽平 董壽平(1904--1997) ,原名揆,字諧柏,后改名壽平。
男,漢族,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人,祖輩皆為當?shù)氐で喔呤?,家?藏書甚富。
張仃(1917—2010),號它山,遼寧黑山人;著名國畫家、漫畫家、壁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美術理論家;曾擔任中國文聯(lián)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全國壁畫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黃賓虹研究會會長,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院長,曾任《1949—1989中國美術年鑒》顧問。
霍春陽 霍春陽,1946年出生于河北,1969年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并留校任教至今。
現(xiàn)為天津美院中國畫系主任、教授。
朱新建 朱新建,1953年生于南京。
1980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并留校任教。
現(xiàn)為中國美協(xié)會員。
1987年為上海美術電影廠、中央電視臺設計動畫片《老鼠嫁女》、《金元國歷險記》、《皮皮魯和魯西西》的人物造型。
作品多次在國內(nèi)外舉辦個展,參加重要展覽。
曾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
出版有《筆墨隨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版;《水墨小品》、《戲曲人物》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版等多種畫集。
王泰戈 王泰戈,字天翼,嘯林齋主人,善畫虎、獅、豹、熊、熊貓等,素有虎王之稱。
他不求功名,只是把所有收入全部投入到寫生創(chuàng)作上,他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世界各地野生保護區(qū)及動物園,這也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
一幅好作品需要投入全部精力去創(chuàng)作,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的心里滿足感只有藝術家本人能體會到,雖然很苦很累很危險,但他一直在按自己的方式去面對他精彩的藝術人生。
于志學 于志學,冰雪山水畫創(chuàng)始人,現(xiàn)任黑龍江省美協(xié)名譽主席、黑龍江省畫院榮譽院長、、中國美協(xié)理事、中國美術創(chuàng)作院創(chuàng)作研究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2006 年榮獲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頒發(fā)的“文藝終生成就獎”。
現(xiàn)已多次出版了《于志學畫集》。
王鏞 王鏞,別署凸齋、鼎樓主人等。
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
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李可染、梁樹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畫和書法篆刻專業(yè),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畢業(yè)展中獲葉淺予獎金一等獎并留校執(zhí)教。
現(xiàn)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曾多次在國內(nèi)外展出和發(fā)表,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并出版專集數(shù)種。
現(xiàn)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學會副理事長。
吳冠中 吳冠中,1919年生,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中國畫家,中國繪畫大師,杰出中國國畫家,油畫家,中國流藝術家,美術教育家。
1942年畢業(yè)于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曾任教于國立重慶大學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1950年秋回國,先后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袁運甫 袁運甫,1933年5月生,江蘇南通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xié)委員。
1949年就讀于杭州國立藝術??茖W校(現(xiàn)改名中國美術學院)。
1954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
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即任教,合并清華大學成立美術學院后繼續(xù)任教,并擔任新開拓的公共藝術學科博士生導師。
陳玉先 陳玉先,男,1944年生于安徽省。
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國畫家、美術家。
擅水墨舞蹈人物畫。
其作品靈動飄逸、至柔至美,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浪漫現(xiàn)實主義藝術風格。
五彩繽紛 2007年作
李貞賢具體資料
李貞賢(???,Lee Jung-hyun,1980年2月7日-),出生于韓國大邱廣域市,有4個姐姐,是韓國女歌手、女演員。
李貞賢16歲時接拍第一部電影《花瓣》(??)。
第一首單曲《哇
》(?),連續(xù)三周排名第一。
第三張專輯《換》(??)更使她獲得1998年和1999年兩年的韓國歌曲大賞最受歡迎單曲,最佳單曲獎。
被稱為電子舞曲天后。
2001年5月參加“大連”“沈陽”韓流演唱會,2002年在中國山東舉辦了演唱會。
2001年3月參演電視劇《美麗的日子》,該劇于2004年在日本熱播,12月14號在日本發(fā)行首張日文唱片《HEAVEN》(收錄Heaven和Come On ~ワ~的日韓語和伴奏三個版本),2005年3月8日起在日本舉行“美麗的日子”(美しき日々)巡回演唱會,8月3日發(fā)行在日本的第二張單曲唱片《激情—Passion》(Passion ~情熱~Heavy world)。
關于學歷,李貞賢1998年進入韓國中央大學電影系,后因無法兼顧學業(yè)與演藝事業(yè)而在學完一年級第一學期的課程之后便休學,2003年夏天她在“SUMMER DANCE”活動之后就終止了演藝活動而再次入學,并獲獎學金,現(xiàn)仍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