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的座右銘是良好心態(tài)永不言敗嗎
是的,劉強東座右銘:良好心態(tài),永不言敗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為了家庭之類的就不要回答了)
我可以告訴你怎么擺脫這個問題的困擾。
擺脫這個問題的困擾其實不需要回答這個問題。
讓我們順著思路一步一步來。
這個世俗社會以金錢來衡量人的成功,題主不想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碌碌無為地過完一生,那樣題主的人生就沒有意義了。
題主想要活得不一樣,想要脫穎而出成為人上人,但是這世界上那么多人,成功的人那么少,這個概率小得讓題主感到絕望。
于是,一方面,題主想要成功,想要被世俗認可,另一方面,題主覺得自己成功的機會渺茫,就算退而求其次找個深愛的人過一生也不是那么容易,題主不禁開始琢磨:如果一定要和所有碌碌無為的人一樣渾渾噩噩地活著,我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
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有這三種可能性。
1.人生有意義,意義就是賺大錢,當大官,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2.人生有意義,意義是某個1里面沒提到的東西。
3.人生無意義。
已經(jīng)沒有其他可能性了。
那么這三個里面必然有一個是正確的。
那么什么樣的東西才能叫做意義
意義就是能夠讓你覺得我活了這一輩子,因為有了“它”,所以沒白活。
有了它之后,我的人生達到了真正的滿足,即使死去也毫無遺憾,它是我畢生追求的東西,是我一切行為的終極方向。
聽上去有點像“信仰”。
但是意義和信仰不同,信仰是一種你必須去追求的才能達到的東西,而意義是本來就存在的東西。
是本來就有的狀態(tài)。
假如1是真的。
那么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賺到了大錢,成為了一名企業(yè)家,比如說劉強東那樣,有錢,有奶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了。
那么你這一輩子就沒白活,那么你死而無憾。
那我讓你馬上就死,你會死嗎
你會說:你這不是坑爹嗎
好不容易有錢了,好不容易有奶茶了,你至少先讓我爽一陣子吧。
你要是現(xiàn)在就讓我死了,那我賺這些錢還有什么意義
所以說你想要的并不僅僅是錢而已,你想要的是有錢之后的那種爽。
那你想爽多久
我覺得多久你都不會嫌久。
。
。
基本上所有成功學類的書都可以歸為這第一類。
成功學一般來說一整本書主要講兩件事:1.堅持夢想。
2.努力。
成功學的書會不斷暗示你最后的成功是你人生唯一的目的和意義。
但是它只敢暗示,不敢挑明了寫出來。
因為成功的概率太低了,低于1%。
而且成功學的書會暗示你,假如你沒成功,怪你自己不夠努力,或者沒有堅持住自己的夢想。
于是就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然而正常人的常識告訴我們努力和成功(至少是成功學里描述的成功)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了。
那一個一輩子都沒希望成功的人活著又有什么意義
沒有意義活著又和死了有什么區(qū)別
由于這個希望太渺茫,與其活在害怕人生沒有意義的恐懼之中,不如干脆就不把這個當成意義,我們可以找一些更容易達到的目標當做意義,來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
這就引出了選項2。
假如2是真的。
人生有意義,意義是某個其他的東西。
是什么東西呢
基本上所有雞湯心理學書籍都可以歸為這一類。
這些書里面對人生的意義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1.愛,尤其是給予愛。
2.旅途沿路的風景。
那最終答案是什么
如果你已經(jīng)問到這里了,就只剩最后一個可能性了。
人活著沒有任何意義。
你必須搞清楚這個先后順序,你是先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然后才開始尋找意義的。
你不是因為有意義才活著。
你是因為活著才去尋找意義。
你跟所有物體,石頭,樹木,動物一樣,都只是存在。
他們的存在沒有意義,你的存在也沒有意義。
但是作為人類,你有思維,你有自我察覺,你有價值判斷,所以你覺得自己應(yīng)該有一個意義。
而且,你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得過且過,而自己需要一個真正的意義,你覺得自己很特別。
實際上你確實很特別,但不是你想的那種特別。
你的特別之處僅僅在于——可能你目前的多巴胺水平比他們低而已。
多巴胺,大腦中的激素,決定了你怎么思考。
當多巴胺偏低的時候,人就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意義。
試圖用一種理智的東西來說服自己忍受不快樂的生活。
如果多巴胺水平更低,就會陷入抑郁情緒。
如果你接觸抑郁癥患者,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經(jīng)常說的一句就是:那又有什么意義
活著又有什么意義
如果你多巴胺再低一點,變成重癥抑郁,那時你就開始想要自殺了,因為你覺得活著沒意義。
而如果你的多巴胺和大多數(shù)人水平一樣,你基本就會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覺得就這樣活著挺好啊。
生活中這么多美好的事情,就像gayscript列舉的那樣,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這樣的生活不是挺好嗎
如果你再高一點,你就會覺得生活簡直太美好了,根本不需要什么意義,活著本身就已經(jīng)是最大的幸運。
陽光照著你你很開心,走在草地上你很開心,戀人的一個笑,那就是你生命的全部意義。
但是題主不要急,多巴胺的水平不是固定的,是可以隨時調(diào)整的。
往往我們成長的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有時兩個想法截然相反。
比如小學時候你很積極學習,初中時候你很厭學這類的,有可能會是多巴胺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別的原因)為什么所有雞湯心理學都告訴你在懷疑人生的時候,要體驗旅途,要愛別人
因為這么做了之后,你的多巴胺水平就會升高啊
然后你就不會糾結(jié)到底有什么意義了
如果你說:那不是自欺欺人嗎
只是把問題拖到后面了而已。
不,事實是,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你之前為什么會覺得錢和地位是意義
只不過是你對錢和地位有需求而已。
我又要拿出萬能的馬斯洛了。
。
。
你需要錢和地位和愛情,來滿足你(從下往上)第二層到第四層的需求。
只是因為你有這種需求,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你的意義。
也就是說,意義只不過是心理需求的一種體現(xiàn)而已。
事實上當我?guī)啄昵鞍l(fā)現(xiàn)真正神圣而終極的意義只有宗教的時候,我開始明白意義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它是一個可變的東西,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代表不同的東西。
后來的學習研究也證實了我的觀點,它真的是隨著需求而變的。
正確的順序是:先存在=>因為活著而有需求=>把需求當做意義。
首先你要接受一個事實,而不是逃避這個事實,那就是你活著。
只有當你真正接受了這個事實,才會開始想:既然現(xiàn)在我活著,我可以做點什么
為什么一定要接受這個事實
就像心理學上的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一樣,接納自己不完美的生活,接納自己不需要意義的存在。
你不是因為什么意義才出生的,你就這么突然地活著了,你堅持活下去的原因就是你不想死而已。
無論你這一生的意義是什么,你活著的這一生所做的選擇都是根據(jù)短期長期快感決定的,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會突然地死去。
整個人類的進化也許有意義,但是這個視角太大了基本上和你沒什么關(guān)系。
你就這么活著,就這么存在著,也將會就這么死去。
你沒有別的選擇,這是事實。
你就是你,你活著就是活著。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不會因為2+2=4而苦惱,你不會想2+2為什么等于4。
因為為2+2=4而苦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接受了2+2=4。
(理論來源:耶魯公開課《死亡》)沒有意義會讓你變空虛了嗎
不,一旦接受了這個設(shè)定,你就從意義中解放了出來。
沒有了意義的束縛,你應(yīng)該更自由,因為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意義讓你做的事情,你可以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讓它按照你設(shè)想的方式發(fā)展。
所以不是先找到意義然后再活著,而是先努力生活,然后你自然會給自己賦予一個自己滿意的意義。
認真賺錢,認真去愛,認真體驗生命的美好,認真學習,認真見識新世界。
你想讓你的人生在哪方面拓展就在哪方面加油。
這就是熱愛生活。
然后你就會明白為什么活著。
這就是真正完全擺脫這種問題的困擾的方法,那就是積極,樂觀,陽光地去擁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