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條人生座右銘
東風吹,戰(zhàn)鼓擂,現(xiàn)今世界誰怕誰。
我還想設計一條人生座右銘
我有點悲憤
奧巴馬是美國的總統(tǒng),為了本國的利益,不惜傷害別國的人民,這叫自私他的座右銘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還讀他的書,你以為他很了不起嗎
呵呵---其實連狗都不如
不如去讀讀《貝爾的日記》吧
了解一下歷史
是方的好
還是圓的好
尤其在日本,孔子的粉絲們更是比比皆是,記錄他老人家思想精髓的《論語》更是被捧為“宇宙第一書”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人民充分把論語和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很多的諺語,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莫過于“讀論語而不知論語”,用來譏諷那些死認書本、不重實踐的書呆子。
通常,在自大的日本人眼里,孔子這類圣人在今天的社會中幾乎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中國的周總理卻是個例外,許多日本人被他質樸的人格所折服,把他看成是與孔子、耶穌這些先賢們同樣偉大的圣人。
用日中經(jīng)濟協(xié)會常任顧問岡崎嘉太平的話說:他從小就在尋找像孔子、釋迦和耶穌那樣偉大的人,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結識了周恩來總理,他最終認定周恩來正是他所要尋找的圣人。
周恩來總理生前非常喜歡一本書——《中庸》,這部儒家經(jīng)典的核心是教化人們應該做到四個自我:自我修養(yǎng)、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nèi)之道的理想型人物。
要做到這一點,“誠”是基礎中的基礎。
那么什么是誠呢
儒家的解釋是誠者,物之始終,不誠不物,天道與人道相通,故修齊治平亦必以“誠心正意”為始基,在“誠心正意”上下功夫,做到以誠感人。
周總理出身書香門第,修身養(yǎng)性是人生的必修課,他平生最推崇的就是一個“誠”字。
早學生時代,周總理便以誠實待人行事,自勉自勵。
無論是談吐間,還是紙筆間,他都努力做到“無絲毫假借,無智利相擾”,以誠待人,塑造完美的人生品格。
在后來的人生經(jīng)歷中,周總理總結出了一條人生座右銘: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jīng)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在他看來,“誠”乃人固有之天性,而“欺詐”不過是后來養(yǎng)成之惡習,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雖然欺詐私曲之徒比比皆是,為爭霸竊權紛攘角逐,但未有以作奸欺世之術能范圍世界、統(tǒng)領人心者。
相反,“誠”則能夠感動萬物,包容天地。
周恩來自己信奉以誠待人的原則,不虛與委蛇,不文過飾非,許許多多與他交往過的人都為他的真誠所感動,為他的品格所吸引。
在中美歷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中,周總理的真誠曾經(jīng)打動了不少美國人。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運動員格倫·科恩是個不折不扣的美國嬉皮士。
周恩來在接待他們時,科恩出人意料地征求周總理對美國“嬉皮士”的看法。
周總理沒有回避,很坦然地說:“在許多國家里,一般地說,青年人總是對他們的長輩所做的事情感到不滿,應當讓他們有尋求真理的自由,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
”接著他又補充說:“靠近人民,就不會走錯路,但是如果你發(fā)現(xiàn)走錯了路,那就要及時回頭。
”周總理的話沒有一絲做作,這番坦誠真摯的回答立即贏得美國客人的現(xiàn)場鼓掌。
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也對周總理的人格贊嘆不已。
他曾這樣評價說:“在我們訪華的過程中,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赫魯曉夫的高談闊論是多么裝腔作勢,而中國人的待人接物又是多么平易近人。
其實,赫魯曉夫的吹牛不過是為了掩蓋其自卑的心理;周恩來機警的自我批評則是自信心充分發(fā)展的明顯表現(xiàn)。
我知道,這只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種方式,但在事實上,這表明中國人對他們的文化和哲學的絕對優(yōu)勢堅信不疑。
憑借這一優(yōu)勢,他們總有一天會戰(zhàn)勝我們和其他人。
”周恩來非常反感虛偽奸詐之徒,他認為蔣介石就是這種人。
蔣不僅言而無信,而且專靠玩弄權術起家,他用人喜歡“奴才”,維系隊伍不以誠孚眾,而是制造矛盾,利用矛盾,操縱矛盾,用一個牽制另一個,互相提防,互相掣肘,以求“平衡”和防止異端。
所以蔣介石雖然能在表面上形式上維持內(nèi)部的統(tǒng)一,但實質上他們之間是各不買賬,各懷鬼胎,平時口角相參,遇事互相推諉,這樣當然“卒至自覆自敗,與人以可譏可恥之據(jù)”。
不僅僅是左手 語段閱讀的答案
四、(22分)18. 門門功課都教得得一手漂亮的字會當廚子(6分)19. 有求必應(3分)20.過渡(承上啟下) (2分) 21.原因:因為左手的力氣,輕重感覺好,不會傷著學生。
(2分) 看法及理由(略)(3分,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22.示例①〔摘錄〕“ 有志才可以帥氣,有氣才可以帥體。
” 〔點評〕這句話工整勻稱,闡明了做人要有志氣的道理。
一個人要有志氣,肯奮斗,才能使自己活得自信,活得從容,才能富有智慧地創(chuàng)造生活。
一個人有了高尚的內(nèi)在氣質,才顯得英姿勃發(fā),瀟灑挺拔,從而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真正的美麗。
示例②〔摘錄〕“這美麗是一種大美,仿佛太陽、月亮、森林和鮮花,天然大方,超凡脫俗,使自己怡然自得,讓懂得它的人賞心悅目。
”〔點評〕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用自然界中的太陽、月亮、森林、鮮花這類美麗的事物來比喻天然大方、超凡脫俗的一種人格的大美,熱情謳歌了有志氣的、體面的、高尚的、有人格魅力的人,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這種人由衷的敬佩和贊賞。
(6分)
不僅僅是左手 閱讀答案
①17歲那年秋天,我被下放到農(nóng)村做知青,幾個月之后,被選拔到大隊小學教書。
第一天上課,學生就不怕我,很多課我都上不下去。
校長鼓勵我不必怕學生,要我向王老師學習。
②我們學校的王老師,男,中年人,大個子,寬肩膀,胡子拉碴,少言寡語,非常威嚴。
王老師走路總是甩開膀子邁大步,模樣好生坦然瀟灑,好像條條道路都是為他開的。
我們大隊的廣大貧下中農(nóng),凡路上遇見王老師,都要搶先問候,都要為他讓路,還要夸他教書教得好。
王老師的書,就是教得好,從他班里畢業(yè)的學生,算盤打得風流水轉,出了校門就可以當一個小隊會計。
對付最頑皮的男生,王老師一向只用一只手,左手。
王老師不是左手力氣大,是力氣不大,主要是輕重感覺好。
王老師用左手把調皮學生的后頸脖子拎起來,從窗口輕輕扔出去,從來沒有把學生摔出事情來。
貧下中農(nóng)誰家有一個甚至多個不愛念書的調皮小子,爺娘老子也都是不怕的,大家便都指望王老師整治。
王老師這只左手的一扔,多年的威信就建立起來了。
③然而,作為教師,僅有武力是不夠的。
最初,我以為王老師的威信就是來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
后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王老師門門功課都教得好,語文、數(shù)學、體育、美術,他可以一個人包辦。
同時,王老師還會修雨傘,做木工,打草鞋,箍水桶,燒錫補焊。
王老師有一只工具箱,那簡直就是百寶箱,他想要釘子就可以掏出釘子,他想要鐵皮就可以掏出鐵皮,任何困難都難不住他。
王老師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
要過春節(jié)了,村里家家戶戶都請王老師寫對聯(lián)。
也總有一些人家會貼別人寫的對聯(lián),這就更是為王老師提供了比較,貧下中農(nóng)過春節(jié)有的就是時間,又沒有什么娛樂,大家成群結伙到處閑逛,挨家挨戶比較對聯(lián)。
這一比較,顯然還是王老師的字好。
四村八里的人家婚喪嫁娶,也都要請王老師去做司儀。
如果發(fā)生什么意外,廚子來不了,王老師也當廚子,王老師從打豆腐到紅案,都做得得心應手。
一般凡有人請,王老師是有求必應。
但凡王老師應了的事情,一概都做得利索漂亮。
而他自己呢,則又有一條人生的座右銘:萬事不求人。
王老師是從來不去麻煩任何人的,他自己什么都會做,他就是自己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
于是,王老師的威信怎么能夠不高?誰家的孩子他不敢打?打了家長還要感謝,因為他們認為這就表示王老師重視了他們的孩子。
④我17歲的時候,見識了王老師,也是十分佩服的,覺得他做人做得好生響亮和牛氣啊!但是,真正認識到王老師的價值,卻是在多年之后了。
那是在我大學畢業(yè)之后,工作了,成家了,在撲面而來的現(xiàn)實生活面前常常捉襟見肘,便一次又一次地想起了我那鄉(xiāng)村小學的王老師。
在琢磨中,我終于明白,一個人想要掌握自己的生活,想要驕傲又淡定,是何等不容易啊!在那赤貧的年代,王老師僅憑一只小小的工具箱,就能創(chuàng)造與修補著他自己的生活、學校的生活和鄉(xiāng)親們的生活,他該付出了多少智慧、勇氣、精力與辛勞啊
30年過去了,王老師依然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唯一一個有氣魄有能力掌握自己全部生活的人,唯一一個最貧窮卻最有志氣的人。
有志才可以帥氣,有氣才可以帥體。
因此一個貧窮的鄉(xiāng)村小學教師,才會那么的神氣,那么的體面,那么的受人尊重。
一年四季中有三個季節(jié)他都是打赤腳或者穿草鞋,但是好像條條道路都是為他開的,條條道路都恭候著昂首挺胸的他。
⑤從王老師身上理解和領會到的道理,成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教誨。
由此我懂得,一個人無論窮與富,都應該做一個有志氣的人。
有志氣才有體面與高尚。
有體面與高尚才有真正的美麗。
這美麗是一種大美,仿佛太陽、月亮、森林與鮮花,天然大方,超凡脫俗,使自己怡然自得,讓懂得它的人賞心悅目。
一個人這么活一輩子,便夠了。
19.在“我”看來,王老師的威信不僅來自于他的左手和珠算,還在于他 ,會干各種手工活, ,會做司儀, 。
(6分) 20.王老師做人做得好生響亮和牛氣,不僅因為他有本事,還因為他樂于助人。
文中第③段中有一個詞語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他的這種助人精神,這個詞語是: 。
(3分) 21.本文第③段畫線句在文章結構上起的作用。
(2分) 22.王老師對付最頑皮的男生只用左手的原因是什么
對于王老師用武力教育學生的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請簡述理由。
(5分) 原因: 看法及理由: 23.理解文中第④段畫線句子,回答問題。
(6分) (1)“一年四季中有三個季節(jié)他都是打赤腳或者穿草鞋”說明了王老師 的生活境況。
(2分) (2)“好像條條道路都是為他開的,條條道路都恭候著昂首挺胸的他”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
(4分)參考答案: 19.門門功課都教得好寫得一手漂亮的字會當廚子(6分)20.有求必應(3分) 21.過渡 ( 承上啟下 )(2分)22.原因:因為左手的力氣不大,輕重感覺好,不會傷著學生。
(2分)看法及理由(略)(3分,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23.(1)貧窮(2分)(2)要點①王老師雖然貧窮卻有志氣。
②王老師有氣魄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全部生活。
③王老師活得神氣體面,受人尊重。
(4分)
被討厭的勇氣
我想很多人都非常害怕“被討厭”。
正是這樣的恐懼,讓另外一條廣為人知的人生座右銘——“做自己”——成為空中樓閣。
于是眾人皆是,我亦是;眾人皆非,我亦非。
近日閱讀一本叫《被討厭的勇氣》的書,作者之一岸見一郎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信徒,封面上寫著一段短短的話語:“所謂自由,就是(不怕)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阿德勒學派相信所有人生的煩惱皆來自人際關系,割舍別人的認同是一個人獲得自由的重要功課。
人為什么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同,或者說,人為什么害怕“被討厭”
岸見一郎的解釋非常無情:因為多數(shù)人沒有能力把“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分離。
從某個角度看,站在潮流一方或者符合父母、社會的期望,是一件“很過癮”的事。
但這是一個陷阱,當你小心翼翼地保護瓷娃娃般易碎的“人生形象”時,你其實正在失去你自己,你過的是別人的人生。
這一生,你不過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的傀儡。
在社交網(wǎng)絡牢牢包圍大眾的年代,阿德勒的思想非常值得被重新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