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座右銘
業(yè)精于勤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學業(yè)靠而精進,因嬉游而荒廢;德深思熟慮而成就,因隨俗敗。
出自韓愈《勸學解》愈學習,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
——笛卡爾與人善言,暖若錦帛;與人惡言,深于矛戢。
--《荀子 榮辱》對人說出于善意的話,讓人覺得比布帛更溫暖,而傷人的話,則比用矛戟傷人還要深。
生命就像一種回聲,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種什么就收獲什么,你給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你想要別人是你的朋友,首先你得是別人的朋友。
心要靠心來交換,愛要靠愛來博取。
●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約之。
《孟子·離婁下》廣泛學習,詳細地解說,在融會貫通以后,再加以簡約。
明鏡所以鑒形者也,有妍蚩剛見之于外;往事所以鑒心者也,有善惡則省之于內(nèi)。
—— 唐·張九齡《進千秋節(jié)金鏡錄表》。
鑒:照。
妍(yán研)蠱(chī吃):美丑。
省(xǐng醒):察看。
這幾句大意是:明鏡是用來照人的形體的,美和丑能夠顯示于外面;往事是用來照人的內(nèi)心的,善和惡都能在內(nèi)心深處得到反省。
~談借鑒的重要性。
人簡借鑒子明鏡,以了解自己的外貌,保持健美,修飾丑容;人也須借鑒于歷史,來檢查、反省自已,以存善去惡,成為至人。
但人們往往重視借鑒明鏡,不重視借鑒歷史,這是人們重視現(xiàn)象、不重視本質(zhì)的表現(xiàn)。
可以此說明重視借鑒歷史的重要性。
格言、俗語、名言警句的作用
(1)這是個對聯(lián)啊,意思就是說有乘風破浪(也就是指出人頭地啦)的愿望固然好,但是還要耐下心來寒窗苦讀(就是要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啦),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2)這個是周恩來寫的,意思是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從實際出發(fā),讀書亦然。
讀書要在學用結(jié)合上下功夫,通過實踐改善自己的組合性智力、經(jīng)驗性智力、實用性智力,全面增強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3) 以物喻人。
竹子內(nèi)心謙遜才向人虛心低頭,梅花高傲不屈從不仰面拍馬逢迎。
(4)是說海之所以能容納百川,是因為有容量,是說人要有氣度,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為它沒有世俗的欲望;是指人只有做到?jīng)]有世俗的欲望,才能達到大義凜然(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