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所有神獸名字叫什么
1.六神青龍 朱雀 玄武 勾陳 螣蛇2.四靈麒 鳳凰 黃龍 龜3.梼杌 窮奇 饕餮 混沌4.祥獸貔貅(pí xiū) 角端 白澤5.兇獸九嬰 諸懷 獓狠 犼 蠱雕6.異獸蜚 諸犍 矔疏 狍鸮 當(dāng)扈7.龍生九子赑屃 螭吻 蒲牢 狴犴 蚣蝮 睚眥 狻猊 椒圖 囚牛8.其他神獸旱魃 應(yīng)龍 黃鳥 黑水玄蛇 獬豸 鑿齒 修蛇 比翼鳥 化蛇 馬交 諦聽 鉤蛇 赤鱬 隗知 夫諸 猰貐 天狗 畢方 朱厭 猙 九尾狐 鬼車 肥遺 鯤 當(dāng)康 溪邊 禍斗 媼 乘黃 赤眼豬妖 呲鐵 貍力 滅蒙鳥 蛟龍 虬龍 燭龍 蟠龍 欽原 三角獸 翻羽 飛廉 三足烏 山魈 天吳 禺疆 虛耗 玄蜂 土螻 獅鷲 冉遺魚 慶忌 鹿蜀 重明鳥 英招 橫公魚 遠(yuǎn)飛雞 腓腓 青牛 火鼠 商羊 訛獸 并封 山蜘蛛 鳴蛇 傲因 甪端 白矖 夔牛 傒囊 窮奇 天狐 天馬 兕 何羅魚 長右 青鸞
泰坦之旅神獸位置
一、基礎(chǔ)代碼:穿墻:C518E2595ADBAF5B瞬移:020322E4:XXXX快速升級:020241F0:2710大師球:8CC994DD 6B80B4CC神奇糖果:9CFE9008 05447104二、地點(diǎn)代碼:你家的那個小鎮(zhèn): 020322E4:0001101方的小鎮(zhèn): 020322E4:0002格斗系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3火系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4火山灰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5117路左邊小鎮(zhèn): 020322E4:0006幻島小鎮(zhèn): 020322E4:0007普通系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8卡依船廠: 020322E4:0009電系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A石系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B飛行系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C駐守區(qū)旁小鎮(zhèn): 020322E4:000D超能力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E水系道觀小鎮(zhèn): 020322E4:000F第一個四大天王: 020322E4:0010乘船老爺爺家: 020322E4:0011四口之家: 020322E4:0012坐纜車的地方: 020322E4:0013火山灰鎮(zhèn)得TM28的地方: 020322E4:0014飼養(yǎng)屋: 020322E4:0016駐守區(qū): 020322E4:0017流星瀑布: 020322E4:0018古力可小屋: 020322E4:001D得到收集火山灰的屋子: 020322E4:001E果實(shí)老人家: 020322E4:001F得到小電怪的研究所: 020322E4:0020兌換進(jìn)化石: 020322E4:0021比較重要的地方:潛水洞: 020322E4:3810冠軍之路(斗士載入): 020322E4:3811看看洞: 020322E4:3812無人發(fā)電廠: 020322E4:3815未知: 020322E4:3819夢幻島: 020322E4:381A以前捕捉古拉頓和?;恃赖亩矗?020322E4:4210廢棄船: 020322E4:4211廢棄船拿鑰匙的屋子: 020322E4:4217新大陸戰(zhàn)斗塔: 020322E4:4219鳳凰、路基亞捕捉地點(diǎn): 020322E4:421A迪奧西斯: 020322E4:020322E4:3A1A南島: 020322E4:0A1A狩獵區(qū): 020322E4:031A自己房間: 020322E4:0101瞬移城市金手指古辰鎮(zhèn):38F706C5 70A2CA3D橙華市:3135E168 C0FBFC09卡那茲市:74F475FE B25DF9B7綠蔭鎮(zhèn):70BB6F9E 357F9339武斗鎮(zhèn):1D39986E 8E02B0C3凱那市:8320C212 FBA6C1FE紫堇市:000FAE5C 7D9712D4秋葉鎮(zhèn):D132A5E0 0B947A78釜炎鎮(zhèn):CCAD3E0B A4624D06茵郁市:5A745F4E CC7F77A0水靜市:20131EDC 218D2A42綠嶺市:CF89BC77 B22857FA琉璃島:E5390AD3 419CD72F暮水鎮(zhèn):B2856F83 246DB70D彩幽市:AF7B768C7 DB18B104彩幽市:B0FDF7063 90CB5669對戰(zhàn)開拓區(qū):3DB3FA82 90209C12你家的那個小鎮(zhèn):3B74993E A9CA51E2第一個四大天王:1EF60E6F 4B67DCAE潛水洞:F6DF0CDF 21951E64冠軍之路(斗士載入): 1E1A8599 31021859看看洞:05515BE0 EA388CCC無人發(fā)電廠:473CAD17 22A0053F未知:0B8ED733 404EB597夢幻島:82CBD483 7B9D8E0B以前捕捉古拉頓和?;恃赖亩矗?70CFFF4 7180E6B3廢棄船:1DF08545 BA4E26BD廢棄船拿鑰匙的屋子:32FC5DF4 E4492ADE新大陸戰(zhàn)斗塔:4CECCFF0 923D5215鳳凰、路基亞捕捉地點(diǎn):B5B9E5C0 B11CE872迪奧西斯:E5AC0043 E1C4C8F0南島:7703F025 00394020狩獵區(qū):F34B21A0 025778D6
上古妖獸有哪些
夸父的鯤鵬(這個算不算) 【白虎】 【玄武】 【朱雀】 【】 【鳳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鳥了,頭像雞,頷像燕,頸像蛇,胸象鴻,尾像魚。
五德之鳥。
據(jù)《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征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倫,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fēng)穴,見則天下安寧。
」。
《山海經(jīng)·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 【天織】 又稱中天獸。
體大,人臉獸身,生雙翅。
識人語,生性暴躁。
食人。
上古開天之物,后其居昆侖山。
掌管四圣,八方。
【麒麟】 是品性仁慈、妖力強(qiáng)大的生物,諳悟世理,通曉天意,可以聆聽天命。
人的世界有十二個國家,分別由十二個王來統(tǒng)治。
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績來評選,而是由天命來決定。
麒麟就是傳達(dá)天命,為自己的國家選出王者的神獸。
【梼杌】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jù)《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xùn),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
”這個不可教訓(xùn)的惡人死后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梼杌。
”已然是一派怪異扭曲的形象,與其說是魔獸不如說是生化實(shí)驗(yàn)失敗核泄漏的產(chǎn)物。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產(chǎn)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
根據(jù)《論衡》和《淮南子?修務(wù)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fā),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只獨(dú)角,據(jù)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shù)沒有翅膀。
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shí)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
后世常將普通羊飼養(yǎng)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白澤】 黃帝巡游至東海,遇之,此獸能言,達(dá)于萬物之情。
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游魂為變者凡萬一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軒轅本紀(jì)》、《抱樸子(極言)》、《瑞應(yīng)圖》有載。
【鬼車】 別名九頭鳥。
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
愛入人家爍人魂氣。
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
血滴之家,則有兇咎。
(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fēng)》有載。
【鑿齒】 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盾(應(yīng)有一定智能)。
曾為羿于壽華之野射殺。
《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有載。
【橫公魚】 生于石湖,此湖恒冰。
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
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神異經(jīng)(北方荒經(jīng))》有載。
【吼】 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
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
《偃曝馀談》有載。
【重明鳥】 在《拾遺記》中說,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xiàn)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
狀如雞,鳴似鳳。
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
能摶逐獸狼,使妖災(zāi)群惡不能為害。
或一年來數(shù)次,或數(shù)年都不來。
國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
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國人或刻木,或造銅像, 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
所以到了現(xiàn)在,都刻木像、造銅像或畫圖像,故現(xiàn)在畫雞于門上。
【畢方】 在《山海經(jīng).西次三經(jīng)》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
就是叫做畢方。
《海外南經(jīng)》:「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腳。
」而《淮南子.汜論訓(xùn)》中說,木生畢方。
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谷。
《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華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zāi)也。
」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并害。
袁珂說華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
《駢雅》:「畢方,兆火鳥也。
」鳳即為神,也是災(zāi)難的象征。
《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堯之時...大風(fēng)為害,堯乃使羿...繳風(fēng)于青邱之澤。
」大風(fēng)即大鳳。
《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響所玫,意即木生火。
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于木。
【 饕餮】 《神異經(jīng)·西南荒經(jīng)》:“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
貪如狠惡,積財(cái)而不用,善奪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cái),而不食人谷”,據(jù)《史記·五帝本紀(jì)》正義引改)。
強(qiáng)者奪老弱者,畏強(qiáng)而擊單,名曰饕餮。
《春秋》饕餮者,縉云氏之不才子也。
” 《左傳·文公十八年》云:“縉云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shí),不知紀(jì)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
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
”《神異經(jīng)》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云:“周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
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
”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云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jì)》集解引賈玄曰:“縉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dāng)黃帝時在縉云之官也。
”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云氏之“不才子”饕餮。
又《山海經(jīng)·北次二經(jīng)》所記“狍(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附:狍鴞:《山海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郭璞注:“為物貪惏,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
” 【遠(yuǎn)飛雞】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
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
日出夕還。
(鴿子的異種) 《洞冥記》有載。
【腓腓】 有點(diǎn)象貍,白色的尾巴。
養(yǎng)之可以解憂愁。
(高級寵物)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有載。
【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fā)巨聲。
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有載。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
抵觸善人,憑依惡人。
(絕對惡靈是也) ?。碛谢煦缟裰f,另行說明,不歸此處) 《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 里的混沌,就是被人類丑化了的混沌。
它把混沌說成是一只象狗又象熊的野獸,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見,有腿卻不能走,空有一個肚皮卻沒有五脹六肺,且德行極壞,遇著有德行的人,就一股蠻勁去抵 【應(yīng)聲蟲】 居于人腹。
宿主每發(fā)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
以雷丸可治。
(腹語
) 《續(xù)墨客揮犀》、《隋唐嘉話》有載。
【慶忌】 又名要離。
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
黃衣黃帽,稱黃色小車,日馳千里。
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
歷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
【赑屃】 也稱龜趺。
形狀像烏龜,好負(fù)重。
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
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
據(jù)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狴犴】 又叫憲章。
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jiān)獄門上。
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于增強(qiáng)監(jiān)獄的威嚴(yán),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貔貅】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
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
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fù)責(zé)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 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duì)的稱呼。
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cái)聚寶,只進(jìn)不出,神通特異。
現(xiàn)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
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dú)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
”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jīng)過朝代的轉(zhuǎn)變,貔貅的形態(tài)比較統(tǒng)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
到現(xiàn)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dú)角、長尾巴。
【螭吻】 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
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
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虬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zāi),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椒圖】 形似螺蚌,好閉口,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
人們將其用于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俊 ⌒螤顬橛绪[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
這位有音樂細(xì)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yáng)頭張口的形象。
【蒲牢】 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
據(jù)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
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
于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于鐘上,并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睚眥】 相貌似豺,好腥殺。
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
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xiàn)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狻猊】 傳說形如獅,喜煙好坐,佛主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dāng)了坐騎。
所以形象一般出現(xiàn)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
由于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夔】(kui) 《山海經(jīng)·大荒經(jīng)》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fēng)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傳說中國東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
夔的身體和頭象牛,但是沒有角,而且只有一條腿,渾身青黑色。
據(jù)說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會引起暴風(fēng)。
在黃帝和蚩尤的戰(zhàn)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制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jié)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里,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夔與天地同生 世上只有三只 以上是第一只 第二只乃秦始皇所殺 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yè) 所以這只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么神奇了。
【禺疆】 “禺疆”為傳說中的海神、風(fēng)神和瘟神,也作“禺強(qiáng)”、“禺京”,是黃帝之孫。
海神禺疆統(tǒng)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風(fēng)神禺疆據(jù)說字“玄冥”,是顓頊的大臣,形象為人面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支配北方。
據(jù)說禺疆的風(fēng)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風(fēng),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fēng)也被古人稱為“厲風(fēng)”。
【猰貐】(yayu) 又稱為“窫窳”(yayu)。
傳說猰貐曾是天神,被名為“?!钡纳駳⑺?,后來被復(fù)活,但是變成了食人的怪獸。
關(guān)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人面龍身、大小和貍一樣,也有的說是人面牛身馬腿,或者說龍頭虎身的巨獸(如圖)。
據(jù)說由于猰貐喜食人類,所以堯帝命令后羿將它殺死。
【禍斗】 “禍斗”原本是指傳說中居住在中國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但是它被形容為外形象犬的妖獸,吞吃犬糞、并且噴出火焰。
禍斗所到之處皆發(fā)生火災(zāi),所以古人將它看作火災(zāi)之兆和極端不祥的象征。
也有說法稱禍斗吞食火,并且排出帶火的糞便。
禍斗應(yīng)該是在神話中被妖魔化的中國南方部落的象征。
【虛耗】 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
傳說虛耗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只腳穿鞋著地、另一只腳掛在腰間,腰里還插有一把鐵扇子。
據(jù)說唐玄宗曾經(jīng)在夢中見到一個小鬼偷盜了自己地玉笛和楊貴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稱叫“虛耗”、喜歡偷盜他人的財(cái)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歡樂、使他變得憂郁。
玄宗大怒,立即喚人,于是有一個大鬼出現(xiàn)將虛耗撕成兩半吃掉了。
大鬼指的是鐘馗。
【五通神】 中國傳說中的五個淫魔,據(jù)說在南方作祟,曾經(jīng)有“北狐南五通”的說法,五通神經(jīng)常到人家中找尋美貌女子。
其實(shí),五通神也被稱為五顯神,是泰山之神的五個兒子。
《聊齋志異》中有一些關(guān)于五通神的記述,稱一名姓萬的書生斬殺了其中三通,并且重傷了另一通,最后一通被金龍大王之女的丫鬟XX,最后X盡人亡。
【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yùn)行的使者。
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征來崇拜。
據(jù)說由于三足烏一共有十只,不停地在天空中運(yùn)轉(zhuǎn),導(dǎo)致地上遭受旱災(zāi)和灼熱的煎熬。
堯帝命令后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jié)果后羿射落九只、留下一只,從此太陽只有一個并且在傍晚落下。
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化蛇】 水獸。
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
招大水。
《山海經(jīng)(中次二經(jīng))》有載。
【英招】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
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
《山海經(jīng)(西次三經(jīng))》有載。
【玄蜂】 其實(shí)就是巨蜂,腹大如壺,蜇人,有毒,能殺人。
《楚辭(招魂)》有載。
【青?!俊 〕雒饕亲鳛槔献拥淖T。
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
《嵩高記》、《錄異傳》有載。
【呲鐵】 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
排泄物利如剛,可作兵器。
《神異經(jīng)(中荒經(jīng))》有載。
【山臊】 山神,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
《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國語(魯語下)》、《訴異記》有載。
【火鼠】 又名火光獸。
生活在火山中(非現(xiàn)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重百斤(體形應(yīng)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xì)如絲,見水即死。
用它的毛就可制成“火烷布”(如果臟了用火一燒就可變干凈)。
《神異經(jīng)(南荒經(jīng))》、《十洲記》有載。
【商羊】 一足鳥,招大雨。
《說苑(辨物)》有載。
【訛獸】 別名誕。
人面兔身,能說人言。
喜歡騙人,言多不真。
其肉鮮美,但吃了后也無法說真話了。
《神異經(jīng)(西南荒經(jīng))》有載。
【民鳥】(此為一字) 嘴為赤色,身為翠色。
可御火。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有載。
【欽原】 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種巨蜂)。
蜇獸獸死,蜇樹樹枯。
《山海經(jīng)(西次三經(jīng))》有載。
《山海經(jīng)》:“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蟄鳥獸則死,蟄木則枯。
” 【鉤蛇】 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
捕食時于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
《水經(jīng)注(若水)》有載。
【并封】 類豬,黑色,前后皆有頭。
述蕩則是左右有頭。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周書(王會)》有載。
: 【夫諸】 象白鹿,但有四角。
招大水。
《山海經(jīng)(中次三經(jīng))》有載。
【當(dāng)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
可以預(yù)見豐年。
《山海經(jīng)(東次四經(jīng))》有載。
【山蜘蛛】 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
《南部新書》有載。
【鳴蛇】 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fā)磐磐之音。
見則大旱。
《山海經(jīng)(中次二經(jīng))》有載。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
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
《嶺南異物志》有載。
【幽安鳥】 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經(jīng)常發(fā)笑,看見人則躺倒,因叫聲得名。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有載。
【貍力】 豬狀獸,腳后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
應(yīng)該是有操土之能。
《山海經(jīng)(南次二經(jīng))》有載。
《山海經(jīng)》:“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見則其縣多土功。
” 【馬交】 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fā)音如鼓聲。
以虎豹為食。
一說可御兵。
《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西次四經(jīng))》、《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孰胡】 馬身鳥翼,人面蛇尾(與英招類似)。
喜歡載人。
《山海經(jīng)(西次四經(jīng))》有載。
【媼】 似羊非羊,似豬非豬。
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
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
《搜神記》、《晉太康地志》有載。
【患】 身長數(shù)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于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
唯灌酒能消。
因?yàn)槠錇閼n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
《搜神記》有載。
【九嬰】 傳說是一種長著九個腦袋的怪物,能吐水火之怪,為羿所殺。
《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有載。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
有說其為風(fēng)伯。
但我覺得應(yīng)該是操縱風(fēng)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
《楚辭(離騷)》有載。
【奚鼠】 巨鼠,居于冰下,重千斤,肉可食。
皮毛可以制衣被,為御寒上品。
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里,它的毛發(fā)可以召集鼠類。
《神異經(jīng)》有載。
【傲因】 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
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
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
《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有載。
【天狗】 傳說中神獸名。
可禁兇害。
其說始見于秦。
《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陰山……有獸焉。
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禁兇。
” 【三角獸】 傳說中瑞祥之獸名。
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
帝王儀衛(wèi)有繪其像之旗。
《元史·輿服志二》:“三角獸旗,赤質(zhì),赤火焰腳,繪獸,其首類白澤,綠發(fā),三角,青質(zhì),白腹,跋尾綠色。
” 【九尾狐 】 省稱“九尾”,亦稱“九尾禽”。
傳說中的異獸。
居青丘之山,食人。
其說始見于先秦,至漢傳為瑞祥之獸,象征王者興。
又,天下太平則現(xiàn),象征王者子孫繁息。
《南山經(jīng)》:“(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耳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 《白虎通》:“德至鳥獸則九尾狐見。
” 【九嬰 】 傳說中怪獸名。
能噴水吐火,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于北狄兇水之中。
其說始見于漢。
《淮南子·本徑訓(xùn)》高誘注:“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狄之地有兇水。
” 【山犭軍】 亦稱“hui子”。
傳說中怪獸名。
狀如犬而人面,見人則笑,其行如風(fēng)。
其現(xiàn)為大風(fēng)災(zāi)之兆。
其說始見于先秦。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獄法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面,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hui,其行如風(fēng),見則天下大風(fēng)。
” 【角端】 傳說中祥瑞之獸名。
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方語言。
其說始見于漢。
《宋書·符瑞志下》:“角端者,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君圣主在位,明達(dá)方外幽遠(yuǎn)之事,則奉書而至。
” 【燭龍】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
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
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于幽陰。
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
今文化史家認(rèn)為,燭龍為北方龍圖騰族的神話,其本來面目應(yīng)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蛻變而來。
其產(chǎn)生晚于女陰崇拜時代。
《山海經(jīng).大荒經(jīng)》:“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
不食不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
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又《海外經(jīng)》:“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fēng);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參閱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
《楚辭.天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赦只。
” 燭龍?jiān)谘汩T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
(《淮南子·地形訓(xùn)》)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
(郭璞注《大荒北經(jīng)》燭龍引《詩含神霧》①) 《萬形經(jīng)》曰:太陽順?biāo)姆街畾狻?/p>
古圣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 ,行南時大 ,行北時嚴(yán)殺。
(《易緯乾坤鑿度·卷上》) 《海外經(jīng)》:“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fēng);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 諸說大同小異,顯系本自《海外經(jīng)》和《大荒經(jīng)》。
【土螻】 字面意思常被誤認(rèn)為一種蟲子,其實(shí)它是一種兇獸,形狀似山羊,四角,能吃人。
《山海經(jīng)》:“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 【諦聽】 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又稱“獨(dú)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zhèn)山之寶。
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逢兇化吉,終成佛法。
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后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征。
諦聽集群獸之瑞像于一身,聚眾物之優(yōu)容為一體,虎頭、獨(dú)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形態(tài)別致,想象豐富。
世人珍之為“鎮(zhèn)宅之寶”、“廟堂之尊”、“天地精靈”和“萬獸征物”,廣泛納為收藏。
諦聽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而存在下來的一個圖騰和圣物。
唐開元末年,古新羅(今韓國)王子24歲的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只浮海來華,削發(fā)為僧。
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
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兇化吉。
貞元十年(794)農(nóng)歷七月三十日金喬覺坐化,白犬亦隨之傍息。
神犬諦聽的出現(xiàn),九華山下的柯、吳、劉、羅四大家族就以犬為寵物、愛物、寶物飼養(yǎng),以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四季平安、人壽長樂。
從造型看諦聽,它的獨(dú)角其一是象征著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為“天線”之用;(其二能起到護(hù)身保險之用,它的犬耳是聽宇宙之音頻、傳遞給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龍身示為吉祥如意,它的虎頭表示智勇,有困難勇往直前,決不退讓,它的獅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辦任何事堅(jiān)持就是勝利,它的麒麟足視為四平八穩(wěn),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為善為寶。
諦聽貌似龍非龍、似虎非虎、似獅非獅、似麒麟非麒麟、似犬非犬,是人們想象中的征物,社會上又緣稱“九不象”。
民間廣泛認(rèn)為此物沾有“九氣”,即“靈氣、神氣、福氣、財(cái)氣、銳氣、運(yùn)氣、朝氣、力氣和骨氣”。
能起到“辟邪”、“消災(zāi)”、“降?!?、“護(hù)身”等作用。
一些虔誠的佛門信眾更是相信沾上諦聽的“靈氣”即能使家運(yùn)昌隆,基業(yè)常青;孩子帶上它則屈壯成長,長大能成為誠者、賢者、智者、悟者、覺者、壽者。
成年人帶著它就心想事成、大吉大利的
一部玄幻小說 主角能召喚出一個骷髏 那個骷髏開始是很弱小的,后來在異空間尋找到了所有的骨頭就很強(qiáng)大
忘語的《玄界之門》,現(xiàn)在還在連載中,骷髏叫煙羅。
熱血傳奇百區(qū)提問:三級神獸和七級骷髏,哪個攻防更高,35級的道士是帶神獸還是骷髏
看干嘛了,攻防肯定是三級更高,但是移動速度7級必須更快,所以如果是和等級不比你高或者高一兩級的戰(zhàn)士打架應(yīng)該用7級,練級或者和法道或者和高等級戰(zhàn)士打架用.因?yàn)楹湍菢拥膽?zhàn)士打架他是無暇打你的寶寶的,即使打了加兩個治愈就回去了,但是如果上了40級戰(zhàn)士,防高血厚還有3級火,7級對他是不起太大作用的,很可能幾下就被打碎了.至于法師,肯定第一步先把你的7級骨頭圣碎了,道士的話,寶寶對寶寶,7級骷髏是打不過3級狗的.而練級,如果怪物稍微一多,7級骨頭肯定就沒戲了,3級狗恐怕比7級骨頭好練多了吧,而且更抗攻更高,練級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