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人生格言與座右銘
高尚品格贏得千古美名 周恩來總理的名言 ▲ 我們應該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
▲ 我們這一輩子和這一個時代的人多付出一點代價,是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會主義幸福。
▲ 中國人幾乎占世界人口的1 /4 。
這樣大的國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對世界有所貢獻,經(jīng)濟上不能有較快的發(fā)展,那我們就對不住世界人民,也對不住我們的祖宗。
▲ 我們在死難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淚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堅決地繼續(xù)著死難烈士的遺志,踏著死難烈士的血跡,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爭
▲ 一帆風順是不能磨練人的。
▲ 今天的現(xiàn)實是不夠美滿的,但是美滿的現(xiàn)實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創(chuàng)造。
▲ 我們的下一代,總是要把自己擺在勞苦大眾一起,要能夠吃得起苦。
因為我們的革命精神,就是從吃苦中得來的。
▲ 我們對待任何問題,都必須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老實態(tài)度,不懂決不要裝懂,但是必須由不懂變?yōu)槎?/p>
▲ 要得到人家尊重,首先要尊重人家。
▲ 人總是容易看到人家的短處,看到自己的長處。
應該反過來,多看人家的長處,多看自己的短處。
這樣不僅能使自己進步,也能幫助別人進步。
▲ 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 為革命奮斗的歷史,別人是抹煞不了的,除非自己毀掉它。
▲ 不尊重科學,就會瞎指揮。
▲ 要大家講真話,首先要領導上喜歡聽真話,反對說假話。
▲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戰(zhàn)勝的。
▲ 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
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后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
▲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則。
▲ 在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我們?nèi)舨粡姶笃饋?,不建成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國家,就要受帝國主義的欺侮。
▲ 敢于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現(xiàn),這樣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夠自強的民族。
▲ 我們要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工業(yè)現(xiàn)代化、國防現(xiàn)代化和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于實現(xiàn)科學技術的現(xiàn)代化。
▲ 經(jīng)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好像一輛車子的兩個輪子,相輔而行。
▲ 根據(j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nèi)政、平等互利的原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是可以實現(xiàn)和平共處的。
▲ 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權,應該更重視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 我們對各民族既要平等,又要使大家繁榮。
各民族繁榮是我們社會主義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場。
▲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參考資料:
我聽說周恩來總理是被南開大學開除的,請問這是真的嗎
一九一九年三月,周恩來南開學校即將創(chuàng)學部的消息后定回國學習。
臨,他把《大江歌罷掉頭東》一詩書贈給南開同學張鴻誥,在附言中表示:“返國圖他興。
”回國后不久五四運動爆發(fā),周恩來全力參加運動,并且逐步成為運動的領導核心,九月十六日覺悟社成立。
在此前后,九月八日,周恩來注冊入學,學號是六十二號,進南開學校大學部文科學習;九月二十五日,周恩來出席南開學校大學部的開學典禮,大學部設文、理、商三科,學制四年,學生共九十六人,教師十七人,周恩來為該部的第一屆文科學生。
稍后不久,大學部決定改名南開大學,并在十一月二十五日召開南開大學成立大會。
周恩來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南開大學的第一期學生。
這就是周恩來提到的“名義上進了大學一年級”。
為什么說“名義上”呢
因為周恩來當時領導學生運動,“沒有好好讀書”,一九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周恩來等四人領導天津各校學生數(shù)千人赴直隸省公署請愿,竟被拘捕。
羈押期間,周恩來被南開大學開除,他的學籍直到西安事變之后才由校長張伯苓親自宣布恢復。
南開大學是周恩來以正式在校生身份就讀過的唯一的高等院校,這一身份最多也只有四個月的時間。
一九二○年七月,周恩來出獄。
為進一步探求救國真理,經(jīng)南開學校創(chuàng)辦人嚴修推薦和資助,周恩來決定到資本主義的發(fā)源地——歐洲留學考察,從一九二○年十一月到一九二四年七月回國,周恩來在歐洲度過了四年的歲月。
他先后到過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所謂留過學,但是從來沒有進過這些國家的大學之門”(周恩來語)。
一九二一年一月,周恩來準備投考英國的愛丁堡大學,因入學考試在秋天,他在法國巴黎的阿利昂法語學校補習法文,后又轉到法國中部的布盧瓦鎮(zhèn)繼續(xù)學習法文,還在雷諾汽車廠做過工。
但是革命形勢的迅速發(fā)展,迫使他投入到火熱的革命斗爭之中。
特別是一九二一年春,周恩來經(jīng)張申府、劉清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八個發(fā)起組之一的巴黎共產(chǎn)主義小組。
從這時起,他開始走上職業(yè)革命家的道路。
也就是說,他自己主觀上已經(jīng)不準備象普通的學生那樣考個大學,安安穩(wěn)穩(wěn)讀三四年,然后找個謀生的工作。
象張若名,后來不問政治,一門心思在象牙塔里苦讀,獲得博士學位,但周恩來沒有走這條路。
他沒有參加愛丁堡大學的入學考試,此后也沒有報考過其他高等院校,他的學生時代無形中劃上了句號。
他參加領導了爭取勤工儉學學生到里昂中法大學入學的運動,參加籌建、領導青年團旅歐支部,他撰寫了大量通訊寄回國內(nèi),介紹歐洲情況。
他把“研究主義”放在第一位,深入研究了馬克思主義、確立了共產(chǎn)主義的堅定信仰。
周恩來在歐洲四年,沒有弄到一紙文憑,在有些人眼里簡直是“虛度光陰,自暴自棄”,但是事實證明,他的抉擇無疑是正確的。
如果周恩來當時象張若名那樣選擇讀書,那么中國或許會多一個無足輕重的博士,又會少一個舉足輕重的領袖。
周恩來的學歷只能算大學肆業(yè),但是如果我們以此作為證據(jù)來懷疑周恩來的學識水平,只能證明我們自己的淺薄無知和趨炎附勢。
我們都應該知道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學歷和能力之間并不是總能劃上等號的。
周恩來在實踐中學習,在革命工作中學習,提倡“活到老,學到老”,他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文化等各個領域,都有杰出而獨特的貢獻,這都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他決不是一個自謙的什么“中等知識分子”,而是具有真才實學的大學問家。
比起現(xiàn)在那些學歷隨著職務長的庸官俗人,周恩來的中學畢業(yè)生的學歷顯得那樣沉甸甸,也不知那些頭戴博士桂冠的人有幾個自認為在學識上、能力上超過了周恩來。
至于說到周恩來因為自己的學歷低從而壓制有本事的人,更是無稽之談。
建國以后,黨內(nèi)高層在知識分子政策上意見不盡一致,但周恩來是始終如一地尊重和信任知識分子的,錢學森、李四光都是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回國的,這樣的事例實在太多
周恩來就度于南開大學什么系
周恩來是南開大學第一期學生。
1913年8月-1917年6月,他在南開中學學習。
在四年時間里,周恩來立志救國,勤奮讀書,品學兼優(yōu),才華出眾,深得教師和同學愛戴。
1917年9月東渡日本求學,并接觸馬克思主義。
1919年4月,又回到天津,9月入南開大學文科,學號是62號。
周恩來入南開大學期間,正是“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不斷高漲之際。
他和廣大進步青年一起,從“五四”運動一爆發(fā)就投身偉大洪流之中,主編《天津學生聯(lián)合會報》,發(fā)起成立“覺悟社”,組織天津學生赴北京總統(tǒng)府請愿。
在校內(nèi),他負責“南開學校學生通訊處”工作,聯(lián)絡海內(nèi)外南開校友,他還協(xié)助張伯苓校長推進學校的改革工作。
1920年1月,他組織領導南開大學、北洋大學、直隸工業(yè)學校、直隸女子師范、南開中學等天津愛國學生三千多人向直隸省公署請愿,被反動當局逮捕。
出獄后,于1920年11月由南開大學“范孫獎學金”資助赴歐洲勤工儉學。
南開大學對周恩來的評語是什么
發(fā)揚愛國敬業(yè)創(chuàng)新樂群的光榮傳統(tǒng),建設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
誰知道天津南開大學門口的周恩來雕像上的字是什么?我X南開的
天津南開大學門口的周恩來雕像上的字是我是愛南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