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持和鼓勵少年兒童的興趣愛好”為主題,想一句座右銘。
你在下面找找哪些是適用于少年的吧,其實個人感覺美德不分年齡擁有的吧,希望幫助到你,望采納美德格言 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1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秦伯》 16.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
——張載《經(jīng)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jié)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wèi)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易志。
——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于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
——《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
——《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李咸用《送人》 5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行己有恥。
——《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
——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
——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
——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
——《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衛(wèi)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列傳》 7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81.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
——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fā)揚)身之善,謂之“修身”。
——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增廣賢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愛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
——《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9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戰(zhàn)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他。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張載《正蒙·乾稱》 貴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系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茍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03.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訓》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錄》 10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 ——《莊子·山木》 敦 親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jīng)·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而》 114.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jīng)·天子》 116.孝在于質(zhì)實,不在于飾貌。
——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118.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幼學瓊林·夫婦》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
——陳子昂《座右銘》 120.父不慈則子不孝。
——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121.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子·離婁上》
二年級孩子的座右銘咋寫
1:反省不是去后悔,是為前進鋪路 2:如果要飛得高,就該把地平線忘掉. 3:雖然過去不能改變,未來可以 4:哭著流淚是怯懦的宣泄,笑著流淚是勇敢的宣言. 5:重要的不是要得到什么,是珍重已經(jīng)擁有的 6:所有的魅力在習慣面前都將無色 7: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活得長,是為了活得好 8:摔倒了爬起來就好 9:愿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 10:失去金錢事小,失去名譽事大,失去了勇氣就失去了一切 11: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沒有勝他的把握. 12:不怕失敗的人比不失敗的人強 13:只要你確信自己正確就去做。
做了有人說不好,不做還是有人說不好。
不要逃避批判 14:幸福就像香水,灑給別人也一定會感染自己 15:太陽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靈的路
誰能給我想一句適合我的座右銘
我以前在桌角貼的都是自己寫的話,語氣嚴重的 好刺激自己你就寫:缺少意志的是豬!我認為座右銘什么的不太能引起自己的共鳴 效果不大,至少我自己是這樣
什么樣的座右銘比較好
什么樣的座右銘比較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座右銘
他有什么而用
座右銘,銘文樣式之一。
銘原指鏤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記功頌德傳揚于后世。
《文選·崔瑗〈座右銘〉》呂延濟題注:“瑗兄璋為人所殺,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
”座右銘由來于此。
座右銘的銘文比其他銘文更為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邊,用以自警。
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座右銘是恪守這一原則的較常見的形式。
座右銘的內(nèi)容是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
由上面的座右銘知識可知,座右銘的主要作用是用來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
因此,它的選擇,應以自己的實際需要為標準。
即:你最需要座右銘對你的哪一個方面起到鞭策、警示、約束作用。
你就選擇哪一方面的文字做自己的座右銘,它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使古詩名句,甚至可以是自己親自題寫的。
總之,最適合你自己的、最能對你起到提醒、鞭策、約束、激勵作用的座右銘就是最好的座右銘。
“自尊、自強、自立”,這是我們很多青少年的座右銘。
那么,自立就是 ( ) A.勇爭先進,不
(一)用于表達自信的詩句:1.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流三千里。
5.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6.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7.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8.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9.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0.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用于描寫堅韌不拔精神的詩句:1.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4.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5.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6.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7.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8.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9.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10.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三)表明淡泊名利心態(tài)的古詩句:1.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2. 誰知將相王侯外,別有優(yōu)游快活人。
3.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 丹青不知老將盡,富貴于我如浮云。
5.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6. 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云過太虛。
7. 若使當時成大廈,也應隨例作灰塵。
8.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9. 青山不厭三杯酒,長日惟消一局棋。
10.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四)表達忠心報國的古詩句:1.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2.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3.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4.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5.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6.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7.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8.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9.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0.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表達珍惜友誼的古詩句:1.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4.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5.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6.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7.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8. 以文常會友,唯德自成鄰。
9.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10.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六)用于表達愛情的古詩句:1.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2.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3.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4.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5.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6.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7.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8.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9.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10.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七)關于讀書學習的古詩句:1. 書中有女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4.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5.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6.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7.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8.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9.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10.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