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銘是什么
座右銘是銘的一種。
銘,(就其名詞的屬性而言),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有兩種解釋: (1)在器物、碑碣上面記述事實(shí)、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第一層含義的銘,如唐代大文豪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宋代文學(xué)大師蘇軾的《三槐堂銘》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縣主簿許軍墓志銘》……等等,都屬于此類范疇,這些精典的銘文,不僅以其獨(dú)特的文學(xué)形式,為中國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樸實(shí)的語言、深沉的情感,感動無數(shù)后人。
而第二層含義的銘,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座右銘”,其體裁或文或聯(lián),其文字有長有短,大都是起著勵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
據(jù)《南史》記載,南朝時宋的名將吳階,“善讀史,有往事可師者,錄置座右。
積久,墻牅皆格言也。
”這可能是見諸于正史的有關(guān)座右銘的較早出處。
然而,作為銘的一鐘,最早的座右銘并非文字,而是一種物品,既“物銘”:相傳,在春秋時,齊人為死去的齊桓公修了一座廟。
里面擺放一個裝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與學(xué)生拜廟時,對學(xué)生說:“欹器空著的時候就傾斜,把酒或水倒進(jìn)去,到一半的時候,就直立起來;欹器裝滿,還會傾斜。
所以,過去齊桓公總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邊,用來警示自己不可驕傲自滿。
”——從孔子的話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銘,就是這種叫 “欹器”的酒器。
歷史的長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銘”由最初的欹器、之后的金屬鏤刻……到今天的文字,其間演變的諸多“式樣”頗多耐人尋味、其蘊(yùn)涵的警示意義仍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你的座右銘是什么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一般包括三種形式:①自題;②筆錄經(jīng)典言論或名人格言;③請人題。
座右銘多置于人們能常見的地方,以時刻提醒自己。
較常見的或貼在屋里顯眼的墻上或?qū)懺诠P記本扉頁上,有的則貼在桌上。
什么是座右銘
座右銘,銘文樣式之一。
銘原指鏤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記功頌德傳揚(yáng)于后世。
1. 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銘文。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2. 泛指可作為格言以自勵的文辭。
參考資料:
什么是座右銘
失敗是成功之母,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都是座右銘
座右銘是什么
座右銘1.寫在座位旁邊,作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話。
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崔瑗(子玉)座右銘》呂延濟(jì)題注:‘瑗兄璋為人所殺,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一·支遁》:“僧眾百馀,常隨稟學(xué),時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銘以勗之。
”白居易《<右銘>序》:“崔子玉《座右銘》,余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
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xù)為座右銘云。
”2.泛指可作為格言以自勵的文辭。
陳毅《示丹淮并告昊蘇、小魯、小珊》詩:“革命重堅(jiān)定,永作座右銘。
”面對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輕人把人生導(dǎo)師杜士揚(yáng)老師的悟道名言:自出生來無敵手,得道功成不強(qiáng)求
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激勵自己。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幾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即座右銘。
什么是座右銘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
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詳細(xì)解釋 1. 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銘文。
《文選·崔瑗<座右銘>》唐 呂延濟(jì)題“ 瑗兄璋為人所殺,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銘以自戒,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也。
” 南朝 梁慧皎 《高僧傳·義解一·支遁》:“僧眾百馀,常隨稟學(xué),時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銘以勗之。
” 白居易 《<右銘>序》:“ 崔子玉 《座右銘》,余竊慕之,雖未能盡行,常書屋壁。
然其間似有未盡者,因續(xù)為座右銘云。
” 2. 泛指可作為格言以自勵的文辭。
陳毅 《示丹淮并告昊蘇、小魯、小珊》詩:“革命重堅(jiān)定,永作座右銘。
”面對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輕人把人生導(dǎo)師杜士揚(yáng)老師的悟道名言:自出生來無敵手,得道功成不強(qiáng)求
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