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荷花的七律詩
原創(chuàng):一冉冉殘荷塘中漂,濤浪未起水無痕。
生活平靜才逍遙,日子清苦也覺甜。
快馬戎裝無歸宿,樂融永遠(yuǎn)家團(tuán)圓。
二荷葉玉立明月下,羞怯芙蓉隱行蹤。
嬌嫩女子閑散步,蓮子細(xì)品玉唇中。
非原創(chuàng) 《七律·荷花 》虹橋鏡檻水云深,颯踏凌波渡鶴音。
素約每疑仙子夢,清圓猶覺羽衣吟。
四圍碧色堪盈袖,一脈真香始到心。
應(yīng)悔五湖閑釣意,扁舟與我沐棠陰。
摘自《搜狐圈子。
《水墨丹青染年華 》作者:浪漫 煙雨橫波天際涯,百帆競發(fā)染朝霞。
藍(lán)田逐浪鋪紅錦,行客扁舟賞海紗。
品笛斟杯觀彩月,抒懷提筆戀荷花。
紅塵滾滾留新韻,水墨丹青染夏華。
有一首詩,是七律的,是XXXX花滿樓
鷓鴣天花滿心時(shí)亦滿樓,落花滿月水長流。
碧波含霧蕭蕭夜,殘花滿心瑟瑟秋。
執(zhí)玉扇,笑恩仇,春花滿載付輕舟。
蒼茫萬物隨波去,心滿馨香花滿樓。
李白的七律詩中有關(guān)春的詩句
哈哈,剛好我前段日子寫過一首,不如就發(fā)給你吧
因?yàn)槲也皇侵娙耍院芤锥?/p>
秋之頌秋風(fēng)秋雨送秋至,秋草秋蟲惹秋傷。
風(fēng)擊密葉如鼓瑟,雨打芭蕉似彈箏。
寒蛩秋蟬奏秋樂,黃葉秋楓繪秋妝。
誰言秋至百花盡,且看秋菊傲冰霜。
七律寫粉花的詩 有古美女,有粉花樹,有小流水,花落流水的景像,用七律形式表達(dá)
古風(fēng)幽韻琴和商,牽絆細(xì)柳著霓裳,粉花似桃杏不依,綠裙倚門奪修篁。
昨日冬雪殘留少,今昔春風(fēng)惹紅妝,小橋流水伊人瘦,相思碧池落英殤。
七律長征的詩句
《七律?長征》(1935年10月) 紅軍不怕遠(yuǎn)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xì)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同志這首詞最早發(fā)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注釋】 長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紅軍從江西、福建出發(fā),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dá)陜北,行程二萬五千余里。
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或稱南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逶迤:彎彎曲曲延續(xù)不絕的樣子。
烏蒙:云貴間金沙江南岸的山脈。
走泥丸:《漢書·蒯通轉(zhuǎn)》,“阪上走丸”,從斜坡滾下泥丸,形容跳動之快。
鐵索:大渡河上瀘定橋,它是用十三根鐵索組成的橋。
岷山:在四川和甘肅邊界,海拔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紅軍長征經(jīng)此。
七律的古詩有哪些
唐·元稹《菊花》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fēng)勁淺殘香。
細(xì)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fù)結(jié)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dú)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shí)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shí)禁重露,實(shí)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shí)始起花。
宋·楊萬里《詠菊》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fēng)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cuò)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shí)。
宋·梅堯臣《殘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真《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jié)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fēng)。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jié)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fēng)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fēng)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
董必武《賞菊》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
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風(fēng)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fēng)霜其奈何
王如亭〔菊城吟〕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
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