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第7個字是“春”的詩句
宋·俞文豹《清夜錄》:“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 一枝獨(dú)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不知出處。
唐· 李賀 《三月》:“東方風(fēng)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
”宋·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才疏學(xué)淺,走了
春字在第4個字的7字詩句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晚春》 韓愈準(zhǔn)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fēng)。
——《傷春》 楊萬里津梁條約遍南東,誰遺藏春深塢逢。
——《雜詩》 龔自珍把酒送春無別語,羨君才到便成歸。
——《送春》 朱弁 萬物皆春人獨(dú)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春晴懷故園海棠》 楊萬里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fèi)評章。
——《雪梅》 盧梅坡 已將四海聲名去,又占三春風(fēng)景來。
——《喜夢得自馮翊歸洛兼呈令公》 白居易白衣臥疾嵩山下,皂蓋行春楚水東。
——《送李滁州》 白居易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嘆花》 杜牧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風(fēng)物可無情
——《拋球樂》 馮延巳 云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jié)。
——《憶江南》 馮延巳尊前百計見春歸,莫為傷春眉黛蹙。
——《玉樓春》 馮延巳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久別離》 李白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春雨》 李商隱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春雪未銷。
——《早梅》 張謂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馀春。
——《浣溪沙》 賀鑄 九枝擎燭燦繁星,百和焚春抽翠縷。
——《玉樓春》 柳永莫問逢春能幾回,能歌能笑是多才。
——《浣溪沙》 晏幾道阿茸十五腰肢好,天與懷春風(fēng)味早。
——《木蘭花》 晏幾道小顰若解愁春暮,—笑留春春也住。
——《木蘭花》 晏幾道
杜牧寫有第七個字是春的詩句
金谷園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fēng)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紫薇花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fēng)偏笑艷陽人。
杜牧寫的詩中第七個字是春的詩句
山行留客山光物態(tài)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帶有春字的七字詩句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出自崔護(hù)《題都城南莊》,全詩如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帶春字的七字詩
春日 朱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宵 蘇 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館樓臺聲細(xì)細(xì)、秋千院落夜沉沉。
城東早春 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春夜 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fēng)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初春小雨 韓 愈 初春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立春偶成 張 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fēng)吹水綠差差。
春晴 王 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晚春 韓 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揚(yáng)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血飛。
帶春的七字古詩有哪些
春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春風(fēng)——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光——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景——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思——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
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第四個是春字的七言詩句
春雨(李商隱)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傷春詞(白居易)殘妝含淚下簾坐,盡日傷【春】春不知。
送春歸 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白居易)去年杏園花飛御溝綠,何處送【春】曲江曲。
憶舊游 寄劉蘇州。
(白居易)長洲苑綠柳萬樹,齊云樓【春】酒一杯。
送春(白居易)不獨(dú)送【春】兼送老,更嘗一酌更聽看。
繡婦嘆(白居易)自覺逢【春】饒悵望,誰能每日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