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那個里面的詩句
一、這是楊炯寫的詩《從軍行》中的。
二、擴展知 1、原詞:《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2、作品簡介:《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楊炯的代表作,借用古樂府曲調名為題目,實際為一首五律,反映從軍的辛苦。
全詩寫士子從戎,征戰(zhàn)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yè)的豪邁情懷。
3、作者簡介:楊炯(650-約695),唐代詩人。
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華陰縣)人。
十歲舉神童,待制弘文館。
二十七歲應制舉及第,補校書郎。
公元681年(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館學士,遷太子詹事司直。
恃才傲物,因譏刺朝士的矯飾作風而遭人忌恨,武后時遭讒被貶為梓州司法參軍。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陽宮中習藝館。
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后出為婺州盈川縣令,死于任所,故亦稱“楊盈川”。
與王勃、駱賓王、盧照鄰齊名,世稱“王楊盧駱”,為“初唐四杰”。
工詩,擅長五律,其邊塞詩較著名。
明人輯有《盈川集》。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那個里面的詩句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那個里面的詩句
《從軍行》
舉例說明我們不應該讀書,用古詩句,例如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
出自初人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京,心中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賞析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zhàn)斗的全過程。
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有關書生的詩句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拜托大家!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同一意義的詩句是?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南 園 其 五李 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