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描寫花鳥的詩句
試問卷簾人 ,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綠瘦
——宋·李清照《令》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
——宋·鄭思肖《寒菊》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唐·齊己《早梅》 不要人夸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勉《墨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盧梅坡《雪梅》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唐·李白《月下獨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唐·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宋·蘇軾《浣溪沙》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宋·李清照《如夢令》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唐·韓翃《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唐·李白《贈孟浩然》 天人寧許巧,剪水作飛花。
——唐·陸暢《驚雪》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李煜《虞美人》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杜秋娘《金縷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白調(diào)》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宋·蘇軾《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
——唐·張謂《早梅》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王維《鳥鳴澗》 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唐·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桃花一樹魚三尺,不醉月明船不歸。
——明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桃花流水突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唐李白 《山中答問》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宋·徐俯《春游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宋·張志和《漁歌子》 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跟散作九秋蓬。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元·馬致遠《秋思》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
——宋·葉紹翁《西溪》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哀郢》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唐·韋莊《臺城》 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唐·杜甫《望岳》 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風(fēng)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鶴《春宮怨》
描寫山水花鳥的詩句(必須是關(guān)于山水花鳥的)
詩人和春天仿佛結(jié)下不解之緣。
歷代詩人寫了不少詠春的名章俊句。
唐代詩人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以喜悅的心情描繪出一幅早春氣候: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排冬嚴(yán),日就長日辭長夜。
日光紅灑,桂枝下的薄霜雖還沒有消卻,但溫和的氣息已排去嚴(yán)冬的寒冷,漸長的白晝已代替那漫漫的長夜,春天已經(jīng)來了。
春景在詩人筆下更是絢麗多彩,杜甫《絕句》詩云: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天麗日當(dāng)空,春風(fēng)送暖,草木滋生,花香鳥語,報春的頭者??家燕從遙遠的南方歸來,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說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又隔數(shù)重水,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這里,詩人生動形象地用一個綠字來概括冬去春來,萬物復(fù)蘇的大千世界,用綠字來傳遞春的信息,不能不說是絕妙之筆。
王維《游春曲》說:萬樹紅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杏花、春風(fēng)、綠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詩人葉紹翁《游園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聯(lián)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廣為傳誦的詠春詩: 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好一枝出墻的紅杏,向人間報春來了。
從科學(xué)來說,春天的物候指標(biāo)最好是什么呢
不少詩人喜歡以樹木抽青來表示.正如宋代張?頡讀⒋號汲傘肥?疲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但各種樹木抽青的時間又不同,哪種樹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標(biāo)呢
看來,詩人推薦楊柳了。
杜甫《臘日》詩云:白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白居易《楊柳枝詞》:依依裊裊復(fù)青青,勾引春風(fēng)無限情。
人們從麗日氣息中,從花香鳥語中,從楊柳青青中感覺到春天到來。
但陳師道的《春懷示鄰里》,對春天描寫不限于山水花鳥,這首詩卻寫了小動物的活動:斷墻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風(fēng)翻蛛網(wǎng)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在雨后潮濕的斷墻上,蝸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隨著它彎彎曲曲的行跡,組成了像是篆體的文字;燕子占據(jù)連行腳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銜泥作巢,安下家來;蜘蛛殷勤地吐絲結(jié)網(wǎng),張捕獵物,但蛛絲畢竟太細,一陣風(fēng)來吹斷了許多,需要重新修補,才能成網(wǎng);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兩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趕回蜂窠。
這些常常不為人們注意的小動物,也是春天繁忙熱鬧景象的一部分,陳師道潛心觀物,注意到了點綴春光的這些角落,說明他觀察之細和狀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從哪一天開始呢
古代人們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的終日。
然而從氣溫來看,立春節(jié)氣內(nèi),許多地區(qū)仍有低于零度的氣溫和飛雪漫天的天氣。
把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那是太早了。
如李白《塞下曲》就寫道: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還沒有春天的景色。
唐代張敬忠《邊詞》也寫道:五原春*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五原即今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五原縣,二月還不見楊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凍,長安已花落了。
這種現(xiàn)象是如何解釋呢
原來我們感到氣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隨太陽光的角度變化而變化的,而是隨大地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放出的熱量的多少而變化的。
從立春開始,大地差不多遲兩個月才積累到足夠的熱量。
因此,最科學(xué)的分法,還是氣候?qū)W上的分法,以溫度為標(biāo)準(zhǔn),以五日為一候,候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度以下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間為春秋。
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再參照物候變化,就可以看出,地區(qū)不同,高低差異,春天到來就有早有遲,居留時間也就有長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開始于二月下旬,長江流域的春天開始于三月間,京津一帶須待四月上旬才有春*,黑龍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處于冰天雪地之中終年沒有春*。
春天的腳步首先來到江南,唐朝詩人王灣的《江南意》一詩,以敏銳的感受,報導(dǎo)江南春來早的消息: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fēng)正數(sh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唯向此中偏。
詩中最后兩句說,從來觀察季節(jié)氣象變化,只有在這里才如此清楚。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別出新意,是詩中最動人的詩句。
殘夜未盡,太陽就已經(jīng)從海上涌現(xiàn),似乎是殘夜帶來光明。
江春入舊年是說春天的起步早,好像從舊年底就已開始,也就是說,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
“海日生殘廢,江春入舊年”這兩句,在唐代已成名句。
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學(xué)家張說,將這兩句詩親手寫在辦公的政事堂上,讓朝內(nèi)的其它讀書人仔細觀摩學(xué)習(xí)。
唐僖宗時的詩人鄭谷,也寫一首七絕詩:“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來敢暫忘筌。
何如海日生殘夜,—句能令萬古傳。
”詩的意思是:我這一卷詩中雜七雜八有詩百篇,現(xiàn)在雖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賴以成功的這些詩作。
可它仍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殘夜”,這一句就可以流傳萬古了。
詩中的“筌”是捕魚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魚以后就忘了筌。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是白居易《憶江南》詞。
雖說江南春好,但并非天天艷陽晴空。
春天是個天氣多變的季節(jié),特別是春末夏初的時候,江南氣候更是陰晴不定。
唐代詩人劉長卿《別嚴(yán)士元》詩云: 春風(fēng)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fù)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闔閭即蘇州城,相傳為春秋吳王闔閭所建。
詩中春寒陰復(fù)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氣的特點。
這是冷暖氣流在江南地區(qū)互相對峙的結(jié)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節(jié),正如汪藻《春日》詩云: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旁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田野碧綠,鷗鳥悠閑,桃花出籬笑,過午有雞叫,但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春雨連綿。
春雨瀟瀟,春意盎然。
詩人們曾對春雨起了許多雅號。
戴叔倫《蘭溪棹歌》:蘭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春雨總是和春花聯(lián)在一起。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小樓昨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詩人夜而不寐,從今夜的雨聲聯(lián)想到明朝的賣花聲,從那淅淅瀝瀝的春雨,仿佛聞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寫出春雨杏花之間的訊息。
春天雨水充沛,對春耕春種大有好處,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冬耕之后,土?襖镎?彼??懷〈河曜倘蟠蟮兀??終嫦蠡平鷚謊??蟆6鷗υ凇洞閡瓜燦輟分幸魎械潰骸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里,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宮城。
春雨仿佛很知時節(jié),適時而來,一年之計在于春,農(nóng)民抓緊這個寶貴時節(jié),備耕積肥,耕翻土地。
李紳《古風(fēng)》: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獲季節(jié)。
多霧也是春天天氣的一個特點。
唐代書法家張旭《山行留客》描寫道:山光物態(tài)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為云霧水氣很大,即使晴天也會把衣服沾濕。
春季在江南地區(qū)氣旋很多,雷雨經(jīng)常發(fā)生在內(nèi)陸地區(qū),而且雷雨出現(xiàn)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聞雷》就寫道:瘴地風(fēng)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正月雷聲始動,這雷聲驚醒了蟄伏中昆蟲。
當(dāng)然,這雷聲并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蟲類也并不是真正被雷聲所驚醒。
不過,驚蟄前后不謀而合地出現(xiàn)春雷卻是事實。
春雷多是熱雷雨,入春以后,氣溫回升,東南海洋上的暖濕空氣活躍,冷暖空氣交鋒,空氣變得不穩(wěn)定了,云中有強烈的上升下降氣流,導(dǎo)致雷電現(xiàn)象產(chǎn)生。
由于我國幅員廣大,地形多種多樣,春光處處不一樣。
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較均勻,有明顯的春和、夏熱、秋爽、冬寒的四時變化。
但是在云貴高原,濕潤多雨,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四季不甚分明。
在華南無冬區(qū)時里,春季沒有起點,秋季沒有終點,并且干濕季節(jié)明顯。
唐代詩人柳宗元在廣西柳州作《二月榕葉》詩云: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轉(zhuǎn)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這首詩意思是說,二月是中原桃李爭春的時候,但在柳州的榕樹,卻于此時落葉最多,使人迷惑不解,這是春天還是秋天。
春歸何處
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歸去,喚取歸來同往。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fēng)飛過薔薇。
這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清平樂晚春》詞,這首詞問得有趣,春歸何處
答得也很妙,當(dāng)黃鸝百囀,薔薇影動之際,春光即將流逝了。
待到明年春暖花開,又是一個春*各異,絢麗多采的春天。
贊美花鳥的句子
描寫大海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2. 浮天滄海遠,去舟輕. 唐 錢起 3. 君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唐 李白 4.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唐 岑參 5.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唐 岑參 6. 蔚藍的海面霧靄茫茫,孤獨的帆兒閃著白光
下面涌著清澈的碧流,上面灑著金色的陽光…… (俄)萊蒙托夫《帆》 7. 啊大?!愣嗝创认椋邸?(美)狄金森《藍?!?8.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曹操《觀滄?!?/p>
描寫繁榮的詩句
詠懷(八十二首之第三首)(阮籍)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fēng)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qū)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薩都剌)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白骨紛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fēng)輦路,芳草年年發(fā)。
落日無人松徑里,鬼火高低明滅。
歌舞尊前,繁華鏡里,暗換青青發(fā)。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桂枝香(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
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洛陽女兒行(王維)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金谷園(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fēng)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賀新郎·賦琵琶(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
《霓裳曲》罷,幾番風(fēng)月。
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fā)。
記出塞,黃云堆雪。
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
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
千古事,云飛煙滅。
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女冠子·元夕(蔣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
春風(fēng)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
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
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更向天公借
剔殘紅灺,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
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fēng)景,寫成閑話。
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游平泉宴浥澗宿香山石樓贈座客(白居易)逸少集蘭亭,季倫宴金谷。
金谷太繁華,蘭亭闕絲竹。
何如今日會,浥澗平泉曲。
杯酒與管弦,貧中隨分足。
紫鮮林筍嫩,紅潤園桃熟。
采摘助盤筵,芳滋盈口腹。
閑吟暮云碧,醉藉春草綠。
舞妙艷流風(fēng),歌清叩寒玉。
古詩惜晝短,勸我令秉燭。
是夜勿言歸,相攜石樓宿。
擬古(鮑照)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瀾漫,何用獨精堅。
幼壯重寸陰,衰暮反輕年。
放駕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周回視洛川。
街衢積凍草,城郭宿寒煙。
繁華悉何在,宮闕久崩填。
空謗齊景非,徒稱夷叔賢。
詠史(鮑照)五都矜財雄,三川養(yǎng)聲利。
百金不市死,明經(jīng)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
仕子彯華纓,游客竦輕轡。
明星晨未晞,軒蓋已云至。
賓御紛颯沓,鞍馬光照地。
寒暑在一時,繁華及春媚。
君平獨寂寞,身世兩相棄。
水龍吟 么前三字用(白樸 )蓋仄無疑,或用平字,恐不堪協(xié)。
云和署樂工宋奴伯婦王氏,以洞簫合曲,宛然有承平之意,乞詞于予,故作以贈。
會好事者為王氏寫真,末章及采云蕭史臺空,洞天誰是驂鸞伴。
傷心記得,開元游幸,連昌別館。
力士傳呼,念奴供唱,阿郎吹*。
悵無情一枕,繁華夢覺,流年又、暗中換。
邂逅京都兒女,歡游遍、畫樓東畔。
樽前一曲,余音裊裊,驪珠相貫。
日落邯鄲,月明燕市,盡堪腸斷。
倩丹青細染,風(fēng)流圖畫,寫崔徽半。
滿江紅 用前韻(白樸 )行遍江南,算只有、青山留客。
親友間、中年哀樂,幾回離別。
棋罷不知人換世,兵余猶見川留血。
嘆昔時、歌舞岳陽樓,繁華歇。
寒日短,愁云結(jié)。
幽故壘,空殘月。
聽閣閻談笑,果誰雄杰。
破枕才移孤館雨,扁舟又泛長江雪。
要煙花、三月到揚州,逢人說。
朔風(fēng)詩(曹植)子好芳草。
豈忘爾貽。
繁華將茂。
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
豈云其誠。
秋蘭可喻。
桂樹冬榮。
代閨人答輕薄少年(崔顥)妾家近隔鳳凰池,粉壁紗窗楊柳垂。
本期漢代金吾婿,誤嫁長安游俠兒。
兒家夫婿多輕薄,借客探丸重然諾。
平明挾彈入新豐,日晚揮鞭出長樂。
青絲白馬冶游園,能使行人駐馬看。
自矜陌上繁華盛,不念閨中花鳥闌。
花間陌上春將晚,走馬斗雞猶未返。
三時出望無消息,一去那知行近遠
桃李花開覆井欄,朱樓落日卷簾看。
愁來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箏不忍彈。
渭城少年行(崔顥)洛陽三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
驛使前日發(fā)章臺,傳道長安春早來。
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里花正開。
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
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fēng)蕩日曲江邊。
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華,游子春來不見家。
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
章臺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鐘起。
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
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
可憐錦瑟箏琵琶,玉臺清酒就倡家。
下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楊柳花。
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崔顥)洛陽二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
揚鞭走馬城南陌,朝逢驛使秦川客。
驛使前日發(fā)章臺,傳道長安春早來。
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里花正開。
念此使人歸更早,三月便達長安道。
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fēng)蕩日曲河邊。
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華,游子春來喜見花。
斗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
章臺帝城稱貴里,青樓日晚歌鐘起。
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
雙雙挾彈來金市,兩兩鳴鞭上渭橋。
渭城橋頭酒新熟,金鞍白馬誰家宿。
可憐錦瑟箏琵琶,玉臺清酒就君家。
小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楊柳花。
雨(陳與義)蕭蕭十日雨,穩(wěn)送祝融歸。
燕子經(jīng)年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事多違。
袞袞繁華地,西風(fēng)吹客衣。
夙興(陳與義)美哉木枕與菅席,無耐當(dāng)興戴朝幘。
巷南巷北聞鍛聲,舍后舍前唯月色。
事國無功端未去,竹輿伊鴉猶昨日。
不見武林城里事,繁華夢覺生荊棘。
成壞由來幾古今,乾坤但可著山澤。
西湖已無金碧麗,雨抹晴妝尚娛客。
會當(dāng)休日一訪之,摩挲蒼蘚慰崖石。
只恐冷泉亭下水,發(fā)明白發(fā)增嘆息。
望燕公樓下李花(陳與義)燕公樓下繁華樹,一日遙看一百回。
羽蓋夢余當(dāng)晝立,縞衣風(fēng)爭過墻來。
洛陽路不容春到,南國花應(yīng)為客開。
今日豈堪簪短發(fā),感時傷舊意難裁。
感花(崔涂)繡軛香韉夜不歸,少年爭惜最紅枝。
東風(fēng)一陣黃昏雨,又到繁華夢覺時。
沁園春(陳人杰)南北戰(zhàn)爭,惟有西湖,長如太平。
看高樓倚郭,云邊矗棟,小亭連苑,波上飛甍。
太守風(fēng)流,游人歡暢,氣象邇來都斬新。
秋千外,剩釵駢玉燕,酒列金鯨。
人生。
樂事良辰。
況鶯燕聲中長是晴。
正風(fēng)嘶寶馬,軟紅不動,煙分彩鷁,澄碧無聲。
倚柳分題,藉花傳令,滿眼繁華無限情。
誰知道,有種梅處士,貧里看春。
鄴下雜詠(查慎行)一賦何曾敵兩京,也知土木費經(jīng)營。
濁漳確是無情物,流盡繁華只此聲。
白纻辭二首(崔國輔)洛陽梨花落如霰,河陽桃葉生復(fù)齊。
坐惜玉樓春欲盡,紅綿粉絮裛妝啼。
董賢女弟在椒風(fēng),窈窕繁華貴后宮。
璧帶金釭皆翡翠,一朝零落變成空。
古意(陳羽)十三學(xué)繡羅衣裳,自憐紅袖聞馨香。
人言此是嫁時服,含笑不刺雙鴛鴦。
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聞郎名。
車馬駢闐賀門館,自然不失為公卿。
是時妾家猶未貧,兄弟出入雙車輪。
繁華全盛兩相敵,與郎年少為婚姻。
郎家居近御溝水,豪門客盡躡珠履。
雕盤酒器常不干,曉入中廚妾先起。
姑嫜嚴(yán)肅有規(guī)矩,小姑嬌憨意難取。
朝參暮拜白玉堂,繡衣著盡黃金縷。
妾貌漸衰郎漸薄,時時強笑意索寞。
知郎本來無歲寒,幾回掩淚看花落。
妾年四十絲滿頭,郎年五十封公侯。
男兒全盛日忘舊,銀床羽帳空颼飗。
庭花紅遍蝴蝶飛,看郎佩玉下朝時。
歸來略略不相顧,卻令侍婢生光輝。
郎恨婦人易衰老,妾亦恨深不忍道。
看郎強健能幾時,年過六十還枯槁。
感興(崔膺)富貴難義合,困窮易感恩。
古來忠烈士,多出貧賤門。
世上桃李樹,但結(jié)繁華子。
白屋抱關(guān)人,青云壯心死。
本以勢利交,勢盡交情已。
如何失情后,始嘆門易軌。
念奴嬌(崔敦禮)吳松江畔,對煙波浩渺,相忘鷗鳥。
日日籃輿湖上路,十里珠簾驚笑。
高下樓臺,淺深溪塢,著此香山老。
輞川圖上,好風(fēng)吹夢曾到。
不用金谷繁華,碧城修竹,自比封君號。
萬壑千巖天付與,一洗寒酸郊島。
霖雨方思,煙塵未掃,合挽三江倒。
功成名遂,卻來依舊華表。
金人捧露盤(晁端禮)天錫禹圭堯瑞,君王受厘,未央宮殿。
三五慶元宵,掃春寒、花外蕙風(fēng)輕扇。
龍闕前瞻,鳳樓背聳,中有鰲峰見。
漸紫宙、星河晚。
放桂華浮動,金蓮開遍。
御簾卷。
須臾萬樂喧天,群仙扶輦。
云間,都人望天表,正仙葩競插,異香飄散。
春宵苦長短。
指花陰,愁聽漏傳銀箭。
京國繁華,太平盛事,野老何因見。
但時效華封祝,愿歲歲聞道,金輿游宴。
暗魂斷。
天涯望極長安遠。
聲聲慢(曹組)重檐飛峻,麗彩橫空,繁華壯觀都城。
云母屏開八面,人在青冥。
憑欄瑞煙深處,望皇居、遙識蓬瀛。
回環(huán)閣道,五花相斗,壓盡旗亭。
歌酒長春不夜,金翠照羅綺,笑語盈盈。
陸海人山輻輳,萬國歡聲。
登臨四時總好,況花朝、月白風(fēng)清。
豐年樂,歲熙熙、且醉太平。
蝶戀花(陳亮)手拈黃花還自笑。
笑比淵明,莫也歸來早。
隨世功名渾草草。
五湖卻共繁華老。
冷淡家生冤得道。
旖旎妖嬈,春夢如今覺。
管個歲華須到了。
此花之後花應(yīng)少。
沁園春(陳著)瀟灑書齋,香清縷直,燈冷暈圓。
忽驚窗鳴瓦,霰如篩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鮮。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還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題窗記瑞,詩思綿綿。
聞君禮佛日千。
浪說道繁華不值錢。
想鴛衾底下,都將命乞,蒲龕里畔,未必心安。
兜率天宮,清涼境界,總是由心不是緣。
雪山上,自有人坐了,不到君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