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為開頭的詩句
李白 【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濕,不知心恨誰. 李白 【古風】 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皓齒終不發(fā),芳心空自持.由來紫宮女,共妒青蛾眉.歸去瀟湘沚,沉吟何足悲. 李白 【長相思(下篇一作寄遠)】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后空馀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 孔溫業(yè) 【鳥散馀花落】 美景春堪賞,芳園白日斜.共看飛好鳥,復見落馀花.來往驚翻電,經過想散霞.雨馀飄處處,風送滿家家.求友聲初去,離枝色可嗟.從茲時節(jié)換,誰為惜年華.
以 美人 開頭的詩
詩詞名:怨情 作者:李白 :唐 體裁:五絕 :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懷古 作者:(元)張可久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第二首是曲了.有美人的詩倒不少,作為開頭的,我只能想到這兩首了.還有以美人開頭的單句:美人如花隔云端美人微笑轉星碎美人燈下淡梳妝夠了吧
雷峰塔是哪年建成的
是誰下令建造雷峰塔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
雷峰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郁。
雷峰塔相傳是吳越王為慶祝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
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
原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標志性景點,舊時雷峰塔與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譽,西湖上亦呈現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
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
至明朝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
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傾圮。
清朝許承祖曾作詩云:“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
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
”雷峰塔倒塌之后,不僅作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關磚塔,古人更多地稱之為 “黃妃塔”。
它是由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宮,存放著珍藏有佛螺髻發(fā)舍利的純銀阿育王塔和龍蓮座釋迦牟尼佛坐像等數十件佛教珍貴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
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磚內,還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戰(zhàn)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陳設重現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致,被命名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
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后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
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其與湖對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系,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游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
如清雍正年間成書的《西湖志》這樣贊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巋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臺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鏡初開,火珠將附。
雖赤城枉霞不是過也。
” 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而屢屢遭到盜挖。
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于轟然坍塌,部分塔磚中秘藏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面世,“雷峰夕照”勝景卻從此名存實亡。
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議論,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這座著名古塔。
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鄭重決策:順應人民群眾的心愿,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貫徹文物保護原則,發(fā)掘雷峰塔地宮,建造雷峰塔遺址保護設施,并對遺址保護設施的內在功能和外觀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體量和風貌建造雷峰新塔。
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進展順利。
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雷峰塔的建設在中國風景保護和建設史冊上留下了四項“天下第一”:塔類建筑采用鋼材框架作為建筑支撐、承重主體的天下第一。
塔類建筑中采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天下第一。
塔類建筑內部活動空間最寬敞的天下第一。
塔類建筑內部文化陳設最豐富的天下第一。
雷峰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毀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計和大小建造。
這座塔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臺基(起到保護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高45.8米,塔剎高16.1米,地平線以下的臺基為9.8米。
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臺基二層、臺基底層。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毀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
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檐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yōu)美,古色古韻。
同時二至五層還有外挑平座可供觀景。
用于裝飾的塔剎高16.1米,塔頂采用貼金工藝。
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時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風格,遠處望去,金碧輝煌。
專門為保護遺址而建的保護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積3133平方米,外飾漢白玉欄桿。
保護罩分上下兩層,將雷峰塔遺址完整地保護起來。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經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將重現。
全塔上、下、內、外裝飾富麗典雅,陳設精美獨到,功能完善齊備,以嶄新的風貌和豐厚的內涵在西湖名勝古跡中大放異彩。
游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游人的遠望近看之中。
作為西湖南線的制高點,極目四眺,碧波蕩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莊、初見輪廓的南線新景點、綠意蔥籠的湖心三島一覽無余。
而站在西湖東岸的湖濱路遠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纖細俊俏,兩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諧與美麗。
打開一道沉沉的古式門,可以走進新塔底層,這里,就是古塔遺址。
而在臺基二層,可以看到遺址的模樣。
整個遺址區(qū)被玻璃包圍著,游人可以在外觀看,以防氧化和人為破壞。
而今天,遺址那一塊塊的塔磚,還被仔細地包裹著。
新塔暗層全無門窗,神話傳說《白蛇傳》將被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陳其中,此外還設有“捐贈建塔紀念墻”。
新塔二、三、四層將分別展示銅版線刻壁畫“吳越造塔圖”、雷峰塔歷代詩文佳作、彩繪壁畫當今“西湖十景”。
新塔穹頂內壁辟有2002個塔龕,每個龕內安放著一個小金涂塔,穹頂和梁上均為銅質金或貼金。
穹頂設有天宮,藏雷峰塔重修記、新塔模型等,以求傳諸后世。
雷峰新塔是一座體現很強現代工藝的塔。
塔中心的部位,是兩座透明的電梯,周圍是不銹鋼扶梯。
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銅塔,僅這一項花費就需2000萬元,欄桿、裝飾瓦、脊、柱等都采用銅制。
值得一提是銅瓦,雖為銅制,卻呈青銅色,與陶瓦非常相像。
而且,這些銅瓦,還通過螺絲相互吃緊,不會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樣易脫落。
《雷峰塔》為中國清代傳奇作品。
今存兩部,一為黃圖珌撰,一為方成培撰。
據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輯錄的話本《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改編 ,使早在民間流傳的白娘子故事最后定型。
《雷峰塔》傳奇增加了《端陽》《求草》《水斗》《斷橋》《合缽》諸出,奠定了全劇的悲劇沖突基礎。
《雷峰塔》以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波折為主線,展示了深刻的社會矛盾。
由于白娘子的所作所為是違反和破壞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因此,以法海為首的一系列社會和神權勢力視她為“妖邪”,必欲翦除置之死地而后快。
這樣,一切沖突涵蓋為反封建力量與封建勢力的沖突,《水斗》就是兩種勢力之間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
最終以白娘子的失敗而告終,同時也完成了白娘子這個具有優(yōu)美品質和叛逆精神的悲劇形象的塑造,獲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來,厄運更多。
在元朝的時候,它還是“千尺浮圖兀倚空”的雄壯姿態(tài)。
到明朝時遭到了大破壞。
嘉靖年間(1522-1566),倭寇侵入杭州,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檐、平座、欄桿、塔頂全部燒光,只留下了磚體塔身。
明崇禎時的一張西湖古畫中,雷峰塔已是塔頂殘毀,老樹婆娑了。
詩人們也以“雷峰殘塔紫煙中,潦倒斜曛似醉翁”、“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詩句、文辭來描寫它。
在這以后,由于迷信,一些無知的人常常從塔磚上磨取粉末、挖取磚塊,用來治病或安胎,甚至把停止說成是無病不治的靈丹妙藥。
還有人從塔內挖尋經卷,企圖發(fā)財。
到1924年8月,塔腳已被挖空,加上其他的破壞原因,這一古塔全部崩塌。
塔倒之后,人們清理殘基時,在磚孔內發(fā)現經卷開頭寫著“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王錢弘俶造。
此經八萬四千卷,舍入西關磚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
”查乙亥年是錢弘俶吳越八年、北宋開寶八年(975年),也就是吳越國的最后一年,證明了這塔修成的年代。
參考資料: 1. 2. 3.
“唯愛美人兮”五個字開頭的詩句
唯靄蒼蒼望轉迷愛弟傳書彩鹢新美說遼東好去棲人愁不是月華愁兮日梨花照空壁唯絲欲斷黃蜂歸愛弟傳書彩鹢新美人挾瑟對芳樹人傳郎在鳳凰山兮書分付與青鳥
珠字開頭的詩句是什么
“珠與玉兮艷暮秋,綺兮嬌上春”“嘈嘈切切彈,大珠落玉盤”“多少淚珠無限恨,倚”“前盡珠翠,炫轉熒煌照田地”“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背后何所見
珠壓腰衱稱身。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或采明珠,或拾翠羽”“頭上倭墮鬢,耳中明月珠”“美人贈我貂襜楡,何以報之明月珠”
古詩中描寫美人的詩句
1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7,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0,梨花一枝春帶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1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14,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15,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
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fā)皓齒,雙蛾顰翠眉。
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tài),輕盈不自持。
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17,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滿意請采納
康字開頭的詩句
七言絕句 康勝今生竹比堅 湘水汨汨情誼綿 波瀾雖有起伏時 賀至壯歸征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