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昆蟲的詩句有哪些?
(1) 蟬亮而高遠(yuǎn),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鳴唱,曾感豐富而細(xì)膩的詩人們寫下多優(yōu)美動人的詩篇。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玄鳥,即燕子)(《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鳴蟬厲寒音,時菊耀秋華”(潘岳《河陽縣作二首) “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
”(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園柳吟涼久,嘶蟬應(yīng)序驚”(隋 王由禮《賦得高柳鳴蟬》) “造化生微物,常能應(yīng)候鳴”(唐 許裳《聞蟬》) “高蟬多遠(yuǎn)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道中 》) “流音繞叢藿,余響徹高軒”(南朝 蕭子范《后堂聽蟬》)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唐 劉禹錫《酬令孤相公新蟬見寄》)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泉溜潛幽咽,琴鳴乍往還。
長風(fēng)剪不斷,還在樹枝間。
”(唐 盧仝《新蟬》)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宋 辛棄疾《西江月·月夜行黃沙道中》) “得飲玄天露,何辭高柳寒”(南朝陳·劉刪《詠蟬詩》) “飲露身何潔,吟風(fēng)韻更長”(唐·戴叔倫《畫蟬》) “聽秋蟬,秋蟬非一處。
細(xì)柳高飛夕,長楊明月曙;歷亂起秋聲,參差攪人慮。
單吟如轉(zhuǎn)簫,群噪學(xué)調(diào)笙;風(fēng)飄流曼響,多含斷絕聲。
……” “聽鳴蟬,此聽悲無極。
群嘶玉樹里,回噪金門側(cè);長風(fēng)送晚聲,清露供朝食。
晚風(fēng)朝露實(shí)多宜,秋日高鳴獨(dú)見知。
輕身蔽數(shù)葉,哀鳴抱一枝。
……”(隋 盧思道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 (二)蜜蜂蜂 作者: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三)蝴蝶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注釋】 [題解] 本詩作者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一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
他的詩清新風(fēng)趣,構(gòu)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一家,在當(dāng)時與陸游等人齊名。
本詩是一首描寫田園風(fēng)光的七言絕句。
宿:住宿。
新市: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
徐公店:一個姓徐的人家開設(shè)的客店。
公:古代對男子的通稱。
詩題暗示了詩歌內(nèi)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春夕旅懷》 崔涂(唐) 水流花謝兩無情, 送盡東風(fēng)過楚城。
蝴蝶夢中家萬里, 杜鵑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jīng)年絕, 華發(fā)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 五湖煙景有誰爭
(此詩用清麗的語言,工整的格律,把惜春,思鄉(xiāng)之情表現(xiàn)得形象生動,富有詩意) 《驕兒詩》 李商隱 欲爭蛺蝶輕,未謝柳絮疾。
(寫少年活潑飛奔追蝴蝶抓柳絮) 《雜詩之八》 (晉)張協(xié) 述職投邊城,羈束戎旅間。
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
借問此何時
蝴蝶飛南園。
流波戀舊浦,行云思故山。
閩*越衣文,胡馬愿度燕。
土風(fēng)安所歸,由來有固然。
《和主薄季哲怨情》 (南朝)謝眺 花叢亂數(shù)蝶,風(fēng)簾入雙燕。
《春感詩》 (唐)李白 塵縈游子面,蝶弄美人釵。
《古意二首》(之二) (南朝)梁武帝 飛飛雙蛺蝶,低低兩差池。
《曲江二首》(之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diǎn)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fēng)光共流轉(zhuǎn), 暫時相伴莫相違。
[水調(diào)歌頭](泛湘江) (宋)張孝祥 此事天公付我, 六月下滄浪。
蟬蛻塵埃外, 蝶夢水云鄉(xiāng)。
[思佳客] (宋)吳文英 迷蝶無蹤曉夢沉, 寒香深閉小庭心。
《晚日后堂》 (南朝梁)簡文帝蕭綱 岸柳垂長葉, 窗桃落細(xì)跗。
花留蛺蝶粉, 竹翳蜻蜓珠。
《答外》 劉令嫻(女) 鳴鸝葉中響,戲蝶花間鶩。
《滿江紅·點(diǎn)火櫻桃》 (南宋)辛充疾 蝴蝶不傳千里夢, 子規(guī)叫斷三更月。
聽聲聲枕上勸人歸, 歸難得。
(希望王師北定思念故鄉(xiāng)) 《青陵臺》 (唐)李商隱 青陵臺畔日光斜, 萬古貞魂綺莫霞, 莫訝韓憑為蛺蝶, 等閑飛上別枝花。
《李義山詩集》 《詠蝴蝶》 (北宋)謝逸 狂隨柳絮有時見, 舞入梨花何處尋。
江天春晚暖風(fēng)細(xì), 相逐賣花人過橋。
(謝逸作蝴蝶詩三百首,人號謝胡蝶,《豫章詩話》 ) 《荊南竹枝詞·詠梁?!?(清)史承豫 讀書人去?;呐_, 歲歲春風(fēng)長野苔。
山上桃花紅似火, 雙雙蝴蝶又飛來。
寧波梁祝墓上,宜興祝英臺讀書處,常有蝶聚,當(dāng)?shù)卦O(shè)“雙蝶節(jié)”于農(nóng)歷三月一日 (祝英臺生日) 《江行》 (唐朝)魚玄機(jī) 大江橫抱武昌斜, 鸚鵡洲前萬戶家。
畫舸春眠朝未足, 夢為蝴蝶也尋花。
后二句,極言江上春色迷人,雖在夢寐之中,亦覺情思搖漾。
空靈雋妙,傳神語外。
《晴景》 (唐)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 雨后兼無葉里花。
蛺蝶飛來過墻去, 應(yīng)疑春色在鄰家。
《詠蛺蝶》 梁簡文帝 復(fù)此從鳳蝶, 雙雙花上飛; 寄語相知者, 同心終莫違。
詠英臺化蝶句 (宋)薛秀宣 蝶舞凝山魄, 花開想玉顏。
《江畔獨(dú)步尋花》 唐·杜甫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李商隱<蝶>四首 其一 孤蝶小緋徊, 翩翾粉翅開。
并應(yīng)傷皎潔, 頻近雪中來。
其二 葉葉復(fù)翻翻, 斜橋?qū)?cè)門。
蘆花惟有白, 柳絮可能溫。
西子尋遺殿, 昭君覓故村。
年年芳物盡, 來別敗蘭蓀。
其三 初來小苑中, 稍與瑣圍通。
遠(yuǎn)恐芳塵斷, 輕憂艷雪融。
只知防灝露, 不覺送尖風(fēng)。
回首雙飛燕, 乘時入綺櫳。
其四 飛來繡戶陰, 穿過畫樓深。
重傅秦臺粉, 輕涂漢殿金。
相兼唯柳絮, 所提是花心。
可要凌孤客, 邀為子夜吟
轉(zhuǎn)尾連環(huán)詩<春> 清·佚名 古代回文詩是一種詩歌體裁,以奇趣著稱,有多種形式。
這里介紹兩首與蝴蝶相關(guān)的回文詩。
轉(zhuǎn)尾連環(huán) 清·佚名 春晴喜鵲噪前津 鵲噪前津柳媚新 津柳媚新花戀蝶 新花戀蝶去來頻 頻來去蝶戀花新 蝶戀花新媚柳津 新媚柳津前噪鵲 津前噪鵲喜晴春 注:[津:渡口] [柳媚:柳樹婀娜多姿的嫵媚樣子] “轉(zhuǎn)尾連環(huán)”是回文詩體的一種,由十六字首尾連成環(huán)形,可左右旋讀各得七絕一首。
讀法:第一句從“春”字起左旋,后三句均從前一句的第四字讀起。
右旋讀法同左旋讀法,至左旋讀法第一字止。
(四)蒼蠅冬云雪壓冬云白絮飛, 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dú)有英雄驅(qū)虎豹, 更無豪杰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 凍死蒼蠅未足奇。
(五)蚊子宋代著名學(xué)者歐陽修寫的“憎蚊”詩中說它們:“雖微無奈眾,惟小難防毒”
描寫昆蟲的句子有哪些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風(fēng)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
----戴叔倫 蟋蟀漸多秋不淺,蟾蜍已模夜應(yīng)深。
--賈島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宋之問《七夕》 籬聲新蟋蟀,草影老蜻蜓。
---齊已《新秋以后》 蟋蟀幽中響,蟪蛄深處歌。
---齊已《病起見停莎》
描寫昆蟲的句子
玲瓏素雅的鳳蝶,成雙成對地在花間盈盈地飛逐,尾翼長如絲帶,臨風(fēng)飄動,舞姿真是優(yōu)美瀟灑極了,我想就是敦煌的飛天下凡,也會拜它們?yōu)閹煛?/p>
當(dāng)各種花開放了,五顏六色的花把原野點(diǎn)綴成一座錦繡大花園,那油光閃亮的肚子肥得鼓鼓的黃蜂,也就忙碌起來了,它們唱著舞著,飛來飛去,又采花粉又采蜜,真是勤勞模范。
那蝴蝶全身閃閃發(fā)光,翅膀上有兩個小圈圈,紅、黃、綠、紫、黑等勻稱地分布在翅膀上,就像是一朵五顏六色的花。
蜻蜓那薄薄的翅膀像透明的玻璃紙,兩只晶瑩的大眼睛是由許多小“點(diǎn)”組成的。
一群群金色的蜜蜂,像一片片金色的云,鋪天蓋地地向百花盛開的苜蓿地?fù)淙ァ?/p>
枯葉蝶停在樹上時,兩翅豎立,收合在一起,遮蓋著身體。
這時,它周身呈古銅色,色澤和形態(tài)都酷似一片枯葉。
寫兩句與樹木有關(guān)的詩句
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蕭蕭:風(fēng)聲。
愁殺:愁煞。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去抓日已疏》:“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
”楊柳千條花欲綻,葡萄百丈蔓初縈唐·沈佺期《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yīng)制》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碧玉:青綠色的玉石,這里用來形容柳條的新綠色。
絲絳:絲織的帶子。
唐·賀知章《詠柳》柳枝經(jīng)雨重,松色帶煙深 煙:霧。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
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唐·岑參《題潘陽郡汾橋邊柳樹》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須臾:一會兒。
爭:怎。
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柳色看猶淺,泉聲覺漸多唐·張籍《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一樹春風(fēng)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唐·白居易《楊柳枝詞》柳絲裊裊風(fēng)繰探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裊裊:纖長柔弱的樣子。
繰:抽繭出絲。
草縷:如線的嫩草。
茸茸:柔軟細(xì)密的樣子。
唐·白居易《天津橋》含風(fēng)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裊裊垂鴨綠:指春季溪水的顏色。
粼粼:清澈的樣于。
鵝黃:淡黃色,指嫩綠的柳條。
裊裊:隨風(fēng)搖曳的樣子。
前句說綠水在春風(fēng)中泛起微波;后句說嫩柳在春日中輕搖。
宋·王安石《南浦》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燃:形容極紅。
宋·范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江上雪初消,暖日晴煙弄柳條宋·吳億《南鄉(xiāng)子》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他日:過去。
差池:參差不齊。
差池春燕影:謂燕子往來交飛于春柳之間。
憔悴晚煙痕:謂柳條枯槁,在暮靄中顯得凄涼。
兩句寫秋柳已失去春天時那種盎然的生機(jī)。
清·王士禎《秋柳》橘逾淮而北為枳淮:淮河。
逾:越過。
枳:亦稱“枸橘”,果實(shí)肉少而味酸。
《周禮·冬官考工記》柴門雜樹向千株,丹橘黃甘北地?zé)o唐·杜甫《寒雨朝行視園樹》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木:樹。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驚飆拂野,林無靜柯飆:暴風(fēng)。
柯:樹枝。
晉·殷仲文《解尚書表》葉密鳥飛礙,風(fēng)輕花落遲南朝梁·蕭綱《折楊柳》交柯之木本同形,東枝憔悴西枝榮柯:樹枝。
唐·李白《上留田行》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宋·姜夔《長亭怨慢》老樹春深更著花著花:開花。
清·顧炎武《又酬傅處士次韻》:“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在。
”青苔石上凈,細(xì)草松下軟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唐·王維《書事》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唐·張繼《洛陽作》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短:矮。
拆:開。
唐·柳中庸《幽院早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清清 ·劉禹錫《陋室銘》野草芳菲紅錦地,游絲撩亂碧羅天游絲:昆蟲吐的長絲,因飄蕩于空中,故稱游絲。
唐·劉禹錫《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離離:茂盛的樣子。
唐。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才能:只能。
沒:遮沒。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綠縟:繁密的綠色。
蔥籠:繁榮。
宋·歐陽修《秋聲賦》 獨(dú)倚欄干凝望遠(yuǎn),一川煙草平如剪一川:滿地。
宋·謝逸《蝶戀花》 衰草凄凄一徑通,丹楓索索滿林紅索索:風(fēng)吹樹葉聲。
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