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突圍是余秋雨寫的文章。余秋雨在分析超時代人物的狀況時也非常清晰和深刻。一種叫做起哄式的傳揚,一種叫做起哄式的貶損,下面為大家分享了東坡突圍賞析,歡迎借鑒!
蘇東坡突圍
余秋雨
住在這遠離鬧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靜是有了,但寂寞也來了,有時還來得很兇猛,特別在深更半夜。只得獨個兒在屋子里轉(zhuǎn)著圈,拉下窗簾,隔開窗外壁立的懸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時不時地瞟著床邊那乳白色的電話。它竟響了,急忙沖過去,是臺北社打來的,一位不相識的女記者,說我的《文化苦旅》一書在臺灣銷售情況很好,因此要作越洋電話采訪。問了我許多問題,出身、經(jīng)歷、愛好,無一遺漏。最后一個問題是:“在中國文化史上,您最喜歡哪一位文學(xué)家?”我回答:蘇東坡。她又問:“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歡哪幾篇?”我回答:在黃州寫赤壁的那幾篇。記者小姐幾乎沒有停頓就接口道:“您是說《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我說對,心里立即為蘇東坡高興,他的作品是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一點就著,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峽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電話,我腦子中立即出現(xiàn)了黃州赤壁。去年夏天剛?cè)ミ^,印象還很深刻。記得去那兒之前,武漢的一些朋友紛紛來勸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蘇東坡懷古懷錯了地方,現(xiàn)在我們再跑去認(rèn)真憑吊,說得好聽一點是將錯就錯,說得難聽一點是錯上加錯,天那么熱,路那么遠,何苦呢?
我知道多數(shù)歷史學(xué)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戰(zhàn)的地方,他們大多說是在嘉魚縣打的。但最近幾年,湖北省的幾位中青年歷史學(xué)家持相反意見,認(rèn)為蘇東坡懷古沒懷錯地方,黃州赤壁正是當(dāng)時大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對于這個爭論我一直興致勃勃地關(guān)心著,不管爭論前景如何,黃州我還是想去看看的,不是從歷史的角度看古戰(zhàn)場的遺址,而是從藝術(shù)的角度看蘇東坡的情懷。大藝術(shù)家即便錯,也會錯出魅力來。好像王爾德說過,在藝術(shù)中只有美丑而無所謂對錯。
于是我還是去了。
這便是黃州赤壁。赭紅色的陡峭石坡直逼著浩蕩東去的大江,坡上有險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蕩槳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間就有了氣勢,有了偉大與渺小的比照,有了視覺空間的變異和倒錯,因此也就有了游觀和冥思的價值??陀^景物只提供一種審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這種可能獲得不同程度的實現(xiàn)。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和構(gòu)建者。
但是,事情的復(fù)雜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過來對人進行確定和構(gòu)建。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這實在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有趣關(guān)系。蘇東坡寫于黃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著黃州進入了一個新的美學(xué)等級,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兩方面一起提升,誰也離不開誰。
蘇東坡走過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遠比黃州美麗,為什么一個僻遠的黃州還能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和震動呢?他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呢?黃州為什么能夠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驛站呢?這一切,決定于他來黃州的原因和心態(tài)。
他從監(jiān)獄里走來,他帶著一個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走來,他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來。他被人押著,遠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黃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朝著這個當(dāng)時還很荒涼的小鎮(zhèn)走來。
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yù)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yīng)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煩吧?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揚和轟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zhì)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拒他、糟踐他、毀壞他。起哄式的傳揚,轉(zhuǎn)化為起哄式的貶損,兩種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tài),兩種起哄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到黃州來之前正陷于一個被文學(xué)史家稱為“烏臺詩獄”的案件中,這個案件的具體內(nèi)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國社會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說一說。搞清了這個案件中各種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蘇東坡到黃州來究竟是突破了一個什么樣的包圍圈。
為了不使讀者把注意力耗費在案件的具體內(nèi)容上,我們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來。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說蘇東坡在很多詩中流露了對政府的不滿和不敬,方法是對他詩中的詞句和意象作上綱上線的推斷和詮釋,搞了半天連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將信將疑之間幾乎不得已地判了蘇東坡的罪。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絕對是不算壞的,在他內(nèi)心并沒有迫害蘇東坡的任何企圖,他深知蘇東坡的才華,他的祖母光獻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護蘇東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見的,在這種情況下,蘇東坡不是非常安全嗎?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蘇東坡還是下了大獄。這一股強大而邪惡的力量,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件事說來話長。在專制制度下的統(tǒng)治者也常常會擺出一種重視輿論的姿態(tài),有時甚至還設(shè)立專門在各級官員中找岔子、尋毛病的所謂諫官,充當(dāng)朝廷的耳目和喉舌。乍一看這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弊端甚多。這些具有輿論形象的諫官所說的話,別人無法聲辨,也不存在調(diào)查機制和仲裁機制,一切都要賴仗于他們的私人品質(zhì),但對私人品質(zhì)的考察機制同樣也不具備,因而所謂輿論云云常常成為一種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社會災(zāi)難。這就像現(xiàn)代的報紙如果缺乏足夠的職業(yè)道德又沒有相應(yīng)的法規(guī)制約,信馬由韁,隨意褒貶,受傷害者無處可以說話,不知情者卻誤以為白紙黑字是輿論所在,這將會給人們帶來多大的混亂!蘇東坡早就看出這個問題的嚴(yán)重性,認(rèn)為這種不受任何制約的所謂輿論和批評,足以改變朝廷決策者的心態(tài),又具有很大的政治殺傷力(“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guān)廊廟,則宰相待罪”),必須予以警惕,但神宗皇帝由于自身地位的不同無法意識到這一點。沒想到,正是蘇東坡自己嘗到了他預(yù)言過的苦果,而神宗皇帝為了維護自己尊重輿論的形象,當(dāng)批評蘇東坡的言論幾乎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時,他也不能為蘇東坡講什么話了。
那么,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彼錾?、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傖,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dāng)了急先鋒。
例如舒亶,這人可稱之為“檢舉揭發(fā)專業(yè)戶”,在揭發(fā)蘇東坡的同時他還揭發(fā)了另一個人,那人正是以前推薦他做官的大恩人。這位大恩人給他寫了一封信,拿了女婿的課業(yè)請他提意見、輔導(dǎo),這本是朋友間非常正常的小事往來,沒想到他竟然忘恩負(fù)義地給皇帝寫了一封莫名其妙的檢舉揭發(fā)信,說我們兩人都是官員,我又在輿論領(lǐng)域,他讓我輔導(dǎo)他女婿總不大妥當(dāng)?;实劭戳怂臋z舉揭發(fā),也就降了那個人的職。這簡直是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是這么一個讓人惡心的人,與何正臣等人相呼應(yīng),寫文章告訴皇帝,蘇東坡到湖州上任后寫給皇帝的感謝信中“有譏切時事之言”。蘇東坡的這封感謝信皇帝早已看過,沒發(fā)現(xiàn)問題,舒亶卻苦口婆心地一款一款分析給皇帝聽,蘇東坡正在反您呢,反得可兇呢,而且已經(jīng)反到了“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的程度!“憤”是憤蘇東坡,“惋”是惋皇上。有多少忠義之士在“憤惋”呢?他說是“無不”,也就是百分之百,無一遺漏。這種數(shù)量統(tǒng)計完全無法驗證,卻能使注重社會名聲的神宗皇帝心頭一咯噔。
又如李定。這是一個曾因母喪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們唾罵的高官,對蘇東坡的攻擊最兇。他歸納了蘇東坡的許多罪名,但我仔細鑒別后發(fā)現(xiàn),他特別關(guān)注的是蘇東坡早年的貧寒出身、現(xiàn)今在文化界的地位和社會名聲。這些都不能列入犯罪的范疇,但他似乎壓抑不住地對這幾點表示出最大的憤慨。說蘇東坡“起于草野垢賤之余”,“初無學(xué)術(shù),濫得時名”,“所為文辭,雖不中理,亦足以鼓動流俗”,等等。蘇東坡的出身引起他的不服且不去說它,硬說蘇東坡不學(xué)無術(shù)、文辭不好,實在使我驚訝不已。但他不這么說也就無法斷言蘇東坡的社會名聲和世俗鼓動力是“濫得”??偠灾疃ǖ墓粼诜N種表層動機下顯然埋藏著一個最深秘的原素:妒忌。無論如何,詆毀蘇東坡的學(xué)問和文采畢竟是太愚蠢了,這在當(dāng)時加不了蘇東坡的罪,而在以后卻成了千年笑柄。但是妒忌一深就會失控,他只會找自己最痛恨的部位來攻擊,已顧不得哪怕是裝裝樣子的可信性和合理性了。
又如王珪,這是一個跋扈和虛偽的老人。他憑著資格和地位自認(rèn)為文章天下第一,實際上他寫詩
又如李宜之。這又是另一種特例,做著一個芝麻綠豆小官,在安徽靈璧縣聽說蘇東坡以前為當(dāng)?shù)匾粋€園林寫的一篇園記中有勸人不必?zé)嶂杂谧龉俚脑~句,竟也寫信給皇帝檢舉揭發(fā),并分析說這種思想會使人們?nèi)鄙龠M取心,也會影響取士??磥磉@位李宜之除了心術(shù)不正之外,智力也大成問題,你看他連誣陷的口子都找得不倫不類。但是,在沒有理性法庭的情況下,再愚蠢的指控也能成立,因此對散落全國各地的.李宜之們構(gòu)成了一個鼓勵。為什么檔次這樣低下的人也會擠進來圍攻蘇東坡?當(dāng)代蘇東坡研究者李一冰先生說得很好:“他也來插上一手,無他,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若能參加一件扳倒名人的大事,足使自己增重。”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這種目的確實也部分地達到了,例如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竟然還會寫到李宜之這個名字,便完全是因為他參與了對蘇東坡的圍攻,否則他沒有任何理由被哪怕是同一時代的人寫在印刷品里。我的一些青年朋友根據(jù)他們對當(dāng)今世俗心理的多方位體察,覺得李宜之這樣的人未必是為了留名于歷史,而是出于一種可稱作“砸窗了”的惡作劇心理。晚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樓前指指點點,看誰家的窗子亮就揀一塊石子扔過去,談不上什么目的,只圖在幾個小朋友中間出點風(fēng)頭而已。我覺得我的青年朋友們把李宜之看得過于現(xiàn)代派、也過于城市化了。李宜之的行為主要出于一種政治投機,聽說蘇東坡有點麻煩,就把麻煩鬧得大一點,反正對內(nèi)不會負(fù)道義責(zé)任,對外不會負(fù)法律責(zé)任,樂得投井下石,撐順風(fēng)船。這樣的人倒是沒有膽量像李定、舒亶和王珪那樣首先向一位文化名人發(fā)難,說不定前兩天還在到處吹噓在什么地方有幸見過蘇東坡、硬把蘇東坡說成是自己的朋友甚至老師呢。
又如——我真不想寫出這個名字,但再一想又沒有諱避的理由,還是寫出來吧:沈括。這位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學(xué)家也因忌妒而陷害過蘇東坡,用的手法仍然是檢舉揭發(fā)蘇東坡詩中有譏諷政府的傾向。如果他與蘇東坡是政敵,那倒也罷了,問題是他們曾是好朋友,他所檢舉揭發(fā)的詩句,正是蘇東坡與他分別時手錄近作送給他留作紀(jì)念的。這實在太不是味道了。歷史學(xué)家們分析,這大概與皇帝在沈括面前說過蘇東坡的好話有關(guān),沈括心中產(chǎn)生了一種默默的對比,不想讓蘇東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種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與蘇東坡政見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邊。但王安石畢竟也是一個講究人品的文化大師,重視過沈括,但最終卻得出這是一個不可親近的小人的結(jié)論。當(dāng)然,在人格人品上的不可親近,并不影響我們對沈括科學(xué)成就的肯定。
圍攻者還有一些,我想舉出這幾個也就差不多了,蘇東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經(jīng)可以大致看清,我們也領(lǐng)略了一組有可能超越時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要單獨搞倒蘇東坡都是很難的,但是在社會上沒有一種強大的反誹謗、反誣陷機制的情況下,一個人探頭探腦的冒險會很容易地招來一堆湊熱鬧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組合成一種偽輿論,結(jié)果連神宗皇帝也對蘇東坡疑惑起來,下旨說查查清楚,而去查的正是李定這些人。
蘇東坡開始很不在意。有人偷偷告訴他,他的詩被檢舉揭發(fā)了,他先是一怔,后來還瀟灑、幽默地說:“今后我的詩不愁皇帝看不到了。”但事態(tài)的發(fā)展卻越來越不瀟灑,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來逮捕蘇東坡,蘇東坡事先得知風(fēng)聲,立即不知所措。文人終究是文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從氣勢洶洶的樣子看,估計會處死,他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來,朋友說躲著不是辦法,人家已在前面等著了,要躲也躲不過。正要出來他又猶豫了,出來該穿什么服裝呢?已經(jīng)犯了罪,還能穿官服嗎?朋友說,什么罪還不知道,還是穿官服吧。蘇東坡終于穿著官服出來了,朝廷派來的差官裝模作樣地半天不說話,故意要演一個壓得人氣都透不過來的場面出來。蘇東坡越來越慌張,說:“我大概把朝廷惹惱了,看來總得死,請允許我回家與家人告別?!辈罟僬f“還不至于這樣”,便叫兩個差人用繩子捆扎了蘇東坡,像驅(qū)趕雞犬一樣上路了。家人趕來,號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邊流淚。
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可惜當(dāng)時幾乎沒有什么傳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認(rèn)識這就是蘇東坡。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全部遭遇還不知道半點起因,蘇東坡只怕株連親朋好友,在途經(jīng)太湖和長江時都想投水自殺,由于看守嚴(yán)密而未成。當(dāng)然也很可能成,那末,江湖淹沒的將是一大截特別明麗的中華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這里,一步之差就會全盤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這一步之差境地的則是一群小人。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于中國的獨特國情。
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審起來看!
怎么審?打!
一位官員曾關(guān)在同一監(jiān)獄里,與蘇東坡的牢房只有一墻之隔,他寫詩道:
遙憐北戶吳興守,
詬辱通宵不忍聞。
通宵侮辱、摧殘到了其他犯人也聽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殘的對象竟然就是蘇東坡!
請允許我在這里把筆停一下。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會在這里顫栗。中國幾千年間有幾個像蘇東坡那樣可愛、高貴而有魅力的人呢?但可愛、高貴、魅力之類往往既構(gòu)不成社會號召力也構(gòu)不成自我衛(wèi)護力,真正厲害的是邪惡、低賤、粗暴,它們幾乎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F(xiàn)在,蘇東坡被它們抓在手里搓捏著,越是可愛、高貴、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勁。溫和柔雅如林間清風(fēng)、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對這徹底陌生的語言系統(tǒng)和行為系統(tǒng),不可能作任何像樣的辯駁,他一定變得非常笨拙,無法調(diào)動起碼的言語,無法完成簡單的邏輯。他在牢房里的應(yīng)對,絕對比不過一個普通的盜賊。因此審問者們憤怒了也高興了,原來這么個大名人竟是草包一個,你平日的滔滔文辭被狗吃掉了?看你這副熊樣還能寫詩作詞?純粹是抄人家的吧?接著就是輪番撲打,詩人用純銀般的嗓子哀號著,哀號到嘶啞。這本是一個只需要哀號的地方,你寫那么美麗的詩就已荒唐透頂了,還不該打?打,打得你淡妝濃抹,打得你乘風(fēng)歸去,打得你密州出獵!
開始,蘇東坡還視圖拿點兒正常邏輯頂幾句嘴,審問者咬定他的詩里有譏諷朝廷的意思,他說:“我不敢有此心,不知什么人有此心,造出這種意思來。”一切誣陷者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某種“險惡用心”的發(fā)現(xiàn)者,蘇東坡指出,他們不是發(fā)現(xiàn)者而是制造者。那也就是說,誣陷者所推斷出來的“險惡用心”,可以看作是他們自己的內(nèi)心,因此應(yīng)該由他們自己來承擔(dān)。我想一切遭受誣陷的人都會或遲或早想到這個簡單的道理,如果這個道理能在中國普及,誣陷的事情一定會大大減少。但是,在牢房里,蘇東坡的這一思路招來了更兇猛的侮辱和折磨,當(dāng)誣陷者和辦案人完全合成一體、串成一氣時,只能這樣。終于,蘇東坡經(jīng)受不住了,經(jīng)受不住日復(fù)一日、通宵達旦的連續(xù)逼供,他想閉閉眼,喘口氣,唯一的辦法就是承認(rèn)。于是,他以前的詩中有“道旁苦李”,是在說自己不被朝廷重視;詩中有“小人”字樣,是諷刺當(dāng)朝大人;特別是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興沖沖去看錢塘潮,回來寫了詠弄潮兒的詩“吳兒生長狎濤淵”,據(jù)說竟是在影射皇帝興修水利!這種大膽聯(lián)想,連蘇東坡這位浪漫詩人都覺得實在不容易跳躍過去,因此在承認(rèn)時還不容易“一步到位”,審問者有本事耗時間一點點逼過去。案卷記錄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句子是:“逐次隱諱,不說情實,再勘方招?!碧K東坡全招了,同時他也就知道必死無疑了。試想,把皇帝說成“吳兒”,把興修水利說成玩水,而且在看錢塘潮時竟一心想著寫反詩,那還能活?
他一心想著死。他覺得連累了家人,對不起老妻,又特別想念弟弟。他請一位善良的獄卒帶了兩首詩給蘇轍,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jié)來生未了因?!甭窆堑牡攸c,他希望是杭州西湖。
不是別的,是詩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我不知道那些天他在鐵窗里是否抱怨甚至痛恨詩文。沒想到,就在這時,隱隱約約地,一種散落四處的文化良知開始匯集起來了,他的詩文竟然在這危難時分產(chǎn)生了正面回應(yīng),他的讀者們慢慢抬起了頭,要說幾句對得起自己內(nèi)心的話了。很多人不敢說,但畢竟還有勇敢者;他的朋友大多躲避,但畢竟還有俠義人。
杭州的父老百姓想起他在當(dāng)?shù)刈龉贂r的種種美好行跡,在他入獄后公開做了解厄道場,求告神明保佑他;獄卒梁成知道他是大文豪,在審問人員離開時盡力照顧生活,連每天晚上的洗腳熱水都準(zhǔn)備了;他在朝中的朋友范鎮(zhèn)、張方平不怕受到牽連,寫信給皇帝,說他在文學(xué)上“實天下之奇才”,希望寬大;他的政敵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也仗義執(zhí)言,對皇帝說:“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語罪人”,如果嚴(yán)厲處罰了蘇東坡,“恐后世謂陛下不能容才”。最有趣的是那位我們上文提到過的太皇太后,她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來為她求壽,她竟說:“用不著去赦免天下的兇犯,放了蘇東坡一人就夠了!”最直截了當(dāng)?shù)氖钱?dāng)朝左相吳充,有次他與皇帝談起曹操,皇帝對曹操評價不高,吳充立即接口說:“曹操猜忌心那么重還容得下禰衡,陛下怎么容不下一個蘇東坡呢?”
對這些人,不管是獄卒還是太后,我們都要深深感謝。他們比研究者們更懂得蘇東坡的價值,就連那盆洗腳水也充滿了文化的熱度。
據(jù)王鞏《甲申雜記》記載,那個帶頭誣陷、調(diào)查、審問蘇東坡的李定,整日得意洋洋,有一天與滿朝官員一起在崇政殿的殿門外等候早朝時向大家敘述審問蘇東坡的情況,他說:“蘇東坡真是奇才,一二十年前的詩文,審問起來都記得清清楚楚!”他以為,對這么一個轟傳朝野的著名大案,一定會有不少官員感興趣,但奇怪的是,他說了這番引逗別人提問的話之后,沒有一個人搭腔,沒有一個人提問,崇政殿外一片靜默。他有點慌神,故作感慨狀,嘆息幾聲,回應(yīng)他的仍是一片靜默。這靜默算不得抗?fàn)?,也算不得輿論,但著實透著點兒高貴。相比之下,歷來許多誣陷者周圍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負(fù)責(zé)任的熱鬧,以嘈雜助長了誣陷。
就在這種情勢下,皇帝釋放了蘇東坡,貶謫黃州。黃州對蘇東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非常喜歡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前后讀過多少遍都記不清了,但每次總覺得語堂先生把蘇東坡在黃州的境遇和心態(tài)寫得太理想了。語堂先生酷愛蘇東坡的黃州詩文,因此由詩文渲染開去,由酷愛渲染開去,渲染得通體風(fēng)雅、圣潔。其實,就我所知,蘇東坡在黃州還是很凄苦的,優(yōu)美的詩文,是對凄苦的掙扎和超越。
蘇東坡在黃州的生活狀態(tài),已被他自己寫給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說:
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
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
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我初讀這段話時十分震動,因為誰都知道蘇東坡這個樂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復(fù)一日的應(yīng)酬,連篇累牘的唱和,幾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內(nèi)容,他一半是為朋友們活著。但是,一旦出事,朋友們不僅不來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們都知道蘇東坡是被冤屈的,現(xiàn)在事情大體已經(jīng)過去,卻仍然不愿意寫一兩句哪怕是問候起居的安慰話。蘇東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絕倫、光照中國書法史的筆墨寫成的信,千辛萬苦地從黃州帶出去,卻換不回一丁點兒友誼的信息。我相信這些朋友都不是壞人,但正因為不是壞人,更讓我深長地嘆息??偠灾?,原來的世界已在身邊轟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跡于樵夫漁民間不被人認(rèn)識。本來這很可能換來輕松,但他又覺得遠處仍有無數(shù)雙眼睛注視著自己,他暫時還感覺不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詩文仍有極溫暖的回應(yīng),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這封無關(guān)宏旨的信,他也特別注明不要給別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來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覺,晚上一個人出去溜達,見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絕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嗎?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煩,而絕不怕大義凜然地為道義、為百姓,甚至為朝廷、為皇帝捐軀。他經(jīng)過“烏臺詩案”已經(jīng)明白,一個人蒙受了誣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個道理來,你找不到慷慨陳詞的目標(biāo),你抓不住從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個義無反顧的英雄,不知怎么一來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個堅貞不屈的,鬧來鬧去卻成了一個深深懺悔的俘虜。無法洗刷,無處辯解,更不知如何來提出自己的抗議,發(fā)表自己的宣言。這確實很接近有的學(xué)者提出的“醬缸文化”,一旦跳在里邊,怎么也抹不干凈。蘇東坡怕的是這個,沒有哪個高品位的文化人會不怕。但他的內(nèi)心實在仍有無畏的一面,或者說災(zāi)難使他更無畏了。他給李常的信中說:
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于死生之際?!?/p>
雖懷坎壈于時,遇事有可遵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這么真誠的勇敢,這么灑脫的情懷,出自天真了大半輩子的蘇東坡筆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讓他在何處做這篇人生道義的大文章呢?沒有地方,沒有機會,沒有觀看者也沒有裁決者,只有一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染成一色的大醬缸。于是,蘇東坡剛剛寫了上面這幾句,支頤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燒毀。
這是一種真正精神上的孤獨無告,對于一個文化人,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了。那闕著名的“卜算子”,用極美的意境道盡了這種精神遭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于是對話也一定會變得異乎尋常。像蘇東坡這樣的靈魂竟然寂然無聲,那么,遲早總會突然冒出一種宏大的奇跡,讓這個世界大吃一驚。
然而,現(xiàn)在他即便寫詩作文,也不會追求社會轟動了。他在寂寞中反省過去,覺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華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樹木靠著瘦瘤取悅于人,一塊石頭靠著暈紋取悅于人,其實能拿來取悅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們的毛病所在,它們的正當(dāng)用途絕不在這里。我蘇東坡三十余年來想博得別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項所在,例如從小為考科舉學(xué)寫政論、策論,后來更是津津樂道于考論歷史是非、直言陳諫曲直,做了官以為自己真的很懂得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實我又何嘗懂呢?直到一下子面臨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無知。三十多年來最大的弊病就在這里。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到黃州的我是覺悟了的我,與以前的蘇東坡是兩個人。(參見李端叔書)
蘇東坡的這種自省,不是一走向乖巧的心理調(diào)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他在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哪怕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官職、榮譽和名聲。他漸漸回歸于清純和空靈,在這一過程中,佛教幫了他大忙,使他習(xí)慣于淡泊和靜定。艱苦的物質(zhì)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著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這一切,使蘇東坡經(jīng)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shù)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zāi)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xiāng)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幸好,他還不年老,他在黃州期間,是四十四歲至四十八歲,對一個男人來說,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還大有可為。中國歷史上,許多人覺悟在過于蒼老的暮年,換言之,成熟在過了季節(jié)的年歲,剛要享用成熟所帶來的恩惠,腳步卻已踉蹌蹣跚;與他們相比,蘇東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fēng)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jié)果--
引導(dǎo)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jīng)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chǎn)生。
鑒賞:
從《蘇東坡突圍》中走出來,悲憤與悲哀,蒼涼與無奈,一種令人莫可名狀的痛楚襲在心頭。的確,挺悲哀的,對于那個時代的有些文人。
而今,時尚已過,卻提筆又一次走向余秋雨,不敢說這是趕時髦,只是想在轟轟烈烈的“時髦”之后,撿起一點余光,算作是時尚后久遠的回聲吧!
余秋雨,20世紀(jì)末21世紀(jì)初中國文人中叫得最響的名字。一部浩蕩的《文化苦旅》凝聚了中國文化史千百年來的血淚歷程:從《道士塔》到《莫高窟》,從《三峽》到《都江堰》,從《江南小鎮(zhèn)》到《白發(fā)蘇州》,無不深沉而細膩地透出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慨嘆與熱愛。《廢墟》的蓬勃大氣,《陽關(guān)雪》的凝重執(zhí)著,《牌坊》的感人與深刻……一切的一切都把艱辛的漂泊歷程從戶外刻入讀者的心靈。作為學(xué)者,余秋雨不失風(fēng)度。他的苦旅文化,有著豐富深刻的內(nèi)涵:駐足《道士塔》前,他會狠狠地說一句“我好恨”,然后再大哭一場;走進《莫高窟》,他是“飛天的后人”;行在《沙漠隱泉》,他看到“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無奇”。于是,他在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以及神醉情馳中,抒發(fā)了“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的靈動的人生。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余秋雨以最大的明智行在慢慢的旅程中,用深觸的筆法揮灑著民族的殘夢。于是,神州大地上掀起了浩蕩的《文化苦旅》熱潮。
余秋雨出名了,中國文壇從此又射出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然而,“風(fēng)景”太奇異了,太惹眼了?;椟S朦朧的氛圍怎能容忍一道獨特的宇宙之光?于是,圍攻,還是圍攻——小文雜刊里隨后甚至發(fā)出了“余秋雨既然能夠在傳媒間紅起來,也能讓他在傳媒間毀掉”之類的狂言;南北報刊上也登出了一些所謂的學(xué)者的妄論,如“他的文化散文都是對現(xiàn)代理性的反動……”;更有萬般無奈的“先生”,在望文生義中捧著盜版的文字,在里面搜索著“硬傷”,然后毫無根據(jù)抑或小題大做地抽上一棒。
就這樣,在坎坎坷坷中,文壇沉悶的空氣蒸騰了,批評家們也多了起來,南北雜刊也百年不遇地?zé)徜N,而余秋雨則被圍在其中,“紅”一塊,“青”一塊,有時候是熱得喘不過氣來,有時候是冷得像淋過一場秋雨。
其實,散文就是散文,不管是對文化還是歷史,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好就是好。為什么有些所謂的學(xué)者硬是把它套進“學(xué)術(shù)理論”的圈子里“亂吵”一陣呢?是想證明自己的學(xué)術(shù)高深,還是源于心理上的不平衡?難道是因為自己深浸在學(xué)術(shù)研究中幾十年,雖然也涂出密密麻麻的文字,可沒人家的響,沒人家的亮,于是便氣憤、痛恨,再氣憤,再痛恨,直至怒發(fā)沖冠,咬牙切齒,最后只能采取行動表示這種氣憤或痛恨嗎?
同蘇東坡一樣,我們都是中國人,都足踏華夏地,口飲長江水,都是黃皮膚、黑頭發(fā)的炎黃子孫——雖然在時間上相隔久遠,在空間上被萬水千山阻隔,可我們?yōu)槭裁纯傇诟驳笟v史的悲劇?那些批評家們,那些專愛挑骨頭、鉆縫隙的人,還有那些心理不平衡的攻擊者,總會讓人感到一種莫可名狀的悲哀。且不說人格,只看心態(tài)就能說明一切。有詩人說:“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tài),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五千年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留給中國人的應(yīng)該是目視四周、耳聞八方的浩瀚,而不是為了區(qū)區(qū)小利,長時間地耿耿于懷。
余秋雨以他的文化散文出名——他的文化散文有真切的歷史情懷,有蓬勃大氣的筆調(diào),有洋洋灑灑的抒情,這些都是中國當(dāng)代散文的驕傲。能夠折射民族之光的人,我們說他是時代的英雄。同為中國人,我們永遠唱著同一首歌。擁有偉人、才人,這是一個民族的榮耀。至于我們,不管是凡人也罷,還是庸人也罷,雖然不能為民族爭光,但有義務(wù)守護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亮麗風(fēng)景,而不是竭力地去壓制,甚至是想去否定它。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需要億萬中國人去呵護。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會在世界民族之林始終立于不敗之地,中華民族的文化才會在世界任何地方閃光。
是的,人總是要走向成熟的。用余秋雨的話說,“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是一種圓潤而膩耳的音響,是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是一種終于停止向四周申訴求告的大氣,是一種不會理會哄鬧的微笑,是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文人的成熟,是民族文化的成熟。歷史也許曾在這塊荒涼的土地上做過一個“荒涼的夢”,但這個夢醒來便不再是一片荒涼,而是民族文化的振興與奮發(fā)向上,似清空一道彩虹沖云貫斗,閃射出驚心動魄的光芒。
他是余秋雨,他是學(xué)者,但他沒有“學(xué)者的架子”,面對眾多的“突如其來”和“莫名其妙”,他沒有退縮,仍然繼續(xù)著他的“文化苦旅”,走進《秋雨散文》,走出《山居筆記》,已是《霜冷長河》。
好詞:
整理 收拾 晾曬 縫補 清洗 擦抹 揉搓 翻炒 洗滌 澆灌
大顯身手 洗洗涮涮 挑挑揀揀 干凈利落 手腳靈巧
心靈手巧 笨手笨腳 手忙腳亂 手足無措 手腳笨拙
辛苦 勞累 辛勞 輕松 費勁 吃力 欣慰 欣喜 得意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興致勃勃 心滿意足 精疲力竭
好句:
1、他唰的一下漲紅了臉,啞口無言地低下頭。
2、我倒了盆水,先用毛巾濕濕臉,再打上香皂,用勁地抓呀、搓呀,不一會兒就滿臉香皂沫了。
3、聽著老師這親切的話語,就像聽了柔懷蜜意的歌唱,又像久旱的禾苗適了甘露,心里舒坦極了。
4、我把拖把在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擰干,然后彎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繃著,“哼哧哼哧”拖起地來。
5、我下班回來經(jīng)過三樓時,看到一個黑影閃過,樓道里沒有燈,看不清楚。只見那黑影閃到王爺爺家門口,把一件東西放在門前,嗬,原來是個小孩!我真想一把抓住那個人,可他身子一閃,從我背后溜了。
6、一手把著小小的榛子,一手拿著那笨重的鉗子,眼睛直直地望著榛子。鉗子緩緩地落下,卻常常砸到一邊,不一會兒工夫,手被砸了幾次。她的臉上現(xiàn)出痛楚的神情。
7、我們班的男同學(xué)大多數(shù)都人高馬大,所以籃球運動就倍受我們男生的青睞,這不,體育課上,我這根“電線桿”自然也奈不住寂寞,要上去大展身手。
8、她把一疊餛飩皮兒都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頭挑一點餡兒,往皮兒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餛飩在我手中“誕生”了。
9、我點了點頭,像個小地鼠似的鉆進了西瓜地
10、我睜大著雙眼,腦袋瓜像個撥浪鼓,來回地轉(zhuǎn),真恨不得把這一切都印在腦子里,刻在心上。
11、我立刻興奮起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從媽媽手里搶過救生圈,光著腳,歡呼著奔向大海的懷抱。
12、她一看到洗衣臺,兩三下就爬了上去,得意地對我說:“你來背我吧!”我剛走到她身邊,她一下?lián)湓谖覒牙铮冶粨涞猛肆藥撞?,差一點摔在地上,可她還吊在我的脖子上笑。
13、十字路邊有一個老婦人,略微有些駝背,胖胖的身軀,費力地打著傘在空曠的路上艱難地行走。狂風(fēng)夾著大雨撲面而來,她使勁向前躬著身子,抓緊傘,進一步,退半步,踉踉蹌蹌地向前走著。
14、琳琳從桌子底下伸出半個腦袋,捧著杯子,望著姑媽調(diào)皮地一笑。
15、槍聲一響,兩個姑娘如離弦之箭,向前沖去。她們動作協(xié)調(diào)有力,在冰面上輕快地飛馳,仿佛兩只飛燕,在緊貼地面飛翔,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最后,在教練員和觀眾熱情的加油聲中,兩人幾乎同時像一隈旋風(fēng)沖過終點。
16、近了,更近了,組長終于來到他的身邊,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業(yè),快交作業(yè)!”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樣滑稽,又是那樣神秘,猛然,他把頭一扎,像一條滑溜溜的泥鰍從組長胳膊旁閃過,腳底像抹了油一樣飛奔逃走了。
17、他微微顫了幾下,慢慢地睜開了兩只渾濁的眼睛,長長地打了個哈欠。
18、分好了隊,我自然是兩支隊伍中最高的人,而且,我在投籃命中方面也是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和我一隊的“同胞們”,自然都歡天喜地,喜不自勝。
19、她平時膽子最小,這會兒她皺著眉毛,咧著嘴巴,一臉要哭的樣子,右手緊緊地扣著左臂,還沒等醫(yī)生走過來,就嚇得連連往后退。
20、她握住我的手,下下打量一番,輕輕嘆了口氣。
21、徐老師教我們語文。她每天都用那雙靈巧的手拿著粉筆,在黑板上認(rèn)真地、一筆一畫地寫著,我們不由得在筆記本上模仿著她的字寫起來。
22、小飛坐在座位上,埋頭只顧寫呀寫呀,筆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涌流出來,用不到一節(jié)課的時間,一篇
23、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著背,低著頭,瞇著眼,雙手做出捧東西的樣子。這時,她停下腳步,不再東張西望,對著右邊的一個地方目不轉(zhuǎn)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將一條小魚捧在手中了。
24、她在臟衣服上打上肥皂,就“哼哧哼哧”地搓起來,一個個小肥皂泡兒從衣服上冒出來,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大堆白沫子。
25、狂風(fēng)夾著大雨撲面而來,她使勁向前躬著身子,抓緊傘,進一步,退半步,踉踉蹌蹌地向前走著。
26、錄音機里傳出楊鈺瑩柔美、甜潤的歌聲,嬌嬌坐在沙發(fā)上細心地聽著,她一動不動,邊聽邊想,聽得心馳神往,簡直入了迷。
27、她微笑著,嗓音清脆聲音很甜很美,比黃鶯的歌聲還動聽。
28、他半張著嘴,微微探著身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手中的馬靴。
29、我低下頭,咬著嘴唇,難過地掉下了眼淚。她本來就不多說話,現(xiàn)在變得更沉默寡言了,有時會望著墻壁呆呆地出神半天。
30、我倆依依不舍地目光相遇在一起,不知有多少話要說,但終于誰也沒有開口。
31、爺爺更逗,仰著頭,把瓜舉得老高,像吹口琴似的拼命吸著,生怕掉了一滴瓜湯。
32、他仿佛真的被嚇住了,嘴巴張得好大,眉頭也皺起來,并且還不住地咂嘴,然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33、小麗抿著嘴,弓著腰,躡手躡腳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拷?,靠近了,又見她悄悄地將右手伸向蝴蝶,張開的兩個手指一合,夾住了粉蝶的翅膀。小麗高興得又蹦又跳。
34、看見冰場上的人,穿梭一般地滑來滑去,我的心激蕩著,也急忙換上冰鞋,上場去了。開始的幾步,多少有些荒疏了的感覺,轉(zhuǎn)了幾下之后,恢復(fù)常態(tài)了。
35、她站了起來,回答得那么準(zhǔn)確,那么自然,那么流暢,似乎早有準(zhǔn)備似的。
36、中國使者從騎著的駱駝背上跳下來,右手高擎節(jié)杖,大步走向前來。
37、她往窗玻璃上呵一口氣,再用指甲蹭一蹭,一連串動作干凈利落。
38、小剛看著爸爸倒剪著雙臂,在室內(nèi)來回走著,那焦慮的神情分明在思考著一個重大問題。
39、望著那占了講臺一半的拖把,喬老師一直板著的`面孔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低頭“噗’她笑出了聲。
40、媽媽咬緊牙關(guān),一言不發(fā),默默地看著我。
41、她擠進大門,把擔(dān)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將地上的草攬好,用膝頭壓著,俯下身,雙手使勁勒緊草腰子,提起來,扔到院墻角落。
42、伙子跑得不錯,已經(jīng)從起跑沖刺進入途中勻速跑。他像一匹馬駒昂頭急奔:步幅勻稱,步頻緊湊,蹬動有力,腰肢放松——整個動作顯得優(yōu)美而富有彈性。
43、藺相如退后幾步,雙手捧著璧,靠著柱子站定。
44、他彎著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著,兩眼溜溜地轉(zhuǎn)動,尋找“突圍”的機會。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會左拐,一會右拐,沖過了兩層防線,來到籃下,一個虎跳,轉(zhuǎn)身投籃,籃球在空中劃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內(nèi)。
45、姥爺喘著氣,圓圓的臉漲得更紅了,晶瑩的汗珠掛在兩頰,掛在鼻尖,慢慢地往下流。
46、劉姥姥到了榮府大門前石獅子旁邊,只見滿門口的轎馬。劉姥姥不敢過去,撣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后溜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
47、我把游泳圈一甩,“撲通”一聲跳進了奔騰的湘江,像小泥鰍似的游了起來。
48、“奶奶喜歡吃魚頭?!闭f著瞇縫著眼,用筷子夾起魚頭,用沒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著,不時吐出一塊塊骨頭。
49、她拿起筷子,向一盤色澤鮮艷的菜伸去,輕輕夾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著,小心翼翼跟隨著筷子。本來筋脈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顯。
50、又是扎猛子,又是豎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我像小泥鰍似的,在水里追來追去,又喊又叫,真有說不出的愜意。
51、我的雙腳凍得冰冷,簡直快麻木了,雙腳不停地跺著。
52、小雨走在小路上,蹦著,跳著。忽然,從路旁草叢傳來蟈蟈的鳴叫聲,清脆、響亮。小雨覺得好玩,便停了下來,側(cè)耳細聽,那“蟈蟈”的聲音好像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一時難辨清楚,小雨急得抓耳撓腮。
53、她躡手躡腳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彎腰,雙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
54、她拿起筷子,向一盤色澤鮮艷的菜伸去,輕輕夾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著,小心翼翼跟隨著筷子。本來筋脈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顯。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細細地品嘗著。
55、近了,更近了,組長終于來到他的身邊,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業(yè),快交作業(yè)!”
56、一群傣族少女姍姍走來,肩上扛著小紡車,手里提著小燈籠,緊身拖曳的筒裙在隨風(fēng)搖擺。她們的身材是那樣苗條,步履是那樣輕盈,儀態(tài)大方,好像一群美麗的仙子從天而降。
57、想到這兒,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像腳下生了風(fēng),三步并作兩步往回跑。
58、只見他大口大口地吮著,嚼著,不斷發(fā)出“吱吱”的聲音,兩腮鼓得像含著兩個乒乓球。
59、奶奶的牙不好,吃東西時,她那片干癟嘴兒老是一癟一癟地動著。
60、她又看見了一只蝴蝶,便調(diào)皮地奔過去,蝴蝶上下飛舞,她目不轉(zhuǎn)睛盯著蝴蝶,終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著背,手中間隔著點空隙,腳尖小心翼翼踮著,汗珠從她的臉上滴落下來。
新學(xué)期來了,我們應(yīng)該更懂事了,你的新學(xué)期目標(biāo)定好了沒,本文為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
篇1: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作文
一個漫長的暑假眼就過去了,新學(xué)期來了,我們應(yīng)該更懂事了。時間過得真快呀!眼間,變成就一個六年級的學(xué)生了,仿佛昨天還是一年級的學(xué)生,朦朧的我現(xiàn)在就是一個高年級的學(xué)生了。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得趕緊給自己定一個計劃了。
我的新學(xué)期打算是:我要努力學(xué)好各科,力爭做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好學(xué)生。由于六年級時小學(xué)階段最關(guān)鍵的時期,因此,我決心在學(xué)好語文、數(shù)學(xué)、英語的基礎(chǔ)上,還要學(xué)好音、體、美等課程。上課認(rèn)真聽老師講解,多動腦筋,勤于思考,不恥下問。認(rèn)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yè),寫字工整不潦草。同時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課外讀物以擴展和充實自己的知識面。
還要為班級做好事,積極參與學(xué)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爭取在德智體上更進一步。另外,我還要在新學(xué)期中把成績保持好,改掉寫作業(yè)拖拉、愛貪玩的壞習(xí)慣。
畢竟有這樣一句詩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我一定會在新的學(xué)期里比以前做得更好,更棒!
篇2: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作文
時間過得可太快了,上個學(xué)期與寒假如一場夢一般過去了。上學(xué)期開學(xué)第一天所發(fā)生的事就像昨天剛發(fā)生一樣,實在太快了!快得可怕,快得驚人。不過開學(xué)就要有另一個樣子,另一個個好的樣子。那就要有新學(xué)期的目標(biāo)與打算了。新學(xué)期的目標(biāo)與打算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學(xué)習(xí)上:上次
二是紀(jì)律上:要跟大家的'步伐一塊走,大小練習(xí)冊不要提前寫,
篇3: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作文
一眨眼,愉快的暑假生活過去了。開學(xué)了,我就是一年級的小學(xué)生了,我要幫助老師當(dāng)好班級的小主人,老師交給我的任務(wù)要好好的完成。在學(xué)習(xí)方面,我要再接再厲,上課要聚精會神地聽,老師問問題的時候要積極舉手發(fā)言,字要寫得端端正正,多得獎勵卡,爭取更多的小蘋果貼紙。我會努力的!在生活方面,同學(xué)有困難,我會主動幫助同學(xué)。在家里,我要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
我的新學(xué)期目標(biāo)是考試考全優(yōu),爭取評上三好學(xué)生,我想我一定能做到!
篇4: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作文
學(xué)期開始了,每門課都有新的學(xué)習(xí)目標(biāo)。最近。我們體育課楊老師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每天練習(xí)跳小繩108個。
晚上回到家,我吃完晚飯就想去跳繩,可是媽媽說:“吃完飯不要馬上進行劇烈運動,那樣做不利于身體健康。” 所以我就休息了40分鐘才下樓跳繩。好久沒有跳繩的我,一開始才跳了一兩個,后來,慢慢的,一次跳了20多個到30多個。跳著跳著我覺得太累了,所以中間休息了一下。然后自言自語的說道:“王子湛,加油!”
跳繩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跳繩變短了。咦?跳繩怎么突然變短了呢?想了一想后,我哈哈笑起來,原來是我長高了!
媽媽,請幫我準(zhǔn)備一條更長的繩子吧!
篇5: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作文
新學(xué)年新氣象,我又長了一歲!我要給自己制定一個新的目標(biāo)!并且達到這個目標(biāo)!
1。我要做到上課認(rèn)真聽講,認(rèn)真思考,大膽說。該說的時候大膽說,不該說的時候不要說個不停。
2。新學(xué)年要有新氣象,學(xué)習(xí)爭取要直線上升,努力學(xué)習(xí),不懂就問,大膽發(fā)言。
3。爭取博客每兩天更新一次,多看一些課外書,多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寫作文的時候要運用!
爭取這三項每一條都順利地。輕松地完成!
篇6: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作文
很快,兩個月的暑假過去了,我已經(jīng)成為了一年級的學(xué)生了。在這個學(xué)期,我們換了許多新老師,也有了許多不同的計劃。下面,我來告訴大家我的計劃吧!
新學(xué)期,新面貌,但我還是想當(dāng)班長,不過我還得繼續(xù)努力。在這個學(xué)期,對同學(xué)的態(tài)度需要改進,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要總和同學(xué)們斤斤計較。學(xué)習(xí)成績?nèi)砸3衷?5
——98分之間,或更高,而且要給新的任課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雖然,許多老師都認(rèn)識我,但我仍要好好表現(xiàn)。
這學(xué)期,數(shù)學(xué)方面:只要專心聽課,認(rèn)真完成作業(yè),仔細考試,就能成為好學(xué)生。語文方面:還需多看課外書,積累更多的課外知識,才能更棒。英語方面:只要多聽、多讀、多背,學(xué)英語就會感到很輕松快樂。
我也希望在期末時,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再次獲得“三好生”的稱號。
篇7:一年級新生新學(xué)期目標(biāo)作文
又一個學(xué)期到來了,我又大了,當(dāng)了一年級的學(xué)生。
我對新學(xué)期的目標(biāo)是,一年級了,雖然考試優(yōu)秀率降低了,但是也就意味著考試更難了,但我一定會努力達到優(yōu)秀的目標(biāo)的。我們的老師也換了,聽錢老師說,新來的老師可嚴(yán)格了,看來新學(xué)期是必須要努力了。
我一定會在新學(xué)期中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