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古之成大事業(yè)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02、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03、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譚》)
04、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韓非子)
05、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
06、夕云乍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
0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08、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
0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0、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
1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12、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1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
16、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
1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18、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病!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
媒體不時報道,現(xiàn)在國民的閱讀量不斷下降,其實從我們身邊也可以看到,能夠堅持讀書、熱愛讀書的人越來越少。就拿我市的中心城區(qū)—海港區(qū)來說,擁有人口幾十萬,商業(yè)繁榮,但書店、圖書館明顯要冷清得多,人們購買的也往往是各類考試輔導用書。
書中有什么,讀書能帶給我們什么,除了應付考試之外還有其它用處嗎?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盅粟。古人對讀書重視,因為一旦考取功名,自己的身份地位、生活狀況都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謂名利雙收,這是一種封建時代功利性的讀書。而現(xiàn)代社會,我們讀書的目的是全面提高自身修養(yǎng),跟緊時代發(fā)展變化的步伐,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無論是社會責任還是家庭責任。好書中,有先人深邃的思想,有富于哲理的人生格言,也有提高業(yè)務技能的科技知識。無功利讀書對開啟人的心智、陶冶各種情操是非常有益的`。前不久,市城管局黨委舉辦了一期“家教有方”大講座,特別邀請了山海關區(qū)區(qū)委常委、紀委書記張椿林同志為大家現(xiàn)身說法,講授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何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張書記特別強調,家庭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大量讀書,在各類書籍中汲取思想的精華,塑造健全的人格、打造豐富的精神世界。整堂講座聽下來,讓我們受益匪淺,而張書記所傳達的“讀書重要”這一觀點也令人心悅誠服,又喚起了我內心深處對于讀書的熱愛。
在各類書籍中,我最喜歡的是歷史和哲理書籍,如《史記》、《孔子傳》、《上下五千年》、《菜根潭》等。從一個個歷史事件中了解社會的跌宕起伏、洞察人性的根本,從史書中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我為祖國感到驕傲,同時也倍加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近幾年我一直反復讀的一本書是明代洪應明所著的《菜根潭》。我喜歡《菜根譚》,因為它是一本歷世閱人的書,充滿哲理的味道,充滿了富于通變的處世哲學,充滿了詩情畫意,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收益。我想大家可能和我一樣,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與家庭瑣事中,漸漸消磨了棱角,失去了生活的情致,有時難免心浮氣燥。每當這時,我就用《菜根潭》中的有些句子來舒緩情緒,撫平心境,效果很好。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無為教給我們如何放下,如何舍得,而我們也就是在不斷的受挫總結摸索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做事,而要會做事,必先會做人。用好書滋潤心靈,增強修養(yǎng),提高辨別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一個對社會負責、對家庭負責的人,我想那樣我們的人生會更有意義。
當前我局開展的百日閱讀活動,激發(fā)了人們的讀書熱情,很多人重又捧起了久違的書本。古人講:“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讓我們一起多讀書,讀好書,讀出真理,讀出樂趣,讀出雅致,讀出一個全新的世界。
1、 "我所有的理智,都用來扮演我的喪心病狂!"
2、 照顧每個人的感受,注定自己不會好受!
3、 人生為棋,我愿為卒,行動雖慢,可誰曾見我后退一步? ——天蠶土豆 《大主宰》
4、 "一個人有兩個我,一個在黑暗中醒著,一個在光明中睡著. ——紀伯倫 《沙與沫》"
5、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洪應明 《菜根譚》
6、 人只有最痛 的時候才會去改變
7、 為什么老要針對那些有個性,有自己獨特風格味道的人,難道因為他們的斑斕色彩污染了統(tǒng)一單調的灰色,所以嫉妒,所以厭惡,所以要扼殺他們,讓他們與自己同流合污或者干脆從世界上消失,反正就是不能完整干脆的以他們自己的形式去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這實在太可怕了。
8、 人會劈腿,就像頭發(fā)會分叉一樣,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劈腿,就像不是所有的頭發(fā)都會分叉一樣。
9、 人生中總有那么幾件事是你明知道這是浪費時間你還去做的事
10、 我的愛憎分明處于理性言行之下,所以若是我討厭你,也是不動聲色的。
11、 生活在這個庸俗的世界上,我們要永遠相信風吹著童話,就像從來沒有受傷過,失望過,還相信可以飛的像天空那樣高,我們要無所畏懼,即使一無所有,也要勇敢歌唱。
12、 我們生下來的時候,沒有任何目的的!但既然活著,那我們就開開心心的活下去吧?不讓自己后悔的活著!
13、 日子,過得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質量!
14、 帥的人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從今天起我也要認為自己很帥!
15、 即使是我一個人行走,我也定會活的很漂亮。 ——Valy 《隨筆集》
16、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子欲求之,反疏之遠也。 ——韋小武
17、 聽到我心里在說沒什么事可以那么開心,也沒有什么會擊潰我的心,所以在我的臉上最多的便是面無表情,無波無瀾;聽到她們在說,你好淡定啊,好像沒有什么事情可以讓你過于開心,過于難過,所以她們會想這樣的我在傷心難過的時候會怎么樣?我不禁苦笑……
18、 那樣蔚藍深邃的海水,掬起一捧,卻是晶瑩透亮的。那么,把淺顯的希望匯聚,是不是也能等來海洋般開闊的美景呢?
19、 吾生有限 浩劫無涯 倒莫如隨遇而安 《兒女英雄傳》
20、 有別無選擇的事,沒有別無選擇的態(tài)度。
21、 懶也是一種氣質,被動但老實,無花卻翠綠 ——許常德 《不寂寞,也不愛情》
22、 別人的路再好都是旁門左道。
23、 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qū)一切民族的建樹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當代史學主要趨勢》
24、 超越民族和地區(qū)的界限,理解這個世界的歷史觀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當代史學主要趨勢》
25、 將視線投射到所有的地區(qū)和時代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當代史學主要趨勢》
26、 在當前世界性事件的影響下,歷史學家所要達到的理想是建立一種新的歷史觀。這種歷史觀認為,世界上每個地區(qū)的每個民族和各個文明都處在平等的地位上,都有權利要求對自己進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不允許將任何民族和文明的經(jīng)歷只當做邊緣的無意義的東西加以排斥。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當代史學主要趨勢》
27、 “這兩項龐大而耗時費力的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假如我不同時做這兩項工作,我便一項工作也干不成。我始終是腳踩著現(xiàn)在和過去兩只船。在這本《歷史研究》的修訂插圖中,我同樣是兩者兼顧,既回顧過去,又展望未來。因為當你研究現(xiàn)在和過去的時候,對未來不可能視而不見,倘若這是可能的話,那反而荒唐可笑了?!?——湯因比 《歷史研究》
28、 人一輩子要走多遠的路,會遇到多少不同的人。漫長時光的淘洗中,你會明白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哪些東西只是過眼云煙。成長或許是一個不斷遺忘的過程,這并不殘酷,于平平淡淡中過好自己當下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29、 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 ——寓言故事 《望洋興嘆》
30、 在我看來”二”也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31、 換一種態(tài)度生活吧,把不高興事情的統(tǒng)統(tǒng)拋開,人活著就那么短暫的數(shù)十載,凡人當然有煩惱,生活本來就有許許多多的'無奈,看你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活中有快樂,亦有悲傷,這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為什么會有眼淚呢?
32、 幸福不是對外在環(huán)境的對比,而是能不能用一種寬松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的歡喜與悲哀,所有的惱羞成怒,其實是已經(jīng)敗給了生活,用自己最寶貴的自尊,換取了最廉價的困惑,既然真正愛著生活,生活又不是一潭死水,多一些艱難又算什么。
33、 只要你每天堅持自習,認真刻苦,態(tài)度端正,忍受孤獨,最終的勝利肯定是屬于那些考場上發(fā)揮好的人。
34、 從人生態(tài)度來說,從容的態(tài)度才是幸福良好的方法,每個人都想解開命運的謎底,其實命運的謎底也不復雜,量力而行,進退自如,用一種平常心化解內心的狹隘與壓力,把命運活成一場平凡的幸福。
35、 換一種態(tài)度生活吧,把不高興的統(tǒng)統(tǒng)拋開,人活著就那么短暫的數(shù)十載,凡人當然有煩惱啦,生活本來就有許許多多的無奈,看你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活中有時快樂,有時悲傷,這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為什么老天會創(chuàng)造出眼淚來呢?
36、 人生重要的不在于身處何境,而在于懷抱何種態(tài)度。世間行走,道路曲折又漫長,笑對人生的寬與窄,坦然經(jīng)過逆與順,實屬不易。失意不矢志,得意莫忘形,順境中,也要行得穩(wěn),走得平;逆境中,也可感悟美、領悟深。不管身處何境,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眼前這道別致的風景。
37、 用一種溫和的態(tài)度行走于紅塵,輪回的四季里沒有薄涼,劃過指尖的歲月沒有滄桑,只有這青山綠黛把幸福拉長。用笑臉迎接風雨,讓堅強面對憂傷,無愧于自己,無愧于生命。好好活一場,風雨不在乎。
38、 朱光潛先生說過:“以出世的態(tài)度做人,以入世的態(tài)度做事?!蔽液苄欧@話,以為朱先生是用極簡單的語言,說出了人生極復雜的道理。
39、 一個人處世的態(tài)度,無論你現(xiàn)在是誰,無論身處何地,心在何處,學會用一顆灑脫的心,去尋找方向,路長路短,路直路彎,在未走之前,誰都無法斷言這命運的路況,與其糾結于未知,何不隨和一點,跟這愛鬧的生活談笑風生,在笑開口的剎那,刻下要前往的方向。
40、 生活是你對它的一份信念、一份態(tài)度,在壓力面前,誰都可以軟弱,但是生活就是生活,生活的方向依舊向前,依舊向著陽光。歲月一年年延長,有勇氣,有擔當,繼續(xù)活下去,才是成功的人生。
41、 同是一件事一句話,如果用和氣謙虛的態(tài)度說,往往會幫助我們達到目的;反之,盛氣凌人之下就算費了很大力氣,不但無法達到目的,甚至可能引起大家誤會,造成反彈。
42、 一個人對生活客觀的判斷和隨緣的態(tài)度,還需要那份放手的勇氣,心態(tài)也就在這進退之間,活成了一份坦然和平和,有時候理解生活,承擔是一種成全,放手何嘗不是一種收獲,老話這么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一雙清澈的雙眼觀察自己的內心,得失淡然,云煙過眼。
43、 生命的態(tài)度決定著生命的質量,生命的過程是一團亂麻的傷痛,還是一彎清新的溪流,就在于用生活的樂觀去鼓勵自己在煩惱面前的惆悵惘然,讓生活向光明的程度改變,創(chuàng)造心地氛圍,安然的拓展,活出生活的一份生機和心地的幾分氣度,由和入禪,把生命活成一條慈悲智慧和氣的生命主線。
44、 無論生活是什么態(tài)度面對我們,我們都要感謝生活,用一雙清澈的眼睛觀察生活,原來自由是一種快樂,相信一句話,幸福是屬于那些愿意分享人,不管是地球人還是外星人。
45、 對待任何事情,態(tài)度最重要。做的不好那是能力問題,可以培養(yǎng),如果態(tài)度不認真,那永遠都做不好任何事。
46、 一個人處世的態(tài)度,無論你現(xiàn)在是誰,無論身處何地,心在何處,學會用一顆灑脫的心,去尋找方向,路長路短,路直路彎,在未走之前,誰都無法斷言這命運的路況,與其糾結于未知,何不隨和一點,在笑開口的剎那,刻下要前往的方向,每個人注定走的都很辛苦,開闊生命的視野,修好這顆心。
47、 想做一個幸福的人,需要一點點清醒的態(tài)度,有些煩惱不是不能化解,也許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和忍耐。
48、 生活的態(tài)度,就是生活本身的質量,也就是快樂的含量。滿滿的幸福能量才是命運的正確歸宿,你的快樂就是你生命的貴人,為自己,為大家,活一回美好。
49、 沒有在愛情面前將自己赤誠交付出去的態(tài)度,必然
50、 “半飽”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程度,更是一種態(tài)度?!鞍腼枴笔且环N完美的缺陷,生活里的維納斯之戀。果斷減去苦苦執(zhí)迷的“五分”,好好享用已擁的“五分”。生活“半飽”,歲月安好。自力更生,知足常樂。貪得無厭,人生之險。安居樂業(yè),“半飽”即好。無人會擾,哪怕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