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讀后感1
這兩天我看了一本書——春秋故事,它告訴了我許多歷史故事,故事的內容十分有趣,我很喜歡看“唇亡齒寒”這個故事。
在公元前655年,晉國派使者到虞國,送上一匹千里馬和一對名貴的玉碧,說她們要去虢國,滅了他們,讓虞君借給他們一條道兒,虞君瞧了瞧他們送的寶貝,連連答應:“可以可以!”大夫宮之奇攔住他說:“虢國和我們相互幫助,如果把他們國滅了,我們也保不住?!庇菥宦?,把道借給了他們,晉國使者滅了虢國,一順手把虞國也滅了,取回了千里馬和玉璧。
晉國的晉獻公給虞君一所房子,另外送他一副車馬和一對玉碧,晉獻公還要重用百里奚,但百里奚寧可做俘虜,也不要做晉國的官。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要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不能像虞君那樣不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不然像虞君那樣,后果自負。
《春秋故事》讀后感2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閉上眼,我仍久久難以忘記春秋時期那一場場令人熱血沸騰的激戰(zhàn)。
寒假里,無意間打開那本沉睡多年的《春秋故事》,使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穿越回那個戰(zhàn)火紛飛,交織復雜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
千金一笑這個故事,無疑為日后一場場血淋淋的大戰(zhàn)做出了鋪墊。它講述的是昏暗無能的周幽王為得到妃子褒姒一笑,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但為此痛失江山的故事。我們可千萬不能像周幽王一樣,玩物喪志,正所謂“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也是這個道理。
在管鮑之交這個著名的故事當中,鮑叔牙以寬廣的胸懷勸諫公子小白讓齊國曾經(jīng)的敵人管仲擔任相國,使得齊國日漸昌盛,富強。這個故事歌頌了兄弟之間深沉真摯的情誼,告訴了我們?yōu)槿藨摯蠖?,要懂得寬容他人的道理?/p>
五張羊皮這個經(jīng)典故事,從古至今已有千年歷史,但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它講述的是秦穆公足智多謀,招攬?zhí)煜掠胁胖?,獲得蹇叔,百里奚,公孫枝等等人才,為秦國日后統(tǒng)一中原大地打下了不可動搖的堅實基礎。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應該胸懷大志,從小立下遠大的志向,并不斷為之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道理。
臥薪嘗膽,身為《春秋故事》中的最后一章,毫無爭議是一部壓軸戲。其中越王勾踐為了報復吳國,不惜拿柴草當褥子,吃飯前先嘗苦膽。在一番漫長的隱忍等待下,終于等來了報仇的機會,一雪前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事業(yè)上,應該坦然面對失敗,永遠不放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春秋故事,真是劇情復雜,令人眼花繚亂。它們可謂是古代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而這本《春秋故事》,不但將其完完全全記錄下來,而且筆觸幽默,語言不失生動。它是中華民族一顆閃耀的瑰寶,更是中國上千年文化的傳承者。
怎么樣,聽完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讀一讀《春秋故事》這本書了呢?
《春秋故事》讀后感3
中午,我在書柜里找書看,無意間翻看到一本《春秋故事》。
《春秋故事》是林漢達的作品,它記錄了春秋時期眾多諸候國的興旺衰弱,弱肉強食,以及治國之道。
書中有一身武藝,辦事周到的潁考叔;有文武雙全,細心膽大的曹劌;有才華橫溢,抱負遠大的百里溪;有任人為賢,合并諸候的齊桓公,還有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知賢薦賢的鮑叔牙。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管鮑之交。管仲從小就和鮑叔牙是朋友,長大了又一起做生意,一塊兒打仗。因為家境貧困,管仲總是占鮑叔牙的便宜。有人說管仲“揩油”,可鮑叔牙說:“管仲家里窮,我和他是朋友,我樂意多給他一些。”
到了戰(zhàn)場上,管仲進攻時,能在后則后,退兵時,能在前則前。人說管仲“貪生怕死”,鮑叔牙卻說“管仲很勇敢,他是為了家里的老母親而這樣做?!闭怯捎邗U叔牙對管仲的相知相惜,他的行為感動了管仲,也感動了后人。
每當讀到這里,我常為鮑叔牙的這種寬廣的胸襟和知人善任的高尚品質而感動,他不計較個人私利,知賢薦賢,竭力舉薦管仲,執(zhí)掌齊國政事,自己甘居下位。管仲才有了用武之地,輔佐齊桓公稱霸天下,名垂千史。鮑叔牙對管仲的知交知心,令管仲不得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想想古今中外,很多人為了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欺騙朋友,出賣朋友,甚至是最好的朋友。知音是何等難求??!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他沒有一個知已的朋友,當他受酷刑時,無人救贖。他多么希望有一個象鮑叔牙一樣的知音啊。
人與人相處,就是要多一份寬容,多一份諒解,多一份關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擁有真正的朋友。請珍惜自己身邊真正知心的朋友。
《春秋故事》讀后感4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古時的故事總能給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閱讀這本書后,我受益匪淺。
中國在三千年以前的一個朝代叫周朝。兩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個天王,叫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國家大事都不管,光講究吃喝玩樂,還打發(fā)人上各處去找美人兒。有個大臣想:“天王既然項喜歡美人兒,我們得在這上頭打主意?!?/p>
他們就上各處去找美人兒,還真給他們找到了一個頂好看的鄉(xiāng)下姑娘。他們把小姑娘買了下來,取了個名字叫褒姒。打扮起來,送到京都鎬京,獻給周幽王。周幽王一看見褒姒長得這么漂亮,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從這兒起,天王日日夜夜陪著這位褒姒,她進了王宮一次笑臉也沒開過。周幽王想盡辦法叫她笑,她可怎么也笑不出來。天王就出了一個賞格:“有誰能叫娘娘笑一下的,就賞他一千斤金子。”
有一個人他想出了一個辦法,說一定能叫褒姒笑痛肚子。他對周幽王說:“從前為了防備‘犬戎’驪山一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F(xiàn)在天下太平,烽火臺早就沒有用了。我想請?zhí)焱醺锬锷象P山去玩兒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著,燒得滿天通紅,讓臨近的諸侯見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么些兵馬一定會笑了……最后,犬戎真的打進來了。他們點烽火,諸侯們都以為是在耍他們,于是都沒有去救就這樣亡國了。
這個簡短的故事含義深刻。周幽王不考慮后果導致亡國,所以,我們要做事先考慮后果,三思而后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春秋故事》讀后感5
《春秋故事》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前天,我從書柜里把它拿出來,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將烽煙四起、稱雄稱霸的春秋時代展現(xiàn)給我們。書中有滲透儒家文化的論辨故事,有充滿智慧的外交故事,還有激烈角逐的戰(zhàn)爭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鮮明而有特點,有性格各異的君王,如:知錯就改的魯宣公、胸懷大志的楚莊王;有忠誠睿智的大臣,如:善于進諫的.晏子、一心為國的祁奚;也有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小人物,如:主動請纓的平民曹劌、敢于責備國君的杜蕢。這些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都是璀璨的明星。
在這里我最喜歡春秋五霸,他們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從他們身上我明白了:他們成為霸主前都吃了很多苦,但他們百折不撓,不向困難低頭,最終繼承了偉業(yè)。
是的,要想實現(xiàn)理想,就必須通過不懈的努力,他們是這樣,我們更要這樣。
《春秋故事》讀后感6
友情是珍貴的,也是美好的。他不僅僅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書里也有許多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讀了著名教育家林漢達編著的《春秋故事》。這本書記錄了春秋時期眾多諸侯國的興旺衰敗、弱肉強食、治國之道……
在書中我“認識”了文武雙全、細心膽大的曹劌;才華橫溢、抱負遠大的百里奚;還有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知賢薦賢的鮑叔牙……管仲和鮑叔牙是要好的朋友,而成語“管鮑之交”這個典故就出在這兒。管仲和鮑叔牙兩個好朋友一塊兒做過買賣,大家都認為管仲揩油,而鮑叔牙說:“朋友嘛,應當互相幫助,有的幫助沒有的”。一起打仗,大家認為管仲貪生怕死,鮑叔牙卻替他解釋是因為有老母親要奉養(yǎng)。管仲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鮑叔牙!”正是因為鮑叔牙對管仲的相知相惜,才感動了管仲,也感動了后代子孫。
每當我讀到這里,都會被鮑叔牙的這種行為而感動。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一直在幫助理解和關心管仲。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相處,也應該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擁有寶貴的友情。
《春秋故事》讀后感7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春秋故事》,書中所有的希望與絕望、興盛與衰亡、勇氣與犧牲,都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真情實感,其中,令我最深刻的莫過于《唇亡齒寒》了。
故事主要講了身敗名裂的百里奚只得在祖國虞國當大夫。晉國想吞并虢國,虞國是必經(jīng)之路,于是晉國便贈給了虞君一對玉壁與一匹千里馬,虞君被這些禮品迷惑,同意借道。宮子奇想勸阻虞君,被百里奚阻止。最終,晉國滅了虢國之后,順手也滅了虞國。
讀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的,如果我們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略了以后的長遠大計,那就會被社會所拋棄,所淘汰。歷史上的“蘇聯(lián)解體”便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在出現(xiàn)新的技術,如機載雷達,預警機等決定性武器時,蘇聯(lián)卻依舊一味的追求機動性,這雖解決了近憂,但遠慮卻越積越多,終于,蘇聯(lián)承受不住,轟然解體。
縱觀虞君的一生,不能發(fā)現(xiàn),虞君不識大體,愛貪小便宜卻不聽勸阻,這都是虞君亡國的重要因素,如果他在宮之奇的勸告之下回心轉意,如果他是個賢明的君子,如果……,其實很多次,他都能活下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吃一塹,長一智,不要走虞君的老路,成為社會的失敗品,而是努力學習,創(chuàng)建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我喜歡《春秋故事》,它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與人相處,就是要少一份斤斤計較,少一份貪欲,才能真正的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像虞君,不知何為小利,何為大利,最終因目光短淺而亡了國又害了己。前人用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目光不可太短淺!
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兩漢以后,今文經(jīng)學衰微,學者多受古文經(jīng)學門戶之見的影響,錯誤地視《春秋》為歷史學著作,并由此引發(fā)了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春秋》性質之爭。少時我對歷史類的書籍并不感興趣,中學時對歷史科本上的那些歷史人物和事件是一件也記不得。印象深刻的倒是初中,高中時的歷史老師形象,因為,我對那些枯燥的歷史名詞和紀年數(shù)字充耳不聞,課堂上無所事事,就呆呆地用眼瞪著
歷史老師的那張嘴,一開一合,那神態(tài)在腦中就刻下了,以致到今天,當其他那些曾經(jīng)的老師在我記憶中漸漸淡忘的時候,對那些令我非常討厭的歷史課老師的記憶還那么深刻。
?我對歷史性的東西漸漸起了興趣是近后來的事,原由是我業(yè)余開始寫作。一個寫作者,哪怕是業(yè)余的,就必須要有寬闊的知識面和豐厚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把作品寫得深刻,豐富而生動。故而,那天我在看到那本30毫米厚的《春秋左傳》時還是情不自禁地翻閱起來。但那些古典文字讀起來總是非常吃力,所以,我對諸如《二十四史》、《史記》、《唐書》之類的史書典籍還是“敬而遠之”以待。許是年歲的增長,也或是隨著人世閱歷的豐富,心緒歸于寧靜,總之,讀史的愿望更加強烈起來。也恰好這部《春秋左傳》是普及傳統(tǒng)文化書系“智品閣”中的一本,這個書系的好處就在于他通過注釋、今譯結合在一起,就如這部《春秋左傳》,它將《春秋》原經(jīng),和《春秋左傳》及譯文,注釋對照在一起,讀起來非常方便,手邊配一本《古漢語詞典》,就能全部弄懂理解了。
《春秋》是孔子編撰的,記錄的是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76年)魯國的歷史,以及圍繞魯國所發(fā)生的一些事件?!洞呵铩方?jīng)文言簡義深,如果沒有注釋將無法讀懂,像《元年經(jīng)》:“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頗像現(xiàn)在《志》書的紀年條目。所以,就出現(xiàn)了不少注釋《春秋》的書,流傳到今的主要有左丘明的`《春秋左氏傳》、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和榖梁赤的《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像《春秋左傳》不僅對元經(jīng)中提到的歷史事件作了詳細的交待,還把那些《春秋》元經(jīng)中那些沒有記載的重要歷史事件作了記錄,點評,也就是今人寫作的議論。并說明《春秋》沒有記載的原因,我細細分析,不外乎下面幾點:一是不是王統(tǒng)認可的不記;二是,非王授命的不記,如“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边@里不書載的原因就是非魯隱公授命的行動。三就是不合正義的道統(tǒng)的??梢?,孔子的皇統(tǒng)、道統(tǒng)思想之深重。
雖然閱讀才剛剛開始,但已從中覺出不小的妙處和見識、感悟,我有一想法,就是邊讀邊記,把那些閱讀中認為有益于后世的事情記錄下來,不為傳教,只為自得其樂。
春秋故事讀后感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春秋故事》,書中所有的希望與絕望、興盛與衰亡、勇氣與犧牲,都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真情實感,其中,令我最深刻的莫過于《唇亡齒寒》了。
故事主要講了身敗名裂的百里奚只得在祖國虞國當大夫。晉國想吞并虢國,虞國是必經(jīng)之路,于是晉國便贈給了虞君一對玉壁與一匹千里馬,虞君被這些禮品迷惑,同意借道。宮子奇想勸阻虞君,被百里奚阻止。最終,晉國滅了虢國之后,順手也滅了虞國。
讀到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的,如果我們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忽略了以后的長遠大計,那就會被社會所拋棄,所淘汰。歷史上的“蘇聯(lián)解體”便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在出現(xiàn)新的技術,如機載雷達,預警機等決定性武器時,蘇聯(lián)卻依舊一味的追求機動性,這雖解決了近憂,但遠慮卻越積越多,終于,蘇聯(lián)承受不住,轟然解體。
縱觀虞君的一生,不能發(fā)現(xiàn),虞君不識大體,愛貪小便宜卻不聽勸阻,這都是虞君亡國的重要因素,如果他在宮之奇的勸告之下回心轉意,如果他是個賢明的君子,如果……,其實很多次,他都能活下來,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只能吃一塹,長一智,不要走虞君的老路,成為社會的失敗品,而是努力學習,創(chuàng)建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我喜歡《春秋故事》,它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與人相處,就是要少一份斤斤計較,少一份貪欲,才能真正的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像虞君,不知何為小利,何為大利,最終因目光短淺而亡了國又害了己。前人用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目光不可太短淺!
春秋故事讀后感2
友情是珍貴的,也是美好的。他不僅僅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書里也有許多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讀了著名教育家林漢達編著的《春秋故事》。這本書記錄了春秋時期眾多諸侯國的.興旺衰敗、弱肉強食、治國之道……
在書中我“認識”了文武雙全、細心膽大的曹劌;才華橫溢、抱負遠大的百里奚;還有卓越的政治家管仲和知賢薦賢的鮑叔牙……管仲和鮑叔牙是要好的朋友,而成語“管鮑之交”這個典故就出在這兒。管仲和鮑叔牙兩個好朋友一塊兒做過買賣,大家都認為管仲揩油,而鮑叔牙說:“朋友嘛,應當互相幫助,有的幫助沒有的”。一起打仗,大家認為管仲貪生怕死,鮑叔牙卻替他解釋是因為有老母親要奉養(yǎng)。管仲說:“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鮑叔牙!”正是因為鮑叔牙對管仲的相知相惜,才感動了管仲,也感動了后代子孫。
每當我讀到這里,都會被鮑叔牙的這種行為而感動。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一直在幫助理解和關心管仲。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相處,也應該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擁有寶貴的友情。
春秋故事讀后感3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閉上眼,我仍久久難以忘記春秋時期那一場場令人熱血沸騰的激戰(zhàn)。
寒假里,無意間打開那本沉睡多年的《春秋故事》,使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穿越回那個戰(zhàn)火紛飛,交織復雜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
千金一笑這個故事,無疑為日后一場場血淋淋的大戰(zhàn)做出了鋪墊。它講述的是昏暗無能的周幽王為得到妃子褒姒一笑,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但為此痛失江山的故事。我們可千萬不能像周幽王一樣,玩物喪志,正所謂“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也是這個道理。
在管鮑之交這個著名的故事當中,鮑叔牙以寬廣的胸懷勸諫公子小白讓齊國曾經(jīng)的敵人管仲擔任相國,使得齊國日漸昌盛,富強。這個故事歌頌了兄弟之間深沉真摯的情誼,告訴了我們?yōu)槿藨摯蠖龋脤捜菟说牡览怼?/p>
五張羊皮這個經(jīng)典故事,從古至今已有千年歷史,但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它講述的是秦穆公足智多謀,招攬?zhí)煜掠胁胖浚@得蹇叔,百里奚,公孫枝等等人才,為秦國日后統(tǒng)一中原大地打下了不可動搖的堅實基礎。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應該胸懷大志,從小立下遠大的志向,并不斷為之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的道理。
臥薪嘗膽,身為《春秋故事》中的最后一章,毫無爭議是一部壓軸戲。其中越王勾踐為了報復吳國,不惜拿柴草當褥子,吃飯前先嘗苦膽。在一番漫長的隱忍等待下,終于等來了報仇的機會,一雪前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事業(yè)上,應該坦然面對失敗,永遠不放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春秋故事,真是劇情復雜,令人眼花繚亂。它們可謂是古代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而這本《春秋故事》,不但將其完完全全記錄下來,而且筆觸幽默,語言不失生動。它是中華民族一顆閃耀的瑰寶,更是中國上千年文化的傳承者。
怎么樣,聽完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想讀一讀《春秋故事》這本書了呢?
春秋故事讀后感4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古時的故事總能給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閱讀這本書后,我受益匪淺。
中國在三千年以前的一個朝代叫周朝。兩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個天王,叫周幽王。周幽王什么國家大事都不管,光講究吃喝玩樂,還打發(fā)人上各處去找美人兒。有個大臣想:“天王既然項喜歡美人兒,我們得在這上頭打主意?!?/p>
他們就上各處去找美人兒,還真給他們找到了一個頂好看的鄉(xiāng)下姑娘。他們把小姑娘買了下來,取了個名字叫褒姒。打扮起來,送到京都鎬京,獻給周幽王。周幽王一看見褒姒長得這么漂亮,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從這兒起,天王日日夜夜陪著這位褒姒,她進了王宮一次笑臉也沒開過。周幽王想盡辦法叫她笑,她可怎么也笑不出來。天王就出了一個賞格:“有誰能叫娘娘笑一下的,就賞他一千斤金子?!?/p>
有一個人他想出了一個辦法,說一定能叫褒姒笑痛肚子。他對周幽王說:“從前為了防備‘犬戎’驪山一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F(xiàn)在天下太平,烽火臺早就沒有用了。我想請?zhí)焱醺锬锷象P山去玩兒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著,燒得滿天通紅,讓臨近的諸侯見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么些兵馬一定會笑了……最后,犬戎真的打進來了。他們點烽火,諸侯們都以為是在耍他們,于是都沒有去救就這樣亡國了。
這個簡短的故事含義深刻。周幽王不考慮后果導致亡國,所以,我們要做事先考慮后果,三思而后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春秋故事讀后感5
這兩天我看了一本書——春秋故事,它告訴了我許多歷史故事,故事的內容十分有趣,我很喜歡看“唇亡齒寒”這個故事。
在公元前655年,晉國派使者到虞國,送上一匹千里馬和一對名貴的玉碧,說她們要去虢國,滅了他們,讓虞君借給他們一條道兒,虞君瞧了瞧他們送的寶貝,連連答應:“可以可以!”大夫宮之奇攔住他說:“虢國和我們相互幫助,如果把他們國滅了,我們也保不住?!庇菥宦?,把道借給了他們,晉國使者滅了虢國,一順手把虞國也滅了,取回了千里馬和玉璧。
晉國的晉獻公給虞君一所房子,另外送他一副車馬和一對玉碧,晉獻公還要重用百里奚,但百里奚寧可做俘虜,也不要做晉國的官。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要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不能像虞君那樣不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不然像虞君那樣,后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