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在粗茶淡飯,甚至處窮困時,仍自得其樂,素位而行,出入無窮之道。那么,“圣人”孔子《論語·述而》于我如浮云的上一句古詩是什么?這句話指的是什么意思?又給了我們怎樣的領(lǐng)悟?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論語》譯文
孔子說:“如果富貴可以追求的話,即使給人做執(zhí)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貴不能追求,那還是做我喜歡的事情罷。”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開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論語》感悟
這兩章是孔子對其財富觀、地位觀和幸福觀的具體闡述。孔子認為,財富和地位不可憑借自己的主觀愿望去追求,如果想求就可以求到的話,那么即使讓他從事給人執(zhí)鞭這類的下等差事,也是值得的。儒家一向認為:“人生由命,富貴在天”,一個人能不能富貴,不在于從事什么職業(yè),也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命運說了算。有些人采取不正當手段,暫時得到了財富和地位,如果命中注定沒有,在孔子看來那也是過眼煙云,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是孔子一慣堅持的觀點。
但不得不說,財富和地位確實能給人帶來快樂,不過既然財富和地位自己說了不算,那么人生要想求得幸福快樂,在孔子來看唯一的辦法就是做自己喜歡事情,從中尋求精神的滿足。因為人無法支配包括財富、地位在內(nèi)的物質(zhì)世界,但可以支配自己的精神世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孔子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窮困潦倒,整天啃地瓜面干糧、喝白開水充饑,彎起胳膊當枕頭睡覺,也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種可以憑自己的主觀愿望支配的感覺,與環(huán)境無關(guān),與財富地位無關(guān),這是孔子的幸福觀。
事實上,從孔子所說的這兩句話中,我們還可以讀出另外一層涵義,孔子并不反對人們?nèi)プ非筘敻缓偷匚?。一方面,孔子認為追求富貴是人的正當權(quán)利,他也想富貴,因此只要能富起來,什么工作他都愿意做,所謂“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就是這種心理的寫照。他很欣賞別人致富的本領(lǐng),稱贊子貢“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先進第十一),欣慰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