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宋詞婉約派著名詞人,撫州籍第一個宰相,身居高位,有著“太平宰相”之稱,代表作品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等。那么,晏殊《破陣子·春景》中池上碧苔三四點下一句是什么?池上碧苔三四點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破陣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天道循環(huán),周而復(fù)始;一年四季,風(fēng)光變換。大自然夢幻瑰麗之景,神奇造化之功,無不令人贊嘆,為之動容。文人騷客,飽學(xué)宿儒,觸景生情,大發(fā)詩興,歷代詠嘆美景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俯拾皆是,尤以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居多。
如今寒冬已去,春又來到,花開艷容,樹放綠色,放眼望去,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無不令人心曠神怡。美景不能無詩,良辰不可無詞,當此良辰美景,我們從眾多優(yōu)美的古詩詞中,擷取一首北宋婉約詩人晏殊的《破陣子·春景》詞略作賞析,以佐情趣。
這首《破陣子·春景》是晏殊詠嘆春天景色的佳作,上闋寫景,下闋傳情,清新婉麗,含蓄自然,描繪生動,狀物傳神,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幅青春明媚的春意圖,下面我們就略作賞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新社”即“春社”,也就是社日節(jié),是祭祀土地神的節(jié)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一般在農(nóng)歷二月初二前后;秋社為立秋后第五個戊日,約農(nóng)歷八月初。
燕子來時新社,燕子是候鳥,春社時來,秋社時去,故有“社燕”之稱,唐代詩人韓偓《不見》詩有“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梨花落后清明,這里指“二十四花信風(fēng)”的梨花,雨水節(jié)氣后二候為梨花信風(fēng),離清明不遠了。因而這句指明賦詩時節(jié),前后重疊,皆指雨水后社日之時,有的文章說是清明,應(yīng)為失誤。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春日和煦,池塘邊稀疏點綴著碧綠的青苔,樹葉底下,黃鸝在清脆的鳴叫,春天白天越來越長,楊柳飛絮,隨風(fēng)輕揚。此句采用白描手法寫景,用青苔、黃鸝、飛絮等代表春天的景物,來描摹美麗的春日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