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后感300字
今天,學校組織春游,老師帶著我們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鐵路踐踏著我國的每一墳土地,進步青年李云鵬當時就讀于師范學校,受班主任孫次仁進步思想的影響,他決心走上抗日救國的救亡之路。時值徐州淪陷,抗日的烽火熊熊燃燒,李云鵬和幾個好朋友相約前往華山鎮(zhèn),經(jīng)地下黨員孫次仁的介紹,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動員會,從此走上了為民族事業(yè)而解放奮斗終身,甚至犧牲自己的路......
1943年3月,新四軍第3師第2營連的82位勇士在淮區(qū)劉老莊受命與敵人血戰(zhàn)到底,四連連長白思才,政治指導員李云鵬,副連長“師傅”以及其他的勇士與3000日偽軍殊死搏斗,全連82人,為了老百姓轉移、主力部隊轉移、黨政機關轉移,全連上下,槍盡糧絕,連長失去了一條右臂都還在拼搏,最后魚死網(wǎng)破,全連82人全部英勇犧牲。
看了這部電影,我心中立下誓言:長大一定要保護祖國,絕不讓外人侵占祖國的一寸土地。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后感800字
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性建設,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戰(zhàn)略總布局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任務。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要注重宣傳,可以使黨員增強黨員意識和執(zhí)政意識,增強黨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為先進性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要積極創(chuàng)新。在堅持先進性教育活動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大膽創(chuàng)新,使先進性教育活動充分體現(xiàn)時代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樣才可以有感染力。而4月3日火炬開發(fā)區(qū)兩新組織黨員黨性教育影片周活動恰恰都符合了注重宣傳和注重創(chuàng)新的特點。
我們觀看的影片是《劉老莊八十二壯士》,整部電影有很多看點,記憶中自己是緊張的看完的,幾乎沒有松一口氣,期間有幽默,有喜悅,有歡呼也有感傷。熟悉的茅草房、石磨、手推車、炮樓、崗哨,電影映入眼簾的是淮陰區(qū)劉老莊村,這個寧靜的村莊,獨輪車正斜靠在院落的墻角;一串串玉米掛在草房的土墻上,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破舊的簸箕、曬干的辣椒、長串的大蒜頭掛在土墻上;跨過小浮橋,看到連片的草房環(huán)繞著水塘而建,微風吹拂蘆葦隨風搖曳,魚兒在水塘中輕盈地游弋,在陽光的照耀下,湖水蕩漾,波光粼粼。
就是在這么美好的地方,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第3師2營4連的82位勇士在淮陰區(qū)劉老莊與3000日偽軍殊死血戰(zhàn),他們是連長白思才、政治指導員李云鵬、副連長石學富,排長尉慶忠、蔣元連、劉登甫,文化教員孫尊明、衛(wèi)生員楊林標。他們與全連共82人,作為力量懸殊弱勢的一方,頑強抗擊日軍一千多人10多次的進攻,82名指戰(zhàn)員雖然全部壯烈犧牲,卻換來日軍亡一百七十多、傷二百多的巨大戰(zhàn)果。這里無高山丘陵,無森林沼澤,無高大建筑物遮擋,對敵實施的兵力武器****不對稱的作戰(zhàn),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取得了超常規(guī)的戰(zhàn)果,打了一場超限戰(zhàn)。四連阻擊牽制日軍10多個小時,成功地掩護了劉老莊老百姓的安全轉移,并為新四軍領導機關、主力部隊及當?shù)乜谷彰裰髡嗟膽?zhàn)略機動,贏得了時間。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黨員的先進性不是靠嘴巴說說,也不是做了一些事情就迫不及待需要黨需要群眾對自己的肯定和褒獎。而是像電影中的那一幕:在馬上就要戰(zhàn)死的時候,指導員李云鵬將幾個戰(zhàn)士叫到臨時指揮室,跟他們說:經(jīng)過黨組織的考驗,你們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死亡馬上降臨的時候,還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情: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經(jīng)過生死攸關的`千辛萬苦后,加入黨的各個戰(zhàn)士們依然需要進過黨組織考驗,依然需要由斷了右臂的連長白思才在筆記本上簽名,而不是草草了事。這就是1943年發(fā)生在劉老莊的戰(zhàn)壕里的入黨的一幕。感人同時讓人警醒。如今是2013年,70年后的今天我們如何反思黨員的先進性。如何看待生命和入黨之間的孰輕孰重。反思是新時代兩新組織黨員需要具備的能力。黨員先進性是黨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和堅實基礎。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來副連長石學富的煙,突然想起了那條斷頭溝,為了群眾的安全轉移,他們最終選擇了在斷頭溝里面堅守,沒有怨言,只有遞上一包煙的互相扶持和包容,人民群眾安全轉移才是比八十二條生命更重要的事,就是因為有這樣堅定的信念,才能換來老爹將生命置之度外的送糧食入陣地的舉動。軍民魚水情,是靠什么換來的。也許這就是最好的詮釋。
看《劉老莊八十二壯士》還有很多幕想分享的,感情很感人,戰(zhàn)爭很殘酷,入黨很嚴肅,黨員很光榮,這一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看了有不同的感受,然而有一種感受肯定是一致的:兩新組織黨員的先進性很重要,這是我們需要共同去努力、去學習的,這條路很長很長。
最后很希望火炬開發(fā)區(qū)多開展這樣的活動,受益匪淺,感人至深!
《劉老莊八十二壯士》觀后感500字
這段時間,新的電影層出不窮,講述的故事也五花八門。但是在我的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卻是年級主任金老師給我們放映的演繹抗日題材的《劉老莊八十二壯士》的電影。
這是一個真實發(fā)生的故事,足以驚天地泣鬼神。這個電影講述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了能讓總部隊成功轉移,第四連的八十二位勇士和日本鬼子們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跡?,F(xiàn)在博物館中還存著的遺物,真想哪天有機會去瞻仰瞻仰啊。
狼牙山五壯士觀后感匯總
電影甲午甲午觀后感
弟子規(guī)讀后感
紀錄片國魂觀后感600字
《鑒史問廉之三·清濁之辨》觀后感
篇一:高金城紀念館
今天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我校全體老師、同學前往張掖市高金城紀念館進行紀念緬懷活動。
高金城(1886—1938)字固亭,河南襄城縣人。家貧,11歲入福音堂做勤雜工。13歲入基督教內地會學堂學習,后又到開封教會醫(yī)院勤工儉學。畢業(yè)后,來到蘭州,在白塔山下勃德恩醫(yī)院從事醫(yī)務工作。1917年起,先后在甘 (張掖)、肅 (酒泉)二州創(chuàng)辦福音醫(yī)院,行醫(yī)布道。
高金城紀念館位于張掖市甘州區(qū)大衙門街解放巷14號。高金城紀念館建于1998年, 2000年9月正式啟用并對外開放。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張掖紀念館。紀念館以紅西路軍西征為背景,著重反映民主愛國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駐甘肅代表謝覺哉和紅軍聯(lián)絡處處長彭加倫的委托,以甘涼肅抗敵后援會主任的公開身份,以重開福音堂醫(yī)院為掩護,在張掖開展營救紅西路軍流落失散將士。在半年多時間里,不畏艱難、千方百計、救治傷員并營救紅軍300多名。最終被國min黨新二軍駐張掖三百旅旅長韓起功秘密殺害在其司令部后花園內的感人事跡。
此次緬懷紀念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正式開始。我們著裝整齊,在銅像前滿懷敬意地舉行追思緬懷儀式,奏唱國歌,敬獻花籃,整個過程莊嚴而肅穆。隨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紀念館的過程中,我們認真聆聽講解,不僅了解了三蘇精神和高金城
以及諸多革命先烈英勇不屈、為國獻身的偉大革命精神,而且對革命先烈們產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更是被高金城無私奉獻的生平事跡所感動,同學們眼眶中聚滿淚水,在這樣的日子顯得格外凝重。
通過這次的紀念活動,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懂得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相比之下,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實在太幸福了,但這幸福來之不易,我將永遠銘記,這是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用熱血、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倍感珍惜,決不能因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而遺忘艱苦奮斗的精神,時刻緊記先輩們的辛勞。同時,也激勵著我們新一代青年牢記歷史的教訓,認真學習現(xiàn)代科學,不斷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祖國的偉大事業(yè)而奮斗終身。
篇二:參觀紅色革命紀念館心得體會
寒假里去了劉老莊(我母親的老家),參觀了八十二陵園。
八十二墓在淮陰區(qū)幾乎人人盡知,但到了市區(qū)幾乎沒幾個人知道,去年拍了一部電影叫《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可能名氣會大一些。那么,我就先做個介紹吧:八十二陵園座落在淮陰縣劉老鄉(xiāng),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華中淮海區(qū)劉老莊犧牲的82位而設立的陵園。1943年3月18日,日偽軍3000余人從淮陰出發(fā),企圖合擊位于六塘河一帶的中共淮海區(qū)黨政領導機關。此時,駐守劉老莊的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第十九團第二營第四連的82位壯士,在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云鵬的帶領下,為掩護人民群眾和領導機關的安全轉移,與日軍展開激戰(zhàn),斃敵200余人,傷敵300余人,后因彈盡援絕,全部壯烈犧牲。淮陰人民將遺骨清理并舉行公葬,建成八十二陵園。
陵園中最奇特的莫過于兩座碑,一座是建國初的一九五五修的高十五米的紀念塔,上書原蘇皖邊區(qū)政府主席李一氓的題字“淮陰八十二墓”;另一座是現(xiàn)在新建的紀念碑,為白色的大理石建筑,上面有一紅五星,碑座上書寫著“八十二紀念碑”。走在陵園中,不僅感受到們英雄壯舉的偉大,同時也從當?shù)厝说慕嵌雀惺芰艘幌聝勺Ef碑屹立,透發(fā)滄桑,給人一種穩(wěn)重.厚沉的感覺;新碑朝氣蓬勃,給人一種“新”的氣息。兩座碑都很高,但不讓人感到被拒之千里,仿佛是在守護這片土地,保佑這片土地上的一切蓬勃發(fā)展。
八十二名生前為保護這片土地而壯烈犧牲,死后的豐碑繼續(xù)鎮(zhèn)守,守護。從劉老莊近幾十年的快速發(fā)展,我感到了們對這片土地的祝福與熱愛,以及人們對這些的崇敬。我相信,將來這片土地一定會隨這八十二名一起被更多人知曉。這不,去年拍的《劉老莊八十二壯士》不就是一個開頭嗎?我們也將永遠銘記帶給我們新生活而犧牲的壯士。
篇三:參觀革命紀念館觀后感
年11月30號,作為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學生黨支部的'黨員,借支部組織生活的契機,我們來到了重慶紅巖革命圣地,參觀了渣滓洞、白公館,以及紅巖革命紀念館。浩氣長存的群雕,栩栩如生的塑像,氣勢磅礴的大型浮雕,以及精美的大型壁畫,詩文碑林,似乎又把我們帶回到了那段難忘的歲月,使我們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
記得少年時代,《紅巖》這本書曾使我愛不釋手,《烈火中永生》這部電影曾經(jīng)看過幾遍,江姐、許云峰、華子良等英雄形象至今仍留在我的腦海。當我們站在革命先烈曾經(jīng)犧牲的地方,看到監(jiān)獄里一件件殘酷的刑具,我們的心情非常憤慨。它是國min黨反動派的幫兇,它是用來殘害革命先烈的,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一些革命志士成了英雄,一些意志薄弱者成了叛徒,是什么力量使革命先烈經(jīng)受住了人間最殘酷的折磨?是黨、是國家、是人民的利益,憑著他們對革命的信念和中國共產黨的信仰,為了民主自由,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甘灑一腔熱血,無私地奉獻了個人的一切,這就是英烈們的世界觀,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想一想,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呢?當今時代我們在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中學習、工作、生活,我們應該如何為國家和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次革命教育中我找到了答案,我們是21世紀的建設者,應該去面對21世紀的挑戰(zhàn)。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應該以革命先烈們在戰(zhàn)爭年代表現(xiàn)出的那種高昂的“愛國、奮斗、團結、奉獻”的革命精神再造我們的時代精神,用這種時代精神來鞏固革命先烈們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美好河山,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魯迅先生說過:“青年應當有朝氣,敢做為”。我們在這里呼吁所有的黨員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新世紀的共產黨人,我們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刻謹記“八榮八恥”的準則,并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宏揚革命精神結合起來,接過革命先輩手中的旗幟,讓革命精神,世世代代,永放光芒!
篇一: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碎了一切的夢想。在戰(zhàn)場上,我們的英雄能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zhàn)斗的勝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團的新四軍遭到日寇的襲擊,部隊與群眾都在轉移,但時間不夠,團長便給四連下了死命令:在劉家莊阻擊敵人,堅守八小時,保護部隊安全轉移。于是四連八十二名戰(zhàn)士與日寇在劉家莊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
這部電影極大地震撼了我的內心??
最讓我佩服的便是四連全部戰(zhàn)士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魄。由于連長白 思才沒有估計好地形,將全連戰(zhàn)士的退路設在一條斷頭溝,且以目前的形 勢,根本無法有其它退路。但戰(zhàn)士們知道后,并沒有一個勁地埋怨,反而 露出了堅毅的目光,盡管他們知道,沒有退路,想全身而退已經(jīng)沒多大的 可能,或許眼下這一戰(zhàn),是自己一生中的最后一戰(zhàn)!此時,大家心中有一個信念:就算犧牲,也要完成任務!沒有一個臨陣脫逃,大家都在等待著那最后一戰(zhàn)。這是一種多么震撼人心的氣魄!
還有四連連長白思才,在一次炮火的轟擊中,喪失了一只手臂,但仍艱苦作戰(zhàn),為了保全一名年輕戰(zhàn)士的生命,沖出陣地與敵人近身搏斗,最終被敵人刺死;連里的神槍手田一槍,以其精準的槍法,射殺了許多日寇,最后深入敵軍陣營,擊殺了敵方的總指揮官,后來卻身中數(shù)彈,壯烈犧牲;一排排長魏慶忠,在替部隊斷后時為救一名老鄉(xiāng)不惜暴露自己,不忍看到四連再遭敵軍炮火轟炸而與敵軍炮隊同歸于盡。這一幕幕顯現(xiàn)出的視死如歸、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想一想,有多少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和平!是他們的英勇戰(zhàn)斗,是他們不怕犧牲,才建立了新中國,沒有他們,中國哪會有今天的輝煌!和他們刀尖上舔血的生活相比,我們真的是幸福太多了。
雖然抗日戰(zhàn)爭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決不能忘記抗日英雄們的英勇與愛國;雖然祖國已經(jīng)安定,不需要我們流血犧牲 為了使我們的祖國不再受欺侮,為了不再發(fā)生戰(zhàn)爭中那些血腥的事件,為了使南京大屠殺的悲劇不再上演,我們就必須振興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蔽覀冞@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世紀的.曙光,是建設祖國美好未來的希望,我們的努力奮斗,關系著祖國的振興;我們的刻苦學習,關系著祖國的富強!
歷史為我們敲響警鐘:知恥而后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齡人,讓我們努力吧,為了我們的祖國而奮斗!,但我們仍要懷著一顆愛國心,將振興中華作為我們一生的目標!
篇二:
當?shù)弥砩峡措娪皶r,寢室里還抱有一絲小小的期待,猜測著會放什么類型的電影,當看到屏幕上的“八一電影制片廠”,不少人神色郁郁的靠在椅背上,小聲埋怨著:“天,怎么是抗戰(zhàn)片。”但想想在這里坐著也沒什么事可做,便又只好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影片中。劇情到?jīng)]什么吸引人之處,或說有些老套,或是演員的演技出色感染了我,或是身上的軍裝影響了我,心情隨著劇情的推進而起起伏伏。當看到一排長與日偽軍進行最后對決時,血脈也開始沸騰,手緊緊握著,目不轉睛的看著。當看到連長帶著隊伍與日寇進行最后的殊死搏斗時,當看到戰(zhàn)士們臉上視死如歸的表情以及戰(zhàn)場上的激烈廝殺時,心緒久久不能平復,是心痛,是震撼,以及慶幸,慶幸自己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夕陽斜下,冷風凄厲的呼嘯,戰(zhàn)場上橫尸遍野,黃土,異鄉(xiāng),便是這82壯士的最后埋骨之地。莫名的感到悲愴,心仿佛被猛地撞擊。
心中感慨:“當初的先輩們就是這樣用生命浴血廝殺,用血肉筑建出一個新的中國吧!”距離抗日戰(zhàn)爭已過去幾十年了,當年的硝煙早已消失無蹤,但歷史的痕跡將永刻心中,代代傳承。如今的世界看似平靜,但卻亦是波濤洶涌,作為新一輩的國之棟梁,我們應接過先輩的重任,盡己之能,護我中華,耀我國威!
凡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